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67|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最宁静处是心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10-10 1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首琵琶乐曲叫《琵琶语》,有一幅油画叫《睡莲》,有一尊佛像叫“卢舍那”——闲暇无事的时候,我常这样提醒自己,并在自己构想出来的宁静意境中舒畅地笑出声来。
  
  初看起来它们是那样的毫不相干,但若细究起来,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特征的确又是极其相通的。
  
  《琵琶语》的创作者和演奏者都是中国人,但琵琶却不是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它于汉代来自西域,缘其奏法向前推手曰“批”,向后勾手曰“把”,故始称“批把”,魏晋以后改称“琵琶”。另据考证,该物确切产地应在古代波斯,传入中原以后逾百年,波斯其地琵琶及琵琶技艺反倒败落,恰如中国传统礼仪传至韩国、日本之后,日、韩民众恭行至今,中国人自己反倒不知何为了的道理是相近的。至于这里所说的油画《睡莲》,作者是法国印像派绘画创始人之一的莫奈。对中国人来说,像《睡莲》这样的东西当然属于舶来品,无论材料、画具还是理念、绘画手法、技巧诸端,都表现出深刻、严谨的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欣赏者在看到暗含于画面中数学矩阵一般刻板且繁杂、虚幻且冰冷的构图元素的同时,又无法回避人自身感觉的丰富性、细致性和析出于僵化格局的轻松与灵动。“卢舍那佛”的雕像所漫漶出来的幽远神韵和宁静气度又来自南亚,古印度,那是来自佛国非凡智慧的化身,它一边悄悄告诉世人人的自然生命应该秉持的态度,一边又在孜孜不倦地引领躁动不安的尘世众生将各自的心灵带入无限广阔的宁静世界之中……
  
  这三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动感十足的形象语言描绘最高程度的安宁与沉静。
  
  进入音乐所描绘的世界无需太多的知识准备,只需有一颗正常且善感的心,比如一介樵夫钟子期。乐器所发出的乐音是高度符合人的听觉适应习惯的。乐音由具体材料制成的乐器发出,这一点说明无论多么美妙的音乐都有一个物质性的基础在支撑着,而物质基础就是现实的根基。与此同时,乐器发出的乐音又是超现实的,因为人不能够在自然音响序列中找到极其有序且十分优美又高度匹配的天然乐音。在音乐世界里,一切源于人的伟大创造;在自然音响系列中,理论上讲,能够发出标准音高的单音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概率太低几乎可以忽略,那种巧合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人们从大自然中听到的音响是全音节系列与全部自然泛音、噪音等所有音响的集成或者部分集成,所以,人从听到的天然音响中很难分辨出固定的音高和确定的音色,人类首次发明的吹管乐器是因为受到大自然的启示。《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方面生动的描述: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在这里,庄子把自然之声和人为之声已经明确地区分开来,并进一步说明,人是通过模仿自然之声来发明音乐的。中国古人最早发明音乐的目的是模仿自然音响来表达人的内心感受和各种诉求,是由静而动的过程。当然,他们首先必须解决固定音高的问题,他们发明了“三分增一”法和“三分损一”法而得到中国民族五声音阶系列,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个过程反映出古人试图从芜杂无序的自然声响中筛选、过滤出单一的、有序的乐音来。结果,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如愿以偿地解决了固定音高的问题。但是,他们很快又发现他们做出来的结果不是十分完美的,他们整理出、并以特殊材料和形式固定下来的东西并不能和自然音响序列一一对应——但也很不错了,在没有发现完整的音阶系列之前,他们很乐意使用这种不够完美的表现手段:五声音阶。一个被高度概括的自然音响世界,一个被浓缩了的音乐思想内涵。
  
  编钟,或者编磬,它们的音高准确度与音阶系列的合理性已经让现代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科学解析力叹为观止。中国的古人在发现最有效的途径的同时,也发现了最快捷的手段。五个音,六个音孔(最早只有一个音孔)。这种古老乐器发出的声音极具地域色彩,确切地说,此物为北半球黄土高原所独有——古拙,苍凉,悠远,哀伤,这种情绪里一定暗含着难以破解的人类精神密码,听一下,仿佛千头万绪忽然归结到一个数千年不变的事实上去:有一场水患终于过去了,桑田成沧海,家园成滩涂,侥幸存活者看着遍地黄水肆虐过的行迹,人的心里悲凉的感觉就从土制的、模仿大自然孔穴发声之特点而为之的埙里面发出来,或如长风吹沙不见日月,或如茫茫高原生计艰难,柔弱的人在等待着又一场造物劫难彻底过去。此物所发之声初听似很安静,再听则很躁动,让人的心灵很难安静下来,它总在向人们提示着接踵而来的苦难,埙的音色很恰切、很巧妙地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悲壮的内心情绪,外在形式的宁静包裹着内在精神的躁动不安。
  
