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7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亲情是一坛醉人的米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3 编辑 <br /><br />
    腊八节的前夜,我再次乘坐K880列车,向着八百里秦川所在的西安奔去。此去,是为了给浓稠的亲情又增加一成温暖的程度——接放寒假的女儿回家,是我们一家不能忽略的事情呢。

    去年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女儿,被命运安排在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深造。在九月初尚未褪尽的酷热里,她被我和妻子送到几千里之外的长沙,在那里继续做莘莘学子,其实是为自己的人生谋求新的出路。当我们离开之后,一枚叫思念的种子被点播心田,迅速萌发根须,抽出叶芽成簇,日渐枝繁叶茂。对于异乡的牵挂,让这棵树疯长起来。然而,对各自宽慰的方式,就是通过电话上的问讯,而更多的惦记便埋藏在了心间。一棵亲情之树,因为思念的浇灌和催发,它的茂密和繁盛,它的蓊蓊郁郁,虽然是无形的,但总占据着心灵的更大空间。众多的好消息温暖心灵,也让思念之树花开热烈,既不经受风雨,又不会有凋零的担忧。

    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家中似乎顿然多出了清冷之感,尽管女儿是文静的,也不是一个喜欢大声说话,且朗声大笑或者爱好唱歌的人,事实上,一切习惯了的气息中,似乎缺少了一种什么东西。表面上,尽管不怎么明晰,还是被内心强烈地感触到。每天习惯了的闹铃不再催促,但女儿在家起床的那个时间没到,我和妻子早就从梦中醒来;虽然不用匆忙地做早餐,但多出了一种无聊的烦乱;中午、下午的餐桌上,总是少了一只碗和一双筷子,洗锅时也感觉遗漏了什么;晚上,也不用从家里步行几里路,到校门口等上晚自习的女儿,并陪她步行回家;以前晚上的台灯,总是要亮到午夜,我就着一本书陪她到入睡;双休日,以前总是瞅见女儿在写字台前做作业的身影,或者看她对动画片专注的神情,如今这些都突然在视野里被抽离而去。特别是每晚到校门口的等待,是整整三年来风雨无阻的亲情功课。我曾计算过,每天来去,三年下来也有上万里了,我把此一直当作是亲情的“长征”。女儿在异地,这个已成模式的习惯,也就戛然而止,像一个树枝,被嘎巴一下折断了。真是的,有时在电视机前流连,一看时间突然站起来要去接女儿,临出门才恍然醒悟过来——女儿不是远在长沙吗?

    其实,我不是个矫情的人,对于情感的表达也很笨拙,甚至是木讷到不善用言辞诉说。有时,女儿打来电话,原想着要问东问西和女儿多聊聊的,但只问了一些她的生活学习情况,就不知该谈什么话题了,只好把电话塞到妻子手中,让她母女俩聊得笑语涟涟。而我,在看电视时,多了对天气变化的关注。以前看天气预报,多数时候出于对出行是否有影响的考虑,或者对农作物的成长或收获有什么危害,因为父亲和母亲如今还在乡下耕种着几亩田地;现在,我把天气预报的关注范围扩大了,除了周边的兰州、西安、成都(判断当地的天气)之外,还特别留意长沙的阴晴、风雨、霜雪和冷暖。尽管有时候没有对女儿问讯,但她是否该加衣服,是否该给她邮寄棉被、棉衣,都成了牵动我心头的引擎词汇。当然,对女儿快递任何东西,我也当作是对女儿关心的特殊方式。亲情之珍贵,是什么昂贵和稀有的瑰宝也无法取代的。

