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学热与“北大边缘人”010-6276736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6-14 1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游学热与“北大边缘人”
           柳哲

     
    我国的游学热宛如一股旋风,席卷了中华大地,游学的人流,从农村涌入城市,从国内飞向国外,从企业走进高校,与近年出现的留学热和考研热等现象成为我国新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可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各大城市随处可见各种企业管理培训班、考证班、研讨会、考察旅游团、展览等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游学热的出现与中国近20年的社会急剧变革和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有关,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人们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求就越高。世界需要交流,国家需要开放,人类需要沟通,社会需要进步,作为地球村里的每一个人就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文化。传统意义上高校教育和留学教育就无法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社会需要一种更快捷、更灵活、更实用、更主动的学习方式,游学便是最好的一种。其实游学在广义上说,包括一切的学校教育和留学教育,以及其它的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学习方式,如进修、旅游、个人交流、考研、语言培训、职业培训、网络交流等等。作为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科学中心的首都北京自然成为游学人士的首选之区,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和知识重镇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则是游学族最为理想的游学胜地。在这里的企业管理培训班、进修班、讲座、研讨会等等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文凭仅仅代表一个人曾经接受过某种教育的证明,并不能证明他的能力有多高,更何况学习是终身的事情。真正能证明一个人的是他的能力和对社会的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是不断地主动地快乐地游学,向一切的高明者请教并与之交流,尽量采用更多的学习方式,如进修、旅游、升学、出国留学、自学、网络教育等等,不是拘泥于某种方式,如文凭、职称考试等,而应更开放的学习心态,去接纳我们需要的知识和精神滋养。特别是北京大学,自从蔡元培校长主校以来,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广泛吸收有思想卓见的人才担任北大的教授,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周作人、梁漱溟等等。同时提倡校外的求学者到北大旁听,大学课堂向一切求知的校外人士开放,可以自由旁听和与北大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驳难。因游学旁听而成名的就有梁漱溟、**、陈毅、沈从文、曹靖华、周建人、李苦禅、许钦文、成舍笔者、孙伏园、瞿秋白、冯雪峰、柔石、丁玲、金克木等等。北大的自由听课的优良传统在解放后的近30年几近中断,直至80年代才逐渐恢复,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到北大游学、旁听、进修的社会人士越来越多,掀起一股不小的北大游学热,以至于去年3月的“北大边缘人”的浮出水面。笔者是“北大边缘人”的倡导者,也是北大边缘人浮出水面的见证人。笔者深知“北大边缘人”的浮出水面与中国掀起的“游学热”有关。
     现在,笔者翻开了前年2月7日的日记,笔者在日记本早已写下了《北大边缘人的故事》的写作提纲。当时笔者认为自己虽在北大曾经自费进修,也免费听了北大的不少课程与讲座,为了半工半读也曾在北大出版社工作了近二年,可以说笔者吃在北大,住在北大,工作在北大,学习在北大,创业在北大,但笔者始终找不到自己在北大的身份,北大人,似乎还不够格,北大也似乎不承认,如果与北大一点不沾边,似乎也与事实不符。那天,当笔者苦苦为此思索并漫步到北大三角地的时候,也许北大三角地赋予了笔者灵感,“北大边缘人”5个字忽然跃入笔者的脑际,笔者欣喜不已,笔者终于找到了自己在北大的称谓“北大边缘人”。为此,笔者便打算写一本《北大边缘人的故事》的散文体自传。在该启事中写到:“在北大边缘学习、生活、工作的各色各样的‘边缘人’肯定不少,他们如饥似渴般呼吸的是燕园清新的空气,吮吸的是未名湖甘甜的奶汁,汲取的是北大一百多年历史积淀而成的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感受的是北大博大精深和有容乃大的学术氛围。他们有缘与北大结识,虽然穿的不是北大的校服,但他们的身上同样流淌着北大的血。”“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全国各地来北大旁听、进修求知的人士不计其数。他们每一个人与北大的结缘都会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或喜或悲,或得或失,都给北大这位巨人增加了内涵,积聚了力量,也肯定会给笔者们许多新的人生启迪。北大造就了大量的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北大人’,而是北大围墙外的特殊意义上的‘北大人’--‘精神流浪者’,笔者想这批‘北大边缘人’,在以后,必将会以他们的成就来回报他们的‘干娘’--北大。为了总结20余年来曾经在北大旁听、进修、游学、生活和工作过的所有已经成名或正在北大旁听的‘北大边缘人’(也包括从‘北大边缘人’通过努力最后而成为‘北大人’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教师)的经验与教训。北京听涛社与有关出版社正在策划编辑出版以在北大有过旁听经历的‘北大边缘人’的生活经历为题材的散文集《北大边缘人的故事》。入选文章字数在5千至1万字左右为宜,要求真人真事,文笔优美,要对北大有所感受。当然,也欢迎以北大边缘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诗歌、剧本、学术文章等,笔者们可以考虑以另外形式择优出版或推荐发表。欢迎投稿,稿子一经录用,即付稿酬。本社拟办一份为‘北大边缘人’提供交流和服务以及为社会各界了解‘北大边缘人’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内部交流网络刊物《北大边缘人报》和《北大边缘人》的杂志,特向社会各界寻求合作者,聘请部分通讯员、编辑和记者,有意者请与柳哲先生联系,或将应聘材料寄给本社。笔者们愿与所有的‘北大边缘人’结缘!”
    “北大边缘人”的提出,它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位在北大游学的朋友更好的建立自信心和找到归属感,让他们自觉自己与北大师生在身份上的客观不同外,他们同样与北大人有着弘扬和承载北大精神的使命。北大边缘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群体,绝大多数北大边缘人都是自信、自强的顽强拼搏者,但不能排除个别来北大游学的人士,爱慕虚荣,往往在北大和校外诓称“北大人”,以北大的牌子而谋取私利,甚至有不法分子混入北大,对于这样的人士就不能将他们纳入北大边缘人的行列,将他们拒之门外,一旦发现这样的“北大边缘人”,我们要除了帮助与教育外,还要揭露他们的虚伪和罪恶。纯洁北大边缘人的队伍,是我们每一位北大边缘人的责任和义务。北大边缘人,较之于北大人,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困难的特殊群体,每一位北大边缘人都要互助互爱,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学术上互相切磋,在事业上互相合作,从而使北大边缘人在不久的将来脱颖而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有所作为,以不辜负95岁的北大学界泰斗张岱年先生对北大边缘人的期许“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北大边缘热线010-62767364,caojuren@vip.sina.com)
   “北大边缘人”倡导者
         ——柳哲个人简历
                            雨心
   
