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做个健康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7 0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个健康的孩子
——关于肖洛霍夫与莫言的一些印象



  之于弄文的人,谈论诺奖得主,无论褒贬总会博些哂笑。人们随口也可以一句,有什么资格可以褒贬的?无资格时,我们可以凭借胆量。胆量,也许是每人公平的天赋了。

  谦卑尽褪后,我们就尽可以泼着胆色一说。
2

  关于《静静的顿河》,早有神往,想倾心一读。一直到前不久,才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并不十分完整的文本,也就一直读了下去。读的过程中,也忍不住几次为着拍案感叹,也和周边同好同事聊过几句。我认为,这本书的确是难得的神品。以至于怀疑了他的真实性——关于肖洛霍夫是不是本书的真正作者早就是一桩公开的悬案。

  据说,肖氏在写这本书时,只有20岁,到最后一卷结稿,也不过区区34岁。当时苏联的编辑就表示了自己的怀疑:这么年轻的作者,不可能如此洞明女人的心思(当时的编辑是一位资深女编)。这个说法,看起来有些好笑,但却是很实在。以己推人,以一个女人的心思感触,推测别的女人,书中所写的女人心思细致真实到让一个资深女编惊讶的地步,从而推定30多岁的男作者可能有内有玄虚。当然,也有反方来拥护肖氏,说:年轻,并不代表幼稚。好多理论科技上的创新,都是30岁以前完成的。好像还举了牛顿等人的例子。

  对于上面的辩护,我反对:科技与人文不一样。自然科学与世事洞明根本就是两码事。一个孩子可能是数学,物理上的天才。但觉不可能是心理学,社会学上的神童。就在文学的角度,一个年轻人,可能是天才的诗人。因为诗歌不太需要人文规则。不可能是一位善讲故事,讲的面面周全,能让成年人信服感叹,各色人等心有戚戚的文学大家。这需要,长期岁月的濡染浸淫,慢慢发酵酝酿,最后再提纯精粹……总之,缺别的或者还可以,唯独不能缺少了时间。

  还有人说,对于肖氏的其他作品与《静静的顿河》做了电脑分析。从语句长短,习惯用词的角度来确定,“顿河”是肖的作品。我的看法也很难一致。因为,这个分析忽略了改写这个因素。原来人们就怀疑是肖窃取了一位白军作家的手稿,自己改写而成。节取了别人的精要,经过自己的表述,也就有了本人的风格,也没有什么奇怪。

  文稿作者的判定,着实是个很难缠的问题。从公开发表,到现在。正反双方都还在一直为着自己的观点论争战斗。对于这一类考证科研性的问题,我们一般读者显然没什么太多的能力。但,我们也就知道,这么书的能量之大,已经到了一种神品地位,到了一种让常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无论从宏观的战争局势,到细微的战斗体验。书内的描写都让人觉得真实到可怕。书内不停的流转着叙事角度。整个事件从不同的人眼中看出,各色人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红军白军,敌我互换。给人的感觉,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都有一个合理的内心世界,又用自己的内心感受着这个不合理的外在世间。读战士,就觉得应当奋勇,读逃兵,就觉得战争罪恶;读爱情,就觉得应当私奔;读节妇,就觉得贞烈可敬。读到红军,就觉得信仰高贵,读到哥萨克,就觉得喝酒才是最重要的……总得来说,书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理直气壮的生命。每个相近相反,相爱相敌对的生命都是可爱可敬的,倒是好像我们读书人最可怜的,最没有道理可讲。

3

  朋友问我:若你评价《顿河》与莫言的《檀香刑》,各打多少分。

  若让我打分:《顿河》90分以上;《檀香刑》能到60分就不错了。

  给我的印象。莫言写《檀香刑》有些吃力,有些故意的痕迹。记得当年,他说自己写这部书的用意时,好像有句话:让读者体会文字本身的力量!

