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21|回复: 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北方的冬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1-12-4 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方的冬天,风猛,雪大,寒冷。

  那风,要刮就刮个横扫千军,摧枯拉朽。那雪,要下就下个飞琼泻玉,直下九天。那冷,要冷就冷个冰封三尺,地冻如铁。

  于是,大风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赶来,一路狂奔着,怒吼着,像严厉考官检测着一切生物的生命耐力。

  于是,流动不流动的水全部冰冻起来,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滑冰,打冰陀螺,马车、汽车甚至坦克也可以从上通过。

  于是,大雪把山野捂盖得严严实实,到处白茫茫一片,千里之遥万里之阔地白成一个冰妆玉砌的冰雪世界。

  大风不猛,就不是北方。

  大雪不大,就不是北方。

  寒冷得不够味,就像老白干里勾兑了水,就不是北方。



  那年,一冬无雪,北方的男女老少、牛羊猪狗和一切有生命的活物,浑身都不自在,大瞪着眼睛望着晴朗朗的天,眼仁里闪烁出无数个问号:这是北方吗?这是北方的冬天吗?

  狂风、大雪、寒冷,是上苍对北方在这个季节里作出的承诺。天际有飘飘的大雪,地面有厚厚的积雪,有狂风伴舞,有寒冷烘托,才是北方冬天的天性禀赋与本色。若是上苍爽约,弄得冬天无雪,寒冬变为暖冬,就会使北方的冬天没有了个性,没有了魂魄,没有了血性,没有了滋味。失去了大雪的掩盖,北方的山野裸身露体,瘦骨伶仃。大片大片的树丫直愣愣戳向天际,枯槁干硬而丑陋。枯草败叶与浮尘纸屑们却等到了开心一刻,随着溜溜的小风四处滚动,或在大风里舞成一个狂欢世界。大田里的麦苗枯黄一片,暴露在干燥的寒风里瑟瑟抖栗。一行晚于节令迁徙的大雁,走一千返八百,欲去仍徘徊。它们失去了季节特征的引导,找不到了回家的路。

  就是那年冬天,邻家张大爷早早起来便坐在院子边的石条上,忧心忡忡地抽烟,咳嗽。昨晚接到传信,他大女儿的孩子因患急性肺炎住了院,小女儿的女娃则因小儿气管炎往进了医院,老伴一早便赶了过去。我劝张大爷说,别着急,不是已经都到医院去了吗,上午我替你去看看。到医院后我看到,病房里净是患呼吸道疾病的小孩子和老人。人们纷纷交换着一个看法:“天不下雪,干燥,不冷,人就容易得病。”

  冬天无雪,冬天不冷,生态系统秩序都会紊乱。冬者,藏也。无雪、不冷的冬天,阳气都不往下走,使得一切变了味乱了套。于是越冬的作物和野草被旱死,而苍蝇、蚊子以及飘荡在空气里的病菌,却因此躲过严寒的绝杀,会在眼前或来春爆发、肆虐成人畜的灾难。难怪乎那年我会如此感慨——你这无雪的冬天,纵然是暖风如春,到底意难平!



  北方的风雪,联系着百姓的生活情趣与生命寄托,连接着中华厚重的历史,甚至与中华文化、人类文明史都有着千丝万缕、斩割不断的关系。

  北方的雪不像南方的雪那样,落地即化。大雪漫天飞舞之时,会带给人们无穷的希望,所谓瑞雪兆丰年是也。别担心大雪会给妨碍人们正常的生活,雪不挡道是也。即便大雪给人们的出入带来一些不便,兴许在雪地里行走还会冷不丁会吃一大屁股墩,但人们的心是安然坦然的,围在火苗跳动暖烘烘的火炉子旁边,喝着高度数的烧刀子老酒,说道着古往今来、家长里短的事,心情乐融融美滋滋的。

  父亲儿时的冬天,是在大雪后与同龄的伙伴“溜狐子”。他们顺着狐狸留在雪地里的新鲜蹄印,穷追不舍地一路撵下去,直到把那狡猾的狐狸追得精疲力竭,在不知转了几百圈,拐了多少次弯后,终于沮丧地钻进了非常隐秘的墓葬窟窿里的窝。父亲他们收集来半湿不干的柴草,点着了,脱下外衣拼命往里煽浓烟。狐狸被呛熏得像人一样咔咔咔地咳嗽,却宁死也不肯出来,直到被熏死在里面。父亲他们挑一个瘦小的钻进墓葬窟窿里,把这个季节里毛色才最艳、毛质才最好的狐狸拖出来,胜利凯旋。当然也有找不到猎狐目标的时候,可是他们不会无功而返。他们会找到兔子、野鸡等小动物的蹄印,经过一番围追堵截,将被大雪陷住腿、冻得半僵的猎物生擒活捉,带回家中。

