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靖安寻找古柳城 [打印本页]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7 09:57
标题: 靖安寻找古柳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 越是神秘的事物,感性的作用力往往越大。记得几年前我还是一名高中教师,一次中考后去靖安招生,一进入靖安街,就感觉到一种新意的文化民俗氛围扑面而来。那氛围许是从密布在街巷的无数清真饭店散发出来的,许是从攒聚街头下棋的耋耄老人们头顶布帽上精致、个性的素色图案上散发出来的,许是从送入耳畔的上声成为阴平的独特方言的风息中散发出来的。那年夏天,是我第一次从我一直生活着的小镇走出,西行来到靖安。因为是第一次到来,第一次和靖安的文化产生直面的接触和碰撞,所以在这种鲜明的地域文化之前,我还是保留着最直白的单纯,靖安文化以一种近乎霸气的侵入方式占据着我的感官和大脑,以至于多年以后,那“清真饭店”的鲜红大字、内隐着某种信仰的布帽“素色图案”、部分上声阴平不分的靖安方言,总是会突然从我的某个大脑皮层冒出来,对我产生一些诡秘而深重的折磨。
也是在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才终于明白了靖安这座小镇对我产生深重吸力的根源——靖安藏着个古柳城。无论是晨曦初起还是夕阳西下,站立于当今的镇安街,透过一块残砖断瓦、一座刻字古碑、一个增添了无数臆想的传说片段,你会偶尔收获到一个历史的眼神,充满着无限的诉说、包容和期待。如果风再轻一些,天更蓝一些,心更净一些,你许会遇到海市蜃楼般的奇迹。可透过那雾气一样的迷宫,在那仿佛伸手可及的天空,你发现那不是海市蜃楼,而是一座一华丽长宽的古柳城。你仿佛看到古柳城的城墙,仿佛看到坚守着它的慕容将军,可定睛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而古城的朦胧轨迹也随着你的定睛完全消失,淌在意识深处的,依旧是那些耄耋老者口中的故事,细细森森,质朴而美。
记载,是一种镶金的历史。历史以万千的表情窥视人类,同时也传达给人以万千的心情。历史明朗的表情会让人内心亢奋,比如曹操一首大气恢弘的《观沧海》,曾让无数个碣石儿女心潮澎湃、思绪飞扬。而历史迷离的表情则是一个魔力的牵引,牵引着无数的后人跋山涉水,探幽访古,将时光折叠成一沓行走的脚步,将岁月调制成一杯温纯的老酒。
依照年份,古柳城该成为历史了。而成为历史的古柳城向我们发出了迷离的表情。于是,2015年7月3日这一天就以古柳城为中轴线被对称着折叠了起来:一半是以打探孔、寻遗址瓦片为主的实物考证;一半是以访古人、辑传说为主的人物走访。
打探孔是为了探寻文化层,借以寻找古柳城城墙。一热心村民带我们看院墙古砖、庭院闲置瓦片,均因年代较近无考古价值。在往返的途中不见了县文保所的王哥,原来他已通过跟当地长者交谈,选择了一处土层尚未因建筑受到改变的空地打探孔。烈日炎炎之下,王哥泛光的脑门密布着汗水,黝黑的脸庞因用力而稍显红涨。在我眼里一个底部有着圆弧状铁片的普通铁棍,到了王哥手中就成了一个神奇的土层探测器。随着它的均匀旋转和用力下压,坚硬的石子表层慢慢打通,越来越湿润的土被探孔器下部的圆弧状铁片携带出来,王哥稍稍用力往地上一磕,那小圆柱状的土就落在地上。王恩霖老师用手把小圆柱状土轻轻揉搓,揭示着土层标签的神奇密码偶尔就会出现。在探孔器打探到一米半左右时,通过打探出的土层中一布纹瓦片确定那里有辽金时期的文化层,再继续打探到地下约一米六左右时,出现了标志着文化层终止的沙质土层,于是第一次打探终止。前走约二百米左右,王哥又做第二次地下土层打探,没有发现文化遗存。
沿着地势较高的靖安街,在另一位热心村民的带领之下,我们来观看某一村民大门外放置的石碑。石碑长184厘米、宽76厘米、厚21厘米。平放,泼水,文字清晰可见,内容为捐款名单及捐款数量。石碑巨大,无法人工搬动,因此看不到石碑另一面。手从搭置石碑的下方空间伸入,触摸,有文字痕迹。打电话至外出男主人,问及碑文另一面内容,说是记载着修清真寺的过程,其中包括柳城的来由,立碑时间为乾隆24年 ,感谢并叮嘱其对石碑完好保存,讲述其具有的重大考古价值和意义。
靖安街一带地势较高,对此,我们行走其上,感觉非常明显。靖安街头休闲的老者特别多,大都神态安详,精神健硕,在我看来,他们的衣着特色和表情特点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对于寻求古柳城不能收获更多物证的前提下,走访这些几乎成了地域文化符号的长者们,通过不断的询问、提示,借助于他们在跨越历史的茫茫记忆长河里的搜寻,获得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积累。先在靖安街一东北拐角的老人们中间寻访,我们的寻访打断了他们沉浸于象棋世界里的安宁,他们热情积极,一边搜索记忆,一边回答着王恩霖老师提出的具有一定考古价值的问题。王老师、肖老师同时记录,摄影家文君大哥通过镜头将这有意义的时刻定格。
随着问题的不断增多,一位长者向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采访的人选——靖安大队退休原书记,在靖安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和协调下,我们的询问地方“转移”到了靖安村委会的二楼会议室。村里一些见证过靖安历史变迁的年长者也相继到来。在这个更便于询问和记录的地方,我们获得了很多对研究靖安历史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比如:靖安内城叫“高儿上”或叫“岗儿上”,城内曾经有“真武庙”、“三官庙”、“五道庙”、“西大寺”、“清真寺”等。靖安历史上曾经有四大奇观:北街有个独石井、南街有个南大桥、东街有个望天吼、西街有个壁雀珠。有长者曾在靖安街上见过一块匾牌,上书:柳城金阙,估计是明清时代的东西,可惜均无遗存。
可以说,2015年7月3日的靖安之行,对我几年前首次踏入这个城镇时的神奇直观做了历史文化层面的理性解读。而以前以问号形式切入我内心深处的靖安城也终于变换成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其中虽然也含有隐晦的神秘,但更多的则是对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的深深敬意和无上崇拜。
