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逗比事】迷信或民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1 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淼之 于 2015-9-11 15:30 编辑

孩提时代,人们生活拮据,为了过上富裕的日子,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在除夕夜搞一些迷信式的祈愿,让人觉得很可笑。


那时除夕夜,家中没电视更无电脑,我与伙伴们便手提自制的灯笼东窜西走,四处“恶搞”,自找乐趣。三爷一年到头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耕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全家人也只能是填饱肚子,因此,每到除夕夜,他都要以令人费解的方式祈福。那年除夕夜,我们趴在三爷家的院墙外小心地注视着三爷的一举一动,看他又搞什么花样。只见三爷一改往常,用扫帚把垃圾往自家的院内清扫,口里还念念有词:大家都欠我!大家都欠我!——伙伴们心想,凭什么大家都欠你,要是欠你,自家不更穷吗?于是,伙伴们不约而同高喊:你欠大家伙!你欠大家伙!一哄而逃。三爷边往院外跑,边骂道:兔崽子,抓住你们,非揍死不可!到了院外,一个人影也没有,气得三爷年夜饭都没吃。


二婶也是个迷信的人,家中孩子多,收入低,生活中的难处不少。到了吃年夜饭时,先安排两个孩子放鞭炮接财神,再安排一个孩子假寐,然后,她喊:“小日子起来了吗?”这个孩子和家人一起喊:“起来了!起来了!”可这年除夕夜,孩子真困乏了,站起来后,又趴下了,倒头便睡。于是就有孩子告诉妈妈:“小日子起来又趴下了。”气得妈妈把这个孩子掐得呜呜哭,还气咻咻地说:“这一年是白扯了,好日子都让你给搅黄啦。”


东北的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包饺子,即使再困难这顿饺子是绝对不可以免食的,所以打牌时一直点儿背的人,一旦赢了一把,总会说: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为了预知谁在新的一年能发财,谁在新的一年辛苦而无果,很多人家在包饺子时把五分钱、二分钱、一分钱硬币和木炭放进去饺子内,在吃饺子时谁能吃到硬币,就意味着谁在这一年中财运旺,五分钱发大财,二分钱发中财,一分钱发小财,谁若吃到了木炭,则意味着谁“心苦”,没财运。因为饺子里有硬币,到吃饺子的时候,岁数小的人就在盛满饺子的盘子里选来选去,吃的也特别多,谁都知道越多吃中彩的可能性就越大。吃到硬币的人当然咧嘴笑,并说今年自己要发财了,吃到木炭的人则面露不悦之色,说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有的人老喜欢做美梦。


除夕夜放鞭炮是为了增添喜庆气氛,也为了接财神爷和崩穷气。人们的想法是,财神爷到谁家,谁家就会发大财。困惑的是,财神爷就一个,千家万户都争着请他,他去谁家呢?于是,有些人就以凡人之心度财神之腹,认为财神爷早都穿戴整齐等着凡家来请了,推断财神一定会到最早放鞭炮的那户人家,于是,有些人家离午夜还有几个小时就开始放鞭炮接财神了,弄得半夜12点前村子里一直鞭炮声不断。除夕放鞭炮崩穷气,也是一些俗人的想法,他们认为鞭炮放的越多,把穷气带走随风而散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家比较穷,但为了崩穷气,也尽可能多买些鞭炮。记得有一年除夕夜,可能父亲觉得日子过得太苦了,家太穷了,放完鞭炮后,又从家中的木棚上取出三枚民兵用来训练的纸手榴弹,投到我家房屋东面的如墨的旷野里,一时天崩地裂,火光冲天,我们几个孩子兴奋得大喊大叫,父亲也很得意,说:这回穷气崩到九霄云外了!


在农村除夕夜供奉家谱并不鲜见。我见过的家谱是像年画一样的宽幅图表,平常将家谱卷成实心圆筒,外面套上塑料布裹严,放在柜子里面,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请出来,用鸡毛掸子拂拭灰尘,放在阳光下晒一两个小时,然后于除夕夜挂在正屋中间墙壁上,摆上供桌和贡品。家谱的中间画的是古色古香的衙门,两边是方格,里面写的是祖宗和先辈的名字。写法是按辈分从长到次,按对角线斜着写,一辈分人一行,夫妻是写在一起的。下面两侧各有一排峨冠博带的官员,向中间的衙门走,寓意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家谱的两边是对子,上联祖宗堂前明灯照,下联子孙后代福满门。供台会有鸡、鱼、猪肘、馒头……它们上面都会有枣,比如鸡嘴里会含着一颗,猪肘是立起来的,上面会用牙签固定一颗枣。馒头应该是十个,左右各五个,摆放很有意思。先放三个呈三角之势,中间反着放一个,最后那个放在中间上面。其他的会有烛台香台酒杯什么的前些年,老家邻居要参加高考的男孩在他爸妈的要求下跪拜家谱,以求先人保佑自己金榜题名。男孩觉得贡品缺少点“现代气息”,便在供台的两侧各放了一瓶“农夫山泉”和“红牛”,然后,开始跪拜祈愿。但并未灵验。男孩的父亲开始找原因,起初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电视广告看多了,终于找到了“原因”。他很不满地质问那男孩:“问题出在你自己擅作主张,谁让你放纯净水和饮料的?”男孩一头雾水,说那有什么关系呀!男孩父亲显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你说的倒轻巧,你祈愿的是什么呀?农妇,山泉,有点田,外加耕田的牛。”男孩哭笑不得。



16#
发表于 2015-9-28 18:50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有意思,最算是找到说法了
15#
发表于 2015-9-26 09:4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真是好文章。向您学习。
14#
发表于 2015-9-15 19:39 | 只看该作者
迷信要不得,但民俗得尊重。某些民俗其实还是蛮有因果关系的。
至于迷信,我们常常会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或者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哈哈,多么辩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3:52 | 只看该作者
寻梦天涯 发表于 2015-9-12 11:23
有些迷信至于民俗,有些民俗源于迷信。问好!

谢谢点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11:21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9-14 08:02
这样的情景很常见,往往多是一种精神寄托。

谢谢点评。人类精神不能流浪,需要寄托。
11#
发表于 2015-9-14 08:0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情景很常见,往往多是一种精神寄托。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07:56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9-12 11:52
“农妇,山泉,有点田,外加耕田的牛”,哈哈,逗比的极致!

谢谢点评。
9#
发表于 2015-9-12 11:52 | 只看该作者
“农妇,山泉,有点田,外加耕田的牛”,哈哈,逗比的极致!
8#
发表于 2015-9-12 11:2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迷信至于民俗,有些民俗源于迷信。问好!
7#
发表于 2015-9-12 11:2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迷信至于民俗,有些民俗源于迷信。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8:20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9-11 17:36
那个童年是至今十分怀念的,过去的只能是回味了,问好!

谢谢你的点评。
5#
发表于 2015-9-11 17:36 | 只看该作者
那个童年是至今十分怀念的,过去的只能是回味了,问好!
4#
发表于 2015-9-11 17:06 | 只看该作者
经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不是逗比事,是现实。现实的事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情境,它发生了,就是历史。我们总笑话以前的事,但以前的事在当时是很严肃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6:37 | 只看该作者
孙光新 发表于 2015-9-11 15:32
其实这个话题很纠缠的,迷信与民俗,在非遗普查手册里就有这样的东西

谢谢来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1:40 , Processed in 0.0520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