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母亲的“花样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7 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  在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今天,要是走进农家乐,甚至一些大酒店,餐桌上摆上一碗扁豆面条、榛子面条,或者一盘玉米饼、洋芋饼之类的吃食的时候,也许因为难得,再加上已有的营养学知识,你会胃口大开,直呼“好吃”的。岂不知在我们小时候,精细面粉、大米少,好多杂粮早就吃得你没了胃口,一看见它们,就觉得心里发慌、胃里反酸。
  因为石磨以及后来出现的钢磨的工艺落后,就算是小麦磨出面粉的时候,也是白面少,黑面多。于是乎,为了填饱肚子,黑面、玉米面、豆面、洋芋之类的,在食谱中也就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这些东西,毕竟没有白面好吃,吃多了胃里也不舒服,一年四季,吃得人都有后怕了。
  不过,回想起小时候,母亲为了增强我们的食欲,对这些五谷杂粮,总是变着花样做成我们爱吃的,“哄”着我们吃下去,还没有多大的意见,可谓是煞费苦心呀,至今回味起来,似乎那种味道依然留存着。
  磨了一次面粉,大面柜里总是满满的黑面,白面倒进面箱子了。所以,白面只能是时间长了吃一次,或者家里来了客人、遇到节日的时候才会当做享受。好在母亲知道我们看见黑面就没胃口,于是乎,蒸馍馍的时候,她不像是别人家那样,直接蒸黑馒头,让人简直就在啃石头。她把胡麻籽炒熟了,在姜窝子里捣成粉末,面张摊开了,撒上去,然后上面抹一点清油,卷起来,蒸熟,叫做“黑面转转”。这“转转”应该叫做“卷卷”吧,和花卷相似。因为胡麻和清油的芳香早就把黑面的味道和口感压下去了,那种热乎乎、软绵绵的感觉,加上丝丝缕缕的清香,早就使得我们吃撑了肚皮,母亲还要拦阻呢,说热馍馍吃多了受不了。
  要是用黑面做饭,母亲就会擀“黑面干拌”,把黑面活上,揉好,擀开来,折叠起来,切成指头宽的长面条,就叫做“黑面干拌”。拌面的菜,要么是洋芋丝,要么是炒酸菜,要是能从坛子里搛上一小块炼制好的洁白如玉的猪油拌进去,那可是绝美的搭配。洋芋丝也罢,酸菜也罢,少许清油中热炒,捞上一碗黑面干拌,浇上它们,吃起来酸爽滑溜。当然,黑面干拌最是离不开蒜泥的,并且还要油炝过的,蒜香味融合到那里面,更是吃着舒服。
  也可把黑面团成疙瘩,直截了当叫做“黑面疙瘩”,核桃大小,不过是椭圆形的。锅里煮的时候,洋芋切块,要大一点,也下到锅里。煮熟的时候,放点盐,淋点醋,倒进去一碗酸菜。油炝一下自然更佳,不过那时候清油也少,大多时候不用的。黑面疙瘩咬一口热乎乎、粘乎乎,也很滑溜。那面汤喝起来,因为洋芋和酸菜的缘故,也是酸溜溜、沙沙的。和黑面疙瘩相似的,还有“苞谷面疙瘩”。我们那里虽然不种苞谷,但供应救济粮的时候,大多就是苞谷。苞谷要碾碎做饲料的,不过缺粮的人家还要用箩儿筛过去,筛除一些面粉,蒸“刀板子”(馒头的一种,不过是方形的”,烙饼子,夹杂着吃起来,也是甜丝丝的。母亲除了蒸和烙,还会团成疙瘩,不过里面留一个小洞,放一点猪油、红糖,煮熟了,那粘粘的、热热的、香甜的感觉,也能让我们放开肚皮呼噜两三碗。
  青稞、大麦、豌豆等主要用作饲料,不种不行,家里土地本来不多,那就要利用有限的土地少种一点,不过石磨上面“拉料”的时候,母亲也会把面粉筛下来。青稞、大麦也可以碾成颗粒,我们叫做“榛子”。做面条的时候,除了土豆条,还可以下一点榛子到锅里,做成“榛子面条”,面汤粘稠,面条劲道,吃面喝汤都有嚼头,也不容易感到饥饿。那“榛子面条”要是炝一点葱花,更是增添了一股香味。扁豆半碗淘净下锅,放一点碱面,直到水开扁豆滚成稀粥样,下了面条,熟了就是“扁豆面条”。不过扁豆产量低,好多人家也不种,想吃了就要拿自己的豌豆、麦子之类的,换一碗半碗,虽是稀缺,乡下人质朴,也是大量交换,不会斤斤计较。这扁豆饭也是难得一吃,大多是在“腊八节”,当做节日饭来吃的。绛紫色的汤,看看就能食欲大涨。豆面和榛子,还可以做“豆面稠饭”、“榛子稠饭”,豆面和麦面混合起来,水中下土豆,等土豆烂熟,搅拌混合面粉,直到水干面熟,因为要在那过程中不停搅动,舀到碗里是一团,也叫作“搅团”,就着酸菜或者炒洋芋丝,浇一点红辣椒,绵软,酸辣。冬天早上吃过,能饱到晚饭,可说是经济实惠了。
  麦子、莜麦、豆子炒熟了,可以磨成“炒面”。磨好的炒面储存在木箱或者面柜里,在早晨、中午或者外出的时候,当作一餐。尤其外出,携带方便,还不容易感到饥饿。碗里放半碗炒面,用开水搅拌,也就是“拌炒面”,这可是技术活,太湿或者太干都不好吃,要搅拌均匀,直到抓一把捏一下,既不粘手,也不松散,也就是人们说的“攥把”。吃的时候,不用筷子和勺子,用手捏一团,丢进嘴里。当然只用开水拌,还谈不上好吃,真正好吃的是添加佐料的“油炒面”、“糖炒面”、“洋芋炒面”等,里面添加的自然是清油、白糖、洋芋等。“油炒面”是用少量开水搅拌之后,炝上烧过的清油再搅拌;“糖炒面”是用糖水搅拌的;“洋芋炒面”是将煮熟的洋芋捣碎,放些炒面搅拌。不过我总是拌不均匀,大多时候,都是母亲给我们拌炒面的。在那缺粮的时期,炒面可以说是难得的“救命粮”。
  瓜菜半年粮。土豆对庄稼人来说,不仅是蔬菜,也是粮食。不过经常吃煮土豆,也受不了。母亲就会把煮熟的土豆,剥皮,捣碎,撒上盐末、花椒,把大白菜。葱切碎,倒一点清油,做成馅,包成包子或者饺子。包子熟了,冷手抓一个热包子,肯定三下五除二,有去无回。要是饺子下到锅里,我们都早早端了碗,围在锅边,那个心急呀。谁知饺子还在锅底睡觉呢,不容易翻身漂起来的。好不容易看饺子都漂到水面了,就要去捞,母亲拦住我们,说还生着呢,要点水,于是舀半勺水倒进去,继续等待,水开了,还要点水,三番五次,我们的口水都流了半天。终于,母亲笑着说,谁先尝一尝熟了没!我们都争着抢着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过,不管谁先来,别的肯定不依不饶,最后孩子们谁也尝,还没尝出味道,甚至饺子皮都没咬破,我们就大喊:熟了!能捞了!母亲笑着,开始捞。红辣椒、麸子醋、蒜泥早就准备好了,蘸一下,咬一口,粘香滑溜,还没咀嚼,就被吞进肚子里去了。
  后来,生活慢慢改观,这些贫困岁月中的“花样饭”,只是偶然被端上饭桌,算是调理胃口,也算是怀旧吧。母亲去世后,家里几乎吃不到这样的饭了,年纪小的,一来不喜欢吃,二来也不会做。有时候,我也尝试着,凭借记忆中母亲的做饭,做一顿“榛子面条”“扁豆面条”之类的,虽然感觉也不错,但就是吃不出母亲做的那种味道来。那究竟是怎样的味道,似乎说不清、道不明。近年来,好多餐馆打着各种招牌,做这样的饭食,自然也有特色,也有吸引力,不过那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人们抱着对饮食的调整去吃的,自然和物质生活贫瘠状态下,母亲变着花样来“哄”我们吃饭,有着不同感受和滋味了。变花样,也是应对生活困难的一种技巧、智慧,更是信念和向往支撑之下的自信和乐观。唯有翻新,才使朴素的生活底板闪烁迷人色彩。那种记忆的味道,早就深入血液和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历久弥芳,弥漫一生!
  

