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人物之四:尹生一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13 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人物之四:尹生一家

  尹生的家族在本村算是旺族,两个哥哥在本村有相当的声望。大哥是多年的生产队长,二哥也当过保管、会计。但尹生从小过继给姑家,他给姑妈称妈,给姑夫称大。尹生姑家是城里人,做点小生意,还有几亩地,土改时就被划成地主。尹生的姑夫待尹生很好,象亲生的一样,从小供他上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当时是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多少识点字的都被安排工作,何况一个高中生更是稀缺。所以就有几个地方来争着要他。经过短暂的培训,尹生就被分配到洛阳某单位当会计,但尹生干了不长时间就跑回来家来。后又被上边找回,分配到洛阳荣军学校当教师。但未几他又跑回来。有人问他因为啥?尹生说,成份不好,干不长。与其将来让人家开销了,不如自己早点回来。其实当时象尹生姑夫家,这样蚂蚱大的地主,子弟参加工作的多的是。尹生是已经成家的人了,姑夫也不敢细追问,就容忍尹生随自己的便。尹生脑子绝对聪明,上学时,数理化功底很扎实。二十多年后的1977年恢复高考,还有人上门请教他。因此熟识的人都为他感到可惜。

  尹生回到家后,无所事事,终日和一群市井无赖混在一起。反正有二老在前面顶着,日子还算过得去。尹生的妻子名叫群,妈却只生了她一个,于是也就跟着她过。群长得漂亮,比尹生小几岁,家里是贫农成份。她爱在人前抛头露面,参加一些公共活动,比如扫盲了,游行了。群上过几天扫盲班,识得几个字,就觉得自己很有文化,比谁都知道得多。如果你和她短暂接触,看不出有什么毛病,谈话时间稍微一长,就觉得哪儿不对劲。那时候讲成份,成份好的人很优越,她就经常在人前说“我们贫下中农怎样怎样”。群表面看很精很能,实际上“倒二不着三”。后来有人给她起外号叫“二十三对半”,就是说人的染色体本来是二十三对,但她比别人多了半对。尹生的两次逃避工作,是否与这样一个女人有关,就很难说了。

  1958年成立大食堂,把社员家的粮食都集中起来,美美吃了一段时间。到了六零年,粮食供应紧缺了,按人口每人每天半斤毛粮,再加上大、小队干部从中克扣,实际用量不足四两,许多人得了浮肿病。社里偷盗成风,连最拥护合作化的老贫农都偷,不偷就意味着饿死。仓库保管员偷粮,饲养员偷料,磨面员偷面,食堂的伙伕、会计不用偷,可以尽饱吃。上山打柴的专业队有补助粮,出工在外的有补助粮,剩下没门路的人只好挨饿。成份好的能偷尽量偷,成份不好的不敢偷,如果被抓,那将是敌我矛盾,阶级斗争新动向。

  尹生虽是地主子弟,但他结交的朋友都是有根子的,社队干部的子弟,加上妻子属于“我们贫下中农”,倒没有人把他视为另类。尹生和他的一群伙伴们,在这期间如鱼得水,运用游击战、运动战和看管庄稼的民兵们斗智斗勇。他们一般不在近处作业,都在十里、二十里以外。白天休息,晚上出动,夜夜满载而归。尹生觉得这样的生活挺有刺激性,因此也没有想过要学点什么手艺。不久上边发觉不对头,下令对没有条件的队停办食堂,紧接着又下令农民半日劳动,半日休息。黑市粮票卖到几元钱一斤,社会上开始流行许多新名词,什么“糖豆干部、肉蛋干部”、“瓜菜代”、淀粉食品等。尹生发现偷盗这一行,不太方便了,公安人员经常夜里行动,三天这个被抓了,两天那个被收审了,事情都和“吃”有关。边远山区开始盛行开小片荒,集体的庄稼长不好,年年不够上交,而社员小片荒、自留地里的庄稼却长得茂盛。这期间又出现“借地”这个名词,“借地”和自留地里的庄稼归社员自己,日子稍好一点。但第二年又不让借了。有人说,旧社会的老百姓叫“老鳖性”,现在的老百姓叫“社员”。鳖的形体是圆的,有时把鳖也叫作“圆”,反正老百姓新旧社会都是“鳖”,想咋日捣咋日捣吧。


