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4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看破富贵的高人韵致——王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6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在世,富贵二字最能弄人。因为,这两个字关乎人的欲望满足程度。人生有了富贵,一是在“食”上可以饱尝,二是在“色”上也能尽享(人数的多与美)。而与富贵无缘的寒士呢,则与之相反了,只能把欲望尽力地克制。不然,贫寒之身而又充满对于富贵的向往,那就只能是痛苦地接受煎熬了。

  也有少数高洁之士,他们仅仅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便可以把富贵二字看破。他们满足于粗衣淡食,过着平淡而又充实的生活,从而有意识地与官场拉开距离。

  《儒林外史》上的王冕,便是这样一个人物。

  王冕少而失父,在母亲抚养下读书至十岁,因家贫而辍学。但是,他在给秦老放牛的同时,依然读书不止。后又自学成为画没骨画的画家。

  这个时候的王冕,用画笔就可以衣食自足了。母子两人,都极满意、高兴。通过读书,王冕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段干木、泄柳二人的高风,深以为然。段干木在魏文侯请他做官时,跳墙跑掉。泄柳呢,则在鲁缪公要见他时,闭门不纳。

  王冕的画名大盛之后,全县人士,皆求其画。当时的县令,为了给他的老师送礼,让属下找到王冕,画了24幅花卉。县令的老师叫做危素,是当时朝中的大员。他见了王冕的画后,大加称赞。于是,他想见见王冕。县令派人去请,王冕不愿去见。官差怒冲冲地走后,王冕对秦老说,县令仗着危素的势要,残虐小民。我为什么与他交往!就这么一句,便强烈地表达出了王冕的那种不肯与贪官同流合污的正义之感。

  县令见请不动,便装出礼贤下士的样子,屈尊到王冕庄上拜访。王冕得知消息后,悄然躲避。

  避官两次,王冕怕县令报复,遂远走山东济南,全身避祸。元朝将亡之际,他才回到故乡。

  后来,成为吴王的朱元璋还拜见过一次王冕。秦老见了,问是何人?王冕虚应故事,只说是在山东认识的一位军中将官。

  再后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王冕听说朝廷要征召他为参军之职时,马上就逃往会稽山中。

  从以上王冕三番五次地远离官场的行为当中,我以为可以得出这样两点来:一是王冕确实看透了所谓富贵不过身外之物,不值得他去追求。所以,他才能够在朝中大员主动会见时,避之而去。在朝廷征召时,远逃。二是,他能够根据历史预见出官场的倾轧。官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一个屠宰场。这一点,可以从明初高启、
刘基、戴良、倪赞、杨维桢等人的惨死上,找到印证。

  青年时期的王冕,行为自由潇洒,与魏晋名士相类:“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

  可以说,王冕就是为了能够一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才一次一次地做出那种俗人难以理解的行为的。

  王冕的这种任情适性的生活,让现在的我看来,真是羡慕极了。我们虽不能彻底地学到王冕的精神,但拿他的为人做个参照做个榜样,还是可以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2-5 15: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牧文老树 发表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平安是最大的福份!

先生说得很好,奈何好多人认识到这个理时,已晚了.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2-5 15:0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前有一贴重复了,是不知跟贴还有另一页,并不是重复表示重要,请武版删去好了。——多谢。


不要紧,这里宽松得很.
30#
发表于 2006-2-5 14:37 | 只看该作者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平安是最大的福份!
29#
发表于 2006-2-5 09:51 | 只看该作者
前有一贴重复了,是不知跟贴还有另一页,并不是重复表示重要,请武版删去好了。——多谢。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2-5 09: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版主所言甚是。其诗文可学者甚多,其人格可学者亦甚多,虽穷毕生之精力亦未必能学其貌——但仍然可学。吾只言其风度不必刻意效仿:以天为室、地为床可效仿乎?对人青眼白眼可效仿乎?终日饮酒可效仿乎?其风度亦与时...

呵呵,多谢指教.
27#
发表于 2006-2-4 19:39 | 只看该作者
版主所言甚是。其诗文可学者甚多,其人格可学者亦甚多,虽穷毕生之精力亦未必能学其貌——但仍然可学。吾只言其风度不必刻意效仿:以天为室、地为床可效仿乎?对人青眼白眼可效仿乎?终日饮酒可效仿乎?其风度亦与时代风气有关。鲁迅有一篇《试论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大概是这个名字吧!版主不妨一读。
——以上浅见,直言勿惯怪。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2-4 09:5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魏晋风度是学不来的,更没有必要去学。之所以会产生所谓的魏晋风度,主要是由于司马昭的高压政策,一些文人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抵抗丧命,只有去故做清高,搞些怪状了。没有那样的背景,产生不了那样的人物。此其一...

谢谢跟贴.
有点见贤思齐之心,只能对自己有好处.凡人文现象,皆有可参照之处.
因魏晋气度而来的诗文之飘逸,为什么不能学呢?但楼主认为这不可学那不可学,也是自己的事.
直言,勿怪.
25#
发表于 2006-2-3 19:49 | 只看该作者
魏晋风度是学不来的,更没有必要去学。之所以会产生所谓的魏晋风度,主要是由于司马昭的高压政策,一些文人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抵抗丧命,只有去故做清高,搞些怪状了。没有那样的背景,产生不了那样的人物。此其一。
其二,王勉本人并非如此。吴敬梓之所以写出这个人物,主要是为了和热衷于科举的读书人对比。科举害人,所以作者竭力赞赏魏晋风度,以做对比,也是时代的需要,与个人的行为无关,也是不宜效仿的。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24#
发表于 2006-2-3 11: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读了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魏晋名士之风不是普通人所能学的,而且有其历史原因。若不是司马昭的高压政策,就不会有名士的所谓风度。今人是学不来的,也没有必要去学。清代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最黑暗的高峰,所以吴敬梓才会写一个王勉来作榜样。历...


谢谢.
您说得很好.
我写得,也不是历史上的王冕,是小说中的.
对于作文来说,什么都是材料.
您对于魏晋名士风气的认识,我与您有点不一样.司马氏之高压,与清代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有魏晋之风.萧洒\无羁,内心里与皇权是抗衡的,清代的知识分子,成了什么了啊?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10: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儒林外史是你潜心钻研的项目。精华。


原来有写几十篇的想法,现在取消了.目前写的几篇,倒是用了点脑子.
21#
发表于 2006-2-3 07:42 | 只看该作者
儒林外史是你潜心钻研的项目。精华。
20#
发表于 2006-2-2 14:34 | 只看该作者
魏晋名士之风不是普通人所能学的,而且有其历史原因。若不是司马昭的高压政策,就不会有名士的所谓风度。今人是学不来的,也没有必要去学。清代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最黑暗的高峰,所以吴敬梓才会写一个王勉来作榜样。历史上的王勉不是这个样子的。此其一。
其二,要做俗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先要有俗人所没有的本领。《射雕英雄传》中有个黄老邪,人家邪靠的是本领;还有一个老顽童,人家玩还是靠的本领。
——祝武版主新年快乐!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2-2 09:2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丛容 发表
  :)))没骨画又称无骨画,指的是国画中的一种特殊技法。
  国画画法,一般均先以墨色干法勾勒出框架布局,然后再以墨色或颜料湿法进行渲染,最后在半干时再次用墨色干法勾勒突出重点,以此来突出描绘对象的...


谢谢丛容兄.
你的解释,使我多了知识.

谢谢许版提醒,补上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 07:00 , Processed in 0.0484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