  我儿时的冬天,则是和一群同学斜着身子在冰上打哧溜,看谁滑得更远。再不就去雪地里打雪仗,被握成团块的雪砣子来往横飞,击中对手后会啪的一声闷响,像手榴弹一样白烟绽放爆炸开来。当然也须付出被击中的代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古来征战皆是如此。身上因此被弄得湿漉漉的,头上脸上汗涔涔的。互相看看,脸色无不是红彤彤的。当然也免不了干点缺德的事,在人们必经之路泼水成冰,而后均匀撒上雪掩盖起来,躲在暗处偷看女同学甚至是老师脚下打滑,呯地摔倒。我们乐得颤着肩膀捂着嘴咕咕咕地笑。当然老师不是吃素的,会把我们逐一查出来,责罚我们站在教室外挨冻,直冻得两脚麻木,脸颊火烫。

  大雪酿成了北方人形形色色的“雪文化”。除了各种冰雪上娱乐、运动项目之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东北那圪垯属于庶民俗人的“二人转”。这一目前风靡全国的逗乐子表演形式,应该是在打发漫漫冬季长夜的无聊中,在跳大神、扭秧歌的基础上孕育滋生起来。北方的冬天,北方的风雪,是文化丰盈的灵根,是文化生长的水脉。

  再往前的古今贤者,面对漫天大雪、江山皆白的北国大美,把诗文吟成了千古绝唱。如果没有这浩然大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佳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万丈豪情,从何而来?伟人那首气吞山河、令三皇五帝、各代君王失色的“沁园春”,当然也断难诞生。老人家是在霞色染遍高原之时,独自坐在陕北某一土塬的高端之上,用睨视天下的眼神,眺望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妖娆雪景的。那随着狂风奔驰打旋的“蜡象”,就是东北人所说的“炮儿烟”吧?从在水汽氤氲的橘子洲头发问“谁主沉浮”,到一一历数历代帝王的执政败笔,断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胸中当然有了再定中原、扭转乾坤的底气与霸气。

  穿越历史时空,我还看见,人类的祖先刚从丛林走出来时,还拱曲着腰脊。身体难以伸展挺直,原因之一应该是难抵严寒所致吧。是凛冽的寒风,狂泻的大雪,逼迫着他们发明了火种,借熊熊燃烧的篝火来取暖驱寒,同时抵御强悍食肉动物的进犯。却意外于火中发明了熟食,由此将茹毛饮血的历史翻了过去,也使祖先们的大脑细胞变得发达起来。从此,人猿揖别,快速进化,从刀耕火种一直走进了现代文明。换言之,是风雪,是寒冷,是严酷的生存环境,催发了火的发明运用,启动了文明的机关。设若我们的地球四季如春,没有风雪,没有严寒,我们人类极有可能还停留在猴子的状态。

  于是,我感恩北方的冬天,像朝圣一样期待北方的寒冷北方的雪。



  我所在的太行山这边,刚刚下了年内的第一场雪。老天今年没有爽约,也没有悭啬不舍,第一次降雪便下了个酣畅淋漓,一醉方休。地面到处都是厚厚积雪,放眼处白雪皑皑,满眼北国风情,北国情调。

  只是季节还不是太冷,雪停放晴,太阳一照,冰雪便融化开来,低洼处水汩汩流动,路面上水汽如白烟一般一股股蒸腾,融入蓝天。

  那袅袅上升的水汽,是冰的精魂,是雪的升华。它们将自己交给长空,还原太虚。等些天,会再度聚集起精神,狂蝶八千下瑶台,斜飞横舞掩河山,下成一场又一场痛快酣畅的北方雪!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辛贵强 于 2011-12-6 18:07 编辑 ]
8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1-12-8 08:35 发表
敬版不愧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这样的点评,令人口服心服!