  不管咋说,农村土地广,能吃饱饭,比城里强,于是尹生又打算下乡。很快,通过农村的兄长把户口迁到本村。农村不缺住处,只要有力气,到处可以打窑。兄长又给他指了一处叫槐树下的好地方,向阳背风,避静清爽,打几眼窑,还可以盖几排房子。若是别人家,是很难占据这一块位置的。尹生一家很快就安顿下来了。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只要有件农具就可以挣工分了,干活随大流,分的口粮、杂粮和其他社员一个样。有当队长的兄长照顾,尹生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时已是文革时期了,什么文斗、武斗,什么走资派、造反派,抓革命,促生产,还有什么“硬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学生打老师,连孔夫子也被揪出来斗了一阵子。不是今天什么地方出现反动标语了,就是明天集合社员搜寻台湾飞机撒的传单了,总之是闹得不亦乐乎。社员白天在地里磨洋工,下工后到自己的自留地那才叫真正的干活。当时的分配原则是“人六劳四”,人口多占便宜啊,于是出现了人口的迅猛增长。

  妻子群这期间又为尹生生了两子一女,有道是子多福多,村里人也都很羡慕。“五男二女坐八抬(轿)”哩,现在尹生是三男一女了,起码可以坐“四抬”。但尹生家里的事情,都由群说了算。群长得漂亮,人就浮漂,对别人说起尹生从不提名,总是“我那鬼娃子货,我那鬼娃子货”,妖妖忸忸,也不知道是赞美还是喜爱,反正给人麻酥酥的感觉。日久,“鬼娃子货”成了村里女人对自己男人的一种爱称。

  农村有句俗话,说“男人是个耙,女人是个匣。不怕耙没齿,就怕匣没底。”意思是说,过光景全靠女人,或者说女人比男人更重要。在农村生活,夫妻俩紧密配合,紧抓紧挖,能把日子过囫囵都不容易。如果再是个大撒把,那光景就成了“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群是个没有成算的人,她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哪个热闹的场合也离不了她。在地里干活,总是爱吹,我在城里时咋着咋着,我年轻时候参加过秧歌队,入过团怎么怎么。她很自信但不切合实际。尹生是个热心人,方圆附近谁家有事都去帮忙,自己家里的活却拖拖拉拉。加上儿女多,日子就过得一塌糊涂。

  一晃十年过去,尹生的大儿子德该是订婚的年令了。后岭上有一老汉和尹生很能谈得来,就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尹生的儿子。主动托媒上门提亲,这在农村对男方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本以为是一说两响,谁知尹生的妻子群嘴一撇,说:“哟,那女子没文化,又是个富农子弟,不行!”转过身又对尹生说:“你都没看咱那两个侄媳妇都是教书的?咱去找个文盲,在一家子面前也说不起嘴呀。”她只知和兄长们攀比,却不想想人家的儿子都有工作,家境也好。而自己是什么水平?这事没说成,以后又说了几个,不是女方嫌男方没房子,就是男方嫌女方土气。尹生的嫂子们劝说道,不敢要求条件太高了,不然会误了孩子婚事。但尹生妻子群反驳说:“我只要生下娃子,就不愁说不下媳子。鞭子扎起一大群!”这话够噎人的,别人谁还再劝她?

  尹生在城里有两间土木结构的房子,两个老人过世后,房子就租了出去。有人建议尹生,把城里的房子卖掉,弄俩钱,在村里美美盖两所象样的房子,能安插两个孩子。“你劳力多,修两幢房子费不了多大事。”好友也劝说他。这话被尹生妻子知道后,跳着脚在村里大骂:“我城里有两间房子别到他眼里头了?唵!捣着让我把房子卖了,回城没处去,他就高兴了?”在当地自己烧砖瓦盖房是很普遍的,只要有劳力,木头什么也不缺,盖几间房子绝不成问题。但尹生父子四个壮劳力,逛逛乎乎几年,到了也没有盖下那个房子。尹生的两个哥哥也担心尹生没有房子,儿子们不好找媳妇,于是商量着把生产队的三间库房便宜卖给尹生。