  春天总会来临。自东而西的商队历经千辛万苦又自西而东返回,商队带回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有人带回一样奇怪的东西,这样东西给多舛且丰饶的中土带来了弥补性的精神填充物或辅助物,那就是西域音乐和西域舞蹈。持怀竖弹的琵琶,分明是马背上的乐器,其声铿锵有力,很明显带有手鼓的宏亮音色与空灵情调,也有铜钹的宏厚声息。
  
  在西域,琵琶的琤瑽之声中关联着大漠烟尘、秋风骏马,也点染着衰草寒烟、驼铃鸣响,以及长路漫漫和孤寂毡帐。太宁静了,宁静得让人四顾茫茫。于是,马背和驼背上的人们就弹响琵琶,以此来赶走无边无际的寂寞。这是一个以动制静或者以动致静的过程,是旅人们用内心的繁华来抵御巨大环境所致的苍凉孤寂的过程。并且,至今,这样的情致和韵调一直没有改变。埙与琵琶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来自域外的琵琶声所描绘出来的沉稳与宁静。因此,诸如《十面埋伏》那样经典的琵琶曲也会在乐曲的前半部分充分发挥琵琶的多种演奏技巧来营造“埋伏”的意境,而那种意境是极其宁静的,是用表面的悠扬舒缓淡化了深藏起来的紧张情势,当然,这个过程确乎是由繁管急弦的琵琶乐音来完成的。
  
  作为古典乐器琵琶演奏出来的现代意识音乐,《琵琶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以极其舒缓而天真率性的旋律表达人们内心的舒畅与甜蜜,传递着人们内心的快乐感觉。当这些感觉达到极致的时候,听者就会从中得到贯彻天地的宁静气氛的熏染。唯有在这样不可替代的宁静中,躁动不安的心就会变得安静,善感的心灵才能得到爱的安抚,一切都生成于至善至美的宁静中。
  
  听众无法轻而易举地排除琵琶发出的乐声本身,因为,乐声所宣示的幽静意味必须有琵琶这个具体的物质基础。然而,当人的思想与音乐联想进入到纯粹观念或者纯粹理念的状态的时候,琵琶声又是一种多余的干扰。这时候,由琵琶声营造出来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将会完全领会音乐语言的抽象意图,并开始同人的情感与理智产生谐振,具体的琵琶和琵琶发出的声音开始从人的精神世界里悄然游离,听者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经验开始和音乐所描绘的意义和情景对接,再也无需顾及具体的乐器和乐声,从而实现了向“大音希声”深厚哲学意味的自然转换。
  
  《琵琶语》创造出来的是一个极其宁静的心灵世界,虽然这种宁静的确是由有形有声的琵琶表现出来的。
  
  以动表静,这是人的想象力一个分支的尽头,因为人无法创造出绝对的安静状态,人所知道和了解的宁静总是相对的,这些宁静必须由躁动或者声响来演绎、完成、说明。比如贝多芬当年为了表现十分安静的场面气氛而令乐手们击响十六只定音鼓。可见动到极致是为静!当然这并不是说声音大到震破人的耳膜然后人什么都听不见了,这里说的只是相对效应。矛盾对立的双方在其中一方被刻意夸大的时候,另一方必然在相对效应中显得更加微弱,以至于无,就是这个道理。
  
  科学意义上的安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获得,艺术上的安静当然就要借助艺术手段了。在听觉上,将宁静的意境诉诸音响,动用的是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环境对比效应,既有生理学的根据,又有心理学的依据,艺术手段的恰当运用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想象力的适度勃发和生理机能的最大活性,同时也在进行心理干预和生理刺激,人对声音信号的接受和处理过程又无不关联着听者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经验。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人的视觉上面。
  