  文字较于影像比刺激力量,确也有其独到优势。但仅仅为着突显“文字力量”,还是显得小家子气了。远不如《静静的顿河》中,随手而得,俯拾皆是的从容又恢宏。有一种解释“静静的顿河”,并非是指河面平静无风流,而是指其阔大蕴籍,静中含动,表面平静,是因为容得下动荡。如此形容这部书的风格,也颇为恰当。

  莫言也说,自己的《檀香刑》基本是现代魔幻写法。他的这种写法,无疑是受了马尔克思的影响。

  莫言也曾坦言,自己只读了《百年孤独》的前几段,就已惊愕并且大受启发。也或者说,莫言应当是马氏弟子。他的作品有“现代魔幻”色彩无庸置疑,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他在中国文坛上搏了一席之地。
我们历来的文学传统,比较拘泥。可能于“文以载道”的文宗有关。比较西方文学千奇百怪,我们的文学技巧就单调了许多。对于正统矫枉过正,荒诞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我认为,莫言的魔幻还是显得生硬了一些。虽然也是“将现代魔幻与中国的民间传说”融合在一起,但读来,还是不够流畅自然。

  在《檀香刑》中,作者有意的模仿了女人,刽子手,傻子,戏子,县官的语气从各角度展开叙述。从叙事铺陈,如探蚁穴,如扯蔓草,随意抓住一点,然后联缀全局,这正是马尔克思的写法,也差不多就是“意识流”“生活流”。但,虽然使用了这些叙事角度,却不太容易让人浸入其中。作者也在努力创设这个人物的“特色观察角度”,只是不太容易让人有“女人感,刽子手感,傻子感等等”。总得感觉,好像是有意为之,并不是浑然天成。

  这可能与作者所说“意在表现文字本身的力量”有关系。

4

  《顿河》的写法很是老实。应当属于传统的,正宗的现实主义写法。

  里面就是实实在在的叙事,实实在在的写了各色人的感受。也可以说就是作者――无论是不是肖洛霍夫本人、单独一人――的真实感观而已。

  支持肖氏为作者的说法里,提到:肖本来就是一个哥萨克后代,但又不是纯正的哥萨克。他的母亲是哥萨克女人,父亲不是,他只有一半的哥萨克血统。我认为,这恰好是一个最佳的观察者的位置。观察体验者与其所叙的对象,必须是若即若离的,才能观察的到位且准确。离的太远,看不清楚。离得太近已经融入其中,也就“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肖氏十五岁开始,就遭遇到红白两军的战争。几次被俘易帜,两次差点被枪毙,这些都是他亲身所历。若往可能性里想,到20岁,五年的特殊感观,也应当够写成一名著了。何况,他一写就是14年。

5

  伟大哲人好似有句话:希腊神话,是人类最健康的孩子。

  我的理解:希腊神话故事,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只是表露了人性中的许多根本。所以,我们现在解释人性深处的某些心理问题,还往往用到希腊神话里的说法。比如“恋父恋母”的情绪,比如皮格马列翁情结。
我们也可以说,在《顿河》里,哥萨克就是一群人类最为健康的孩子。

  哥萨克本意土耳其语是“自由人”的意思。他们不喜欢受到任何束缚,当然对于政治也就不感兴趣。一些文学教科书内,习惯说哥萨克的缺点,也就是他们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政治观念。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一个想要自由的人群来说,所有的信念束缚也都是局限的,只有任性自由是最大的需要。

  哥萨克善骑好战,喜欢十字勋章,也并非就是为着家国荣耀,只是为着个人的一种勇武光荣。自私又好利,敢爱也敢恨。敢说敢做,无所顾忌。是一群任性而天娇的孩子。

  作者可能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一点,只是跟着这个感觉游走。天然记录了一段时代精彩,也成就了一部旷世奇书。

6

  莫言说自己写的困难的时候,几个月写不出一个字。写的手顺的时候,一天写8000字也不困难。

  我不知道他写的顺手的那几段指哪里。只是《檀香刑》觉得还是生涩了。若于《顿河》《孤独》对比,显得不够淳厚。觉得他在有意制造出一些刺激性的、有视听冲击的片片块块,还不够均匀沉厚。只读完这一部,是如此感觉,后面《生死疲劳》等还没有开读,希望更好读一些。起码不要差等明显。

  给我的感觉。可能《顿河》的作者心里有一万个故事,随手取了十来个,让大家看看。莫言听来了十个故事,他在用力的讲成一个。

7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应当说,真正能代表这个民族的,才能算真正是整个世界的。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既古老又独特。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最古老,不一定是我们;最新鲜的也不是我们。若说从古老一直延绵今天,保留的最完整,而又吸收了不少新鲜的,好像也就只有我们这一种了。

