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4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6 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渊明系列之二
                                                             真率自然的个性特点

  陶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景真、情真、意真,诗如其人,陶渊明的诗就象他的为人,既是那样的真率自然,又是那样的通明透彻。他虽生活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的战乱年代,却始终保持了一颗童真之心,说真话,写真事,做一个真实的人,正如苏轼所评价的:“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按说自曾祖到父亲连续三代为官,陶渊明应该比较适应官场生活,然而他却“质性自然”,似乎天生与农村、与大自然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意思是说要他矫揉造作,扭曲自己的性格,这比挨冻受饿还要难受,弄不好就会逼出病来。在他看来,官场上尔虞我诈,你争我斗,人与人之间难有真心,而农村就不同了,那些邻居们本本份份、老老实实,既无虚情假意,更无欺诈蒙骗,对他们可以不设防,可以赤诚相待,放心往来。他的《移居》之一说:“……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意谓这个地方民风古朴,为人真率,多年以来我就想迁往这里,从今以后我就安居在这里,也用不着多大的房子,只要能放下床铺就行了。邻居们时常往来,高声谈论过去的情形。我写诗作文碰到有什么疑难之处,邻居们也帮我分析参详。第二首说:“……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邻居们一旦有了好酒,就招呼我一起痛饮。白天农夫们各自耕田种地,一到闲暇时候就想念对方。一旦想起了朋友马上就披上衣服上门相见,相互间一边喝酒,一边谈笑,也不会感到厌倦。

  无论是早年,还是晚年,陶渊明都曾有过生活困难、经济拮据的时候,有时不仅喝不上酒,甚至连饭也吃不上,弄得很狼狈。这个时候,陶渊明就象个叫化子一样四处乞讨。但邻居们并不嫌弃他,而是热情款待他,让他酒足饭饱,临行还要送点东西给他。这种景象诗人在《乞食》中曾写到:“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诗人深感这种漂母之恩实在难以报答。

  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所谓“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就是性情洒脱,不同凡俗,真情流露,一切随心。人们读他的《五柳先生传》,活脱脱就是一幅自画像,一个“不慕荣利”,“忘怀得失”,嗜酒成性,率性随意的下层士人形象跃然纸上。

  陶渊明性耽于酒,而他的喝酒也最能体现他真率自然、朴实无华的性格。沈约《宋书•隐逸传》说到,朋友颜延之请他喝酒,他从来不讲客气,每次都要喝醉;颜延之送他两万酒钱,他干脆把钱放到酒店里,就便取酒。实在没酒喝了,他就坐在菊花丛中,欣赏菊花的香气,以此来解谗。正好江州剌史王弘送酒来,他也顾不了礼节,开坛便喝,一直喝到大醉而归。一旦喝醉了酒,他就对别人说:“我已经喝醉了,要睡觉了,请你离开。”正因为他为人真率随意,不端架子,所以地方上的一些将领对他也很随便,有时碰上酒酿熟了,就把他的头巾取下来过滤酒,用完了又给他带上去,他也不以为意。

  古代名人对于自己出仕做官总喜欢粉饰一番,大多说成是为了大济苍生,匡时济世,而陶渊明则不同。他敢于真实坦露自己外出做官的动机,表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解决贫穷饥饿的问题。《饮酒》之十说:“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说的很明白,从前他曾经外出做官,一直到东海边。道路是那样的曲折漫长,路途还少不了风雨交加。那么又是什么促使我这样做的呢?还不是因为饥饿驱使。为了谋求吃饱饭不得不委屈自己,做了些日子的官便有了余钱剩米。不过这恐怕不是长久之计,最终我还得弃官不做回归田园。《饮酒》之十九也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坦承自己三十岁以前外出做官,实在是因为单靠种田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到了而立之年,感觉到这样做的确有点不光彩,于是毅然而然辞去官职,决心归田隐居终老乡里。

  对于他最后一次出来做官,担任彭泽县令,他说得更为直率。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了两个原因,一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也就是说因为家里人口太多,单靠耕种解决不了穿衣吃饭的问题,于是亲戚朋友劝我出来做官;二是“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因为战乱频仍,不想走得太远,而彭泽县离家里只有百里路程,县府有不少公田,可以解决喝酒的问题,所以我主动请求担任彭泽县令。显然,第二个原因是为了解决喝酒的问题。据《宋书•隐逸传》载,按陶渊明的意思一百亩公田要全部用来种糯谷,只是由于妻子的坚持,最后才改为一半种糯谷,一半种稉稻。

  至于他为什么在彭泽令上只呆了八十多天便拂袖而去,虽然后人都依据《宋书•隐逸传》,认为陶渊明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好象陶渊明为人耿介刚直,不愿在他人面前点头哈腰,甚至说由此可见陶渊明具有强烈的反抗性。这种解释多少有点抬高了陶渊明,其实他自己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说得很清楚:“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的确,这里有陶渊明性格的因素,即他是一个闲散随意惯了的人,不愿受官府繁文缛节的束缚,在彭泽令上呆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回乡闲居之念,可他还是想等到田里的稻子熟了收割后再回去,然而他唯一的妹妹突然去世,兄妹感情促使他丢下一切,立即赶往武昌。

