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为艺术而存在是很普遍也是很久远的,它同人类生活的诞生而同起。
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去解决衣食住行的很物质而现实的需求,它的存在却一同于他们那么普遍,甚至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存都那么重要。或者确切的说,文学作为艺术是每个人生活和生命的必需品,正如空气,或一日三餐,而绝非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因每个人除了要吃饭满足口胃之需,他的心灵也是在一生的每时每刻有着各种的饥饿,困扰和空虚,不同人就需要不同的文学或其他艺术来充饥,排解,充实。一如每个人对食物有不同的口味。
即便是最普通的,人即使被认为没有文化,不识字的,他们的话语聊天思维都可谓是文学艺术的初始或原始而且鲜活的材料或者本体,或可以称作心灵充实的食材,精神的粮食,即使它算不得高明艺术形式。
当然,学习了文化,阅读更好的文学,自然就有更好的心灵的安抚,那么也就是给心安了个更舒适安稳的家,有了栖息的地方。好的文学就可谓乐园,因为那里心一如身体,从衣食住行得到了分分秒秒的满足,不仅是温饱而且有不同的享受,如同品种各种菜肴,游历千山万水,体味各色人生。这都给人的生存以精神的指点和支点。
而且,人生走的越是久远,人们越发依赖文学对心灵的支撑和引领,人生的味道也在不同的文学体验中回味,得到对人生意义的认可和活下去的乐趣。
尤其在人生困苦磨难之时,文学对心灵的关怀和支撑,融合和升华显得尤为有意义。正是这种意义的存在,使得文学不必拘束形式,甚至显得不科学,迷信,愚昧,乃至神话,不真实,甚至欺骗。然而,当他们实实在在的以这种方式的存在深切触动心灵,安抚甚至强壮了精神,这就是一种值得着重的客观规律,是容易被污蔑为或真的沦为唯心的实则唯物的哲学。
从此处看去,哲学里面主观的世界也是客观的存在,它构成感性的却仍是客观的人生哲学,比本来就很客观理性的科学世界更加实在的构成了生活的本面。
其实,理性不难,但直面生活的理性却应该是感性的,一味的理性往往离真实的感性越远。这时的理性反倒是唯心了,因为他没有感性的基础。
于是,宗教神学也高大了起来,即使在科学普及而“上帝死了”的现在,文学依然与宗教相交融。人们不去关心神佛的存在与否,更多的是在教义和宗教的文化里,得到真善美的洗礼和安慰。所以,宗教也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长久的存在并关怀着人们的心灵。
我不是一个文学迷,但在得血癌后,对不同人的文字的阅读和対以往所读的诗词书籍的返念给了我极大的安慰,甚至构建内心对人生的支点和信心。对文字远不是喜欢那么简单,而一 如一茶一饭那样不可或缺。
其实,其他艺术也同样可以安顿心灵,像书画音乐,但却不能安顿所有人,然而,作为文字或语言的普遍形式的文学却是他们无法望其项背的。
所以,文学如茶似饭!
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结防院
注:读剑鸿《杂文死了吗》http://bbs.zhongcai.com/thread-277522-1-1.html有感,发此文附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梅青 于 2013-3-29 14:1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