  这样一种文化,不容易被其他族群所认同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因为他有自己的独立性,与局限性。好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想当然”,“不必说”的,而对于民族外的人们,理解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困难。比如我们的四大名著,若译成外文,最容易被理解的应当是《西游记》,其次是《水浒传》,然后是《三国演义》,最后才是《红楼梦》。而《红学》无疑是最具民族性,文学艺术也最高的一部。

  以上,也或者能解释,我们前些年,一直对诺奖耿耿于怀。其原因,也许是因为民族文化差异的问题。
而现在,莫言的获奖也就恰恰揭示了一种隐忧:莫言的作品能代表我们的民族吗?或者说,能代表真正主流上的民族特征吗?我觉得并不一定。

  比如我们读《静静的顿河》,哥萨克的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天性自由,勇敢妩媚,任情任性,敢爱敢恨,敢生敢死,当然也自私贪财,也涣散粗野。他那个族群的个性十分鲜明,而又准确属于人性的共性。于是,《顿河》是唯一的,也是世界的。相对比莫言的作品来说,书中所描述的中国人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我没有通读完他的作品集,也只是隐隐有一种感受:他写的那些人,并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本,脊梁的那一部分。可能更偏激小众一些。

  非让我说中国人什么样,到底什么样子的才算是“中国人”形象?我也不能说的准确。只能说做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读哪一部分书,更舒服受用一些。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史记汉书(读白话版的也可以。)比如,唐传奇,清聊斋。那些好像更适合中国人的脾胃。若说当代的一些作品,没有用心去读过,不好多嘴。只是说,前些年读二月河的“康熙”“雍正”,读来就觉得更为妥贴。

  一位留洋成名的科学家,回国后总是龃龉不顺。苦闷中,他就翻到了二月河的书。然后恍然大悟: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做事方法。不接中国地气,很难在本地做成事情。

  我们是不是应当有个忧患,值得提起:诺奖能看中了的中国作品,是不是已经不够纯中国了?

  ――没有民族根性的东西,生命力不会太为长久。



  莫言火了。也点燃了中国人的热情。大家也津津乐道,也趋之若鹜,也群起响应,各打自己的算盘,想沾了莫言的一些喜气。

  莫言的书也大卖,好像又唤起了中国人的文学热情。

  以上感觉,让人想起中彩票,想起傍大款。

  莫言说:自己的中奖,会对中国文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会太久。

  我们现在的步伐很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时间面前,一切都会重归平静。各自归去,该干嘛干嘛。



  诺奖及其奖金,花落本国。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之于一些文人来说也免不了会有些羡慕嫉妒恨的小情绪。但,就算嫉妒也是需要一定资历资格的。没资格谈嫉妒的,应当保持沉默,就是不要说话,就是两个字“莫言”。


2#
发表于 2013-6-17 11:51 | 只看该作者
做个健康的孩子,前提是吸取健康的营养。
楼主好文。
3#
发表于 2013-6-17 21:09 | 只看该作者
两本书应该是各有千秋吧,虽然莫言的作品被很多人批判,但说明他的文章触及了人性,令人不舒服了,个见。至于能流传多久,可能还真赶不上顿河。
4#
发表于 2013-6-17 22:37 | 只看该作者
书是别人的,思考是自已的。
《鬼吹灯》不也大有人质疑?
5#
发表于 2013-6-18 10:5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于阅读者最大的收获就是按己所需汲取营养。
6#
发表于 2013-6-18 16:3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当代青少年必须遵循的原则,一个爱好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悲的。静静的顿河,没读过。
7#
发表于 2013-6-19 09:4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跟读楼主老师发在江天这个系列的文章。欢迎多多参与交流。
8#
发表于 2013-6-19 10:33 | 只看该作者
先说点题外话:莫言的《檀香刑》没看过,我刚看完莫言的《丰乳肥臀》。里面的母亲和上官金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母亲为了救孩子的命,偷偷用自己的胃装豌豆会家,在抠出来洗干净碾碎给孩子吃的情节,让我非常震撼。上官金童的软弱是每一个读书人身上都有的,被作家进行了夸张,其实也是在挖掘人性的深处。
楼主把《静静的顿河》与莫言的《檀香刑》对比着分析,虽然我个人不赞同文中的一些观点。但是,我得承认楼主是下了功夫的读和写,观点也自成一家,而不是人云亦云。文字调理清楚、剖析深刻,总体而言是一篇不错的书评。
作为版主,我希望楼主发文的同时加强与其他会员的交流。在交流中你会收获文字以外的东西,比如阅读的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2:21 , Processed in 0.04974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