  也许这种解释有损陶渊明的形象,使他不那么高尚、纯洁,可这却是真实的陶渊明!正是他的这种说真话,从不讳饰自己行为的品格,才让后人感到他可爱、可敬。

  刘遗民、周续之都是他的朋友,他甚至还得过刘、周二人的好处,又与刘、周二人并称为“浔阳三隐”,按说交谊非浅。后来刘、周二人投在高僧慧远门下,成为“白莲社”的骨干。慧远曾亲自作书给陶渊明,请他入社,也算够给面子了,可他却提出必须允许他喝酒的条件,慧远也答应了,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到了庐山后却还是不趁意,转身就走了,弄得场面很尴尬。这说明陶渊明非常珍视自己的生活习性,他不愿意因为别人而扭曲自己。

  人们常说“家丑不可外扬”,尤其是有关自己的儿女,人们总希望儿女成龙成凤,给自己挣面子,即使儿女不成器、没出息,也只能自叹自哀,决不会在诗文中披露,让外人知道。可陶渊明却不同,对于儿子的不争气他竟然毫不讳饰,竟在诗歌中和盘托出。陶渊明前后娶妻两次,生下五个儿子,可五个儿子都不争气,让他大失所望。他在《责子》中写道:“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大儿子十六岁了,却懒惰成性;老二虽然读书,却不能动笔;老三、老四都十三岁了,却连六与七都不认识;小儿子也九岁了,成天只知道要吃。诗人想到自己两鬓已经斑白,肌肤也已松驰,可儿子们却是这样的不成器,他实在有点心灰意冷,所以最后感叹说如果老天爷硬是不让陶家兴旺,我也只好认命,那就天天沉醉于酒中罢了。

  陶渊明的为人一方面是率性随意,但另一方面却又玉质钢性,既不随波逐流,更不会朝秦暮楚,他在政治上有着自己坚定的操守。在晋宋易代之际,作为陶侃的重孙,他注重家声,忠于晋室,宁做晋室遗民,不做新朝显贵。当刘裕举兵讨逆时,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刘裕的幕府;一旦刘裕野心暴露,企图取晋自立时,他就毅然而然离开了刘裕,而且不再出仕。刘裕征他为著作郎,他一口拒绝;檀道济是刘裕爱将,宋文帝刘义隆时更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曾亲自上门拜访他,请他出来做官,又送给他米粮、肉食,可他既不受官,也不受食,宁可受穷挨饿。

  刘裕篡晋自立后,陶渊明拒绝与官府往来,所写诗文在义熙之前标明东晋年号,刘宋永初之后,只以甲子纪年,以此表明他的遗民身份。

  陶渊明虽然“质性自然”,“任真自得”,有着鲜明的个性,但却并未沾染魏晋名士的不良风气:他虽好酒,却不嗜酒颓废;他虽珍视自己的个性,却不越礼妄为,更不会任诞放荡。他的言行举止更多地表现了人的自然之性,尤为可贵的是,在那个战乱频仍,人命唯贱,朝不虑夕的年代,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始终以真我出现。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一切都“朝钱看”,整个社会弥漫着铜臭味,可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能够说真话、办真事,以真面目示人的人越来越少。回头看看陶渊明,不知今人将作何感慨?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2-6-26 10:5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6-26 10:55 | 只看该作者
纯正的学术,精微的研究。学习。
3#
发表于 2012-6-26 19:27 | 只看该作者
思想深刻,说理透彻,值得一品!问好!
4#
发表于 2012-6-26 19:38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率真才是人的本性,人们迷失已经太久了!
5#
发表于 2012-6-26 20:39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篇解读的力作,对陶又有了全新的理解,尤其是去官原因一说,还是首见,可见我的知识浅薄,学习中……
个人认为,陶的追求独立不羁的个性,还是继承了魏晋遗风,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成为“独此一人”,晋后再也不见。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剑鸿 的帖子

谢谢夸奖,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吴墨 的帖子

谢谢美誉,问候朋友。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lichezhiyuan 的帖子

是啊,现在的人太缺少自然真率的品格了,读读陶渊明,受点前人的熏陶,也许对改变社会风气有点裨益。
  问候朋友。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水如空 的帖子

  版主说的有道理,因为学术界确有人把陶渊明视为魏晋风度的终结者;只是我认为陶是魏晋士人中的狷者,而非狂者。
  问候版主。
10#
发表于 2012-6-27 20:30 | 只看该作者
解读陶渊明,剖析陶渊明,从历史中寻找历史的原迹,有功力!学习
11#
发表于 2012-6-28 15:55 | 只看该作者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一切都“朝钱看”,整个社会弥漫着铜臭味,可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能够说真话、办真事,以真面目示人的人越来越少。

的确如此,就连学校里单纯的孩子也被教唆着说假话了,有的学校在面对上级检查时不是都提前安置学生如何回答吗?学生被买了复习资料,上级来了要安排孩子们说自愿,普九工作中的假最厉害。
12#
发表于 2012-6-29 20:59 | 只看该作者
陶渊明虽然“质性自然”,“任真自得”,有着鲜明的个性,但却并未沾染魏晋名士的不良风气:他虽好酒,却不嗜酒颓废;他虽珍视自己的个性,却不越礼妄为,更不会任诞放荡。他的言行举止更多地表现了人的自然之性,尤为可贵的是,在那个战乱频仍,人命唯贱,朝不虑夕的年代,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始终以真我出现。
13#
发表于 2012-6-29 22:34 | 只看该作者
看不起这个版块?每次不往这个版块里发帖!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农民工兄弟 的帖子

  你这农民工兄弟还真不赖,对陶渊明能有如此兴趣!
  谢谢关注,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是啊,中国这个礼义之邦都变味了,真是可惜可叹。
  问候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7 03:38 , Processed in 0.0942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