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古文与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6-21 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古文与作文     

       没有古文之底来做国文,或写作什么心情类的散文随笔,欲有点新词奇语,丽句美段,弄了一阵,却也是实不可能作出视觉上耐看,读出声来抑扬的感觉,所以写出此类的文章,犹如无盐的烧鱼,虽也是菜,总是不够味的,不够咀嚼时的那种回味,不会让人再想复吃。在作文的过程中,也如一个厨师样,虽有大技绝艺,却无文字底蕴作料来调制和烹饪,做出之菜,可以下饭,可以下咽,却吃不出与众不同的仙品佳味来。因此,大凡这类朋友,在作文时,虽有一些新的、奇的想法,也想好好弄点文出来,却找不到更好的文字和句式来表达,就只好搜肠括肚,冥思苦想,作下文章,一看,仍是拾人牙慧之作,自己也奇,怎么就是作不出好文来感动一下自己,同时也让人来受些感动。
      古文句式,古人境界如不能精学,自己没得继承,何来创新。四书五经类,亦有诗经,诸子散文,离骚,汉赋,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杂文随感,等等,如没有这些极深极好的文字功底和字词基础,没有古人琢磨出来的语境和意景,没有一些沉厚的文字基础和思维功底,如何来作中国似的美文章,如何才能让人心仪你的好文笔?如何才能让人来领略和感受你的文字机锋和思想钩沉?但如果仅仅是把作文当作交流工具,写封家书,写个使用说明,或告诉别人一件什么物事,留个字条便张一类,要求也不那么严格,那写也就写了,你还可以说,文章写来就是告诉人们事或物的,何必要求那么高?再说说公文行文,通知信函,报告请示,虽然文字质扑,用句简明,晓意通情,但总是缺了智慧、机智、深博、艺术、回蜿、腾挪的国文应该俱有的汤汁和韵味,所写的文字,让人知道有这么回事,却不知道国文里原来可以跳动着的灵和美,中文中可以延伸出的义和思。而现在的大多文章中,中文有其生命活性的特征,已遗失不见,这样的文章,也很难留下来让更多的人去读去想去记取。斩言作公文几十年,在写工作报告也好,在工作中作调查文也好,总是力避句式的重复,不愿把别人的语段抄为已用,总想出得一些变新篇文,让人有新见之感,斩言以为,就是作公文,也要写出别人一看就知是斩言手笔出来的文章,同时,还注意到文字在文章中的音乐美和字符韵。一眼看去,就是文字错落间的意象美和语言铿镪的音乐美。所以,于我来说,所作文章,如没有古文作法和时代语式之功底,却是不敢大言此话的,也是不敢作此公文的。尽管,再好的比喻都是蹩足的,还是比喻一下好,作文,正像人人都会写字,却没了书法家的耐看灵韵和作巧形娜,虽然写出字来,仅是交流工具而已。也像人人都在恋爱,虽然也山盟海誓过一番,但千古绝爱,又有几双,仅是过家罢了。还如人人都会唱歌,唱得心花怒放,但又有几个成了歌唱家。还有,人人都会吃饭,但天下又有几位美食家?许多人都爱写诗,小说作家也会写诗,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真正的诗人还在感染着我们,让我们记取他们所写过的他自认为曾经是两泪千行、回肠荡气的诗???
??当然,作文只是休闲,只是感性,只是直觉,那只好又当别论,不在此文讨论中。对于看书,只作消遣读来,那也是一种读法,金庸的书你可以看作是武侠的消遗小说,但对有些专注之人,又可读成文化历史,哲学地理,情感侠义,道家养身,武学修为,佛法禅机,中文国粹,为人处事,性格情感,山风景云,其中之妙,斯文之深,大言之博,又有多少慧眼识之,又有多少人能记取?正如,这就少了红楼,人人只看个故事梗概就行了,还有什么必要去细细续来?这就有了武术,人人只看打打杀杀就行了。这就如与人作爱,上床直奔主题,一番痛快,全不管那些前情后抚。虽然俗了,但比仿一下,总是有用意的。所以说,要把中文做好,不是只会写点性情之文就算微言大义的文章了,不是只要抒那么段心情灵性就是秀段美文了,不要只是捣出几句绝句典词来是天下好文了,如真那样去看,那么,国文的深厚就真的会丧失殆尽。??
??当然,如果一心死书,篇篇死文,每一字必有其出处,每篇文章都要弄点前人语和古人诗,用得不好,也是多余,其实,作文也像画画一样,发掘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深言自己的与世天应,与文的高远,与师造化的灵毓,也这正像摄影一样,一起跑到山岭泉溪,一起夕阳朝霞,为什么有的人回来后就能搞出大作,而有的人回来后,同样的景,同样的器材,而因为用光的不同,因为取景的别样,更因为角度的差异,所看到的物相不同,他弄出的照片,与别人一比,自己都不想看了,还怎么敢拭以人观。所以,用古文,还是一个先有继承后有创新的繁复问题,但只是继承,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思想,作出之文,也就沾了一点尸腐气罢了,别人读了自然会恶心,闻到一股酸泔味。让人不愿卒读下去。??
??因此,没有古文基础的写者只能是跟人的作物,但有古文基础的作者,如没有很好的继承上的创新,只能是古人的书囊,自我一番得意,津津乐道,陶醉上年把,殊不知别人却不肖一顾,文虽是文,却尽是前人所言,看得多了,如天天吃肉的一种作法一样,食进口中,大脑发腻,即想作呕。所以说,作文须得古文之基础,但又不能没自己的语言和精思。两者仍然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艺术与思想的辩证关系,真要好好把握,一生体会,才会在文章、文锋、文思、文笔上有些许造诣。??
??三十年代的作家,一转白话文后为什么他们的文章到现在仍然耐读,耐看,耐听,耐学,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是自幼读文言出来的,诗韵词谱,戏文台调,诸子精文,唐诗宋词,元曲杂歌,明清短语,等等,于是才有着深厚扎实的古文底,知道怎么古为今用,知道怎么运文作字,知道怎么来回避别人用过的意境和句式。刘大白,郁达夫,周作人,林语堂,俞平伯,沫若,陆隐,许地山,志摩,钱钟书,妙语如珠,奇文巧语,心性散言,或大或微,总是让人读后还想再读,看后即想藏之,以解心仪和来日诵咏。但斩言不愿把鲁迅放到这一堆人中去,鲁的文章杀气太重,缺了婉约凄艳,如作美文写法,不宜现人来学,这个以后另文述之,斩言这儿不再议论。就古文而论,清人为什么作不出好文,他们也有很深厚的古文底子,原因就是他们的泥古拘前,而不反古作新,变古为已出,桐城派,南社诗,都没能很好地突破前人,就是太过于泥古。而中国新文化运动一起,一下像草原狂放的野马,一下像笼中破栏的困兽,一下像山雨泛滥后的洪水,一下就冲出了那么多的大作文家,男的,女的,不小心都成了文学巨擘,都成了文男秀妇,让人拜崇,念念不忘,总以为现在作文难以超越前人了,反倒灭了自己的气焰,没前人的高远志向,也不想深思作文。更有一种,现在的作家中,虽然也想进取,可心性浮燥,及功近利,所写出之文,有几人还有那时那些作文者的风范和灵性,还有几人能创作出那些奇文妙语,勾言结句,还有几个人有那种覆云翻天之文法气势?没有,没有,没有了。   

