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08|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母亲就是一支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 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南行,半月久,纯粹玩,没充足的理由置耄耋母亲不顾,回家很是内疚,赶紧抽时间约到她住处不远的理发店洗头。她比往日来得更迟,呲牙咧嘴的模样令我吃惊,一问原因,才说洗衣服时腿靠在冰凉的浴缸边半日,小腿疼痛几天了,没给弟弟讲,也没治疗,以为过几天会好的。
  
   有洗衣机,她偏偏喜欢用手洗;儿女都住得很宽敞,她偏偏要独居;给她请了家政,她偏偏要辞退掉……她说,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自己事情自己料理。她的家一尘不染,自己全身上下透出洁净与清爽,还给儿子、孙子、重孙子打毛衣做衣服。她每天吃素,烧卖太复杂,再三动员,才在八十高龄以后由我给她烧菜,隔一天送几个素菜去,她却坚持自己烧饭洗衣……随老人的心意是最大的孝顺,我们只有妥协。
  
   “而今腿疼了吧?不听儿女言,吃亏在眼前……”我一通抱怨,给她搓揉一阵,再买来膏药敷上。摸着小腿肚子已经微微发热,她站起来就说好多了,固执地不要我送,自己走回去。望着她顽强地挺起已经弯曲的脊梁,走路的重心落到了脚后跟上,银发中夹杂着一些依然“蒙不白之冤”的青丝,在微风中飘起几丝闪亮,却回首又叮嘱我赶紧回家,不要跟着。想到她腿疼着,还要爬上一个小山坡,登上四楼,回到她自己独立的家,年近九旬的老太太,依然那么坚强与自尊,独立生活的能力叹为观止。
  
   很想用一树梅花来形容母亲,老树新花,铁骨生春。但她一贯低调,夸她能干,她说不如邻居;夸她字写得好,她说不如儿子;夸她文章好,她说不如女儿;夸她教育有方,儿女有出息,她说不如这人不如那人。她夸得最多的,却是自己儿女如何孝顺,让我们做后人的抱愧,都想做得更好。描写她的文字也降调几个音阶吧,再说,她绣的梅花都是一支一支的,想必,整树也未必更雅致。
  
   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年轻的时候美丽又时尚,是她们单位的“衣架子”,女同胞们购置行头都拉她试衣。弟子们至今还记得她夏天经常的穿着:收腰的淡黄榨蚕丝短衣,下身一条蚂蚁皱墨绿长裙,大家说她“就像一支腊梅”,这副打扮,六十年后也不过时。
  
   母亲会钢琴,会书法,会画画,懂文学,通地理,居然还会绣花。而今风靡全国的十字绣,她在年轻时候就绣过。除了川绣的瑰丽之外,十字绣的别致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最典雅的就是枕头上的一支繁花,与空心的艺术字《梅影》相得益彰。全图巴掌大小,只有一种红色,却深深浅浅浓浓淡淡,连虬曲的枝干,也只是赭红。绣在白府绸上,每个九宫格只有现在十字布的九分之一大小,每一个十字,都化为一个点,层次丰富,韵味十足。一直想将花样拓下来,上中学时就买了格子纸,就因为太复杂,花样与色彩似乎不能临摹。当枕头已成齑粉,梅影的那团布料却因为绣品保存下来,最后,藏得我自己也找不到了。一直后悔没有给它照相——当年也没相机。
  
   从此以为梅花都是红色的,缠着母亲要看真正的梅花。那些年月,花朵总以资产阶级情调打入另册的,说给我做梅花,但要等过年。大约小学四五年级的冬天,她买了些大大小小的胡萝卜,在圆圆的尖头那端,间隔距离刻上五道浅痕,就是模子。小勺加热,放进一小节蜡烛,加点红蜡笔屑,融化成红艳艳的蜡油,胡萝卜头轻轻沾一下,取下指甲盖大的小灯盏,就是一朵小小的梅花。初看不稀奇,但大大小小的模具,做成大大小小的梅花,再用快要凝固的蜡油将它们错落有致地“衔接”到枯枝上,一支支腊梅脱颖而出,几可乱真。
  
   那年冬天,一瓶“腊梅”温暖了“寒舍”,路过家门的陌生人都要望几眼,熟悉的人更要进门亲密接触,摸摸才相信是假花。冬去春来,竟然有母亲单位领导问:“你家从哪里偷来的梅花?”这才让我将已经蒙垢的代用品丢弃。
  
   等见到真正的梅花,已经居江南了,居家院子里邻家种植了腊梅,方知红梅则为蔷薇科李属,一般早春开花,花色红艳气味却平平;而腊梅为蜡梅科蜡梅属,冬天开花,更具有冰清玉洁之美。可是,腊梅很小,一般指头大小,淡淡的明黄花瓣薄如蜜蜂的翅膀,在落叶萧萧之后,光秃秃的枝干冒出豌豆大小的颗粒,坚韧地在冬日里默默守望,似乎专门迎候朔风的来临。霜降后,雪花飞,打开门,寒风夹裹着一股袭人的香气扑人满怀,还有香风吗?出门才看见,浓郁的芬芳来自邻居家的腊梅,不知何时开出了一树繁花。
  
