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8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单车少年》:少年情感的焦灼和转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9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岁少年西里尔看上去是一个不高大和不特别的男孩子,但是显而易见,他非常执着。譬如他反复拨打一个似乎老也打不通的电话,内容之一是反复提及一辆自行车。送他到教养所的这个人,并没有兑现似乎已经答应的诺言,而这又是被少年老是提起的一个理由。一辆自行车对于少年有什么样的意义,还猜测不出,也不是太着急知道,一部看上去聚焦一个孩子的影片,就是让观看处于这种不急不慢的叙述流程之中。

  他开始开启他的想象渠道试图达到寻找一个人的目的,建议或者干脆自己寻找。对每次拨打的手机充满期待,抢夺手机和干脆逃跑,就是一种对于事情采取的不妥协不放松的心绪使然和反应。靠着自己的灵活,翻越栏杆,这些似乎早已观察和考虑过的路径和做法,让他滑如泥鳅,动如脱兔。爬树,捉住了也不妥协。伺机逃跑。这种孩子般的任性和坚定,一定有着一个理由。而这种执着之下的被阻拦和强势,让少年西里尔的挣扎和反抗,显出了一些无奈和可怜。成为他的外表屈服和被迫下的梦想和愿望。随着而来的音乐像是一种叹息和怜悯的光芒,照耀着他的睡眠和脑子里想法的翻来覆去。

  金发少年在校园里行走着低头不语,却迅速转向,扔掉书奔向要去的路径,被老师发现,他对答如流,说谎不带迟疑,说明他已经把逃跑的路线和各种可能的情形和细节考虑完毕。西里尔太能跑了,在操场上,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知道乘坐的汽车路径,可以询问。一点也不单纯和傻乎乎。他知道一个地址,他只为了去这个地方,可以不顾一切要求和阻拦。搭车。询路,小小少年的着急,让他在大街和树荫和公路的中间马不停蹄迅跑。

  原来他在寻找他的爸爸。门卫告诉他,他的爸爸已经搬家了。不让他进原来的家。西里尔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愿罢休。他爸爸不愿意见他,他的自行车也已经没有了踪影。西里尔不相信,非得去看原来的家里的情形,使尽了他能想到的办法和努力,包括赖皮,包括见缝就钻的韧性,而空房子和没有踪影的自行车,让他知道父亲的确搬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西里尔做为一个孩子,语速非常快,其实只是说明他的焦灼和不安。

  一个失去父亲呵护的孩子,因为故事没有提及母亲。可以想象西里尔没有别的依靠。这个他最需要依靠的人,却刻意不想见他。西里尔在明确知道自己的父亲不愿抚养自己的时候,是一种绝望,苦恼地头碰车窗。女理发师收养了西里尔,西里尔可以在一周的周末和女理发师一起过。不是亲人的人,因为收养的关系,好歹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西里尔在街上发现自己的自行车,几乎立刻判断出是骑车的人偷自己的。小孩子为了自己的车子,和比自己高大的孩子去打架,毫不畏惧死缠硬打。这是他爸爸为他买的,是家庭联系的化身,也是西里尔得意的交通工具。被西里尔玩得非常老练。是西里尔的一种快乐和富有成就感的一项运动。他穿行在街道上,汽车边,停转自如,迅如疾风。细细看上去,V刹,减震应该不错。这个自行车在失而复得的快乐中,也延续着西里尔自己的争取和继续的大意,因为这辆车子没有锁,到哪儿都随意一放,被别人偷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好在西里尔总是能够追回来。

