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10|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友人书简(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3 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友人书简(四)
              文/冯顺志

yy:你好!

  寄来的若干篇散文认真看了,在文字修饰方面作了些修改,你再看一遍。

  这几篇初看还觉得不错,可认真琢磨就不难发现一些问题,老实说有相当一部分写得比较幼稚,有不少学生腔,构思比较凌乱,似乎没能抓住想表达的主题,前后句子总觉得不连贯,叙述语言上有不少疵点。在你前段创作中就明显现在这些毛病,当时工作忙无暇与你细谈,今天整出一块时间来,谈谈你这几篇的感受,以下选出几篇作些语法、修饰、逻辑上的分析:
 
  一、《有种感觉叫久违》“……园林里只有我们俩人坐在树下,四周静静的,偶尔几声清脆的虫鸣,还有细啐的脚步声……”——语法逻辑欠斟酌,一目之间,不觉得有什么毛病,但细看,毛病就出来了,既然只有俩人静静的坐在园子里,“细啐的脚步声”又是从那里来的呢?那说明园子里还有其他人“……你说一个人的生命,其实也如这样的树,在时间里成长、饱满,直到开花结果……和我谈起当年的种种往事……”——“成长、饱满,直到开花结果”——语序有错。“当年”与“往事”——“当年”怎么又是“往事”呢?语句相互矛盾。

  二、《那盏灯》“……长大以后,母亲还一样唠叨,心里有事的时候,希望从母亲那里得到一点的安慰,而母亲不会听你讲故事,她只是说,想想为什么?那种冷漠是在我的伤口上撒下一把盐。我沮丧地回到小木屋,静下心来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在母亲面前狠狠发泄一番……”——“撒下一把盐”,“狠狠发泄一番”用词不当,对母亲而言曲解了。

  三、“……朦胧的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照着小石子路,我与母亲紊乱的脚步声一紧一慢的在路上流窜……”——“脚步”而不是“脚步声”;“流窜”用词不当。

  四、《给卖花的小女孩》“……朋友出于好奇,那天晚上他躲在一个黑暗角落观察起小女孩……”无须躲着观察,形容不恰。“……老人显得很平静。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微薄的工资来买花……”——既然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何来工资?养老金、退休金都不等同于工资。
 
  五、《绿》“……现在回到那片山上,再看当年种下的树已剩无几,幸免存活的树如今挺拔高大……”——何谓“幸免存活”,只有幸免于难。“……遥想在遥远的撒哈拉的沙漠那衣襟褴褛、蓬头诟面 ,一步一步跪的教徒们,艰难地爬蜒着……”——此文牵涉到宗教信仰,“衣襟褴褛、蓬头诟面”这样的形容描写妥当吗?

  还有不少疵点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什么要对你的这几篇文字做些语法逻辑分析呢?这关系到我们“汉字文化”的精确性与模糊性。语言学家人认为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汉字文化”。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都构成一番独特的景致与神韵。“好”“人”、“山”、“水”、“文”、“爱”、“天”、“命”等等,虽然只是一个音节字,但都代表一套丰富的概念和文化内涵。汉语最大特点是:它规则最少、省略最多,最灵活、最简洁、最含蓄,信息量和想象力最大的语言,它的表达与叙述充满暗示性、会意性、想象性。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学性最强的语言,是诗一般的语言。莎士比亚说:语言的精确与简洁是智慧之魂(大意)。汉语能够做到最精确与最简洁,这本身就是高度智慧的表现,毫无疑问汉语是一种智慧很高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弄明白汉字语言的精确、简洁规律可循的必要。
 
  精悍、清新、流动是散文特殊要求和共同特色,散文的语言既要简练,又要畅达,简练与畅达统一的基础就是准确。没有语言的精确,状物、写事、抒情都成了费辞,如果语法上再出现毛病,尚不能表情达意,又如何能打动人心呢?好的散文不只要求一般的清晰、准确,而且还要力求做到非常的强劲、透彻。所写的内容,不仅使人一目了然,更要给人一些心灵上的启照和震撼——给人一种“力透纸背”之感。一篇散文力求把一件事物、一种感受的最精彩的一点写出来,在选材时最忌材料的庞杂、冗散。尽管有时旁征博引,说古论今,但其材料都必须经过精心剪裁取舍。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无论从取材,还是从行文上看,乍读都给人以繁杂的感觉,但仔细一读不难发现其“杂”中有“精”,似散漫而清晰有章,每一篇文章内涵统一和谐,读罢令人赏心悦目,韵味无穷,不忍掩卷。

