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48|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春天的金盏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3 1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天的金盏河


◇  蒙正和



        对于身边的美好景物,需要细心观察细心品味。你一粗心,往往会与美擦肩而过。比如故乡的金盏河。

        金盏河在漾濞县城西北二十五公里的漾江镇漾(濞)——乔(后)公路东侧,是点苍山西坡的一条山地河流,长约十五公里,因流经金盏村而得名,是脉地坝二千五百亩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金盏河老鹰岩风景区又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石门关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崖险、岩奇,林深、水秀,让人流连忘返。每年三四月间,河上游点苍山深处的的杜鹃花竞相绽放,更让人叹为观止。

        苍山西坡峰回路转,掩藏着一个个彝族、白族村落。金盏村如一只巨盏,把点苍山琼浆玉液归集在V形峡谷中,因而金盏河落差大,水流湍急。夏秋季节,一河雪浪向漾濞江滚滚而下,声若轰雷,成为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景观。又因为“藏在深闺人未识”,外地人对其知之甚少。

        去年春天的一个双休日,与几位同学相约作金盏河一日游。下车步入金盏河,一河潮润清凉扑面而来。溪水清澈透明,喷珠溅玉,让人赞叹不已!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水,想不出恰当的词汇形容春天金盏河溪流的意韵。置身其间,身心沉浸在极富立体感的清凉爽快之中,似乎自己就是溪流中的一抹浪花,或是溪中一泓流泉。

        回归自然,寄情山水,放逐心灵,洗涤浮躁,为今日旅游的一种时尚与境界。

        金盏河对于我说来并不陌生。1984年,县水利部门在这里建了一座倒虹吸输水工程。此类工程现在普及了,当时在大理州还是第一座,具有探索性。倒虹拱管跨过漾濞江峡谷,把金盏河水引到江西岸的平地坝,甘霖滋润万物,千亩良田从此米麦双收。有江有河,有苍山活水,深秋的漾濞江、金盏河峡谷,稻谷金黄,核桃成熟,苍山半腰缠绕着乳白的云带,绵延数里,久久不散,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那时的金盏河,植被良好,还处于原生态状态,藏而不露,含蓄娇羞。一年四季,河流被核桃、翠竹、水桑、水柳、水冬瓜、豆金娘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覆盖着,河谷被浓稠的水雾、浓绿的屏障笼罩着。峡谷、溪流、植被和谐相安,来自点苍山深处的溪流,披着神秘的面纱,呈现着朦胧美。不进入河谷,难得见着金盏河的芳容。

        当然,自然资源要转化为经济效益,金盏河开发规划已被提上办事日程,要在河里建电站,而且是梯级电站——这是革命老区各族群众多年的企盼……

        修通公路,建起电站,去金盏河旅游休闲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游客对它心仪有加,一见钟情。秋冬季节水流湍急,只能远观,不能近赏;春夏之间,水流平缓,正是亲近金盏河的最佳时间。

        伴随着催春布谷声与欢快的流水声,我们溯流而上。一河岩石被溪流冲刷经年,棱角早已磨去,有的圆溜光滑,有的洁白生辉,仅仅是石,便铺就一河风景。春日的流水,收敛了秋天的野性,温情脉脉,倍觉亲切可爱。捧起一朵浪花,在掌中静为一汪清泉。再伸手到河里仔细感触,分明有一种高山流水爽滑的质感。

        河道深切,巨石突兀,溪流千回百折,回旋激荡,不时击起堆堆雪浪,动人心魄。河谷巨石间,形成一个个深潭。溪水在潭间回旋,浪花沉寂下来,安静处,溪水碧透,一潭玉色,像是凝结了。

        来到一道壁立的高崖下,想当年,崖下古木参天,崖上藤萝密布。如今依崖就势,金盏河电站主厂房建在这里,近旁是生活区,跨河小桥东侧,建盖了村委会办公楼,还有商店、餐馆、农家乐等,方便游客。这是漾濞的特点,或称优势——一座电站,也是一个旅游景点,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相得益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我们没有沿厂房旁的公路乘车直上潜池,俯瞰金盏河谷全貌,而是深入河谷,继续与冰晶玉洁的溪流亲密接触。

