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0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古琴声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4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
                                                                           古琴声声

                                                                                一

    头戴箬笠,身披蓑衣,脚穿芒鞋,腰插板斧,手持尖担,站在一处能避雨的山崖下。这一站,就是两千多年。

    若不是那一次雨中偶遇,也许,你应是儿孙满堂,代代相传。

    书中说,你家在集贤村,村人都是隐遁避世之人。可是,二十七八的年华,你为何没有家室?仅是隐遁避世,仿佛不能成为理由。

    你说,父母在,不远游。身在荒山野岭,不过一介樵夫,你却把一腔孝心撒于山野,安然于晨露暮霭。

    儿时,你一定有过疑惑,两间茅屋简陋得仅能遮风避雨,却有藏书万卷。晨诵、午写、暮读。除了游戏于山野之外,你的老父一定严格要求,让你知诗书,通音律,满腹经纶。直至那次雨中偶遇之后,你的老父一定悔莫难当,不然,怎会放悲声于山林?

    子期,你应明白,即是隐遁避世,就该他做他的上大夫,你做你的一介樵夫。

                                                                                 


    生于楚,长于楚,相信你一定会对故国家园眷恋情深,却为何背楚而去晋,而且,这一去还做到了高官!

    站在异国的土地上,你一定清楚地知道身处的年代,诸侯争霸,天下纷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许,这不是你的理想。在把能攻善伐、合纵连横、攻伐谋略为上看作贤能的时代,你游刃有余,但内心却孤独无比,你的痛苦可想而知。

    东海的蓬莱山上,山林郁郁葱葱,群鸟啁啾飞扑,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置身于此,你终于明白,那些缥缈天宇、如天籁般的古琴声从何而来。

    你倾心于孔子的琴声,知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士无故不撤琴瑟,古琴,在你所处的时代,已为文人雅士所崇尚。可放眼天下,唯圣人之琴声,谁又知尔?

    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那是数百年后荀子的评价,你已无从知晓。

    风徐徐而来,吹拂着春秋的大地,黄了又绿,绿了又黄。你着一袭华丽的晋服轻叹!

    伯牙啊,你可知道,是你的清高、你的固执,你的雍容华贵害了子期!

                                                                                  三

    刀枪剑戟、金戈铁马之声纷至沓来,烽火连天,为利而争的战火一次又一次地焚烧着大地。这不是梦境,你也不必为此从梦中惊醒。

    齐、宋、晋、楚、秦,身为楚国人,你是晋国的上大夫,每一次梦中醒来,一定会想到自己的家乡,也不愿看到美丽的故园变得民生凋敝。

    你为何成了晋国的上大夫?作为后人,我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无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生存的理由。这让我想起在你数百年之后,那个投身于汨罗江的三闾大夫。

    历史总是那么无情,你一心修聘的上国,却在屈子投江的时代,归于尘埃。

                                                                                  四

    汉阳江日夜不息地奔流着,时光也如东流的河水一去不返。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汉阳江倒映着圆月,皎白的月光映照得汉阳江朦胧而渺远。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静谧得不闻秋虫之声,惟江天一色,孤月一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子期,你的勤勔可想而知,就连这个团圆之夜也要外出打柴。然而,你却不知,外出时晴好的天气,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阻住回家的脚步。

    不期而至的雨,仿佛故国的挽留,兰桡画桨、锦帐高帆的船也不得不停在汉阳江口的山崖之下。你着锦衣华服,独坐船舱,望雨后月光如华,焚香操琴。汉阳江上,山野之间,萦绕着“只因陋巷箪瓢乐”的敬佩和感叹。

    也许,你早已有了归隐之心,厌倦了尔虞我诈、杀戮征伐。

                                                                                  五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诸侯争霸、战争频仍,你的琴声早已湮没在金戈铁马、刀枪剑戟的铿锵声中,谁还会有闲暇静心倾听你的心声?