  高楼平地起。看来你现在要正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快的进步。我以为人的才情和他的创作实力是不完全成正比的,尽管你的文学感觉还不错,也有灵气,这只能证实你有了一定的创作潜质,文学的感悟力的确是要有灵气,而更多的在于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社会持久的思考。感悟到的东西,不一定能表现得那么的统一和谐,有的人感悟力强,随时可能产生灵感和创作冲动,这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同样的生活,感悟的程度却不同。有的感悟的就深,有的感悟的就浅;有的能触摸到生活的本质,有的则只能触摸到生活的皮毛;这就是所谓的同样题材的散文却有高下之分的原因。散文不是直接再现生活,而是用作者深刻感悟力去表现生活。所以散文创作中的心灵体验、感悟力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优异的天赋发挥不当,同样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而天赋稍后者发挥得当,又经后天的努力,感悟力就会得到提高,这就是有的人靠灵感写得好,而有的人靠勤奋和积累去写同样取得成功的原因。这主要看他对生活是否持之以恒的观察思考,不断探索生活中的真谛,贵在敏锐与坚持。散文创作不能有了一点感悟,还没有做深入的思考,还没有把事物看透切,就匆忙去写,这样的结果大多写不出好作品。思考与坚持同等重要,你思考多了,生活的积累丰厚了,很多东西积淀在你心灵深处,经过许多年的沉淀,感悟出许多生活的真谛,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就会写出一篇篇好散文。再就是语言基础一定要扎实,语言关一定要过。要让文字有质感和张力,让文字的涵义沉下来而不浮在表层,这是你现阶段所需努力的目标,所以你需要许多的补课。也就是说要花些时间把语法、修辞、逻辑巩固好,就你前阶段散文创作问题,曾有几位报刊编辑和文友向我提示过,要求你进行一番严格的语言基础的训练,我觉得很有道理。程先生还很热心的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我,谈你文章的得失,十分诚恳地提出一些你的文学基础方面的看法,当时我出于对你的偏爱,却急于求成地推介你的作品,忽略了你基础方面的问题,现在看来我有对你炒作之嫌,这样不好,这个责任在于我,我得向你检讨!
  
  你把原稿输一份,先对照一下为什么这样改,要学会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文不厌改。现在很多初学作者写好了就急忙往外发,甚至多看一遍都没有,这是很不严肃的创作态度,希望你不要有这个毛病。对于你今后的创作,我主要和你谈文章的大处,具体文字方面要靠你自己去磨练,希望你今后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
   
  三年多来你在文学创作上是取得一定的成绩,大家是看在眼里的,也为你高兴。你说目前自己正处于文学创作上的“困惑期”,说对了,这是好事,说明你理性地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文学创作上的“困惑期”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这个话题待找时间我们再作探讨。为了在文学之路上避免少走弯路,建议你沉下心来读书,要耐的住了寂寞。我以为你还要补一大课——历史的和地域文化的两大块,要读懂一点历史和了解一些母体文化(包括地域文化),这课题如果没补好,恐怕在今后创作上会给她带来难以想象的缺失与遗憾。我想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对他们所处的地域文化是比较了解的,甚至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凡成功的作家没有不热爱他们所处的地域文化,他们文化底蕴的最基本的养分是母体文化给予的,要成为一位真正作家无论如何是越不过这个坎,否则就很能写不出厚重之作,很有必把它们研读好。

  总之看到你的成长,我由衷的高兴!今天和你谈这些,语气可能偏重,相信你能理解,说的不对请批评。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你尽快成熟起来,走出闽北走出福建。
   