  一个被女理发师称之为毒贩的小伙子成为了西里尔的好友,给他理解,请他吃饭,去家里玩游戏机。做为西里尔的好友的邀请,毒贩要求西里尔做的,就是经过训练后去打昏一个人,抢一次钱包。受过人关心的西里尔为了帮助和兑现自己的友情,答应了毒贩的要求。去干这件危险的事情的时候,宁愿得罪女理发师,逃跑也要去帮助毒贩去抢劫。冒险计划成功,还多付出了伤害了一个人的代价,也让他体味到了毒贩翻脸不认人的冷酷,让他应该明白哪样一些人似乎真的奴能交的判断。得到一部分分赃。西里尔去讨好自己的爸爸,他知道爸爸需要一笔钱,他告诉爸爸自己钱的来源,却被爸爸拒绝,西里尔把钱扔到地上,他知道钱也不能换回自己需要的爸爸。一个可以在父亲面前撒娇的孩子,为了得到父亲的抚养,可以如此讨好,可以感觉到西里尔早熟的那一种悲哀。

  由于打人被警察发现,一番赔偿和和解,让西里尔知道了代价。西里尔知道自己的错。但是别人未必都愿意接受他的道歉。被他伤害过的一个孩子,在西里尔去超时购买为了办聚会需要的木炭的过程中,对其追踪追打,西里尔爬上树,被追击的孩子石头打中,摔落到地下,生死不明。打人的孩子害怕,让也被西里尔伤害过的那位成年人的父亲帮忙处理。成年人告诉自己的孩子,说西里尔是自己掉下来摔死的,再打手机通知救护车救助西里尔。说是路上发现的。并把沾有血迹的石头扔远。

  西里尔笑得时候非常少,在一部83分钟的影片里,只在第23分钟和70分钟的时候笑过两次,做为一个孩子,他笑得的确太稀少。生活让他接受一种亲情的流失,不啻于一次心灵的断奶。生活逼迫他去适应陌生的一切,信任的建立和筛选,什么是可以依靠的,什么是必须丢弃的,西里尔不多说话,但是西里尔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生活展示与告诫了他,什么是珍贵的,什么是需要躲避的。什么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倒是也可以让欣赏影片的人们从中也获得一种启示和认同。

  哪怕是打人抢东西的事情,西里尔也认真去履行。只是因为这个人帮助过自己,或者说在对自己友好,西里尔都愿意做为朋友看待,并且答应过的事情就不能改变,为此西里尔甚至拒绝了一个邻居小孩一起看电影的要求。而做为一种缓和,理发师建议西里尔和他们一家来一次聚餐,得到了西里尔的支持和乐意。叙述故事在如此小事中连贯和进行,却总是折射着小西里尔的心情心理状态,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危机中的紧张和些许松弛。

  影片在发展到你觉得该有些什么事情要发生的时候,是最有趣和令人期待的。像电影《触不到的恋人》中最后的片断,两个不同空间的人需要一个细节相连起来的时候,女主角漫不经心之中看到墙上的一幅熟悉的画面。让男女主人公有了联系的转机。《单车少年》也有着一个看似平常却温情默默的终结。西里尔没有死去,他从昏迷中爬了起来,接着去寻找自己的自行车,带上木炭返回和女理发师一起的家。他也许知道自己的挨打,是别人的一种自然的行动,自己有错,被别人报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西里尔不解释,不埋怨,不辩驳。他知道自己的需要。也知道了什么是自己的需求,面对亲情却无情的事实,和无亲却有情的选择,和什么是朋友,什么不是朋友的甄别,小西里尔似乎发现了端倪和渠道。西里尔被亲人抛弃,像是一条被主人丢弃的小狗,他非常幸运,找到了一个对他不错的新的主人,可以和睦相处的亲人。这个结尾波澜不惊,却也不荒凉,不绝望,演绎着一份平凡之中的成长故事。也让一个在情感危机时刻焦灼中的孩子,寻觅到了一个可以松弛下来的一个归宿与归属。

  人大凡都有着急和最焦虑的时候,如何渡过关口,是一种选择,小西里尔一路着急,犹如落水却不会水的人,急切寻找一个生的抓手,慌不择路,却又如此幸运,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也让匆忙了一路的观众,心里有了一个类似于小西里尔心境一样的平和与安宁。

                       2012319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2-3-20 23:32 编辑 ]
10#
发表于 2012-3-22 2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2-3-20 17:23 发表
这部片子我没有看过,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作者以文字的形式,配合着黄铜色的阳光与我嘴巴里吐出的香烟烟雾合谋,把阴霾和低温在我眼睛里制造的白内障摘除了。从我眼睛前走过的11岁少年西里尔,全部成了自行车勾勒出来的 ...


