中财论坛

标题: 汉字的骨骼(99首组诗之六十二~~六十四锵、汩、啾) [打印本页]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8 13:57
标题: 汉字的骨骼(99首组诗之六十二~~六十四锵、汩、啾)




           之六十二:锵


钢铁敲击的声音,清脆的乐感
我听见音阶中,火花的灿烂,一声赤色铿锵
是一种来自生命的歌咏
将人生的价值
写进岁月最峥嵘的那一段时光
铭记一生一世

人都有信仰的
支撑躯体的骨骼,一样能铿锵作响
那是血液的拍击或者凝聚
思想不可松懈
人生的道路,多少锣鼓,与掌声
都很幸福

今日我又听见骨骼在激动
奋扬的情绪,多像窗外的锣鼓铿锵
敲击像是本能的反应
一阵又一阵,我竭力捂住心跳
想让它安静一会儿
看阳光在天空飘动五彩光芒
多美的时刻
怎么也止不住心跳永远,一种幸福感起航


           之六十三:汩


这个时候应该很静
月光照过来,星星走过来,显得亲切
我坐在凉爽的秋夜里
梳理一天的心情
庆祝节日的热潮还在耳际,一些聆听
有了新的韵味

我分明听见清泉汩汩
细小而且清澈
闹市区难得有公园一隅小坐
可以捕捉一种呢喃,秋风携带来的
泉声,仿佛心底
轻轻地走动,一些细微足迹

吟一首沁园春,或者
歌一首吼一首满江红,这样的情绪
现在并不适宜
就握住手掌心的悸动
慢慢张开,一声鸟语飞出来
一缕水声流出来,且都叫声汩汩,汩汩


           之六十四:啾


我看见大雁南回的队列
像是辞海里说的那一种阵势,人字或者一字
我看见领头的大雁
雄壮,而且威猛
头雁是实干者,有所作为
我听见了一声一声啾啾
是劳动号子么
来自他们的迁徙,一年一度,含辛茹苦

那鸣声些许悲戚,像秋风里的一行泪水
天凉了,他们就得举家迁徙
就得去寻找温暖,幸福在哪里
何处可栖身
一种拼搏或许原本固有,一种毅力
靠的就是汗水和泪水

我是在家里作这样联想的
雄起的高楼,我曾经称作水泥森林
多幸福啊
个个窗口传出笑声
我想,大雁声声啾啾,是否丢进了窗口
已化作了笑声,我捡拾起来
耳边听听,一枚新的词汇,叫作知足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松哥1965    时间: 2011-10-8 14:06
又是沙发欣赏 :victory: :victory: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伊暮暮    时间: 2011-10-8 14:12
来听铿锵之音。更喜听“汩”音,若清泉之声,清澈明晰。问好!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1-10-8 14:41
因为你已经写了很多了,况且都是一种模式,好像你也很是“自豪”,我们都可以理解。时间长了,我对“汉字的骨骼”一类的诗歌不愿写出什么意见,因为我觉得是一种“文字游戏”,一种纯书斋化的东西,看完仅仅是看完了。

    在肯定的前提下,我提个建议行不行?既然你的解读是“汉字的骨骼”,你何不换个角度写,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尝试一下,这样可以从字的本源出发,把诗歌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样有一种学者气,书卷气,也很是深刻,自然也是厚重的,也显示出写作的一点意义来,同时,也不落窠臼,更不是千篇一律。

    文字的终极意思是“有用”,就像说的简单一些读书是为了做事。尽管大量形象字的出现,冲淡了汉字“表意文字”天生的优越感,但汉字到“表音文字”的演变模式,对于诗歌这种本质抒情的表达形式依然是影响不大的,某种意义上,文字离不开悲悯意义上的“性情”,这种消解也是“有用”啊?说的远一些,诗人何为?文字何为?简单一些,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1-10-8 14:57 编辑 ]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8 15:04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1-10-8 14:41 发表
因为你已经写了很多了,况且都是一种模式,好像你也很是“自豪”,我们都可以理解。时间长了,我对“汉字的骨骼”一类的诗歌不愿写出什么意见,因为我觉得是一种“文字游戏”,一种纯书斋化的东西,看完仅仅是看完了 ...


