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纪实散文的历史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4 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实散文的历史价值
                                                                                                   ——读余维平散文集《记忆》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人物似乎都是匆匆过客。有的显赫一时,如流星雨般稍纵即逝;有的生前默默无闻,却在生后被人发现其人格闪光的一面;有的是以财富地位光宗耀祖,有的是用赤诚丹心无私奉献书写无悔人生;有的以碌碌无为的小我生命享受为最高追求,有的以执着于民族大众的幸福自由为奋斗目标……不管其个体生命的长短如何,其个人的价值总是与时代的呼声和人民的利益相呼应而成为一种根本的评判标准的。当然,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所不同,生活的姿态选择和生存的方式取舍因人而异,但是,衡量其人生意义和价值取向的尺度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个人获取合理合法的利益之后,把大爱的情感和行动融入平凡而细小的生活中。

   《记忆》这本纪实散文集,就是在时间的回音壁上采撷录制的一种历史老人的讲述。尽管这种讲述的基调是那么悲壮沉郁,却在读者的心灵上烙下一种深沉回味的感叹、一种蓦然回首的反省。作者在48篇的纪实散文中,以钟祥的北山红色文化为背景,以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和浴血奋战浴火重生的英雄为人物蓝本,以名人轶事为补充,以个人往事为点缀,将即将遗忘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下来、将民间流传的人文故事予以求证甄别、将蒙盖在人物身上的历史尘埃悄悄拂去,于是,一段曾经发生在钟祥地区的革命历史得以真实立体地呈现。无疑,这种集史料性、人文性和考证性的散文纪实作品,为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思想教材。

     对于记忆的挖掘,是一个十分谨慎而细致的工作。在有关史料研究者陶文美、龚承喜等人的支持下,作者不辞劳苦,多年来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基层民间和干休所,反复寻找、探问、追踪、记录、辨析和核实,力求当事人记忆中事实细节情节人物的真实可靠,并且在当地报刊陆续发表。这种人文史料的抢救性发掘,是作者历史责任感和作家使命感的体现。

      红色文化的记忆与描述,是目前文学作品创作中的一种宝贵的题材资源。它可以在小说、散文和戏剧等体裁上展示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价值导向。作者的纪实散文,在审美价值上,具有其真实性、人文性和感染性的特质。

      真实性是纪实文学的生命。它的真实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而表达的,具有现场影像回放和人物关系的再现,其当事人的情感变迁和心路历程,必须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逐步展开和收放自如。如胡传杰口述的一段突围的艰苦岁月,1946年6月,当事人正是李先念领导的汉江军区六团连长。在部队突围到鄂西北地区时,饥饿中急行军和战斗成为常态,且有的战士因此而倒下;没有油盐吃只好以当地的硝渣替代;为了战胜严寒,白天将单被裹在身上,晚上七八个人抱团取暖,以包谷梗当作铺盖;百姓为战士们缝补破烂的单衣裤;战士们赤脚在山里石头上行军,只好以棕树毛绑在脚上当鞋;为此,战士伤亡严重。如罗时元口述的一次寻找救命粮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和讴歌了军民鱼水情。在抗战时期,连队冒雨急行军的第四个深夜,为了解决饥饿问题,当事人自告奋勇地去寻找粮食。在消除一位盲人老大娘的误解后,当事人以两块大洋换取了一袋面粉,保证了战士们的按时开拔。这些事实的叙述,让人感知了峥嵘岁月里真实而残酷的一面,感动、悲伤和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人文性是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的重要内涵。在战争年代里,一些著名的革命领导人也在当地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如李先念、陶铸、张文津、毛凯、叶云、谢威、李炳南、李人林、李冠群、康大发等人,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时代同步,在战火中凤凰涅槃,带领部队或巧妙周旋化险为夷,或审时度势指挥若定,或英勇善战出生入死,或身先士卒忠贞不屈……这些情节在栩栩如生的描述中,张扬了一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表达了一种革命战士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怀和美好品德。尽管当时参与革命的战士,可能怀有各种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国捐躯后连姓名也没有,尽管他们奉献了个人和家族的一切却没有什么回报,但是,他们在那个时代义无反顾叱诧风云的壮举,那种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傲然挺拔的身影,那种在国难中拼命抗争坚守伟大信念的意志,却是我们当今十分缺乏的一种宝贵精神资源。

      感染性是纪实散文历史价值的终极目的。这种感染性,主要表现于它对读者的感化与教育作用,它对后人的启迪和激励意义。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生活的基本目的、生命的基本价值,却是现代人们必须认真考虑和努力践行的一种人文-哲学命题。也许有人会说,过去的战争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享乐奢靡的风尚已经主宰着现实生活,那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将会被贪腐欺诈权钱交易的歪风邪气所取代,红色江山将会面临丢失的威胁和危险。因此,经常做一次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省,是一个清醒而自觉的革命者或为民谋利的政党必须做好的功课。如果我们的纪实文章,在红色文化的开掘和弘扬上,能够给予一种及时真诚深度地文学表达,能够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去认真对待,那么,面对先烈的亡灵时,面对后人的叩问时,我们的心灵才可能在震撼中稍微有一丝慰藉,我们的良心才可能在警醒中找到一种反思,我们的人格才可能在参照系的对比中获得一种铸造伟岸骨骼的标杆。

      记忆,是一个好东西,它往往证明着我们的过去足迹与成长印记。如果放置一边不好好地利用,或者篡改记忆的历史基因而为虎作伥,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人生。作者的《记忆》纪实散文集,在弘扬红色传统文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时代的隔膜和阅历的生疏,在人物塑造、心理刻画和在场感受等方面,还缺乏一种细腻的深刻、描写的精细。这些,值得我们对作者寄予更多的期待。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从容


    谢谢元老的关注与鼓励!欢迎批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梁星钧


    谢谢梁兄的关注与点评!欢迎批评!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高迎春


    谢谢版主的关注。欢迎批评!
6#
发表于 2014-11-21 11:3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理论基础的评论,学习问好。
5#
发表于 2014-11-20 09:17 | 只看该作者
高视点,硬笔锋,探讨式论及一部作品的真实性、人文性和感染性等特点。
4#
发表于 2014-11-17 10: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这样的交流。所提及指正极有价值。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高迎春


    谢谢版主的关注与点评。
    欢迎批评!
2#
发表于 2014-11-15 19: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发来评论稿与大家交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7:52 , Processed in 0.05025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