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6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东西文化的意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3 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是什么?

  最一般的解释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三个方面。”那么中西文化又该是怎样一个界定呢?对此应首先明晰其间的关系;其次要把握各自的特质,即文化精神;再次应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应明了文化的意蕴所在。

  一、中西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历史形态,它有着深广的背景。中西文化存在着背景的差异,二者的关系则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

  中西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中”自然指中国,有时也作为远东的泛指,即包含了中、日、韩等,显然这已经突破了地理的层面,出现了文化的泛化。“西”一般指西方,何谓西方?这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又充满历史感的名词,对其不同的解释体现了中西关系的演化,而我们所指的西方一般指近代欧美各国。显然这是一个特定的解释,而另外一种西方,则指自希腊、罗马以来的欧洲和美洲,甚至包括了位于东方的日本,这是“西方”的泛称。这种理解和对“东方”的窄化显然是一种对应的关系。那么,中西文化的饿关系又该从何说起呢?

  (一)        相对封闭的古代

  现有的考古资料所显示的重要观点致意是:地球上的人类是从各自独立的地域自然的发展而形成的。古代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由于地理等因素的限制,中西文化至少在古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所谓中西文化只是几个零星、孤立的点。据我国历史所记载,较为可信的东西交往是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的“凿空”之旅和此后甘宁的波斯湾之行,而西方和我国的主动交往则是东汉明帝时期的“大秦王安敦遣使来朝”。此后的中西文化交流便由一个个偶然事件组成。如以旅行家为主的“见闻”构成了一个个交往的窗口,还有一些偶然的军事事件,如唐武则天时期,唐军高仙芝部和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会战于帕米尔遭遇败绩,这在军事史上是微不足道的事件,但是在文化史上却非同小可,因为一千唐军被俘虏至大食,据考证中国的四大发明极有可能是这次事件后传入西方,而这仅仅是中西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往来而已。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半径大大延伸,尤其是航海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无限可能,而缘于航海家、旅行家等对彼此的夸大其词极大的刺激了人类,特别是西方人的冒险欲望被激起,人类的交往,中西文化的沟通出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二)        1500年以后的世界

  明代自郑和下西洋(泛指今东南亚,包括马六甲以西之区域)后开始“片板不得下海”。中国从此放弃了出海的主动权,而此时西方诸国却走上了“地理大发现”之途。人类历史的分水岭就此形成。以前的世界是封闭、孤立的,此后的世界逐步趋于联系、整体。西方也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和全球的征服。

  在西方启蒙思想家那里,中国成为他们顶礼膜拜、极力赞扬的“乌托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伏尔泰、狄德罗等只是从只言片语中了解了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的缘故而已。当西方的传教士带着“上帝的福音”来到中国时,他们肩负庄严的文化使命却不得不搁浅在中国文化的边缘。利马窦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对西方科技的介绍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有了中国版,而上帝却仍然是西方的上帝。汤若望、南怀仁竟然穿上了中国士大夫的官服,堂而皇之的向中国文化的核心区域——封建官场进发,可是他们发现,他们比马克·波罗走不了多远,“钦天监监正”只是官吏的边缘层次,可毕竟中西文化有了较之以往更进一步的交往了!

  (三)        1840年后的中西文化交往

  从历史的眼光看,1840年是中国社会的分水岭、转折点;若从政治的立场来看,1840年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巨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要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耻辱的烙印、不幸的记号,莫忘“8.29”啊!可是如果从中西文化交往的角度来看,1840年却是中西文化交往由点到面的一次跨越,虽然这种方式令人遗憾,但客观效果却不容我们回避。

  自此,中西文化开始了全面接触。被动的一方无奈的选择了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开明者的呼声,先是购买后是制造,洋务运动初发端倪,然而甲午一役,国人的理想灰飞烟灭。得风气之先的康有为等要“君主立宪”,孙中山却“誓立共和”,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潮人物张之洞却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而一股文化的暗流却在地下涌动——

