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9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以文学的方式解读社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2 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浩小说集《希望》读后随札



    1990年,我在校刊《春声》上就拜读过刘浩的散文、小说等文章,有些作品的章节至今记忆犹新,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也在《少年文史报》、《陇南》、《青泥岭》、《兰州日报》、《甘肃地税》等报刊上接连读过不少他的新作,尤其是小说集《希望》出版后,一次赏读十多个中短篇小说佳作,可以说是品尝了一桌由他主厨的“文化”盛宴。这本书中,中篇所占篇幅巨大,也是《希望》一书的“重头戏”。这里先谈点阅读几个中篇的感受。

    《订婚》通过乡村“订婚”场景入题,以倒叙、插叙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双女户”乾成对两个女子不按自己意愿谈对象时的态度变化历程,作者有意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情节,如崔玲相求无望时的含泪离家、崔娇和李乐相爱后乾成的拒绝,以及乾成在养老问题有着落时的态度转变,尽管情节没有多少出奇出彩的地方,还是揭露了赡养老人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深化和提升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使小说的现实意义更加深远。

    《希望》是一篇另有深意的小说,老马的“希望”自始至终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幻”。虽然对老胡的用笔不多,但他的阴险、狡诈和别有用心的丑恶嘴脸却袒露无疑。然而,他的“欺骗”竟然成了老马的精神动力;村人对小马劣迹的善意隐瞒,又点明了农民的淳朴、善良的一面,而老马的愚昧、无知和骨子里的良善、本性的勤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塑造了一个较为典型的特殊“农民”形象,他的性格特征得到较好的凸显,作者也以暗示的方式揭示了农村人的生存境遇,以及他们对更美好的生活充满的憧憬和热切的渴望。

    《一名失踪者的几种生活方式》,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之一,福全去女儿秋香打工的鞋厂得到的是女儿离开了的消息,他在十多天的厂门口等待仍然未果,这是一种让人非常失望的结局;之二,福全找到了开餐馆的女儿,起初为他们帮忙搞杂务,后来竟然找到了一份“擦皮鞋”的工作,在大城市里自谋生路和自食其力,而且想竭力融入和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的另一种“世界”,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之三,福全又遭遇了被盗事件,帮助了一名乞丐后,又遭到“捡到一捆钞票”的愚弄,后来沦落到连吃饭都无法付钱的地步,寻找女儿下落的事件成了无解的方程。三种方式,都有着现实生活的基础;三种不同的结局,都有着和社会现实的对接点;三种方式,其实是作者的一种创作尝试,从中能看到他在小说创作手法上进行的探索、创新和实践。

    《想你深夜无法入睡》,以肖逸飞的情感游历作为叙事主线,折射的却是年轻一代在人生选择职业和被社会选择时的双重重压下所经受的诸种冲击和心路嬗变,让人读出的是逼人的沉重和担忧;《情人节发生的故事》,以蓝得志在情人节的所遇为叙事脉络,尤其是他的妻子对丈夫设置的一场“特殊”的情感测试,使故事的发展有了出人意料的“新意”。这两篇都是“言情”的小说,其实揭示的依然是生活境遇里人们内心的骚动、心灵的失衡和情感“悬浮”状态下的茫然若失、内心怅惘和心理“病症”。隐含在其内的,是一种重新审视生活和进行自我调适的提醒;也善意告诫读者,正确把持在理智和冲动交织下的那把情感的“双刃剑”。

    《乡村名人》是《希望》这部小说集中很有分量的一组作品。作者通过各有特色的场景,塑造了四个有特点,有个性,有“一技之长”的乡村人物,形象鲜明,题材鲜活,尤其是对他们形象的呈现,可谓抓住了本质,描写给人入木三分之感:“孙拐子”,是一位鬼点子多,不务正业,爱扎花若草的乡村人物;“高兽医”的高超骟匠之术起初令人称道,后来在“药”上耍心眼、投机钻营,到后来转行“贩牛”,以他的“发家史”揭示他人格在金钱诱导下脱离轨道的根源;“李阴阳”在改革开放后的“吃香”,在行艺过程中的“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后来竟然给自己刻意寻找的风水“宝地”却并非真正的“宝地”,揭示的是社会上存在的封建思想难以根除时的诸种不良风气;“郄大头”,写的是郄世德的种种“劣性”,通过一系列事件突现人物的形象,与他死后人们对他的宽容形成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本性中“恶”的根深蒂固。这四个人物,虽然没有对肖像进行浓墨重彩的刻画,但由于事件的典型化和人物身份的切合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因而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得到很好的彰显,使得这四个短篇组合而成的小说透露着优秀小说的特质。

