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5-12-2 15:58 编辑
偏见与正义的较量
________________观电影《十二公民》有感
文/郭玉琴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是由徐昂执导的一部犯罪嫌疑片。在该片中,讲述了一个由当代中国富二代杀人案引起的最为激烈的法庭争论的故事。电影的场景摆设很简单,只有几张桌子和椅子,地点在一所美国大学的会议室里,人物虽然也只有十二位,但是由于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身份,涵盖了大学教授,医生,推销员,教师,小商贩,物理研究学者,出租车司机,保安等多种社会角色,而让这场争论达到最激烈的高潮。
电影的一开头镜头就进入到一所美国政法大学里,从出现的人物场景看,是在暑期。这个暑期之所以学校还聚集着那么多的家长和学生,是因为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那些学生们在准备迎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十二公民》是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对经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在一个法制并不健全,网络却四通八达的国家,公民往往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臆想,来为犯罪嫌疑人做出宣判。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想法,有的时候也可能是一个小群体的全民进攻。每个人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某一刻充当的是下意识的卫道士角色,干着网络陪审员的事。其实在这个全民上网的时代,网民已经不知不觉组成了一个强大的陪审团。只是这个陪审团,一无组织,二无判定权利,但是他们却可以左右舆论的影响,从而干涉司法的公正。在西方国家,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陪审团制度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虽然我们觉得“陪审团”、“陪审员”距离大众很遥远,但其实我们每个公民内心,都有一颗不安分的“陪审员”之心,只是我们并不懂得,做一名合格的陪审员,应该是怎样的思维脉络和判定方式,应该怎样才能摆脱“人云亦云”的定向模式。
在这个网络暴民层出不穷的时代,《十二公民》来得及时源自于它启迪了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客观解析,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陪审员必须有常识性的训练。《十二公民》虽然是一部模拟法庭审判过程的电影,但是它的开庭步骤让我们也知道了十二名社会各阶层公民对案件进行举手表决,嫌疑人是否有罪,只有当陪审团全部成员——十二人全部确认方可通过决议,如果有任何一人有异议,都无法判定嫌疑人有罪。《十二公民》的剧情,紧紧围绕对案件的讨论展开。十二名来自社会各行业的陪审员,从角色设定到演员选择,处处都体现着导演徐昂的匠心独具之处。作为一名兼具商业头脑与文艺气质的话剧导演,徐昂在这部大银幕作品中,用光影为观众带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辩论,将电影与话剧艺术相结合,带来了非同一般的观感:一群戏骨,上演一场决定一个人生死的大辩论,数次的举手表决,屡次的现场冲突,气氛时而凝重,时而压抑,时而爆发,很难相信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可以延伸出如此多的可能性出来,故事的张力,剧情的悬疑度,角色的人格魅力,影片节奏感都恰到好处。
《十二公民》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它与其他以往我看过的犯罪悬疑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已经远远超过了娱乐的范畴,转而走向了对国人的法制精神层面的救赎。当片中那场模拟西方陪审团的12个人,开始就一桩富二代弑父案进行表决时,他们已然作为全民的代表,拥有了生杀大权。十二个人,十二个出身和职业完全不同的公民,对事物的看法,莫过于两种,其一是从众心理,就是典型的人云亦云,其实这种状况在影片中首次投票时,可以看得到端倪,大家在未了解太多关于案情的细节时,已经潜移默化的将内心厌恶的那个角色押上了断头台,其实当下的网民同样如此,先入为主的观念根深蒂固,有那么几种社会角色,比如煤老板、地产商、富二代、城管等等,更容易被主观性的恶魔化,就如片中的富二代,其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抛开成见,才能拨云见日。如何在社会舆论的狂风骤雨里保持冷静而不失理性的判断,《十二公民》给了观众一个深深的反思。《十二公民》的最后结局,十二个人终于一致通过无罪,每个人走出这个房间的时候,太阳很好,每个人内心感觉会更好,因为他们不仅解决了一个棘手的案件,也解开了自己的心结,这是一次正义的呼唤,更是一次对自我的救赎,就如观影后的观众,同样会感觉到周身的轻松,开过太多浑浑噩噩头晕脑胀的会,这一次的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的《十二公民》之议,不啻为一次心灵的洗涤。
电影《十二公民》在整个情节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更换过什么场景,一个巴掌大的会议室就是他们讨论的空间。这部电影的空间很小,但是台词量却很大,整整两个小时的电影几乎都是在演员的台词对话中度过的。通过这些台词,让我看到的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错过的东西,也可以从小人物身上看到不同人物的辛酸,例如卖冰棍的7号陪审员,他一边心不在焉开会一边不停的催促会议早点结束,他担心的不是这桩杀人案的结果和真相是什么,而是自己的冰柜里冰棍快化了。俗话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可以说是这部电影说说的主旨了,温馨不失节奏,具有着极大的社会正能量内涵。好的剧本总善于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去展现更多镜头外的延展可能。《十二公民》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对于电影空间和场面调度的胜利。不同的是它的文本建立在既有的中国现状和对已有现状的一次颠覆性尝试和探讨上,颇有儒家论道的风采。但是本片显然不想说教,只是提出一种假设——有没有一种可能,然后从根本上去怀疑论据,从而推翻整个案件。十二个公民所做的,只是从主观的所指,重新回到了客观的能指上。最后关于案件的重审和真凶落网,其实是导演给予这样辩证地看清事物真相的一次肯定。
片中最令大众感兴趣的有两个令人产生主观拉黑的人,一个是包养大学生的地产商,一个是杀人的富二代,这两个人自带被黑的体质。前者一说是干女儿,大家面面相觑;后者几乎让11个人相信富二代就是凶手。产生这样判断的显然用仇富心理解释就太过浅薄。无论是地产商为自己的女儿洗白,还是富二代最终被陪审团洗白,都告诉了观众一个必须面对而又无法逃避的现实——公平。这并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财富分配的差距,社会地位的不同,权利大小的博弈,都成为了每个人的标签,所以每个人都会被自己的标签所束缚,并以此束缚带有标签的他人,没人愿意跳脱出这个束缚,意味着公平几乎不可能实现。《十二公民》里出现对于河南地域性的过度讥嘲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笑料,反证河南人不差的例证,仅是透过几位陪审员一口河南腔简单粗暴的回语和提出这一话题陪审员的自我醒悟,实则电影在潜意识里很有可能会影响观众更加加深对地域化的成见。
值得注意的是,在争论有罪还是无罪的时候,影片中还出现几次动粗的情节。整部电影通过对话形式就一个孩子(富二代)杀人案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因为是有罪还是无罪将关于一个人的生死。就影片名字,十二公民,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下的人民。公民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刚开始给你一个案子开始,然后通过不同人嘴里的证据,一点一点引出想要表达的东西。后面的假设又推翻了前面的假设,直到最后的最后。不同的人,面对事实都有联系自己的过去,并且从个人角度去考虑发展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同时也正是这样,推动了整个讨论的发展。说是讨论,其实也是辩论,甚至是吵架,差点动手。整个影片以投票为线索,在一间屋子的场景下完成整部电影的制作,所以对于演员的演技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理解万岁,这是真的。当你成为一名人群里的另类时,你是坚持自己还是随波逐流?面对真理你是坚持自己还是犹豫不决?当你不被大众所认可时,你是坚持自己还是自暴自弃?电影最后8号陪审员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可能误判的案子,他改变的还有所有人的思想与行为!这是很有深度的一部电影,折射出社会的不容忽视的主观偏见与正义较量的好多问题,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