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07|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雨中见您更芬芳------记周末寻古树(修改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11-26 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枫落吴江 于 2015-11-29 12:29 编辑



好多天了,雨仍没落下来
灰濛濛的天持续了半月
阻挡了我急切见您的行程梦里都不能释怀

再也不等晴天,朝夕盼您
像久别了的恋人,不愿再停留一分
泥泞的田间小路,麦苗清香
是您们出嫁时丢下的罗帕吗?
依然扑来少女的气息

我一直担心
数株古树是否已近耄耋
再也经不起风拥 雨抱 雪吻
在冬雨里见到您
这一切都只是荒谬的笑话

从冀鲁边境到津城东陲
从西南角到东南角   每个角落
都生活着扎根的精灵




千年杂技古会①,风采已减
杨抱槐呢还是槐依杨
幸好有您,在这坚守着、庇护着
五百年的繁华落尽,穿梭时空
依然保持谦谨的姿态,不失傲骨

沿着大禹踏过的黄河故道②
泥泞 湿滑 车底托起厚厚的泥浆
我们不抱怨,只为见您
我们久违的亲人,久嫁的姑娘

李桥③唐槐,还是姊妹花呢
是谁给谁当了伴娘,谁又为谁守望沧桑
褶皱树皮下已枯竭的躯干,已成褐色
诗人不免独自悲伤,泪比雨凉
但是,你依然存留青春韵味,昂扬

沿河北上吧,这河边尽是风光
数百年前,大移民的圣旨
从即墨④迁来的先民,开始守护
齐赵边地这份典雅,朴实和辽旷

朱道口⑤千年酸枣,也是姊妹花呢
不止是千年,千年不会这样健壮
两千年啊,我都不知道
那时的祖先的模样
您打破了灌木短寿的诅咒,那么倔强
您给村民骄傲与自强

翌日清晨,雨依然纷纷
崔杨⑥槐抱槐,犹若航标,牵引方向
雨中的您,看不出半点寒冷,一丝颤抖
傲然的身姿篆刻崔杨的成长
这方土地的富饶,仰慕着您的清爽

还是那个小镇,一路北行
青砖的门楼,打开了神奇的窗

伫立在天地之间的是龙爪
似从地面猛地探出,让人心骤膨胀
五米的腰身呐,日月也苍莽
对,忘了,你是大唐盛世的纪念
留给蟋蟀名镇⑦笃信、图强

我不想再去远行,只想沉醉
在这飘着千年风味的古树之邦
我不想再去感慨,只想梦幻
在这翠绿点缀与沧桑并行的地方

注:
①千年杂技古会:宁津县保店镇杂技古会,自唐代时,繁盛至明清,是中国杂技文化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②黄河故道:山东和河北省的界河漳卫新河,曾经是黄河故道。
③李桥:指的是宁津县的一村庄,依漳卫新河而立。
④即墨:山东青岛即墨市,明永乐二年前后,宁津县西部村庄祖先多为山东即墨移民而定居。
⑤朱道口:指的是宁津县的一村庄,在宁津县西部,毗邻河北省。
⑥崔杨:宁津县柴胡店镇村名,东临乐陵市境。
⑦蟋蟀名镇:柴胡店镇,为宁津蟋蟀名虫产地,享誉全国。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5:48 | 只看该作者
杨柳yiyi 发表于 2015-12-12 15:44
从冀鲁边境到津城东陲
从西南角到东南角   每个角落
都生活着扎根的精灵

感谢,感谢,身临其境,才觉美好。
31#
发表于 2015-12-12 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柳yiyi 于 2015-12-12 15:49 编辑

从冀鲁边境到津城东陲
从西南角到东南角   每个角落
都生活着扎根的精灵

——扎根的精灵,妙!通篇多见独到之笔,足见功力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5:04 | 只看该作者
幽谷幽兰 发表于 2015-12-11 13:53
叙述和抒情,结合的非常好。

才看到您的留言,感谢幽谷幽兰老师的到访,冬天了注意保暖!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5: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温柔的药老的到访指导,冬天了注意保暖!
28#
发表于 2015-12-11 13:53 | 只看该作者
叙述和抒情,结合的非常好。
27#
发表于 2015-12-3 17:51 | 只看该作者
很抒情~~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5:13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12-1 17:43
昨读散文,才读小说,又读诗歌。才思泉涌,羡慕不已。学习佳作。问好。

哈哈,刘老师,别笑话杂家了,也就是没事鼓捣着玩吧,上不了台面的。呵呵
25#
发表于 2015-12-1 17:43 | 只看该作者
昨读散文,才读小说,又读诗歌。才思泉涌,羡慕不已。学习佳作。问好。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12:09 | 只看该作者
杨柳yiyi 发表于 2015-11-27 15:18
还是那个小镇,一路北行
青砖的门楼,打开了神奇的窗

感谢杨柳依依老师的到访指导,问候,冬天了,注意保暖!
23#
发表于 2015-11-29 11:05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11-26 09:56
感谢高老师带路的干活,大大的好,呦西!

笑歪了,怎么这样可爱呀,还是想笑
22#
发表于 2015-11-29 11:03 | 只看该作者
这诗歌标题真是诗意,慢慢欣赏,我猜那天你一定很开心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54 | 只看该作者
sand伊萍 发表于 2015-11-26 22:35
我不想再去远行,只想沉醉
在这飘着千年风味的古树之邦
我不想再去感慨,只想梦幻

感谢伊萍老师的到访指导!问候冬安!
20#
发表于 2015-11-27 15:1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个小镇,一路北行
青砖的门楼,打开了神奇的窗

神奇之笔,读来震撼。呵,我来过不止一次,然都未能打开这神奇的窗。学习,问好诗人!
19#
发表于 2015-11-26 22:3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想再去远行,只想沉醉
在这飘着千年风味的古树之邦
我不想再去感慨,只想梦幻
在这翠绿点缀与沧桑并行的地方

问好老师,这就是境界!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21:48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5-11-26 18:12
寻访古树,是民间非物质文化文明的抢救,去年我们老家举办了一场寻访古树的浩荡活动,惊动了湖北电视台、宜 ...

感谢高兄的点评指导,这么细致的点评,我很感动,明早思路清晰了我好好编辑一下吧,押韵也是随机的,没有故意的押韵,我明早就重新梳理一下。问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20:02 , Processed in 0.1311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