   祝进步!
                冯顺志
              2006年2月年23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7#
发表于 2006-3-2 14:04 | 只看该作者
冯兄不容易。整理了不少这方面的。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23:36 | 只看该作者
谢许兄引导!
25#
发表于 2006-2-28 22:02 | 只看该作者
蓝宝石了,沉重的蓝宝石。觉得畅所欲言的辩论很有意思,有这么多人支持冯兄,特别梅之雪女士参与了长篇议论。感谢大家的热情。

嘿嘿……
24#
发表于 2006-2-28 14:26 | 只看该作者
投稿发表对我来说似乎没有吸引力,文字于我总觉得一写完后就不属于自己的了。所以发表不发表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我如何有足够的文学表达能力把我内心世界所窥视到的这个世界里很特别的一些东西,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我想借用文学的视角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些。

也许本身还处在一个模糊的状态下,所以正在思考中。

至于发表我有好多很好的朋友和老师,他们都很愿意帮我,但我自己却心存顾忌,不想利用这些,我想如果真的是好的作品真的值得让别人来看的文章,其文章本身就是最好的问路石。

最近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过几篇文章,是朋友们拿过去的,结果不发表出来还好,发出来后我觉得丑陋不堪了,甚至是有头无尾,我认为文章不应只有优美的文笔和漂亮词语,更应有它的思想性,可是由于报刊的地方政府喉舌的限制,往往顾忌重重。

但我应当学习传统文学的严谨的写作作风,比如至少没有错别字。在用词上的精炼和推敲。近来我在读书,我觉得多看些书可能于写作和丰富自己有极大的好处,不急着去写了。把心安静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我觉中财很好,中财网友们的文笔和文风也极好,值得我长期学习。再谢冯老师!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05:3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梅之雪:
  很高兴与你交流。学习不敢当,应该向你学习!
  你已经写了不少文章,有的还相当的不错,完全可以在媒纸上(报刊杂志)发表。你可以研究一下什么样的刊物的内容和风格适合自己的文章投稿,毕竟媒纸文学是主流文学,写到一定的时候应该要考虑作品在媒纸上发表。现在可能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主流文学”小视“网络文学”,而“网络文学” 又抵触“主流文学”。我以为“主流文学”不能小视“网络文学”,而“网络文学”也不能抵触“主流文学”,两者应该相互“交融”。其实严肃的文学网站有的是有水准的,如中财论坛就是个十分严肃和讲究比较纯的文学论坛,拥有相当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尽心尽职的版主以及聚集了全国各地较高水平的专业与业余作者,是个很好学习与交流的文学平台。你已经与本省本区域的文学界有了接触,(为弘扬家乡文化办了文学网,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他们的引进与推荐,这样会省去你很多的精力,但关键的是其刊物的办刊方向与风格上需要什么的作品,再就是作品本生的质量了。
  祝你成功!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2-26 23:37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看余华的一篇采访,谈及写小说,他说写到一定的程度就觉得是叙说在控制着自己往前。”——和你一样很赞同余华这观点。“叙说的控制”,我以为鲁迅做得特别的精当,《祝福》是最典型的一篇,鲁迅对祥林嫂的眼睛三次不同的描写——祥林嫂初到鲁家时总是“顺着眼”,表现了她的温顺善良;第二次到鲁家时虽还“顺着眼”,但“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明了她精神上受到过巨大的创痛,极度悲伤;第三次在沦为乞丐之后,祥林嫂整个人完全换了一个人,她脸上“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说明这时的她已濒于死亡,精神麻木极致,心灵受到极大的摧残。鲁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过主人翁三次不同命运的遭际对比,刻画出了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让人过目不忘。鲁迅的小说,作者从不扮演叙述的角色,而是把极节省的笔墨花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和制造场景氛围上,很值得借鉴。
21#
发表于 2006-2-26 18: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冯老师,我看到你在我博客里给我的留言了,也谢谢你对我的鼓励。写了几年的文字,除了在中财外,没有在外面投过一次稿,因为我不知道哪里的杂志会用我这样的文字,对于文学我唯一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我给家乡办了一个文学网,由此我接近我一些作家和诗人。但是办网站这半年来,我却深感迷失了我自己,也可能因为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写作了,我总是在追求写作的意义,由此让自己误入歧途了,而失去了文学作品还有自我陶醉之美吧。

