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7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息壤上生长的诗句——汪剑平诗歌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7 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传说中,息壤是大禹之父鲧治水在荆州古城留下的一处遗迹,位于南门外西侧城墙脚边,系一长约40米,宽约10米的土丘。因其堵水有功,所以能够自己生长,永不耗减。没有人会怀疑,息壤是一处可供人们休养生息的好去处,也没有人会怀疑,息壤上可以长出粮食供人们裹腹,可以长出棉花供人们保暖,甚至没有人会怀疑,息壤上还可以长出诗歌,给人们提供精神上的享受。汪剑平先生的诗歌就是从这块息壤上长出来的精灵,有血有肉,有历史的底蕴,也有现代的元素,是黑暗中的夜莺在歌唱黎明的曙光,是春天里的杜鹃呼唤屈子的灵魂。

  杜鹃,只是一种其貌不扬的小鸟,学名子规,俗名布谷,但在汪剑平先生的笔下,这只鸟却成了三月里的传说,在汪剑平先生的诗句中,《三月里的传说》又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似真似幻,若即若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走在现实与梦幻的边缘,作为诗人的汪剑平先生,更是在文字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他要用手里的笔为我们耕耘出更多的息壤,让我们在三月的传说里,可以自由自在地折几根柳枝,种几棵南国的红豆。从这种意义上说,汪剑平先生既是现实的耕耘者,又是梦幻的编织者,他用诗句把三月扎成一只纸鸢,放飞在我们心灵中一个自由的王国里。在这个王国里,有一条故乡河在静静地流淌,在这个王国里,还有一位浣纱女在为我们编织生活。谁说故乡河不是一条岁月的长河,谁说浣纱女不是我们心中的女神,当生命的图腾在故乡河里升起,浣纱女的倩影就化成了河畔的柳丝,柔波里的水草,池塘里的莲花,以及袅袅升起的炊烟。显而易见,无论是《故乡河》还是《浣纱女》都是汪剑平先生用一缕乡愁为我们雕刻出来的生命之根,一直停留在生命起源的地方向我们召唤,当杵歌溅满浓重的夜色,一弯浅浅的新月就会在那里升起。

  综上所述,传说中的息壤就是我们的故乡,就是我们的根之所在,汪剑平先生只是用诗歌这根脐带把我们和故乡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让我们得以同呼吸共命运。汪剑平先生的诗歌正因为找到了故乡这块立足之地,才不至于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源,才能得以茁壮成长,所谓根有多深,叶才会有多茂,读了汪剑平先生的诗歌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故乡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地理概念,还有着厚实的人文底蕴。这样的人文底蕴体现在他的组诗《乐歌之邦》里,就成了沧浪之水,就成了彩绘石编磬,就成了一片热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汪剑平先生的诗歌里,故乡的水就是沧浪之水,无论清浊都能够陶洗我们的身心,都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在粼粼的波光中不至于迷失本性,让我们在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在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时,能够保持去留无意。在汪剑平先生的诗歌里,还有一座彩绘石编磬时刻都在耳边敲响,这是祭坛里的颂歌,这是欢乐与痛苦的倾诉,这也是屈子向我们发出的召唤:魂兮,归来。是啊,魂兮归来,归到哪里来呢,就归到汪剑平先生用诗歌为我们描绘的这一片热土上来吗。这是一片什么样的热土,养育你又抛弃你,归去的路有多长,上下求索的信念就会有多执着,无论是丹橘飘香还是菖蒲凄凄,都是你心里一道刚毅的丰碑,都是你的乐歌之邦。

  大家都知道,楚国是屈原的故乡,而荆州又是楚国的第二个国都,是屈大夫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因此荆州古城与屈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于是在荆州古城成长起来的诗人,都在有意或者无意间受到了楚文化的熏陶,楚文化的精髓都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到了诗人的骨子里,成为支撑汪剑平先生诗歌的脊梁。因此汪剑平先生的诗歌大都透着历史的厚重感,他是站在现实的高度,从楚文化这块息壤中源源不断地吸收营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呈现和展示,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加以吟唱和感叹。在汪剑平先生的组诗《故国随想录》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追根录源,看到了诗人盘根错节的每一根血管的脉络走向。汪剑平先生在组诗中为我们展示的故国,或许是古老的楚国,或许是理想中的乌托邦,或许是我们心中的桃源,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是与我们的故乡息息相关的,都是从那块息壤里自动生长出来的梦幻。而诗人,只是用诗歌这个载体将历史与当下,将现实与梦幻巧妙地链接起来了,让那些一直徘徊在边缘地带的人们,能够快速地找准自己的坐标,找到能够稳妥安放心灵的那块息壤。

  汪剑平先生的组诗《故国随想录》是从一座围城开始随想的,这座围城不是钱钟书先生书里的围城,不是一个小家,在这座围城里,城外的人想进是进不来的,城里的人想出也出不去。这是一座古老的围城,应该比楼兰古城还要古老,无数帝王曾经将之摧毁,又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而诗人就是这座城墙上的一只斑鸠,见证着许多往事遗落在忘川,同时也在冷眼旁观人们作茧自缚的全过程。西方的人把自己裹在套子里,在咱们东方文明古国,我们却把自己缚在围城里,这样的历史是何其惊人地相似,而诗人仅仅只是用他的诗句把这个事实描述了出来,却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或许这就是诗歌的力量吧,也是诗歌的使命,虽说在当今和平年代里,诗歌不再担负时代的使命,不再具备教化的功能,但诗歌绝对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它要在呈现事实真相时,给人以某种思考和启迪。我们所说的诗歌日益被边缘化的现状,应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而从内涵上来讲,诗歌永远都站在文学的一块高地上,而这块高地,便是汪剑平先生诗歌中的息壤。