        走走停停,一路忘情地欣赏着山光水色,沉醉于山地河流的自然质朴之中。峡谷左右高处阔叶林间,突然冒出一树树火红。那是盛开的大树杜鹃,即映山红。青山绿水间,红得耀眼,让人欣喜若狂!一潭一石皆成美景,牵挂着,不忍离开。待同伴惊呼有了新发现,连忙疯跑过去,发现美真的无处不在。这就是山水旅游的魅力所在。玩累了,把双脚泡在溪流中,躺在光滑温暖的溪边岩石上,闭上眼,吸一口清新的水气,听着哗哗水声,尽情地感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睁开眼,一朵白云飘过,天空愈加高远。

        行约三四公里,河间突遇一崖,崖壁高不可攀,壁间有洞,洞口若隐若现,当地人称为老熊洞。老乡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四肢粗壮、体态臃肿的老熊出没,还有群猴打闹嘻戏。现在熊是没有了,群猴还间或可遇。我们没有见到熊,也没有遇到群猴,有些遗憾。而此刻,猴们或许正躲在远处的密林间窥探着我们也未可知。还有老鹰崖,掩藏于云雾深处,有老鹰在崖壁上做窝,因而得名。年年岁岁,一拨拨雏鹰从巢中飞出,迎风展翅,翱翔于奇山秀水间,给金盏河增添无尽的乐趣与灵性。

        老鹰崖以上,河分两脉。沿左边一条溪流而上,山那边是阳溪;沿右边一条溪流而上,山那边是万花溪。这是村人的介绍,不知地理位置是否正确?我们无力登上苍山之巅去验证方位,信其为真吧。一日尽情穿行于溪流之间,看看红日西沉,峡谷泻下一帘橘红色晚霞,才急忙把春天金盏河的风采珍藏于心,依依不舍,顺流而下,踏上归途。

        其实,村人的介绍有些谬误也无所谓。点苍山东坡西坡俱为一体,而又各具特色,水却是一样的清澈鲜活。比如东坡的万花溪,比如西坡的金盏河……

                                                                                                                                       2012-1-3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蒙正和 于 2012-1-3 17:24 编辑 ]
48#
发表于 2012-1-30 10:22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快乐。文章之美,在于情感与理性的交融,表达的从容与自在。
47#
发表于 2012-1-26 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蒙正和 的帖子

  在你的笔下春天的金盏真是美极了,实在令人神往。
46#
发表于 2012-1-22 01:4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身边的美好景物,一粗心,往往会擦肩而过。
确实这样。很多美好,需要用心观察与体味。问好正和,祝新春快乐!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明月松间照 于 2012-1-10 22:56 发表
好文,拜读,欣赏!


谢谢明月老师关注点击,请批评指正!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麦穗儿清 于 2012-1-10 20:35 发表
文章里的金盏河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美。美在眼前,美在心里。


谢谢麦穗文友鼓励,请不吝赐教!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木华 于 2012-1-8 18:53 发表
好文,早上读过了。没有说话!
金盏,是我的“革命根据地”!
问候!


对于金盏河,木华是最有发言权的。谢过!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北方冰雪 于 2012-1-6 21:10 发表
学习老师佳作!


谢谢朋友关注点击。问好!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何剑胜 于 2012-1-7 11:26 发表
  “红日西沉,峡谷泻下一帘橘红色晚霞”,优美的描写,学习了。


谢谢关注,问好何老师!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2-1-8 17:53 发表

等待欣赏。问好正和兄。注意眼睛啊。


谢谢山菊再点!:handshake
39#
发表于 2012-1-10 22:5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拜读,欣赏!
38#
发表于 2012-1-10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蒙正和 的帖子

文章里的金盏河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美。美在眼前,美在心里。
37#
发表于 2012-1-8 18:5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早上读过了。没有说话!
金盏,是我的“革命根据地”!
问候!
36#
发表于 2012-1-8 17: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蒙正和 于 2012-1-4 20:36 发表
谢谢山菊老师关心,楼上这幅照片色彩真好!这是杜鹃花中的一个品种,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那种丛生杜鹃。
       我视力差,一直没有学会照相,调焦不准。现在时兴数码,又无钱买,大树杜鹃的照片一时还没有。不过 ...

等待欣赏。问好正和兄。注意眼睛啊。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恋尘叶子 于 2012-1-7 13:07 发表
有一份闲适,有几分安然,欣赏先生佳作!


谢叶子老师夸奖。望多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07:55 , Processed in 0.05679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