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2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交流是一种默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 1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流是一种默契

  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父亲对我说:你,拿着钥匙,开开门,去后院。到西屋里,用包袱,包一包草,背回来,喂牛吃。

  其实,他本可以只说:你去背一包草来喂牛。

  因为做这件事情,我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肯定是去后院,因为前院里面没有。肯定不会从墙头上跳过去,弄草来也肯定不是要喂鸡。现在想想,父亲为什么非要说了那么多没有用的话呢?我想,在他眼里,我可能还一直是四五岁的小孩子。凡事都要一一嘱咐清楚。他不知道,在我,当时已经是一个初中生了。对于“拿钥匙开门,包袱包草喂牛”这些环节,已经了然在胸,不需要多讲,已经可以默认生成。大约也像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如果买一样新鲜的电器,比如新型电饭锅。里面一般会附有说明。如何工作,如何保养,如何注意安全。但,我们去买双鞋子回来,一般不会有说明书。大家都知道肯定是要套到脚上。如果买帽子,肯定是要顶到头上。因为大家都知道,相互之间已经默契。不需要说明。说了,反倒觉得不正常。

  说话不能沟通,往往是和外国人的交流。这种交流,表面上看,是语言工具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默契上出了问题。

  西方人夸我们国人某的老婆漂亮。首先这一点,也就不怎么默契。在西方人看来,夸对方的夫人漂亮是一种礼节,或者是一种义务。而对于我们大多东方人,按传统的角度来看,很有些居心不良的效果。啥意思?我媳妇漂不漂亮,关你什么事?你有什么想法?找揍是不是?――当然,故事里的这位国人,还是蛮现代化的。他理解了对方的善意。于是,也还是要客气一番。当对方说“您夫人很漂亮”的时候,他就很婉约的说“哪里哪里!”。于是,那个西方人就惊愕。他以为对方想让他夸奖的更具体一些。于是,他就补充说“嗯,从头到脚。哪里都是漂亮的”。

  所以说,有时候,翻译很重要。他的作用,不仅在于把语言的表面含义,文化内涵尽量的翻译出来。更重要的,是把双方不默契,不容易相互沟通的那个难点,解释清楚。

  比如上面的那段话。如果合理意译的话。大约的意思是:您的老婆很漂亮。――哦,朋友,您很了不起。可以娶到这么漂亮的女人为妻。说明您很有男人魅力。我向你致敬。

  哪里哪里!――谢谢您的夸奖。我并没有您说的那么好。并且,您也真的很不错。您很会说话,并且也很有修养。

  这样的话,我想大家沟通起来就很愉快,不会有什么误会。

  再比如说,西方人把狗,看得很高尚。而在我们国度里,说起狗来,大约没有什么好意。还有,有位外国朋友看过聊斋,非常喜欢里面“狐狸精”的形象。于是乎,她就产生一个绝妙的想法。想把自己的名字改作叫“狐狸精”。这让她的中国朋友很犯难。费了好大的力气来给她解释。这在中国,实在是不招人待见的称谓。

  人在形容隔膜,不能沟通的时候,往往说叫做“对牛弹琴”。其实,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弹琴的明白人,对方是百嘛不懂的傻牛一个。于是,最高的沟通境界,叫做“知音”。也就是说你在那里,“丁咚”一声,我就能从中得知你心里的高山大川。而旁边人都盲然不知所以。于是,两人就觉得别人都是聋子,是傻子。而整个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人是心心相印,两人的内心世界是高度重合的。往往一曲终了,就能生死之交。

  正所谓曲高和寡,知音难觅。所以,一个高顶尖的音乐家,往往孤独。其实,又何止是音乐家呢?画家,诗人,哲学家。但凡越是凳顶钻深的人,往往与周边的默契程度越低,他们就会越发觉得孤独。圣人发疯的事情并不鲜见。其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孤独,因为与周边人等之间的隔膜。就像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就像尼采说“世界都疯了”,那时候,人们就把他送去精神病院了。

  其实,默契包含着两个意思。一个是“默”,就是说话少,或者不说话;再一个就是“契”,就指契合度,相互沟通。这一类的典范,应当是佛家讲禅。他们往往就说法很少,尤其高僧说法,往往沉默不言,拈花微笑。这种情况下,只有佛懂得佛了。

  最后还是想说一个好玩的段子。据说一位男生收到女生信笺。用英文写成,他翻译了一下,大约意思是“你若再缠着我不放,我就与你同归于尽”。男生于是痛苦离开。到后来才知道,女孩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我觉得,两人走到一起也不一定就多么美满。连这点默契都没有,怎么幸福?