我记得最初写的时候,是这样的,不管写得好或是写得坏,动笔总比不动好,所以现在对我来说,没有能进入那个一动笔就成大作的时候,故依需要动,动一定还是比不动好。

再谢老师,今天看了一篇你写的散文,感觉你们那一代人,能走到今天这地步真的不容易,如果不是自己付出巨大的努力是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向老师学习。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2-26 17:53 | 只看该作者
  梅之雪:你好!
  不好意思在这里指手划脚地谈文学,在下才疏学浅,读书甚少,更没有写出什么有价值的作品。是的,这篇书信是写给我辅导了近五年多时间的现在又在读研的学生,(她毕业于中文系)写了不少散文诗歌,近年某篇散文还获得省“百花奖”,为她高兴的同时,又为她的基础方面还不牢靠,而感到焦虑,所以心里比较着急,才写了这封书信,说的很不到位,请多批评指教。
  你谦虚了。在中财和你的博客文集里读过你的一些清新质朴,时有闪烁出哲思闪光点的作品,尽管读的不多,但不难看出你是位好学勤奋、才情四溢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文学作者。对你最大的感受,就是你有着一种获取原始生活的生活力和感悟力。如大作《今天我就这样斯文扫地》,是篇比较成功的作品。作品通过帮母亲送一回货而发生一系列的感喟,体悟出许多生活真谛,立意新,内涵丰厚,语言基本功也很扎实。还有《青春风铃》等能把自己的感受思绪演绎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都是上好的作品。你是有心人,能很敏锐地潜入进生活,这正是你优势所在,期待读到你更多更好的作品。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2-26 16:3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王纪金 发表
学习到了很多写散文的技巧,散文是我的弱项,谢谢

——————————————————
纪金兄客气了,谢批阅!
18#
发表于 2006-2-26 12:11 | 只看该作者
冯老师,您好!
  很认真的阅读了你的这篇写给你学生的书简,于是我大有收益。我也是一位文字的爱好者,从最初无意识的轻敲文字书写心情到现在有意识的去挖掘生活狠补自己在历史和文化知识方面的缺陷,甚至自己在语文基础知识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严重空白,我把自己逼到了不敢动笔的程度了,由此陷入了深深地困惑。这也可能是眼高手低,自己只需要写几行字就知道这文章值不值得写了,若是写不出好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字,又问自己这书写有必要吗?

  我能一眼看出很多的好文章,看得让我兴奋和激动,也老是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写出那样的好文章,尽管我从不投稿,或是渴求发表,我发现自己缺乏那样一种力量,有时感觉存在于心里,但却没有足够的功力把内心的感觉或是感悟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达到文字和内心感悟的和谐统一,若是表达得不到位,我又担心自己浪费了好题材,这样我的心里积累了一些东西,但是作品却越来越少了,偶尔看看自己现在写下的一些还没有成形的文章,语言上是比从前理性和成熟了,但是却没有了过去的那种随意和飞扬。

  昨天看余华的一篇采访,谈及写小说,他说写到一定的程度就觉得是叙说在控制着自己往前,而过去我写文字只需要起一个头,后来会写出什么都是叙说控制着自己,甚至我也不知道会写什么,而现在有时可以把一篇文章从头到尾的在心里蕴酿,包括哪些取哪些舍,但真到了动笔之时却在连惯性上找不着词语。所以那些片段终成了片段落在自己的心里,有时憋屈得难受。所以最近又上中财来学习了。看了些文章,但是自己还是缺乏写作的动力。
17#
发表于 2006-2-26 08: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到了很多写散文的技巧,散文是我的弱项,谢谢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2-26 01: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安永红 发表
佩服并学习老师的严谨!

——————————————————————
多指点,问好!
15#
发表于 2006-2-25 11:40 | 只看该作者
佩服并学习老师的严谨!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00:2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牧文老树 发表
确实写得不错,值得学习!

————————————----

谢谢牧文老树批阅!常有胡诌,请多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 06:23 , Processed in 0.05697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