正直地看,都会这样认识!
86#
发表于 2011-12-8 0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12-7 09:37 发表
文字具有穿透力,场面勾勒具有很大的跨度和张力,整体框架结构彰显出了宏阔的特性,这样的“气场”是很具冲击力的。如果文笔在驰骋纵横的延伸中再在一些情感细节上缜密地叙述一下,点与面的结合会更妥帖的,文章的轮 ...
敬版不愧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这样的点评,令人口服心服!
8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11-12-7 11:25 发表
从写字的角度说,文友真是费心了。试想,偶有得继而静心,思考梳理,再在键盘上敲击出来。这都是很费事的事。只有是做字的人都知其中甘苦。
至于文字的高下,不敢妄加评论了。大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谁的好 ...


谢谢李雷,等待春天!
84#
发表于 2011-12-7 11:25 | 只看该作者
从写字的角度说,文友真是费心了。试想,偶有得继而静心,思考梳理,再在键盘上敲击出来。这都是很费事的事。只有是做字的人都知其中甘苦。
至于文字的高下,不敢妄加评论了。大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谁的好呢!
写字的人不能说是人玩文,应该是文玩人或者是论坛玩人,进而是钱玩人!哈哈!
天就是很冷!问好!

[ 本帖最后由 李雷 于 2011-12-7 11:27 编辑 ]
83#
发表于 2011-12-7 1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贵强 于 2011-12-7 11:20 发表


不同意,那是你的风格,不是我的风格!对不起了,这不是不虚心问题!


呵呵,好的。
8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1-12-7 11:16 发表
嗯。辛老师言之有理。
我认为文字的豪迈并不完全在语气上,而是在于文字所表达的核心里。有些文字,即使是读起来感觉很平静,细细品味,也会引起心灵的震撼。譬如论坛上宋长征的文字,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只是风轻云 ...


不同意,那是你的风格,不是我的风格!对不起了,这不是不虚心问题!
81#
发表于 2011-12-7 11:16 | 只看该作者
嗯。辛老师言之有理。
我认为文字的豪迈并不完全在语气上,而是在于文字所表达的核心里。有些文字,即使是读起来感觉很平静,细细品味,也会引起心灵的震撼。譬如论坛上宋长征的文字,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只是风轻云淡地写故土,却总会让人从中读到那份浓烈的乡情。辛老师这篇也有这种效果,尤其是从“那年,一冬无雪”之后的文字。问好辛老师。
80#
发表于 2011-12-7 11: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1-12-7 11:03 发表
再来读辛老师的字。
我觉得从“那年,一冬无雪”之上的开始那段字可以去掉,或者放在其它处。以“那年,一冬无雪”开始叙述就很好,更平静自然些。浅见,顺问好。

有见地。:handshake
7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1-12-7 11:03 发表
再来读辛老师的字。
我觉得从“那年,一冬无雪”之上的开始那段字可以去掉,或者放在其它处。以“那年,一冬无雪”开始叙述就很好,更平静自然些。浅见,顺问好。


谢谢施梅提示,我这篇东西要的不是静气,而是豪气。诗词分婉约、豪迈,散文也不都是温婉,也可以有豪迈派存在,你说是吗?
7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1-12-7 10:56 发表
天真的冷了,辛老师保重。


谢谢修玲,好久不见你了,还好吗?
77#
发表于 2011-12-7 11:03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读辛老师的字。
我觉得从“那年,一冬无雪”之上的开始那段字可以去掉,或者放在其它处。以“那年,一冬无雪”开始叙述就很好,更平静自然些。浅见,顺问好。
76#
发表于 2011-12-7 10:56 | 只看该作者
天真的冷了,辛老师保重。
7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0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11-12-7 09:41 发表
这是一章生态化的北方之雪,有着生活的根基和时间打磨的体验。


非常感谢,向您致敬!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0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12-7 09:37 发表
文字具有穿透力,场面勾勒具有很大的跨度和张力,整体框架结构彰显出了宏阔的特性,这样的“气场”是很具冲击力的。如果文笔在驰骋纵横的延伸中再在一些情感细节上缜密地叙述一下,点与面的结合会更妥帖的,文章的轮 ...


谢谢敬版专业水平很高、也非常准确到位的评论。对你意见,我会好好咀嚼考虑如何修改的。这样的评论,我打心眼里服!
73#
发表于 2011-12-7 09:37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具有穿透力,场面勾勒具有很大的跨度和张力,整体框架结构彰显出了宏阔的特性,这样的“气场”是很具冲击力的。如果文笔在驰骋纵横的延伸中再在一些情感细节上缜密地叙述一下,点与面的结合会更妥帖的,文章的轮廓和线条会更丰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9 12:44 , Processed in 0.0505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