    《别把人想得太落后》,以十个章节的篇幅着力塑造一位形象丰满的“立体的”教师形象。杨卫东这个人,是教师群体中的“特殊者”,有着“民办”这一身份的“标签”,虽然存在一些让人不齿的缺点,却在“教书育人”的历程中显露出“为人师表”所具有的人格光芒,这样一位有着“两面性”的“教师”,却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但他所从事的职业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承认”(转正),使得故事中透出这位他从业历程中的艰辛与坚持、悲苦与信心、希望与失望、心愿与期待等复杂的心态。无需置疑的是,作者的终极目的是对这位教师的正面颂扬。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也就是扭转了塑造“假大空”人物形象的弊病,还原人物真实的心理世界,在小说中体现了来源于生活的一种艺术上的“真实”。传递正能量,而笔法不落俗套,让这篇小说的分量不轻浅、不浅薄、不单薄。

    《希望》这本书中,几个短篇小说也很有特点。

    尽管它们篇幅精锻,反映的问题还是深刻的。窃以为,是不能忽视的,比如:《有话好好说》揭示的是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诱惑》反映的是当下社会人心的失衡问题;《火柴》写满仓老汉在社会转型期的困惑和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愤慨;《窗外》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一位“捐资助学”的老人;《中奖》写“老仇”的意外得奖,得到的却是一种情谊的失去,表现他在得失之间的心灵“迷茫”;《错误》尽管是一件小事,却引人思索沉重的社会现象;《路的变奏曲》表现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社会丑态;《生死攸关》以小见大,折射出人灵魂中难以剔除的污垢、阴影和黑暗;《晚霞》中父亲对儿子的教导,虽然用墨极其减省,却表现出父亲苍老外表无法遮蔽的那种高尚的品质。这类小说,每篇都是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让我们读出了“小故事,大世界;短篇幅,大乾坤”的惊喜。在这类作品的写作上,如果作者能多下些气力,我们就能读到他更多优秀的小说佳作。

    此外,小说集《希望》中小说的语言,初看起来很是淳朴,不华丽,不唯美,不奇绝,给人平淡和口语化的感觉,但随着阅读篇什的增加,往往能发现作者的别有用心,比如方言俚语的巧妙渗透,人物的对话和身份的密切契合,人物命名上的“有意为之”和象征性极强的意味,以及反映主题思想上的多元化实践,都有一定的深意和新颖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求、挖掘和解读,留待以后弥补吧。




[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3-9-22 14:29 编辑 ]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0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木门长子 的帖子

问好木版主,秋天安好。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夏冰 的帖子

夏兄好。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昨夜秋风 的帖子

问好版主,请多指点。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邱天 的帖子

问好老兄,秋天安好。
14#
发表于 2013-9-24 14:22 | 只看该作者
有所思,有所得。小说评论难写。佩服并支持彦林。
13#
发表于 2013-9-23 11:04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写评向刘老师学习!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淡淡不如风 的帖子

朋友说的极是。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暴雨迎风 的帖子

问好版主,秋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感谢张版主的指点。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穆博烨 的帖子

谢谢朋友的批阅。
8#
发表于 2013-9-22 22:0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这样的交流。是小说作者的福气,也是读者的福气。
7#
发表于 2013-9-22 21:58 | 只看该作者
书评不好写,写好更不容易,文友之间需要这样的相互支持。问好朋友!
6#
发表于 2013-9-22 16:4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没有读过。
5#
发表于 2013-9-22 16:15 | 只看该作者
就现在的小说来言,写出心灵的东西越来越少,技巧和刻意越来越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2:05 , Processed in 0.05356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