  卢舍那佛,佛陀三身中的“报身”形象,代表佛的了悟以及证明佛身以后的无限美好图景与精神性的满足。对人来说,这个观念本身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是舒适惬意的,当然也就是宁静的。在卢舍那佛身上,这种深层次精神上的宁静效果并不是通过人的听觉传达出来的,而是通过视觉功能来完成的,毋宁说这是极其巧妙的处理手法,这种做法如果不能直接肯定佛法的伟大神奇,至少也说明受佛的观念深深影响的雕工们通透的思维、高超的艺术想象力以及非凡的领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我们看到的卢舍那佛的雕像多数是双眼微闭甚至是基本闭着的,这个造型设计与处理别有意味,他似乎在有意提醒人们:眼睛和视觉结果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恰好在视觉和视觉器官之外,并通过这样的引导,将观者的注意力从眼睛的外视转换成为精神意识的内视,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便由此产生,这就清楚明白地告诉人们,佛陀的宁静并不在表面而在于内心,在于博大精深的精神感悟和乐在其中。因而,即便个别卢舍那佛雕像的眼睛是微闭的,但眼睑都是一样漫不经心的松弛、舒展,似视非视,看似无视似又有视,目光游离,神态渺远,静到极致,畅感无极。那种神秘神情是很难言说的,那种发自于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快意是无以复加的。
  
  这还不够,在进一步诠释“宁静”的时候,造像的艺术家们充分考虑到表达佛像神情意味的更多元素,它们分别是佛像的脸颊、嘴角、双唇和下巴。由于雕像所要表达的是内心世界无边无际的宁静与轻松惬意,雕像的两颊自然舒展、下垂,没有力度感但有肌肉的线条美和饱满肌肉的丰腴美。双唇及嘴角的曲线透露出无以掩饰的自适感觉。这是真正的巧夺天工,甚至是鬼斧神工。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雕塑家们并不懂得人体解剖学,更不知道人的脸上究竟有多少块笑肌以及这些笑肌如何运动又能生出怎样的笑容,他们凭靠的仅仅是笑的体验和笑的许多形象的大量积累,并把关于笑的种种表现形态存储在大脑意识里,届时将它们一一准确地复制出来。在那些艺术家们的意识中一定收集了无数个关于笑的形象样本,它们在做雕像时,同样高度概括了上升到意识形态的笑的观念程式,那些准确而流畅的曲线深深刻在他们的心中,或者,他们已经练就了极其准确到位的手感,只需轻轻触摸,即可知道雕出的笑容是否与预想基本相符。那是串接了神祇的一组曲线,唇沟,上唇线,下唇线,嘴角凹线以及圆滑连接,这组曲线再和似笑非笑、似闭非闭的眼睛相呼应,那种极端性质的宁静内感就被表现得痛快淋漓!
  
  再说莫奈的《睡莲》。
  
  同样是属于诉诸人的视觉的形象,虽然比起佛像来说莫奈的绘画是平面的,但它们共通一理。卢舍那佛像所表达的宁静内感深藏在面部表情的后面,而《睡莲》所代表你的宁静感觉跳荡在画面之上又具有时空运动的明显痕迹,并且用线条、色块、光线、形体、透视的元素表现出来。
  
  画面展现的是睡莲瞬间的自然姿态,当然也是画家生命体验的瞬间记录。在那样的瞬间,画家捕捉到的并不单单是光、影、形、色,还有画家内心饱满而勃发的情绪,虽然这些情绪变化作为观众不可能完全知晓,但通过画面我们依然可见一些端倪。
  
  在画作中,画家有意忽略画面构图具体形体的种种细节,只留下基本明确的轮廓。也不注重色彩的设计和铺排,而只注重光影的穿透、堆叠、干扰、侵入。名曰《睡莲》,但睡莲的形象不甚清晰,这并不因为该画属于映像派,主要原因是作者本意就不是要画出逼真的睡莲来,而是借助于睡莲这一具体形象的符号性意义进而表达内心的一种感觉,毋宁说,那种感觉就叫做“宁静”。
  