  既然汪剑平先生的诗歌是从故乡这块息壤里诞生出来的,那么给我们的感觉就显得格外亲切和温馨了。在汪剑平先生的组诗《故国随想录》中,我们随处可见童年时的影子。那里面的父亲形象鲜活而生动,是一个艰辛而劳碌的老铸工,是切合在家庭中负荷深重的主齿轮,诗人的灵魂是老铸工铸就的,而老铸工的背影就成了故乡的屋脊。那里面的母亲形象典雅而端庄,是家乡池塘里的一朵莲花,攥着一把秋天的落叶,就把我们的日子燃烧得激情又火热。那里面的外婆住在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们的童年就是在外婆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童年的梦幻都被外婆纺成了棉纱,织成了一张张思念的网。在汪剑平先生的《故国随想录》里,还有一群乡村的孩子们,那是我们童年的伙伴,他们的名字都很贱,有的叫狗儿,有的叫石头,都是一粒粒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在天涯,在海角。故国里最难忘的还是平原的红高粱,当诚实的铁锤敲开尘封的记忆,当锈蚀的犁铧犁开结痂的伤疤,六弦琴的琴声就从太阳部落里传了出来,是那么美妙,又是那么扣人心弦。这是无援之手无法承载的梦采兮兮,这块黑土地就成了传说中的息壤,这是我们的故土,这是我们的家园,在祖先厚重的福祉里,五谷丰登,安详和美。

  汪剑平先生的诗歌,我虽读得不多,但从我读过的有限的几首诗歌里,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是把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融到了诗歌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一滴滴鲜血。因此汪剑平先生的诗歌尽管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写法,但其感情是相当丰满的,用火热的激情迸发出来的诗句,其抒情效果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着非常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再加上汪剑平先生厚实的人文底蕴,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汪剑平先生的每一首诗歌都是这块息壤上的一棵大树,可以让我们在树荫底下乘凉,让我们在习习凉风的吹拂下,萌发出感恩的情绪,启迪出智慧的火花。

  记得汪剑平先生曾经说过,他现在以写散文为主,写诗写得很少了,因此在诗歌方面未免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读了他的这些诗作后,我可以武断地说,这样厚重而深刻的诗歌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诚然,现代诗歌发展到今天,其风格和表现手法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是金子永远都会闪光,思想的灵光也不会被重重的迷雾遮住。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相信汪剑平先生在诗歌这块息壤上,一定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2012.11.16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松 于 2012-11-17 16:00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2-11-22 10:31 | 只看该作者
息壤:大禹之父鲧治水时,在荆州古城留下的一处遗迹,位于南门外西侧城墙脚边,系长约40米,宽约10米的一土丘,其上有石柱四根,以示标志。传说中,息壤是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那天在一个朋友的说说里,看到这个词语的解释。回头再领悟这篇评的题目以及内容,方知其寓意的无穷与深远。
问好高山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2-11-18 13:06 发表
昨天就读了帖子,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特别搜读了汪剑平先生的《三月里的传说》和《故国随想录》,也看到了一些众友的好评。能将诗文融入大量的乡土元素,且有血有肉,使人读之温暖,真是不负楚才之名。

欢迎高老 ...


一水斑斑真是个细心人,佩服之至。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2-11-18 10:14 发表

支持张老师所评。这是一种再创作,有益读者,有益作者。值得赏鉴。


谢谢夏冰朋友。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2-11-18 09:05 发表
先问好一下,欢迎新文友光临。
一会要出去,容有空细读学习。


谢谢问候。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2-11-17 16:18 发表
诗歌是灵魂的写照,汪剑平的诗没读过,但从高山松平稳有序的叙述中,可以感到汪老师诗歌的精美。这样的诗评佳作,值得品读。


谢谢朋友的鼓励哦。
6#
发表于 2012-11-18 17:2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这样的文字能深入人心,良久不忘。
5#
发表于 2012-11-18 13:06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就读了帖子,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特别搜读了汪剑平先生的《三月里的传说》和《故国随想录》,也看到了一些众友的好评。能将诗文融入大量的乡土元素,且有血有肉,使人读之温暖,真是不负楚才之名。

欢迎高老师来江天交流。
4#
发表于 2012-11-18 1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2-11-17 16:18 发表
诗歌是灵魂的写照,汪剑平的诗没读过,但从高山松平稳有序的叙述中,可以感到汪老师诗歌的精美。这样的诗评佳作,值得品读。

支持张老师所评。这是一种再创作,有益读者,有益作者。值得赏鉴。
3#
发表于 2012-11-18 09:05 | 只看该作者
先问好一下,欢迎新文友光临。
一会要出去,容有空细读学习。
2#
发表于 2012-11-17 16:18 | 只看该作者
诗歌是灵魂的写照,汪剑平的诗没读过,但从高山松平稳有序的叙述中,可以感到汪老师诗歌的精美。这样的诗评佳作,值得品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 23:56 , Processed in 0.09626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