      这正像几千年来的用惯毛笔的写手一样,因为写惯毛笔,一写钢笔,不小心就是一个硬笔书法大家。但是,那些多年练就的钢笔书家,自成一派,自得一体,可是,一提起毛笔,心颤手抖,无从起笔落墨。所以说,一个很高手的硬笔书法家,未必就能及得上普通的毛笔书法家。因为,他虽知道中国字的硬笔之形之状之势,却不知中国毛笔书法在用笔中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侧逆挪倚,更不知墨滞飞白一类,南贴北碑的渊源释法出宗,当然也就永远只是一个硬笔书匠了。书法如此,作文比这个更深奥得多,更精髓得多,因时因地,因人因理,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从而,才能笔下生风,文中泛丽,也才能在文中,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把更多的文章搞得龙门可跳,狗洞可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如没了古文的基础,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正像硬笔书法家想去写毛笔一样,字是写出来了,但怎么也不是正宗毛笔书法的那种空灵和飘逸,神韵和烟化,怎么也看得不顺人眼,同样让人看了想吐,吐了还要吐。
??
??个人观点,有失偏颇,但有一得,于是尽意。
??
??二00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午修毕于丽江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5#
发表于 2005-6-23 18:1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没有古文基础的写者只能是跟人的作物-----这一句我不赞同.

我觉得白话文有白话文的好处.白话文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应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文字说到底,应该还是一种工具,无论是古文或白话文,能灵活组织和表意则行.对于写文章,我觉得第一等的文章应该是对生活的体验,文字应该不是最主要的.
古文的艰涩现在的人不一定能接受,也没那个耐心.像楼主这篇文章,没有一定耐心的人,还不一定看得下去.呵呵.
呵呵,个人观点,有失偏颇,若点评不当,还请包涵:)
4#
发表于 2005-6-23 16: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发了帖就没来过吗?如果来过,朋友的跟帖尽量回复为好:))
3#
发表于 2005-6-22 08:2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单纯从散文角度而言,中国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散文国度。我们现在写散文,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师从自古代到现代的散文。特别是对于古代的,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章谈到三十年代作家的看法,是对的。从他们的文章中,可以看见古代文学的有益影响。这点,是许多人的共识。
清代文章,因受文字狱压迫太大,作者思想放不开,散文成就受到影响。但桐城派的文法,还是值得学习一二的。相对于散文,汪中等人的骈文,与《聊斋志异》的主情浪漫思潮同调,倒有不少可以传后的佳作,像《哀盐船文》之类。
楼主文章,有继承与发展的自觉,这很好。没有继承,凭空写作,绝对地难成气候。
2#
发表于 2005-6-21 20:5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来杂文版!
请参看一下论坛要求或其他朋友的文章,将您的文章排一下版。如有不清楚之处可跟贴询问,本版三位版主都可以帮助解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5:55 , Processed in 0.0747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