  自鸦片战争以来,部分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开始主动了解西方世界,派遣留学生是影响后世的一项举措。容闳的建议被清廷所采纳后,国人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文化圈,这对于中西文化交流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先是留学美国,主要学习其 先进技术,詹天佑为其代表;继而留学英国,主要学习军事,刘步蟾为其代表;后有留学日本,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学习;延至民国,则欧美日皆有中国留学生。从社会角度看,留学“法、苏”成了中国社会的又一动机。至于共和国时期,则由于“一边倒”的缘故,开始全面学习苏以至于不得不自力更生,开始了新“封闭”,直到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中国人百年来走过了一条“学习之路”。

  在这百年里程中,中西文化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西方的科技、制度、精神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中国灌输,中国文化早期的拒斥、反抗、批判、挣扎最终淹没在“五四”的喧嚣中,中国也加入了“近代化”的行列,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可是人们突然发现:西方大方向难道是命定的必由之路吗?人类在文化的选择上到底是坚持一元化?还是多元化?在不对等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究竟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我们是否误入歧途?当我们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时,才发现原来我们还得依靠自己,于是乎,在新世纪来临时,一种复杂的失落情绪重重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困惑弥漫在人类精神的上空。

  二、中西文化精神

  人类创造的文化千差万别,但推究其文化的本质时,我们会发现中西文化是走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文化的精神有三个出发点——求真、求善、求美。西方文化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崇尚美感、追求愉悦。而中国文化则追求“善”,“人生之事,善莫大焉”更何况“人之初,性本善”。正是这种出发点的不同,形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追求真理、信仰真理,富有理性主义传统,“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求真精神使得西方文化更加契合了近代化的要求。穷究真理,细推原则,科学技术应运而生,发明创造接连不断,为工业文明的繁荣提供了助推剂。这种精神使得人们重视自我,尊重独立,强调权利。自我判断成为最高准则,个人主义突出,个性、权利、独立、自由成为西人的文化准则。

  中国人善于讲道理,人们的一切行为判断的标准是:是否合乎常理。何谓“常理”?指习以为常而合圣人之道,也就是说:人们相沿成习的社会行为和圣人先贤的教导便是常理。人在这里被取消了“自我”,你的行为已经不是你的个人行为,其中必然要潜藏一种社会的要求、规范或者圣贤的口谕等。于是乎,国人习惯与盲从。在日常的行为判断上,不是自己要怎么做,而是应该怎么做,听命与一个最高准则,逐渐使得国人失掉了自己的语言,虽然每句话都从我们口中说出,然而那却是毫无自我可言的、失掉个性的话语体系,我们也习惯于这种“失语”,因为这成为每个中国人融入社会的前提,人们都呈现出超强社会化的趋向,强烈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一种集体失语便形成了。其次,中国人失去自我、放弃自我,虽然每个个体具有所谓的独立性,然而我们放弃了判断,因为判断是不必要的,我们强调集体效果,判断的前提是“人家怎么做?”把集体的准则凌驾与个体之上,出现了“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某中事业------”总而言之,我们的文化精神是集体主义的。
 
  那么,中西文化的差异能给我们一种怎样的启示呢?

  任何一种文化的生成都缘于特定的背景,而文化精神往往和其形成的独特历程相关,这种里程独一无二,或者说与众不同的部分恰好是其内在精神的最好注解。所以说,任何一 种差异都不仅仅是其表面,要理解这种差异,便要努力进入一个个“事件”的背后。

  中西文化有太多的内容值得我们思考、体味。

  1.对待生死的观念

  西方人相信上帝的存在,意味着存在一个最高世界主宰,因而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因为末日审判将决定他不可预知的未来。虽然没有人体会过真正的未来,可恰恰是这种不可知增加了死亡的神秘性。死亡是来自彼岸的召唤,于是,人们对死亡 充满了敬畏,由此对生命的宝贵更加珍惜。埋头工作,默默耕耘,只是为了换取彼岸的福音。

  中国人则信奉“不知生,焉知死”的训喻,由此而拒斥彼岸世界,上帝在中国人这里失去了存身之处,唯一藉以避难的场所是中国人心中的神仙世界,但是在这个人造偶像的世界里,神像显得不伦不类、荒唐可笑,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存在,上帝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不存在的。“不敬神佛敬祖先”揭示了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心态,虽说曾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可核心却在“亲”,中国人认为“身体发肤皆受之父母”,因而把生命来源这个偶然事件固定在“祖先”的牌位上,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道德传统,并由此衍生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价值判断。在这里传宗接代成了中国人个体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否则便是不孝之子,况且“在家不孝,居国不忠”的社会判断标准,使得不孝之子为社会主流所拒斥,整个生命的价值便一文不名,生不如死,个体由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对待自我的意识

