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三国演义》当阳之战的艺术描写手法试析 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3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以小胜来写大败     

  仗本来打败了,可是写来写去,反使人觉得象是打胜了。乍一说来,这似乎不可思议,但新野、当阳之战给人的印象却偏偏如此。

  刘备在这次战争中打败了,而且败的很惨,“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作者在描写这次战争时并没有否认和改变这一事实,而其巧妙的是,作者把刘备的总体上的失败当成衬托的背景来叙述,而把刘备局部上的胜利当成具体的对象来描写刻画,也就是把大败虚点,把小胜实写,用各个局部的小胜来掩盖这次总体上的大败,做到了对刘备这次败仗的“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

  这次大战主要包括了三次具体的战斗,即新野之战,当阳之战和汉津之战。现在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三次战斗的。  
  
  新野之战,曹仁大兵压境,刘备逃亡樊城,所写极其简练,除了作了一次战前动员外,仅有一句:“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齐渡河,尽望樊城而去。”  

  而对曹仁在新野被烧,却进行了大肆渲染和描述。你看,一会是“曹仁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一会是曹仁几次被截击,“人困马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一会又被关羽放水淹溺,“死者极多”,就这样把刘备“弃新野”的奔逃写成了胜仗。

  在当阳之战中,作者更是做尽了手脚。当阳一战,是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中败得最惨的一次战斗。但作者却把它写成刘备的部将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关于刘备打的败仗,只有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最为详尽的描写和渲染——   

    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  迎敌,曹兵掩至,势不可挡,玄德死战……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 马, 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 皆不知下落……   

  就这样,这一段描写也只用了二百五十多字,其中还包括了刘备骂退文聘的一段文字。后来,还对刘备的“一干人”逃亡散乱的情况进行了描写,但对曹军的胜况却只字为提。凡写到的曹兵,不是被刘备骂退,便是被赵云杀死。因此这段描写给人的印象是,刘备虽败而不馁, 操虽胜而不威。后面作者紧接着就推出两个特写镜头:“赵子龙单骑救主”和“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长坂坡前,曹军几十万人马,竟连一个单枪匹马、怀抱婴儿的赵云也不能拿获,这本身便是一个极大的失败,何况书中又说:“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而本人丝毫未伤,幼主安然无恙,这岂非赵云的一次大胜仗?!

  长坂桥上,张飞又是一人一骑,三声怒喝,吓死夏侯杰,惊退曹操数万大军,使曹军“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这不又是张飞的一次大胜仗!   

  当阳之战,刘备就是这样败得最惨,打得最好。而且赵云、张飞这些形象又被写得生动鲜活,神采飞扬。看了之后,使人不禁为之振奋欢呼,而刘备之败恐怕早被忘得一干二净了!

  汉津一战,作者又一次在战争胜利问题上浓浓撒下了一层迷雾,使胜负一事使人更加难以分辨:   
 
    (曹军)众将领命,一个个奋威追赶。忽山坡后鼓声响处,一队军马飞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时了!”当头那员大将,手执青龙刀,坐下赤兔马——原来是关 云长……曹操一见云长,即勒住马,回顾众将曰:“又中诸葛亮之计也!”传令大军速退。           
    云长追赶十数里……           

  作者写上这段作为新野当阳之战的结束,用意良苦,因为这样写,便使刘备又有了一个胜利的收尾。于是这场战争在安排上便成为:以诸葛亮火烧新野首战告捷为始,又以汉津之战关羽截击追杀曹兵作结,而中间当阳之战又是刘备打得最好的一仗。这样写来,哪里还看得到刘备败仗的一点影子!  
  
  这样,作者虽把这次战争说成曹胜刘败,但步步具体写来,则成了刘胜曹败。于是,刘备的败仗被抽象化了,化虚了,刘备的胜仗则被具体化了,写实了。难怪这次战争给人的印象是胜者不胜,败者不败,甚至胜负颠倒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3#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07:2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历史全是人写的。
谢谢许也先生关注,致意,问好:)
2#
发表于 2005-6-13 14:15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其实一半是人写的,这种写法也说明了这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20:53 , Processed in 0.04900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