推荐
发表于 2015-8-2 20:06 | 只看该作者
人和人的交流沟通确实很要紧。能够做到默契,更是一种幸运。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2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说两句,说的是交流,不说的是默契。
推荐
发表于 2015-8-3 09:31 | 只看该作者
从生活细节出发,解义说法,亲切而生动。
推荐
发表于 2015-8-2 21: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涉及到本土化的问题,比喻和尚是吃肉的,到了中土,就不能吃了等等。
最后哪个美丽的误会叫人唏嘘不已
推荐
发表于 2015-8-2 20:15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8-2 20:06
这个交流很默契。

其实没有什么默契,犹豫了很久,改了很多次,最后才下定决心留下这点话。
愧不敢当,问好夏版~
推荐
发表于 2015-8-2 20:06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8-2 19:47
不说了。
还是说吧,
还是维持原话――碰撞才有光明。

这个交流很默契。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9:28 | 只看该作者
东坡竹林 发表于 2015-8-6 08:18
想起来关于朋友的一句话:知心的朋友并不是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而是即使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觉得尴尬。

真正的朋友,果然是这样的境界。想来有点像高手之间在传递内功。两人盘膝坐好,双掌相抵,都不说话,内功开始在彼此之间流动。高手啊高手……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9:26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8-5 18:20
某日朋友问我:想啥呢?
我说,咱俩这么好,你就不知我想啥,太没默契了。
朋友傻眼了。

你是多么可爱的狡猾还要默默的装傻。原认为契是最重要的,现在才知道更重要的要懂“默”
21#
发表于 2015-8-6 08:18 | 只看该作者
想起来关于朋友的一句话:知心的朋友并不是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而是即使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觉得尴尬。
20#
发表于 2015-8-5 18:20 | 只看该作者
某日朋友问我:想啥呢?
我说,咱俩这么好,你就不知我想啥,太没默契了。
朋友傻眼了。
临了我嘀咕:如果我心思能被你猜透,多么可怕滴事情。
19#
发表于 2015-8-5 11:36 | 只看该作者
yangyizhuo 发表于 2015-8-5 08:38
18兄是谁?我在想静静

你们俩交流,让我当中间人,难为我了。
18#
发表于 2015-8-5 1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戈眉 于 2015-8-5 11:25 编辑
yangyizhuo 发表于 2015-8-5 08:38
18兄是谁?我在想静静
就是那个家伙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08:38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5-8-4 18:41
达到默契真是难,大都是各站各的角度看问题,有的是不在一个层次上,有的则是观念不同,所以知音,一生中能 ...

18兄是谁?我在想静静
16#
发表于 2015-8-4 18:41 | 只看该作者
达到默契真是难,大都是各站各的角度看问题,有的是不在一个层次上,有的则是观念不同,所以知音,一生中能遇上一个懂你的人,真是不易,但这懂中必包含了宽容,18兄,俺说得对不?如果不对,就当俺思维混乱好了
15#
发表于 2015-8-4 18:06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8-2 21:43
老师的这个段子看着挺逗,喜欢那个老外夸老婆的段子,哪里哪里一问能上春晚啰!交流是相互的,一个巴掌拍不 ...

哈哈,有趣的评
12#
发表于 2015-8-2 21:57 | 只看该作者
最好的交流是眼神。不过现在是网络时代,面对面交流太少了,所以误会很多,无奈。
11#
发表于 2015-8-2 21:57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5-8-2 21:52
中国是大乘教派,小乘教派可以食物雁鹿犊,中国对小乘教派发展甚微,后期只有大乘教派发展起来,小乘教派 ...

恩,还可以吃肉包子,皮薄大馅子,吃了肉包子,皮也不皱了,人也年轻了,是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10#
发表于 2015-8-2 21:52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8-2 21:37
这个涉及到本土化的问题,比喻和尚是吃肉的,到了中土,就不能吃了等等。
最后哪个美丽的误会叫人唏嘘不已

中国是大乘教派,小乘教派可以食物雁鹿犊,中国对小乘教派发展甚微,后期只有大乘教派发展起来,小乘教派则因过多局限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受众,逐渐走向衰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30 17:09 , Processed in 0.05318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