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卑微的救赎——也说电影《朗读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你一定看过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并对那位略显丰满的女主角露丝记忆尤深,她当年的惊魂一瞥足以让众生颠倒。2008年,不再年轻的“露丝”出演了《朗读者》的女主角汉娜,从青春亮丽的上层社会千金小姐摇身变作社会最底层的普通民众,并凭借此片,一觉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泰坦尼克号》,仅仅被提名)。

      在电影中,作为电车售票员的汉娜无意间和年仅15岁的邻居少年米夏产生了感情,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给他慰藉,他给她朗读,她给他作为男人的自信,他让她获取精神的愉悦。甚至,他为她卖掉了心爱的邮票,为她不去参加同学们的聚会,和她一起骑着自行车驰骋在郊外的田野。爱情是个迷,从来分不清年龄和国籍。他说:“我感觉自己真的爱上汉娜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她”。

      如果这样畸形的恋情还不足以让你吃惊的话,时隔八年,23岁的米夏以法学院研究小组成员的身份去旁听审判纳粹战犯的听证会,目瞪口呆的发现,当庭的六名罪犯中,有一人正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初恋情人汉娜。她作为集中营看守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开门放出被关押在教堂里300名犹太妇女,被指控犯有谋杀罪。审判席上,汉娜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字做笔迹比较以此洗清自己的罪名,最终被判终身监禁。米夏终于明白了,那个喜欢听别人给她朗读、在看菜单时神色慌张的女人原来是个文盲。但是,她大字不识却热爱阅读,她让米夏给她朗读,从《奥德赛》、《带小狗的女人》到《战争与和平》;她因为面临考试升职而辞职,她参军、她离开米夏,均是为掩盖自己是文盲的事实;甚至,在法庭上,语无伦次的她仓皇认罪,显然也是基于保守这个秘密的需要。在这个自尊高于一切的女人看来: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比坐牢可怕多了。她怯懦而卑微的存在,只是为掩盖骨子里的无知和虚弱。

       你看:初恋情人,多么美好幸福的过去;纳粹战犯,当是冷酷无情的现实;而与文盲朗读,必然是冰释胸中堡垒的唯一救赎。电影《朗读者》一次次将我们至于这种感情的困境,在诸如恋人犯人之类的身份间迅速游移,在怎么做如何做做不做之间艰难抉择。无数的影评人通过汉娜阐述“二战”后德国民众的心理,将电影视作对纳粹的控诉和对战争的反思。卑微的文盲汉娜应当难以担此重任,她只是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中一个普通的女人,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看守只是她赖以生存的工作,她渴望爱情渴望知识渴望作为个体活着的尊严。代表正义和理性的法庭对汉娜的审判,貌似的义正词严背面,是荒诞,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尽情嘲弄。所以,她当庭诘问法官的话,“换了你,你会怎么做?”让所有人无语。

      米夏最终完成了他的救赎,他二十年如一日向监狱中的汉娜邮寄自己朗读的录音带,让她听着他的声音学会了读书写字,并慢慢学会反思。汉娜最终也完成了她的救赎,她将自己白发苍苍的身躯悬挂在房间,用自杀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并把钱留给了火灾幸存者的女儿作为补偿。在片子的末尾,老去的米夏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来到汉娜的墓地,向女儿讲述这段苦涩难言的往事,这段搅扰的他半生惴惴不安的故事被所爱的人理解,更是一次伟大的自我救赎。

      (曾发某报)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2-6-4 10:0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6-4 10:2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朗读者》这部影片,电影提出了许多可以思考的问题。一对畸形之恋,对少年的影响绵延不绝,多年后的帮助、理解和帮助,情感依然存在。是否还叫做或者涉及爱情,未必就那么容易定义。而救赎,是自我的裁决还是观众对于特定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理解和宽宥,都可以静心体会和琢磨。对于不可原谅的人和事的原谅,似乎更接近电影提出的拷问。文章已发别处,可做分享。欣赏,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22:27 , Processed in 0.0910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