我已经做了修改。谢谢您!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8 15:13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1-10-8 14:41 发表
因为你已经写了很多了,况且都是一种模式,好像你也很是“自豪”,我们都可以理解。时间长了,我对“汉字的骨骼”一类的诗歌不愿写出什么意见,因为我觉得是一种“文字游戏”,一种纯书斋化的东西,看完仅仅是看完了 ...


对于本组诗歌的写作,我已经下定决心,顶住压力完成。这是我几个月前对读者做下的承诺。所以我必须继续写下去,毫无退路。该工程完成了五分之三,今后的路更难走。我会努力!
写完这一组,之后的作品,会按照您的教诲去学习写作。谢谢您!
您是一个热心的朋友。我认真拜读您的诗歌!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8 17:27
原帖由 伊暮暮 于 2011-10-8 14:12 发表
来听铿锵之音。更喜听“汩”音,若清泉之声,清澈明晰。问好!


问好!人家有建议了,所以改了一些再发。谢谢您再次跟帖。
作者: 朱竹    时间: 2011-10-8 18:09
人都有信仰的
支撑躯体的骨骼,一样能铿锵作响
那是血液的拍击或者凝聚
作者: 何文    时间: 2011-10-8 21:23
这组诗的角度还真是特别,向老师问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8 21:38
原帖由 朱竹 于 2011-10-8 18:09 发表
人都有信仰的
支撑躯体的骨骼,一样能铿锵作响
那是血液的拍击或者凝聚


谢谢朱老。诗歌不好写,写好更难。但邱天会努力!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9 08:19
原帖由 松哥1965 于 2011-10-8 14:06 发表
又是沙发欣赏 :victory: :victory: :handshake :handshake


问好松哥。谢谢您!:victory: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9 14:00
原帖由 何文 于 2011-10-8 21:23 发表
这组诗的角度还真是特别,向老师问好。


谢谢您的鼓励!特别就对了。我从不拾人牙慧。
作者: 祥萍    时间: 2011-10-9 14:53
语言有力,描写丰满沉着,细微的切入,透着灵气和感悟.
作者: 紫衣    时间: 2011-10-9 18:38
欣赏邱版好诗!
作者: 靖子    时间: 2011-10-9 19:23
加油老邱头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0 07:42
原帖由 靖子 于 2011-10-9 19:23 发表
加油老邱头


谢谢!喜欢人叫我老邱头。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0 09:17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1-10-8 14:41 发表
因为你已经写了很多了,况且都是一种模式,好像你也很是“自豪”,我们都可以理解。时间长了,我对“汉字的骨骼”一类的诗歌不愿写出什么意见,因为我觉得是一种“文字游戏”,一种纯书斋化的东西,看完仅仅是看完了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诗歌是我的追求,尚有不足,我当再努力。谢谢您!
作者: 馨凝雨阁    时间: 2011-10-10 11:57
用诗意的文字去解读这些特别的字,本身就很有难度。你能写出这些字的神韵来,已经是一个高度了,为你喝彩一下下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0 13:19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11-10-10 11:57 发表
用诗意的文字去解读这些特别的字,本身就很有难度。你能写出这些字的神韵来,已经是一个高度了,为你喝彩一下下


谢谢您的鼓励!
我的坚持,在于朋友们的热心支持,给予我无穷的力量。
作者: 々秋天    时间: 2011-10-10 15:14
锵 的力量;汩  的流淌;啾 的歌唱!~!~!
学习!~! 问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0 23:24
原帖由 々秋天 于 2011-10-10 15:14 发表
锵 的力量;汩  的流淌;啾 的歌唱!~!~!
学习!~! 问好!~!


