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9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生手”与“熟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0 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4月15日,重庆市首届老年人才招聘会在市人才大市场举办,有600余位婆婆爷爷入场应聘,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
                 
  据悉,本次招聘会共有近50家单位到场揽才,招聘的岗位从单位副总到一般的技术工人都有。招聘单位认为,这些老年人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也很扎实,单位把他们招进来主要是希望他们在工作中起技术带头的作用,提高整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水平。
                 
  看到这则消息后,我为政府的这项举措击掌叫好!
                 
  现在很多单位都在揽用专业人才。我朋友的母亲是妇产科医生,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有人请她去坐诊;我的一位邻居也是七十多岁了,还在“少年关工委”发挥着余热。他们并不是因为经济拮据而不顾年迈的身体去挣钱,而是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为社会尽量多作一点贡献。老年人才招聘会就起了这种牵线搭桥的作用。
                 
  有人可能会为此愤愤不平,说年轻人的工作都不好找,你老年人不在家享清福,跑来和我们抢饭碗,太不厚道了!可是,无论你服也好,不服也好,市场就是这么无情。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首要条件不是看应聘者是否有文凭,而是要有相关工作经验,并设定了年限。这就说明单位看重的是经验而不是文凭,要的是熟手而不是生手!就是这道门槛,把很多应届大学生挡在了就业的门外。
                 
  当然,并不是说应届大学生是无能儿,而是他们的所学难以转化为实际能力。有一项调查显示,有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
                 
  我有个朋友在某专科学校主管招生与分配工作。据他说,他们学校的学生还未毕业,用人单位早就签定了用工合同,就连明年毕业的学生都预定一空。这说明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很大,而且这类人才对待遇要求不是很高,很受用工单位青睐。难怪有人说,高职或中专毕业的学生最好找工作。
                 
  再看看各人才市场,场内人头攒动,可真正求到满意职位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窃以为,一是用工单位给出的岗位太差,让有一技之长或有文凭的求职人员接受不了,比如清洁工、营销员、家政工、库工等;二是求职人员待价而沽,首先看待遇如何,与自己的愿望是否相吻合,认为花几万元拿了张大学文凭,不能把自己贱价出卖了,怎么着也要在三五年内把“本”捞回来;三是用工单位仗着目前是买方市场,便挑肥拣瘦,既要年轻有文化又要有经验有能力,殊不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经验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的,能力是在工作中逐渐培养的,哪有一落地就会叫妈的神童?!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我当老板,我也想招熟手。曾经就听一个老板说过,我招聘员工就是要马上能工作,谁愿意出钱让一个生手现学习呀,我这里又不是培训班!熟练的人才用得顺手,又省去了培训的时间,这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的理由。所以,有的个体老板情愿招聘一些年龄稍长的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不要那些刚跨出校门什么都不会的年轻人。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熟手不年轻,年轻手不熟。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在理发店理发,洗头的小妹给了我启发。她来店里帮忙不要一分钱,只是学技术,另外一个学徒不仅不要钱,反而倒给师傅学费。多么公平啊!我们的用工单位应该把这种方法“拿”来,适当给一点生活费,收留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也应该放下架子,豁出去,白干几个月甚至更多时间,把技术学到手,多多积累经验。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纪实报道,说的是重庆格森金卡公司的老板李富川的事迹。他当年为了学习电脑知识,在一个能接触电脑的单位打工,每月工资只有50元也心甘情愿。就是在这里,李富川把电脑玩得溜溜转,为他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这种方法在从前的国营单位早就实施过了。那时,刚刚进厂的工人,只要岁数没超过28岁,都按学徒工级别开工资(那点钱是不能养家糊口的),一年后才转正成一级工,以后逐年升级,经验渐长,工资也随之上涨。只是这优良传统,不知何年何月被人们抛弃了,现在的应聘者动辄开价上千元,或者低于某个底线坚决不干。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左右着求职者,当然就感到工作难找了。于是,就出现了南京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张某睡桥洞捡垃圾的局面;出现了上万个岗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局面;出现了农民工有活干、下岗工一大串的局面;出现了企业招聘老年人的局面。
                 