  池水很清,无尘亦无风,水无微澜,但睡莲及水面仿佛在动,扰动莲叶和水面的又不是风之类,而是阳光,阳光映照在水上、莲叶上,头顶位置的高天尽在水底,画家看到的是倒映在水里的一大片零碎的蓝天,也许还有几片优哉游哉的白云,翠绿的莲叶反射着日光,因而,莲叶看上去非但不是十分的清晰反而有些晃眼。莲花刚刚绽开,应该是开到极盛的瞬间,似能闻到莲花又湿又香的气息。花瓣极其滋润,仿佛弹指即破,而下一个瞬间,那些莲花仿佛就要萎蔫了。但是,画家的内心并不是被眼前这些景象所牵动。他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愉悦感觉,或者他由此想到了多年以前一个极其相似的情境场面,很美好,令画家感到快慰,但他此刻的精神活动完全表现为对这一美好情景的捕捉,对心里那种宁静快乐感觉的挽留。所以,睡莲的圆形叶片,以及满池清水都变成次要的,却不能完全没有,睡莲的叶片和睡眠是载体、是契机,如同卢舍那佛像的双唇、嘴角和眼睑,更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全都在这些载体的后面或者里面,总之,是把有形的东西变成了无形的东西,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了精神的东西,把实体的东西变成了概念的东西。从时间上说,画家已经超越当下的具体环境和具体时间段落而游离在他所钟情的另一个时空里,整个画面情绪宁静、和谐,给人一种舒适畅快的感觉。相比较而言,这又不同于梵高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让花朵变得更加明亮起来的《向日葵》。莫奈笔下的睡莲也是很好看的,但不是画面的主要旨趣,所以他无需特意着笔,画家本人的情绪和观赏者们的情绪都被成功引领,到达的精神地域同样宁静、快乐,这种宁静充满天地,这种快乐饱满充盈,让人屡屡回味。
  
  一定的心理背景,一定的情绪状态,使得《睡莲》的意境极其安静,那是一种天地相通、人与宇宙相通的宁静,那是置身于喧嚣市井甚至芜杂人世某个角落的卑微之躯自己求得的肯定与自足,对于宁静又感到快乐的人来说,“我”就是世界。
  
  《睡莲》和卢舍那佛像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内心宁静确属人生高致,谙熟这种智慧又代表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古往今来,有些不太高明的隐者尝求静于外,终未得其道,殊不知身静未必心静,但心静者无论身之动、静皆可深得其趣,于人生大有裨益。古之清贫人生尚求内心安宁,今温饱之世何以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变本加厉者焉?
  
  2013-10-8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3-10-27 14:58 编辑 ]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14: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0-27 13:04 发表


嗯,仿佛是月光的洗礼。


问候安然,周末快乐!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14: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银公子 于 2013-10-27 11:17 发表
读李老师厚重的文字,能给心灵洗澡。


回望银公子,再问周末快乐!
33#
发表于 2013-10-27 1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银公子 于 2013-10-27 11:17 发表
读李老师厚重的文字,能给心灵洗澡。


嗯,仿佛是月光的洗礼。
32#
发表于 2013-10-27 11:17 | 只看该作者
读李老师厚重的文字,能给心灵洗澡。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21: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玉清 于 2013-10-25 20:29 发表

同样的感受,拜读李老师的大作了。


谢谢玉清,即颂周安!
30#
发表于 2013-10-25 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李兴文老师的帖子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10-11 22:43 发表
确实,心安即福地。

无论是音乐,还是某种运动,我们最终希望的都是能让心安宁,实现安宁的方式,有时是用短暂的遗忘。

同样的感受,拜读李老师的大作了。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1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华新 于 2013-10-17 16:35 发表
《琵琶语》创造出来的是一个极其宁静的心灵世界,虽然这种宁静的确是由有形有声的琵琶表现出来的。


谢谢华新垂读,即颂周末快乐!
28#
发表于 2013-10-17 16:35 | 只看该作者
《琵琶语》创造出来的是一个极其宁静的心灵世界,虽然这种宁静的确是由有形有声的琵琶表现出来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10-15 11:55 发表
心灵的感觉只和自己有关,其他的因素都不重要。无论音乐还是绘画,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流露。我不懂绘画也不懂音乐,看到李老师这个话题,就附庸一下。


谢谢陀螺版主,恭问秋天快乐!
26#
发表于 2013-10-15 11:55 | 只看该作者
心灵的感觉只和自己有关,其他的因素都不重要。无论音乐还是绘画,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流露。我不懂绘画也不懂音乐,看到李老师这个话题,就附庸一下。
25#
发表于 2013-10-15 0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10-10 21:56 发表


问候张老师,再祝秋天快乐!

谢谢回复,文章很耐读。5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22: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3-10-14 15:41 发表
人静下来,境界立马提高,俺正在试着静下来。


这个可以实验或者亲自体验,古人云“宁静致远”当不是假话。谢谢李版,祝你快乐!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46 | 只看该作者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3-10-14 10:15 发表
对《琵琶语》情有独钟,其实任何心仪之物,都需要用安静的心来鉴赏。艺术,建筑,绘画,音乐皆然。问好老师。


谢谢风铃老师,再致秋日安好!
21#
发表于 2013-10-14 10:4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0:28 , Processed in 0.2515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