回来之后的那天夜里,怀着满身的疲惫,我的脑海里突然的出现了一个“实”字。从象形的角度解析,所谓“实”字,就是头顶直面一方蓝天。我怎么想,这字怎么就对接着一幅脚踏实地的行走的人的背影。不曾想到的是,着画面竟然长久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长夜和睡眠竟然成了它的氤氲背景。我想是“实”这个字的内隐精神世界触动了我的灵魂,不知怎么我突然感受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开阔式明澄。也许行走的意义在于发现,也许发现的意义在于引领与创作。在更多人的眼里,所有的山川河流大地村庄也许并不会表达,可是,它们却和世界上一切会发声的事物一样,有着独属自己的特定标签和精神面孔。我想到了我们的这次文化行走,不就是为了寻找到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每一座庙的独特精神面孔、从而从文化的角度打开它们美丽的容颜吗?如果它们中的每个都是一朵争艳的花,那么深厚的碣石文化岂不是一个美丽的花圃?岂不是一个绽放的春天?
的确,在文化之行的每一次行走过程中,我内心都怀着如此的激动和愿景。也正因如此,虽然我的卡片机一次次聚焦的镜头里都无法抹去坟茔的背景,可是我真的没有在我置身的坟茔墓地里感觉到荒凉和惊恐,而是有一种寻找的激情,一种发现般的美丽,如花,似春。
人的一切活动,真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任何单纯的形式,都是对其内在精神生命的主观扼杀。我突然想到了我们著名作家学者周国平在旅居国外时经常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人之所以能够克服单调乏味的生活而充满激情的活着,原因仅仅在于爱和创造。
也许,我们的文化行,就是一种有爱的创造吧。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7-7 13:3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对一个区域地理的俯视、描述、认知,历史的,人文的,精神的,一种厚实的认知角度,独到、深刻。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7 14:4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对一个区域地理的俯视、描述、认知,历史的,人文的,精神的,一种厚实的认知角度,独到、深刻。[/quote]
房子老师好!
作者: 周施梅 时间: 2015-7-7 14:5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行走、观察、思考。荷风开始了文化探索之旅。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7-7 15:1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这篇我抽空再读,先问好荷风。
作者: 孙光利 时间: 2015-7-7 16:2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一个有文化价值的地方才值得怀念与抒写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5-7-7 23:0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感性的描述的同时,加强了理性的渗透,发掘,记录,保存,还原古城,就是对历史的审视和清醒。拜读,欣赏,问好!
作者: 薛暮冬 时间: 2015-7-8 08:1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喜欢这样的实地探访,喜欢这样的爱和创造。问好。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5-7-8 09:1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行走的意义在于发现,这个我基本认同。其实也包括自我体认与对象性证明。中国文化中“物”与“我”的关系讨论,最终的落点在人不在物,所谓本体论,应该是艺术活动的最后归结。
欣赏新作,即颂夏祺!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8 16:4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行走、观察、思考。荷风开始了文化探索之旅。[/quote]
问候施梅老友。遥祝。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8 16:4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39 编辑 <br /><br />行走的意义在于发现,这个我基本认同。其实也包括自我体认与对象性证明。中国文化中“物”与“我”的关系讨 ...[/quote]
问候李老师。遥祝。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8 16:41
恩,我也喜欢。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8 16:42
谢谢版主鼓励,辛苦。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8 16:42
同感。遥祝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8 16:42
希望木门多提意见。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5-7-9 08:22
荷风的文笔越来越缜密踏实了,欣赏并问好!
作者: 陆荣 时间: 2015-7-10 00:36
记载,是一种镶金的历史。历史以万千的表情窥视人类,同时也传达给人以万千的心情。
是的,历史以其量的积淀,孕育出更加炫目的未来,而其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世间万物。如果没有了世间万物,那思想的火花,也只能熄灭在冰冷的黑夜深处!
作者: 孙光新 时间: 2015-7-11 09:18
如果把说的部分转化成描述就完美了。呵呵,是我有这样的偏好,各有不同,别介意
作者: 漠北雪莲 时间: 2015-7-14 15:35
深厚,独到~~~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