  西方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千载而下,引发了多少追问和探索,启迪了多少人生智慧,又留下了多少无奈的结局。因为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这就形成一个有趣的悖论,因为难以认识而去认识,才发现了个体的与众不同,才认识了每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意义。“因为你是你,所以有价值”。这种态度使得西方人格外重视自我的价值,并把这种价值实现转化成人生奋斗的目标和不竭动力,个体顿时生机勃勃。肯定自我,追求自我成为西方人生存的一大特点。

  中国人对待自己却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载而下,智者甚众,惟自知者鲜见,可见中国人也难以认识自己。可是 中国人并没有知难而进,而是全面撤退,既然人不能自知之,又何故强为之?同时,我既可知人,别人也可知我,所以知我者非我也!这样,中国人就把对自己的认识寄托于别人,从而形成了把别人的评介、判断当作自己的法律,尤其是那些享有巨大社会资源的人,或官居高位,或声动朝野,或德高望重等对个体的评价更是非同寻常。重要人物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决定了个体的前途与价值,如果多人来评价一个人,形成所谓的舆论往往是“众口铄金,积毁难消”。由此可见,国人之“自我”实为“他我”。人在失去自我后,便拼命的制造和利用他人的判断,就连极居文治武功的曹操当年未发迹时,为得应劭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喜不自禁。众多国人习惯于在别人眼中寻找自我,这样就形成重视别人超过自己,从而丧失自身价值的悲哀现状,也就不难理解国人无自我判断、盲从别人的弊端,因为事实证明:“盲从是众多悲剧的根源之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不一而足。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呢?是机械的互补呢?或者是有机的融合?亦或是任其自在的发展?

  在中西文化全方位融合的时代,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实践。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立场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去影响那种自然的实践状态。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判断

  对于文化的判断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取舍的问题,而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态度问题。在我们的周围,已经不可逆转的渗透了众多西方文化元素,价值观念的冲击尤其强大。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个“亚西方”的文化群体,种种来自文化的优劣选择已经不可抗拒的摆在面前。一种危机在发展,怎么办?

  这不是一个简单拒斥或吸收的问题,而应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习惯于“洋为中用”式的思考,但是我们却没有母体文化的价值标准,只是“实用”的吸收。在这一方面,我们从来缺乏反思,那种简单的模仿、单纯的引进、盲目的效仿,始终给人一种威胁。“邯郸学步”的忧虑是必要的,否则难包悲剧不会发生!我们传统的元素被太多的遗弃,文化的背靠在那里?若沦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者,那何其是亡国的悲痛!

  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都应为我所用,这是何等的气派和胸襟!然而面对中西文化空前的碰撞和磨合,我们又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母体文化?并成功的学习对方的精华呢?

  不能背弃自己的精神家园,那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魂魄所在!

  不可故步自封,要不要妄自菲薄。

  具体的现实又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8#
 楼主| 发表于 2005-4-27 22:49 | 只看该作者
产生与创造,哪个合适,请教!
我以为:创造意味着从无到有,似乎绝对了点。产生则有一种多源形成的意味。
不知可否?请赐教!
7#
发表于 2005-4-26 09:03 | 只看该作者
你认为这个词改成什么比较贴切些呢?
6#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08:59 | 只看该作者
偶以为,你的见解很有道理,只是"创造"一词值得推敲,不知可否?
5#
发表于 2005-4-26 08:5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看法:

科技创造了物质
文化创造了精神
为了协调二者关系及它们自身的关系,产生了制度.

不知这样的思考是不是太浅?
4#
发表于 2005-4-24 11:41 | 只看该作者
取人之长,弃已之短,发展正途.
3#
发表于 2005-4-24 08:0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纵谈东西!
2#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7:0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长期思考\关注,形成一点文字是为寻求朋友门的指点迷津而已!若贻笑大方,则更希望能有所评论或者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8:36 , Processed in 0.1547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