这样的感觉很好,顶!
9#
发表于 2012-3-21 19: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2-3-21 16:53 发表


谢谢娴斑的鼓励和热情。使用方式也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没有想到故意。好的作品会有打开述说的冲动,以及内容的交换的空间。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到了一种释放,有多少深度和广度的涉及和重叠,是另外一些范畴的问题 ...
赞同!真挚的感受,往往会从心底汩汩的流出来。只有当内心深处被真正触动,这一切才会发生。触动源于真正的理解,因此才有释放的冲动....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2-3-21 09:00 发表
很欣喜地看到万版的行文风格有了变化,在保持了质感、细腻的风格外,此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进行叙述,增加了文章的悦读,行文也很流畅。不错的文章!支持精华!


谢谢娴斑的鼓励和热情。使用方式也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没有想到故意。好的作品会有打开述说的冲动,以及内容的交换的空间。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到了一种释放,有多少深度和广度的涉及和重叠,是另外一些范畴的问题。都需要觉悟和努力的支持。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6: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2-3-20 17:23 发表
这部片子我没有看过,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作者以文字的形式,配合着黄铜色的阳光与我嘴巴里吐出的香烟烟雾合谋,把阴霾和低温在我眼睛里制造的白内障摘除了。从我眼睛前走过的11岁少年西里尔,全部成了自行车勾勒出来的 ...


看到老师富有画面感的评点,感受到了老师如阳光般的温情和和煦,照耀着一些与孩童西里尔类似神情的文字。和远在异国的神奇导演兄弟的影片对话,是一种随机的吸引和喜欢。和老师的相遇,是一种大手助推莽撞中爬坡的快乐和感谢。说出来有些浅薄,温暖却实实在在。遭遇停电的奇遇多次,已经适应,把记忆的感受再复制下来,即使不能还原那种全部的信息,也要把懊丧迅速移植成起初的平常与快乐。一如老师把郁闷转换成微笑的过程,也盼望老师抽好烟,少抽烟:)
6#
发表于 2012-3-21 09:00 | 只看该作者
很欣喜地看到万版的行文风格有了变化,在保持了质感、细腻的风格外,此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进行叙述,增加了文章的悦读,行文也很流畅。不错的文章!支持精华!
5#
发表于 2012-3-20 17:23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片子我没有看过,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作者以文字的形式,配合着黄铜色的阳光与我嘴巴里吐出的香烟烟雾合谋,把阴霾和低温在我眼睛里制造的白内障摘除了。从我眼睛前走过的11岁少年西里尔,全部成了自行车勾勒出来的情感曲线,穿过光线和春风抵达我的肌肤上,湿得可以长出青苔,柔得可以浸出汁液。这种感觉完全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细腻诠释和质感缜密的内心解构。从审美和鉴赏的角度来看,这种细腻到细腻的深处,深刻到深刻的内部,更能够以细微的具象呈现出影片的内涵意境和艺术本质,才更能够给人以说服力和个性的色彩,文章倒数第六段和倒数第二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很深。欣赏!
正在回帖时,突然停电,写好的东西全没有了,真是郁闷。刚刚才来电,呵呵。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33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30 | 只看该作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29 | 只看该作者


导演: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编剧: 吕克·达内 / 让·皮埃尔·达内
主演: 西西·迪·法兰丝 / Thomas Doret /
  杰瑞米·雷乃 / Fabrizio Rongione / Egon Di Mateo /
  奥利弗·古尔迈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 比利时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1-05-18(法国)
片长: 87分钟
又名: 骑单车的男孩(台) / 单车男孩(港) / 骑脚踏车的小男生
   / Boy with a Bike / Set Me Free / The Kid with a Bi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1 15:53 , Processed in 0.07543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