    皎月下,汉阳江水默默流逝,山林寂静无声。你绝不会想到,在荒僻的山野之中,一介樵夫能如此懂你。

    长叹世间无知己,岂料却在深山中!你的惊喜一定不亚于得到伏羲氏精心雕琢的绝世瑶琴时,你的震惊不啻一声惊雷。

    于是,你焚香摆酒,对月盟誓,彻夜长谈,相约明年月圆之夜。

    离别时,你劝子期,满腹才学,莫负年华。

                                                                                   六

    一个锦衣华服,一个布衣草履,一个高官厚禄,一个山野樵夫,本应是天壤之别,绝无交集,却因一曲高山流水的琴曲,让一切成为可能。

    子期,你一定感受到其中巨大的差别,却不该如此自负,让本已归隐山林的心蠢蠢欲动。你的才学在山野间足以成为翘楚,又何必昼则砍柴负重,暮则苦苦攻读!

    山野的风温润甜濡,山林的夜静谧安详,外面的世界岂是茅屋内昏黄的灯光,你可见,油灯下的那团暗影?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想,你们的相遇,究竟是幸,抑或不幸?

                                                                                 七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皎月下的汉阳江依旧朦胧渺远,山林静寂,秋虫无声,仿佛一切如旧,只不见故人应约而至。

    不妨抚琴一操等候,于是,焚香设案,调弦转轸,却不料才泛音律,商弦哀声凄切,如泣如诉。你疑惑不已,好端端地怎会如此?难道他双亲年迈,家遭变故,不然,怎会无故爽约?

    在不安中,你等待天明。然而,你却不知,你所等待的再也不是那个对古琴滔滔不绝的子期,再也不是那个知你懂你的子期。

    站在汉阳江边的一丘新坟旁,看着已化为一抔黄土的子期,你知道,子期一定会来,未曾想却是如此方式!

    你五内俱焚,泪如泉涌。

    再一次焚香设案,调弦转轸,再一次抚琴一操,让古琴声声响彻山野。“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江水呜咽,山风无言。一曲复罢,尽断琴弦,从此,玉轸抛残,金徽零落了两千多年。

    足矣,子期。纵观世间,熙熙攘攘,你终究还是幸运的,这一曲终了,虽为绝响,可声声余韵,却为永远……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10:38 | 只看该作者

客气了,感谢中国男孩赏读。
15#
发表于 2016-4-12 09:4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09: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亿苏老师赏读,请多指点。
13#
发表于 2016-4-12 09: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08:56 | 只看该作者
半两金 发表于 2016-4-12 08:43
学习史老师佳作,文字唯美,思路空灵,非常漂亮。严重支持!

感谢半两金老师的赏读和谬赞,您的肯定是我前进的动力。
11#
发表于 2016-4-12 0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学习史老师佳作,文字唯美,思路空灵,非常漂亮。严重支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解读有个性,行文有章法,驾驭文字颇为娴熟。问好作者。[/quote]
感谢剑鸿老师赏读!这个题材太熟了,若人云亦云,会落于俗套,不知这样的解读是否合乎情理?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伯牙子期的另类解读,欣欣然如沐天籁,且词藻华丽,意境丰满,让人顿生穿越之感。[/quote]
感谢木门长子老师赏读和支持!

8#
发表于 2016-3-15 1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解读有个性,行文有章法,驾驭文字颇为娴熟。问好作者。

7#
发表于 2016-3-15 1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伯牙子期的另类解读,欣欣然如沐天籁,且词藻华丽,意境丰满,让人顿生穿越之感。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包含深情的笔触,抒写历史人物的情怀,以琴声为镜,以情引领,抒发了作者思古怀想的人文情怀。文字有着诗意 ...[/quote]
感谢房子老师赏读,自读过冯梦龙的《伯牙摔琴为知音》后,多年来,以另一种文体表现出来一直是我的心愿,一旦沉下心来,慎之又慎,唯恐玷污了这个千古传颂的题材。

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一曲高山流水,引多少文人豪客钦慕 ...[/quote]
感谢雨夜昙花版主,您的肯定让我心安。

3#
发表于 2016-3-14 1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3 编辑 <br /><br />包含深情的笔触,抒写历史人物的情怀,以琴声为镜,以情引领,抒发了作者思古怀想的人文情怀。文字有着诗意和诗情之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06:03 , Processed in 0.2991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