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94|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时辰之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 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05 编辑 <br /><br />
                                                         在时辰之中


       从那条路上,穿过几百米街道,爬上一个半坡,就到那一排房子前。某天,洗浴房突然开在房头上,那私人二层小楼上下,一到夜晚,浅红色的光,在一条缭绕的线条上,不停明灭。而它的左右,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洗车位。

  路上,车子在奔跑,被装进去的人,看着外边的事物,在眼前散去,他们仿佛做了这个时代的上帝。你的房子躲藏在那条小巷深处,像羞于见到喧哗与热闹,也不愿见浮世漂浮的人群。

     在这个时代的册页上,到处都是新生事物。仿佛一天不见,许多地方都改变了模样。只有回到那个安静的房间里,看着一排排靠墙的书,那些渴望安宁的文字,遇到陷入深处的目光,你们这样相遇,由来已久。

  你在十几平方米房间,来回走着,面向落在门前的一些迷离的物体的影子。想一想,离开很久的事物,类似于出差过的某些城市,或者故乡,一些很久不去的地方。从一只茶杯,一把椅子,一盆花草,一把小小的剪刀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影像,看到你和它们关联的往昔。你很想告诉那些安然静止的事物:嗨,我在这儿。你想到一棵浓密绿荫的树,仿佛整个夏天里,你贪恋那里的清凉树荫。

  你在一个温暖的房间里,想着一件衣服,一些地域的图片,甚至是残留在某个地方的音频,它们在背离命运。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停留在过去,你在它们丰饶的场景里,像展开的书页,你出离其间。它们向着你未曾经验的深处走,呼应、聆听、沉迷。它们不能和你一起迁徙过来,不能依附于你的命运,去往来年的春天。而你在时间里的告别,宿命一般地,和它们隔离开来。

  装满记忆的那间小屋,仿佛已被埋葬。它从来无法反抗那条链条上,滚动的日子。它们在那里的青绿就足够了,那些在画像里出现的颜色,涂抹在内心。如果把时间拉长,它也足以超过两万五千里。你重走过那样的长征路。

    你早已知道,和年轻的自己告别了经年。你走向一丛树林的想法,怀念被你复原的春天。那些生长着的,像人的花与草,虽然沉默,却有着领悟今生与前世的表情。它们向你表达生长模样,那些安抚魂魄的气息萦绕着你的知觉。你在冬天日益逼近时,蓦然看到那一团茂密绿色的树冠。在它的笼罩下,你轻声读一首诗歌。 那是里尔克的《怎样的时辰……》:

     “怎样的时辰俯下身子,触摸我。它悸动着
      带来金属的光泽、敞亮和耀眼
      我的感官陷入颤栗。我的心神
      都聚集在敏感的日子里。我正被日子抓紧。”

    这些句子从心中穿过,你忘记外边的世界,忘记从脚下的路,走多久才能回到那在暮色里,你的一间小屋。你在它的周围散步,想着那样的日子沉默在过去,像花草沉默在春天。你远远地看着,你和一个出走的自己重逢,在壁画般的一条城市长廊里,看到那些像露水滚动的事物,唤醒你的灵魂和肉体。你一边阅读,一边书写着繁花似锦的日子,连出门的阳光,都仿佛以一种古老盛大的方式在迎接你。你不再是一个假装幸福的人。

  你默念着里尔克,这个你不了解的外国人。他的名字,从多少人嘴里念叨出来,被你听见。时间,停止在诵咏的时刻,在那儿闪闪发光,而过了多久,你便拥有了痴迷读一首诗歌的回忆。你陷入那些诗歌里,描摹着属于内心的场景。

  那些日子, 你总要从那个坡地上,走到一条宽大路上去。那个小城边缘的地方,终日的浮尘,在空中形成迷雾般的世界。你听不到一声鸟的叫声,看不到一片绿色的田野,甚至听不惯那些粗粝浑浊的声音,那些穿着陈旧色彩衣服的人,使得那片繁华而又荒凉的地方,像一场专门对你的遗弃。

  你觉得那不过是你和另外一些忙着讨生活人的假象,你低着头,像一只鸵鸟迁徙在那片地方。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淡漠忧郁的人。面对一个到处都是寻找归宿的人群,你想:他能在一片灰色里,找到什么呢?那些在文字里,一闪而逝的光亮,拯救了一些破碎的时光。或者时间在那一刻停留,也在一刻之后破碎。

  于是,春天来时,那逐渐明亮的空间,以一种暖意的光,敷到身体上。那是一双上帝的手,抚慰寒冷的躯体。而在时间之后,它又悄然离去。“光是我的吗?如果是,它必然不会再离开。”这句话如此虚弱,答案是明显的,让一切迅速逃之夭夭。

  当你谈论面前的世界时,你要谈论什么呢?谈论不断拥挤的街道,还是那些奔跑的人群?当你想着要谈论远方时,你看清了那条时间两端构成的鸿沟。你在那个冬天里,在寒冷中,经受着事物凋零,你感受到了人们所说的悲伤。就像面前一小片土地上,早早覆盖下浓霜,几丛稀疏的草,衰败在地面上,像一个衰老的人,脱落的头发。一切,在此的表现,都是顺从,它们反抗不了命运。