   问邻居讨来一支,给母亲送去,她欣然闻闻,笑道:“这才是真正的梅花。”我问她为什么过去绣的花做的花都是红色的,她的神色忧郁下来,说那是政治需要。我无语,想到她坎坷的身世,更钦佩她的睿智与坚毅:在日军入侵时,她随学校背井离乡,少年时就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在相夫教子的同时坚持工作,经常获得先进;在文革遭受迫害的时候,父亲致死,她遭下放,依然将几个儿女揽到身边,展开羸弱的翅膀护卫着他们成长。
  
  回城后,为养活几个孩子,也因为工作出色,她比男人们退休都迟几年,以后却依然为儿孙操劳,为社会出力。地震灾难中,她不但自己捐款,还动员老同事们捐赠。在公园里,因为池塘边不知何人丢的几片香蕉皮,她居然冒着危险站在斜坡上弯腰捡起,丢进垃圾箱后才拍着胸脯说好怕掉进水中……
  
   如腊梅越冷越香,母亲历经磨难却老而弥坚,至今思维敏捷、耳聪目明,年近九十了,除了生活自理,还坚持每天写日记,不拖累他人,却时时为他人着想。每当儿女要抽时间去看她时,她总是在电话里亲切地说:“你们忙,你们忙,来日方长——”
  
   多希望母亲的来日长久,如腊梅一样永远宁静芬芳啊。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贵妃醋 于 2011-11-7 21:38 发表
母亲的经历,与腊梅的历经苦寒分外香很符合,母亲的品德,正是那一侏清香扑鼻的梅!祝福老母亲永远安康!


谢谢您的祝福!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1-11-5 08:07 发表
对母亲的爱,溢于深情的文字之中。


母亲值得儿女敬仰。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贵强 于 2011-11-4 21:10 发表
知识分子最懂梅,作为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母亲,就是梅的化身!你的文字有骨有韵。


梅的化身——感谢赞誉。
33#
发表于 2011-11-7 21:38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经历,与腊梅的历经苦寒分外香很符合,母亲的品德,正是那一侏清香扑鼻的梅!祝福老母亲永远安康!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6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1-11-4 21:06 发表
这样一位母亲,睿智,仁慈,隐忍。用寒冬腊月傲雪的腊梅来比喻,再贴切不过了。“有其母必有其女”,洛风的字,也有腊梅风骨。

腊梅是金黄的,性格也像黄金一样高贵。高贵在坚贞不屈。其实最早我觉得是喜欢红梅的 ...


谢谢南菊的腊梅!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1-11-4 09:32 发表
游览了下。学习这样的散点式。


学习您的文笔。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1-11-3 09:36 发表
多希望母亲的来日长久,如腊梅一样永远宁静芬芳啊。

    谢谢拜读,祝福母亲健康长寿,问好朋友!


也祝福您的母亲健康长寿。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1-11-3 08:38 发表
很好的亲情文字。

谢谢夸奖。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子夜歌 于 2011-11-3 08:33 发表
母亲是一枝梅,愿她永远宁静芬芳。祝福母亲,问好洛风!


宁静地开放,正如腊梅。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漠北雪莲 于 2011-11-2 22:47 发表
想用一树梅花来形容母亲,老树新花,铁骨生春。但她一贯低调,夸她能干,她说不如邻居;夸她字写得好,她说不如儿子;夸她文章好,她说不如女儿;夸她教育有方,儿女有出息,她说不如这人不如那人。她夸得最多的,却 ...


同样问候。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1-11-2 22:42 发表
比喻贴切,布局端稳,叙述有延展,问好。

谢谢肯定。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草十七 于 2011-11-2 22:29 发表
以梅来比喻母亲的高洁与美丽,可谓独具匠心。在作者笔下,一个腊梅样知性而美丽的女子跃然纸上,读完全文,我已经爱上了这位美丽的母亲。多谢作者。


在儿女的心目中,她就是知性而美丽的。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11-11-2 20:29 发表
梅的镜像,母亲的影像,在清澈的笔调里能听见梅花开放簌簌的声响。梅之格,母之品性。


梅之格,母品性。感谢这样的肯定。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6: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苇岸-弦歌 于 2011-11-2 19:06 发表
“ 很想用一树梅花来形容母亲,老树新花,铁骨生春。但她一贯低调,夸她能干,她说不如邻居;夸她字写得好,她说不如儿子;夸她文章好,她说不如女儿;夸她教育有方,儿女有出息,她说不如这人不如那人。她夸得最多的 ...


感谢您的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5:34 , Processed in 0.19221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