     柳哲,1970年4月20日出生于浙东金华。从小就以21世先祖、元代著名学者柳贯,现代著名作家、乡贤曹聚仁为人生楷模。
     89年高中毕业,在校时品学兼优,任文科班班长,曾在《少年文艺》(1987年第9期)、《中国青年报》(1988年12月13日)等发表文字。
    高中毕业后,自愿在农村从事教育、青年和乡土文化研究工作5年,其间曾担任语文代课教师、国庆村团总支书记、横溪镇文化宫专职管理员、浦江县曹聚仁资料馆筹办负责人等。1992年5月,当选为共青团金华市委委员,曾得到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奇葆、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沈跃跃、副书记王辉忠等的赞许。
   1996年3月自费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并参加北大五四文学社、爱心社、新经济成才促进会、北大研究生会等学生社团,曾任北大研究生会宣传部副部长等。至今已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美国侨报》、《世界日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香港《大公报》、台湾《传记文学》、《中国文化报》、《文学报》、《鲁迅研究月刊》、《浙江日报》、《金华日报》、北大校刊等发表文章、报道500余篇。
   1996年12月至1998年7月在北大出版社文史哲编辑部工作,协编《全宋诗》,并业余在北大旁听。1998年3月开始在北京独立策划筹备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曹聚仁研究会。曾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文坛泰斗冰心、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原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童小鹏、北大学界泰斗张岱年、季羡林,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蔡尚思、贾植芳等等的支持。特别是北大中文系原主任严家炎教授、当时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费振刚教授及曹聚仁胞弟曹艺、继子曹景辉、女儿曹雷等的大力支持。2000年与曹聚仁胞弟曹艺一道协助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曹聚仁文库”。2002年7月23日策划举办“纪念爱国人士曹聚仁逝世30周年全国巡回展”,先后在杭州浙江图书馆、北京万圣书园等地展出。
    2001年3月22日,在北大首先提出“北大边缘人”的称谓,之后成功策划了系列“北大边缘人”相关活动,参与策划了“北京大学博士生文化节”、燕园寻梦--北大边缘人雅集等活动。引起数十家媒体关注,正在北大校园内外的新闻热点。
柳哲立志持笔从商,正在为实现“新儒商”的梦想而努力。最近二年,他开始在北大学习管理课程,旁听有关经济讲座,同时担任北京千载文化艺术中心执行主任、总策划,曾策划出版了《中山颂》等图书。由于柳哲有着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扎实深厚的文化功底,加上他又有较强的社交与策划能力,得到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负责人的赏识和重用。他还曾受到美国孙中山基金会负责人的赏识,参与策划了“祈望世界和平工程”的系列活动。至今他已与国内外不少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被多家媒体聘为特约撰稿人和特约记者。

电子信箱:caojuren@vip.sina.com
电话:010-62767364
手机:013051818154

2#
发表于 2003-6-18 16:32 | 只看该作者
持笔从商, 新儒商
呵呵
恭喜发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0 07:43 , Processed in 0.0658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