问好!:handshake 谢谢您!
作者: 伊暮暮    时间: 2011-10-10 23:41
今日我又听见骨骼在激动
奋扬的情绪,多像窗外的锣鼓铿锵
敲击像是本能的反应
一阵又一阵,我竭力捂住心跳
——————————————————————————
多好的诗句啊,冲激着心灵,掀出荡气回肠的心绪。再读骨骼之声,欣赏。学习!
作者: 沙泓诗页    时间: 2011-10-11 11:19
坚持与创新,都是一样!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1 15:05
原帖由 伊暮暮 于 2011-10-10 23:41 发表
今日我又听见骨骼在激动
奋扬的情绪,多像窗外的锣鼓铿锵
敲击像是本能的反应
一阵又一阵,我竭力捂住心跳
——————————————————————————
多好的诗句啊,冲激着心灵,掀出荡气回肠的心 ...


谢谢暮暮多次跟帖鼓励!
作者: 々秋天    时间: 2011-10-11 15:18
原帖由 伊暮暮 于 2011-10-10 23:41 发表
今日我又听见骨骼在激动
奋扬的情绪,多像窗外的锣鼓铿锵
敲击像是本能的反应
一阵又一阵,我竭力捂住心跳
——————————————————————————
多好的诗句啊,冲激着心灵,掀出荡气回肠的心 ...


:lol :lol 今天一篇文字一个留言,热闹中见识力量,嘿嘿1~!感觉有太极的招式!~!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1 16:10
原帖由 沙泓诗页 于 2011-10-11 11:19 发表
坚持与创新,都是一样!


坚持是为了创新,写完这组99首,就写别的了。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2 06:25
原帖由 伊暮暮 于 2011-10-8 14:12 发表
来听铿锵之音。更喜听“汩”音,若清泉之声,清澈明晰。问好!


问好暮暮!
作者: 方世开    时间: 2011-10-12 08:51
如果能划开文字的外壳,挖掘汉字深层次的东西,即真正的“骨骼”,会更好的。个见。问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2 11:19
原帖由 方世开 于 2011-10-12 08:51 发表
如果能划开文字的外壳,挖掘汉字深层次的东西,即真正的“骨骼”,会更好的。个见。问好!


谢谢您的赐教!问好!
作者: 晚亭    时间: 2011-10-12 11:23
深厚. :lol :lol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2 14:10
原帖由 晚亭 于 2011-10-12 11:23 发表
深厚. :lol :lol


谢谢您!晚亭。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2 17:08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11-10-10 11:57 发表
用诗意的文字去解读这些特别的字,本身就很有难度。你能写出这些字的神韵来,已经是一个高度了,为你喝彩一下下


谢谢您的鼓励!
作者: 舞月飘雪    时间: 2011-10-12 17:11
呵呵您的诗歌我可是看过多个哟
作者: 微风轻行    时间: 2011-10-12 18:47
第六十四个,给人一种力量!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0-12 19:01
我听见音阶中,火花的灿烂,一声赤色铿锵

好一个铿锵二字!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2 22:25
原帖由 舞月飘雪 于 2011-10-12 17:11 发表
呵呵您的诗歌我可是看过多个哟


谢谢!多赐教!
作者: 一阵风909    时间: 2011-10-12 22:38
写出了诗者的一些内心,呈现了一些生活,邱老能坚持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值得赞赏和庆贺!但在诗的高度上,小生以为应该保持一定的节制,远握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3 07:27
原帖由 微风轻行 于 2011-10-12 18:47 发表
第六十四个,给人一种力量!


谢谢朋友的鼓励!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3 09:07
原帖由 朱竹 于 2011-10-8 18:09 发表
人都有信仰的
支撑躯体的骨骼,一样能铿锵作响
那是血液的拍击或者凝聚


问好朱老!谢谢您的阅读。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0-14 08:01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1-10-12 19:01 发表
我听见音阶中,火花的灿烂,一声赤色铿锵

好一个铿锵二字!


谢谢曹老师的鼓励!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11-10-14 09:27
三首诗,三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好文笔!问好邱天老师!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