  在那样的苍凉里,时间一点点破碎着过去。那个瓦罐里的一株花,在白色空间里,失去了呼吸。你在那一堵墙边,看着它。你在未来的时间,预留了生命持续等待的姿态。你清楚的知道,在房间外,在半空中,那个隐于世界的地方,你落后于自身。
         
    你在离开过去房间很久的日子里,已不再走入那片空间。时间很长,它们像荒草,被带入泥土,它们默无声息。那篱笆边,站立过的年轻人,在此刻复原的一瞬间,他已老去;一些蔬菜,在那个年月里,吃进了你肚子里,它们无声地化成了你的血肉;那些蛰伏在土里的蚯蚓,跑在夜里的猫,黄鼠狼,也已藏匿了身影。那里的大地,在你心里安息了。

    但在一切空旷之中,你仍然想从某个物体上,找到它们的痕迹。或者,找到你遇见过的某个人,或者那些背影,变得模糊,最后被一个巨大的背景收容其中。即便如此,你仍然可以,在另一片土地上,眺望它们。你听到自己的声音,继续颂咏里尔克的《尽管如此……》:

        “……
        甚至连死亡也不要想去贬低它
        我们应懂得尘缘,尽可能地体会它
        感受它的抚摸,像来自亲友的手。”
                                               
                                                                             2015111





38#
发表于 2015-11-8 16:34 | 只看该作者
房子的文章总是很深刻,感谢好文
37#
发表于 2015-11-5 22:13 | 只看该作者
内在的深邃,外在的迷离,织成一天繁锦。不因文意的奥秘,而影响到语言的清朗,阳光,节奏律动。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3:17 | 只看该作者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3:16 | 只看该作者
雨兰 发表于 2015-11-4 16:24
诗意文字营造的秘境里,细细感受人世的况味,生命的意味。

谢谢雨兰读评。
问好。
34#
发表于 2015-11-5 09:24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5-11-4 14:11
的确,理性的认知是统领感觉方向的,正是这样的高度的哲学意义上的认识,就可以解释出,感性写作的由来, ...

33#
发表于 2015-11-4 16:24 | 只看该作者
诗意文字营造的秘境里,细细感受人世的况味,生命的意味。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11 | 只看该作者
李兴文 发表于 2015-11-4 09:47
作为时间维度观念性节点,“时辰”的主观性特征总会关联具体的时间性事件。因为思维主体的存在,无限、均匀 ...

的确,理性的认知是统领感觉方向的,正是这样的高度的哲学意义上的认识,就可以解释出,感性写作的由来,反过来,又会引领感性写作到达新的层面。所以,我一向认为,高度的理性认识,是写作的导航。
非常感谢兴文高度理性认知诠释出来的文章核心与节点。
握手致意。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06 | 只看该作者
二哥哥 发表于 2015-11-4 00:02
……经年,无数的遇见,经过,或回首或相忘,时光的某一刻,意识或灵魂再抵达,已是千帆过尽后的淡然从睿吧 ...

是的,人生大致就是这样的回望。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05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11-3 21:15
生活的哲理,个体的感悟,读来如沐光辉。一个人的成长,一种思想的获得,是修为的原因,更是认知的积累。岁 ...

多谢木门诗意而深刻的读评。
问好!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03 | 只看该作者
何也 发表于 2015-11-3 12:05
对时间的把握和认知,让一些具象变得能够触摸。

谢谢何也。
28#
发表于 2015-11-4 09:4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时间维度观念性节点,“时辰”的主观性特征总会关联具体的时间性事件。因为思维主体的存在,无限、均匀、等值、等密度的时间就有了节奏特点,它会被事件切割、分离、重构,甚至偏离原来的走向,当然也会产生循环往复的精神效应,人就会不断看到时间过往中不同姿态不同际遇的自己,这个过程带给人的感觉并非全是熟悉的,很多时候人在发现自己陌生特性的同时,也不得不怀疑时间的虚拟性和人与时间的难以对应性。宗教意义上的“非此世界”就会让人产生向往之情,而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属性,在人的意识里很难得到确证。用艺术形式表现这些,一切都由语言的全新效应来完成。
欣赏新作,即颂冬祺!
27#
发表于 2015-11-4 00:02 | 只看该作者
……经年,无数的遇见,经过,或回首或相忘,时光的某一刻,意识或灵魂再抵达,已是千帆过尽后的淡然从睿吧。
26#
发表于 2015-11-3 21:15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的哲理,个体的感悟,读来如沐光辉。一个人的成长,一种思想的获得,是修为的原因,更是认知的积累。岁月如歌,风中而逝的也是心里最想的。老师的文浑然天成,吐纳之间颇得圆满。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6:13 | 只看该作者
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5-11-2 20:19
那些生长着的,像人的花与草,虽然沉默,却有着领悟今生与前世的表情。它们向你表达生长模样,那些安抚魂魄 ...

谢谢欣欣向荣朋友读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23:50 , Processed in 0.1150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