    女儿是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姑娘,虽然在家里几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我们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她却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尤其是洗衣服这些对她很生疏的事情,也被锻炼得能够从容应对。还有,她以前身体差,每当天气最寒冷,或是最炎热的季节,最容易感冒甚至发烧,因而,长沙的秋季阴雨连绵,而且冬季不取暖,这些都给我们的担心增加了很多借口和理由。好在,女儿逐渐学会了如何对待。有一件事,至今想来也很揪心。在11月17日,天刚刚有了墨色,我接到她的辅导员的电话,说由于接连的雨天导致路滑,女儿不慎摔倒,额头被磕出了一道比较长的伤口,校医院担心留下疤痕,建议送往大医院治疗,我的不安顷刻如涌泉一样喷冒出来,但没办法一下子长出翅膀飞到长沙,只得央告辅导员多费心,让她想办法把女儿送到最好的医院,用最先进的医疗方法,减少对女儿造成的疼痛,以及由此造成的遗憾。从七点,到十一点半接到女儿从医院返回学校的电话,此间我们多次通过电话向辅导员了解情况,先是被告知给女儿做了B超,检查结果没有大碍,后来告知在缝美容针.当问及针数,女儿说三十多针时,妻子的惊慌和焦急在脸上汇聚。在女儿再三解释下,才知针缝的密集。当夜,妻子急着要去看女儿,但辅导员说不必要,她会安排同学照顾女儿;女儿也一再解释,即使去了也只是看看,并不能代替她受痛;而且,她也行动无碍,每天去医院换药,七天就可以拆线。再后来,女儿和妻子通过微信视频,妻子亲眼看到了伤口的大小,还有听了女儿“她能行”的表态,才打消了要去女儿身边的念头。尽管一月之后,仍能看到女儿伤口愈合留下的印迹,但女儿的表现让我们多了一份放心——女儿在长大。

    这次,女儿要回来,也是好多人盼了很久的事情。去西安的原因,是女儿提早买票时,被侄子预订了打折飞机票。从长沙黄花机场到咸阳机场,所需时间由乘坐火车的15个小时缩短至仅需2小时。可是,女儿要在西安改乘火车,中间隔着一段路程,而且是次日临晨5时许的火车,我们对此都不能放宽心,跑一趟西安便是众亲人的一致意见。于是,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的身上。因此,在一月前就买好了车票,掐指头算着,也在心里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元月16日,我成了去西安旅途中的一位客人。腊八节清晨5点30分,在黎明前的夜色中,我已经抵达西安火车站的广场。但是,女儿从长沙出发的飞机,到下午4点50分才起飞,到达时快七点钟,当女儿走到出站口时,已是灯火斑斓的八时了。中间的漫长等待,要在时间的秒针转动5万多次才能消耗掉。但直接到机场吧,的确没有必要那么早。于是,选择去几个在心中想了许多次的名胜古迹,先去大慈恩寺所在的大雁塔,后到西安市中心地段的钟楼,之后步行到书院门和碑林博物馆。虽然走进去参观到的景致更美,但我还是选择了在外围远观。其实,对一个景观的想念,只是一种向往而已,又何必一定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瞧个真真切切呢?假如看到的,和想象的差距太大,是否就有失落,甚至被欺骗的心理滋生呢?与其那样,我宁可在心间留存美好的想象。因此,那个有着阳光照耀的腊八节,我在车辆和行人熙来攘往的西安市,寻找着更多在想念里美好的东西。

    陇海大酒店,是咸阳机场大巴停车点。中午2点多,我已在此处徘徊多时。后来,被奔跑的大巴运载到咸阳机场。那边,女儿还没有登机;这边,我已在候机厅等待。等待一个人,最难消除的就是时间。那四五个小时感觉很漫长,我只有在阅读新购的图书和每隔一会就看表中度过的。好不容易,到七点前,从广播里得到播报厦门MF8235到达的消息,便匆忙到出口翘首相望,但一批批客人涌出后,总是不见女儿走出来。终于忍不住了,在七点四十给女儿打电话,得知还在等她的行李箱。尽管时间在缩短,甚至就是几分钟的光景,还是有被煎熬的感觉。但当女儿出现在眼前时,一切又瞬时消隐的了无踪迹。人的心情,真是奇怪的难以捉摸,其实细想起来,似乎都可以百分之百的理解。