  值得指出的是,首届老年人才招聘会上,达成意向率仅有10%。导致应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老人不懂电脑知识,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单位都要实行电脑化管理。另外,他们的身体也是很多单位比较担心的一个原因。
                 
  老年人的弱势恰恰就是年轻人的优势,他们身体好,头脑灵活,接受新生事物快。没有经验,但有潜力的大学生,培养出来后是自己的人才,对公司忠诚度很高,这样对公司的发展更有利。一些用人单位也已经注意到如何选择对自身发展更适合的人才,并针对应届毕业生提出了培训发展计划。令人欣慰的是,在某个招聘会上,一家网络公司就打出了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牌,而且把学历要求放低到了大专。这无疑似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给了大学生们些许温暖。
                 
                 
  相关新闻链接 http://www.chinacqsb.com/news/society/2005/0416/14711.shtml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1#
发表于 2005-4-27 22: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年龄要求啊!
人才的使用,有道理1好!
20#
发表于 2005-4-27 01:58 | 只看该作者
生手与熟手之间,包含着许多辩证法。冷版的这一篇写出了其间的意味和意义。
19#
发表于 2005-4-26 17:42 | 只看该作者
本篇写得很好。视角、内容、切入点、结构都不同寻常,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希望冷斑多出这样的好文。问好!
18#
发表于 2005-4-23 01:20 | 只看该作者
文凭至上风光了多少年,也该“风水轮流转”了。实践证明,唯文凭论是愚蠢的,生手肯定不如熟手。一个应届毕业生,大多需要几年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当今的教育路线有问题,二是养尊处优的学子们大都在虚度光阴。
17#
发表于 2005-4-22 22:5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学用脱节是普遍现象,知识不能与能力、水平划等号,这是众所周知的。所谓的“生”与“熟”也只是相对而言,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一份职业,才是和谐社会的标志。
16#
发表于 2005-4-22 22:2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冷眼看世界,一股热心肠!

冷版的杂文说理的方式值得学习!!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0:2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遥远的野山 发表
我向来不主张以年龄论短长,但招聘广告的‘35’现象仍然在,好像过了35就是老年人,而且是不中用的老年人了。也看到很多招聘,限制在30岁,25岁以下。就真的搞不懂了,像是在招大学在读生。也许是中国人太多,也许是...


现在择业最佳年龄在18-25岁,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了,呵呵!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谢谢冷版。是啊,网断的滋味不好过啊。网络已成了生命的一部份。


昨天晚上10点半打雷,又把网打断了,直到今天下午6点过才恢复,急死我了,唉!
13#
发表于 2005-4-22 11:31 | 只看该作者
此举甚好!
12#
发表于 2005-4-21 21:41 | 只看该作者
我向来不主张以年龄论短长,但招聘广告的‘35’现象仍然在,好像过了35就是老年人,而且是不中用的老年人了。也看到很多招聘,限制在30岁,25岁以下。就真的搞不懂了,像是在招大学在读生。也许是中国人太多,也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一个位子,可能有几个人,甚至几百人,上千人等着。不信,看看公务员招考,特别是国家级的,就知道了。
11#
发表于 2005-4-21 20:2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唉呀,筒子们哪,我这里网络断了将近24小时,好想大家哦!


谢谢冷版。是啊,网断的滋味不好过啊。网络已成了生命的一部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17: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各位的阅读与评论,希望筒子们砸点砖头哦~~
9#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16:43 | 只看该作者
唉呀,筒子们哪,我这里网络断了将近24小时,好想大家哦!
8#
发表于 2005-4-21 14:26 | 只看该作者
冷版的文章是不是都是这样的题目 
很妙哦  抓一个系列了 
语言很成熟稳重 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7:56 , Processed in 0.07526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