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7|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人的郁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4-16 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尔泰《寻找家园》引有一首莱蒙托夫的短诗,小诗的名字叫《帆》,也有翻译成《孤帆》的。可以说,这首小诗亦是引逗我急切地拆封并一气呵完《寻找家园》的一个理由:
  
  茫茫海上
  
  孤帆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什么,
  
  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在抛弃了什么,
  
  在那自己的故乡?
  
  
  大风大浪
  
  桅杆轧轧发响。
  
  它要的就是这个,
  
  它这样才得安详。
  
  莱蒙托夫这首小诗的引用,一可能是高尔泰自己的愿望,二可能是编辑的独具匠心,明眼人一看,诗的意蕴正契合一部“寻找家园”的思想脉络。读过《寻找家园》的人都知道,漂流者的高尔泰写过类似的话:“人生的归宿在路上,而不是在深深的沙发之中。”这首小诗的引用,其实有它的渊源。那是高尔泰七十年代末遇见他人生伴侣小雨的时候,在她的手抄本上读到莱蒙托夫的这首小诗,他自己也在学生时代抄过,于是,这首小诗似为两个人相处相识的媒介。于此而言,莱蒙托夫的这首小诗,是可看做《寻找家园》的引擎或点睛。而读者的你我,在寻找“家园”外,于历史沧桑的镜头下,站在莱蒙托夫拯救“祖国”的立场,则在《孤帆》的悲观叙述中,看到了更为震撼人心的启示。
  
  莱蒙托夫,一个服兵役且与敌对者决斗而饮弹身亡的年仅27岁的俄国诗人。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位多次被流放的年轻诗人的作品。……有了高加索“童僧”的诱惑,莱蒙托夫陷入《沉思》,他“悲哀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让无用的学问把我们的心智耗尽……我们偶尔也爱,我们偶尔也恨,但无论爱恨都不肯做出牺牲,并厌烦他们那诚挚而天真的多情……”时间回溯到1837年1月,俄罗斯民族诗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其实是死于历史的动荡。莱蒙托夫立即写下了《诗人之死》,揭露杀害普希金的是沙皇周围那一群小人策划的一个卑鄙阴谋。这首诗,奠定了莱蒙托夫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
  
  这首锋芒毕露的小诗,已然标志着莱蒙托夫成为一位成熟的不折不扣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诗人。但是,毫无疑问地,他得罪了宫廷,沙皇尼古拉一世于1837年逮捕了莱蒙托夫,将他流放到高加索。流放期间,他和流放在那里的十二月党人成了朋友,同时,也接触到山区的民间口头文学,对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他便创作了《童僧》这个有血有肉的少年。
  
  高加索地区在当时的俄罗斯人的心目中,乃是一片不开化的荒蛮之地。然而,在莱蒙托夫的笔下,这里的群山、森林、河流充满着神奇、绚烂、让人心醉神迷的自然风光,弥漫着与生俱来的自由、勇敢、奔放和乐天的精神。在这之后的作品中,我们读到莱蒙托夫热爱的不仅仅是高加索的山水,他更加热爱的是高加索的人民。体现了一个诗人的高尚情操。
  
  杂文祖师迅翁在《摩罗诗力说》中强调说:“莱蒙托夫亦甚爱国,顾绝异普希金,不以武力若何形其伟大。凡所眷爱,乃在乡村大野,及村人之生活;且推其爱及高加索土人。此土人者,以自由故,力敌俄国者。”如果我们热爱鲁迅的杂文,便不能不在他的文字下做些有效延伸,不能不去了解一下他提到的这个诗人。否则,将愧对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求得救国救民方策的伟大诗论。
  
  现在,当我们声称如何以民族的立场来爱自己的国家,却很少去真正体会、更甚于去践行莱蒙托夫作品中所彰显的高尚情感——那种远远超越了种族与民族的局限,能够成为人类共有的价值追求。这位始终把自由的价值凌驾于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之上的诗人,告诫一切国家的爱国人士——同化人类是整个世界之大举。
  
  有了莱蒙托夫的信仰支配,使人不难理解的是:“保家”但要“同人”,这是一个高尚而艰难的哲学命题。那些平常的、没有经过“大同”思维的爱国,乃至受“他人”思想的侵入,必然会限制和抑制自己的思维行动,而且,这样下去,会使得自己的思考能力趋于衰竭……因为自己思想的贫乏,那些“话语学者”的倾向就是一种真空吸引。
  
  江天本期的文章几乎是达到言论和发帖的“巅峰”,各路方家的观点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对认真的读者而言不能不下一番功夫来研读分析。昨晚王霁良一句“文学的本质是回忆”,令我的精神一震!于是,想起近期读过的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这本世界名著堪称作家写作指南,一定角度就是“回忆”。然则,它却让“神学”的刘小枫写下《我们这一代的怕和爱》,把文学的功能提升到人生哲学高度。刘小枫因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的“开化”,不再为保尔的遭遇而流泪,而为维罗纳晚祷的钟声而流泪。是的。人们开始懂得,智慧是人生最根本的出路,而海市蜃楼般飘渺的理想则不是。但是,我想说的是,人类必须唯其先真正地生活着,才能去以读书的方式来索取知识,进而来提倡智慧,保家同人。帕乌斯托夫斯基的笔下写有契科夫,普希金,高尔基,莫泊桑,雨果,勃洛克等一大批作家,而我是那么地想见到莱蒙托夫。终于,在他写作勃洛克的一章节,他说,勃洛克接替了莱蒙托夫。这使我想起莱蒙托夫继承了普希金。勃洛克曾对莱蒙托夫下过一句满含忧伤的中肯评语:“对子虚乌有的春天追寻,使你陷入愤激若狂的郁闷。”这可真是:诗人的郁闷!
  