    帮女儿提上行李箱,购买到返回西安的车票,乘上大巴,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西安。西安火车站外,有女儿的高中同学在等;那个同学,从遥远的吉林而来。她们在西安会面,提前就做好了打算,突然出现在对方的眼前,每人是一脸的欣喜。几句简单的问讯,其实包蕴着分别四个多月的惦记和牵挂。

    在西安的旅店里,短暂休息之后,我们乘坐K291列车,向着家乡所在的方向靠近。当然,女儿敲开家门的刹那,亲情的味道更加浓郁地在屋内飘荡。她的母亲,她的外婆,她的爷爷,她的奶奶,都把欢喜在脸上绽放。亲情如蜜,甜在心海里流淌。亲情又如米酒,有着不可阻挡的醉人力量,而酿造此酒的引子,便是在很多人的关爱里成长的女儿。在这种让人感动的氛围中,女儿的欢喜也在眉宇间跳跃,一切无需更多语言,家中的每个角落都被亲情的芬芳充盈着,也让幸福的味道流淌着满满的温馨,更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暖意如春……


   


23#
发表于 2016-2-9 20:25 | 只看该作者
被浓浓的亲情感染着,祝福全家猴年吉祥
22#
发表于 2016-2-6 09:05 | 只看该作者
亲情娓娓道来,如醉如痴,令人感动!
21#
发表于 2016-2-5 16:31 | 只看该作者
       读来情真意切,字字饱含亲情!有过这样的多次迎来接往的过程,感触颇多,读起来格外亲切随和……
学习,问好!
20#
发表于 2016-2-4 11:36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
19#
发表于 2016-2-4 11:31 | 只看该作者
家中的每个角落都被亲情的芬芳充盈着,也让幸福的味道流淌着满满的温馨,更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暖意如春……
亲情暖流,使人身心愉悦,欣赏学习!
18#
发表于 2016-2-4 11:13 | 只看该作者
文学即人学,也唯有“真诚”才能长久的“醉人”!很显然,这篇“寓情于理、情景交融”的短文做到了,激赏!
17#
发表于 2016-2-4 08:26 | 只看该作者
亲情如蜜,甜在心海里流淌。亲情又如米酒,有着不可阻挡的醉人力量,而酿造此酒的引子,便是在很多人的关爱里成长的女儿。
亲情的长征,被一路牵挂和奔波挟裹着向女儿奔去。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插入过往与女儿的交集和对身在长沙就读女儿的思念,漫长而醇厚的父爱,汩汩而来。
朴实,又不失诗意的文字,精华,当之无愧。
16#
发表于 2016-2-3 22:35 | 只看该作者
淳朴亲切的表达,透露出明朗的心境和新春的气氛。欣赏,体会。
15#
发表于 2016-2-3 21:29 | 只看该作者
温馨的亲情散文。文中细节让人感动。拜读!
14#
发表于 2016-2-3 17:2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做莘莘学子?
13#
发表于 2016-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看来做父亲的也是柔情满满,女儿的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呵护,而亲人的呵护何尝不需要女儿微笑的脸颊。送一程,接一程,虽是一路,却将是一生。老师笔端生情,用词柔和,令人遐想。
12#
发表于 2016-2-2 21:12 | 只看该作者
亲情如蜜,甜在心海里流淌。亲情又如米酒,有着不可阻挡的醉人力量,而酿造此酒的引子,便是在很多人的关爱里成长的女儿。

由牵挂爱女、到关注起女儿求学城市里的天气,细腻的文字里父亲对女儿的爱抒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动!
拜读了!
11#
发表于 2016-2-2 1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拜读!祝幸福安康!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娓娓道来的话语,讲述家人之间的生活与分离的情感细节,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护和牵挂之情。质朴、形象的文 ...[/quote]
感谢房子版主对拙作的评价。祝一切如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23:15 , Processed in 0.1845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