18#
发表于 2016-1-2 10:15 |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一些事很值得回味,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文笔精湛,学习了。祝荒漠老师新年快乐!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8:31 | 只看该作者
衷心感谢版主老师点评,用文学的方式,和大家交流是一种幸福!
16#
发表于 2015-12-29 08:09 | 只看该作者
物质层面的时代记忆,经过岁月的沉淀,往往具有了精神意义。表达自然,笔触细腻。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7:53 | 只看该作者
一枚叶子 发表于 2015-12-28 20:20
乡愁,有时候就藏在故乡的美食中!

所以,那种乡愁,也是要品味的。感谢来访和点评!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7:52 | 只看该作者
孙憨憨 发表于 2015-12-28 19:41
吃遍天下盐好,走遍天下娘好。乡情文字,触动普遍人的心灵。

谢谢老师来访和点评!
13#
发表于 2015-12-28 20:20 | 只看该作者
乡愁,有时候就藏在故乡的美食中!
12#
发表于 2015-12-28 19:41 | 只看该作者
吃遍天下盐好,走遍天下娘好。乡情文字,触动普遍人的心灵。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平实而细致地描写了生活中的日常化情景,“花样饭”的实在和温情,都显现出一种传统朴素的情怀。[/quote]
那是过去生活的无奈和翻样。感谢老师点评!

10#
发表于 2015-12-28 1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平实而细致地描写了生活中的日常化情景,“花样饭”的实在和温情,都显现出一种传统朴素的情怀。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述说岁月里的“花样饭“,对过往生活情景和细节的一种亲切的梳理,细致、生动的文字里,浸透着浓浓的缅怀之 ...[/quote]
谢谢版主老师的中肯点评。在春雨家园,和大家交流是很幸福的!

8#
发表于 2015-12-28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述说岁月里的“花样饭“,对过往生活情景和细节的一种亲切的梳理,细致、生动的文字里,浸透着浓浓的缅怀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生活,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浓郁的感念之情映衬了淳朴的生活韵致,难忘的回忆勾连出了一种精神的传承。食物上的推陈出新也是应对生活困 ...[/quote]
衷心感谢老师点评,顺祝冬祺!

6#
发表于 2015-12-28 0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浓郁的感念之情映衬了淳朴的生活韵致,难忘的回忆勾连出了一种精神的传承。食物上的推陈出新也是应对生活困难的一种技巧、智慧,更是信念和向往支撑之下的自信和乐观。文章具有大向度的意境,欣赏并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7 编辑 <br /><br />今昔对比中,有怀念,也有现实观照。谢谢老师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08:41 , Processed in 0.0751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