  从根本上说,在阅读和写作有关“某些”问题的文章时,自己预先不作一番思考,便是极其危险的阅读和写作,换个角度,可能铸成很不负责的阅读和写作经验。任何时候,回归且尽量理解哲学以其能净化意志,都能帮助提炼经验和思考,甚至提示我们不要去单纯地读书或被动地写作。现在,让我们再来试着解释阿瑟•叔本华对世界的悲观意识:“思想并不仅仅是对与人格无关的事件所作的抽象计算,而是行动和欲望的灵活工具;在表达思想的同时,更为需要注意的是一种孤独的逻辑学科。”没错,我想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十九世纪前半期,一个神圣的“同盟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作为时代呼声的悲观诗人,以俄国为例,如小文提到的普希金,莱蒙托夫等等。除此之外,人们乐于提及的,就是这位极为悲观的哲学家——阿瑟•叔本华。一部痛苦的鸿篇巨著——《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在1818年问世,它以哲学的高度而对文学的倾向性梳理应该亦是不言而喻的。滑铁卢战役已经过去,革命之火已经熄灭。拿破仑这个矮小的、不可一世的“革命产儿”沦落到远海的一个孤岛上苦渡余生。没错,叔本华对意志的神话崇拜,正是因为这个矮小的科西嘉人身上所表现的意志的宏大、嗜血的幻影,他对生活的绝望来自遥远的圣赫勒拿岛——意志最终落荒而逃,死神成了战争的彻底胜利者。想想看,这又多像一个诗人的逃遁!
  
  歌德说:“我得感谢上帝,在这么一个彻底完蛋的世界里,我已经不是一个年轻人。”在不具“少年维特”的年龄,老歌德慷慨地给这个世界下了如此悲观的定义。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维特,确是在年轻时自杀死掉的。——苦难,贯穿人类的整个命运!
  
  《祖国》◆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不过用的是古怪的感情!
  
  我的理智也不能将它战胜。
  
  无论是鲜血买来的光荣,
  
  无论是使傲慢的信心陶醉的太平,
  
  无论是茫茫远古留下来的珍贵传闻,
  
  都不能不叫我心中快乐的幻想为之飞腾。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54#
发表于 2013-4-23 20:05 | 只看该作者
翻看一遍,没有猫。以为我跟过了。
我买了那本书了。
近来读的都是悬疑,终于买了本正经的书。
53#
发表于 2013-4-23 18:51 | 只看该作者
从根本上说,在阅读和写作有关“某些”问题的文章时,自己预先不作一番思考,便是极其危险的阅读和写作,换个角度,可能铸成很不负责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时下,带着责任心来阅读和写作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最让人忧心的事
52#
发表于 2013-4-23 18:47 | 只看该作者
一水好,来看看你
51#
发表于 2013-4-18 15: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4-17 17:40 发表
回头呢???????

着什么急啊。
50#
发表于 2013-4-18 15: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有几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出离头陀 于 2013-4-18 10:26 发表
关于诗人,可以讨论的很多,但他们的命运,最让人感叹唏嘘者,在于才高八斗,命比纸薄


期待朋友高论!问好。
48#
发表于 2013-4-18 10:2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诗人,可以讨论的很多,但他们的命运,最让人感叹唏嘘者,在于才高八斗,命比纸薄
47#
发表于 2013-4-18 10:22 | 只看该作者
读此文,受教良多!
46#
发表于 2013-4-17 22: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晚安。好梦。
45#
发表于 2013-4-17 2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3-4-17 22:07 发表


二踢脚,我当算了。 偶尔当当。


但愿我不是纵火者。
44#
发表于 2013-4-17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4-17 19:11 发表
安然推荐的《民国屐痕》,晰子推荐的《复仇的讲述》——下书单。


《民国屐痕》只是一章,搜一下就看了。如果你对野夫有兴趣,可下他的《江上的母亲》、《乡关何处》,其中分台版有大陆版,至于你定哪一版,我给你一个他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865064010158t8.html
43#
发表于 2013-4-17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4-17 22:04 发表
其实偶然出现一个二踢脚,也不是坏事。


二踢脚,我当算了。 偶尔当当。
42#
发表于 2013-4-17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4-17 17:20 发表
两位师太于清风明月之下,论禅述道,万兽伏地谛听,穷极天地人之奥妙,宛若天籁。贫僧路过,闻道如谒,心神俱醉,唱个诺,也算是了却念根了。


上午说起和尚,这就出现了几个光头。你说神奇不神奇。
41#
发表于 2013-4-17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4-17 22:02 发表



成,哪天开个帖子,专供感兴趣的拳打脚踢,华山论剑。


华山论剑的主题还好。热烈支持。
40#
发表于 2013-4-17 22:0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偶然出现一个二踢脚,也不是坏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00:05 , Processed in 0.0558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