  三间库房又矮又低,即当宿舍又当鸡圈,人鸡同笼,实在不合适。孩子们大了,同居于一屋,别人都觉得别扭。因为没有厕所,解手得跑到附近庄稼地。尹生的岳母眼睛不好,有一天夜里出来解手,竟跌到红薯窖里窝死了。第二天四处找不着人,经别人提醒最后才从红薯窖里找到。可见夫妻俩有多马虎。这时孩子的婚事仍无着落,大儿子德没说下,二儿子全也到年令了,三儿子贵也不小了。尹生的大哥急得亲自出马,到处张罗,托亲戚找朋友,为侄子说亲。好不容易有一位邻居作媒,给介绍城里一位姑娘。姑娘名叫英子,比尹生的大儿子德小七、八岁,长相不错,体格健壮。只是从小听力有障碍,和别人说话多是看口型理解意思,发音不太准,大家都叫她“半语”。半语从小没了娘,但家务活样样精道,过光景是一把好手。邻居以为这是个好茬口,就来尹生家提媒。尹生不在家,邻居就先给群说了,群一听,就说:“你说的这家我知道,她爸是个死狗货,又是地主子弟。你就不要给我那鬼娃子货说了,首先我就不同意!”当下给媒人弄个大难看,连门都出不来。媒人出来坐在场边,抱住头生闷气。心想,哪有掂着猪头寻不着庙门的事?正巧村里有个叫江子的青年,和英子年令差不多,也因为家里穷说不起媳妇。正在地里干活,媒人就站在场边把江子喊上来,江子上前问:“叔,啥事?”媒人说,你跟我走。原来这天英子的姐姐正好在媒人家串亲戚。媒人把江子引到自己家里,对英子的姐说:“你看这孩子跟咱英子配不配?”英子姐说:“只怕人家嫌咱英子是个半语。”媒人说:“没事,我打保票。”当时把江子弄得一头雾水。媒人对江子说:“你回去给你爸说,叫他买上礼物,明天叔带你去相亲。”江子爸妈一听说,赶快前来谢媒,说:“不管成与不成我们都要谢你,总算有人给咱江子提亲了,开了个好头。”第二天媒人引上江子进城相亲,英子爸首先同意,英子也很高兴,连说带比划,意思是:“以往提的几个年令都太大,倒象我叔、伯。这个行,行!”英子和江子两人一拍即合,很快成了亲。小两口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父母,日子过的和和美美。

  尹生是个热心人,村里谁家有事他都前去帮忙。村邻们也都愿为他儿子的婚事操心,但经过群的几次伤感,慢慢都退避三舍了。大儿子德三十岁了,媳妇说不成,看起来面相也老。一来二去越发不愿到人前去,变得沉默寡言。每天除了下地,别的什么也不参与。尹生三个儿子都长得不怎么的,但女儿霞却出落得亭亭玉立。霞就成了她妈骄傲的本钱,人前人后总是忍不住地说:“你看我霞,哎哟,吃啥了嘛,个子长的长的,”再不就是“你看我霞,死女子,眼睛咋恁大呢”,说着看霞两眼,嘴一抿,脖子一扭,似有无限的骄傲洋溢在心头。

  部队在山上设了一个雷达站,驻在山上的一个叫黄保才的兵和霞谈上了。群于是逢人就说,保才给她女儿买这了,买那了,将来要带女儿回他老家,人家老家是大平原,经济条件咋好咋好。还经常和女儿一块上山给保才送吃的,送喝的。村里人背后说,真是个骡子球货!家里三条光棍,不着急,女儿找个当兵的,就烧的七死八活,整天拿女儿腥人,有本事娶两个儿媳妇回来叫看看!

  改革开放了,政策变了,以往下乡的城里人可以回城了。但尹生由于没有过硬的关系,酝酿了多次也没有回成。但城里有两间房子牵着,尹生一家在村里也不安心,总是嚷着回城回城,却总也不见回。就这样拖拖拉拉,什么也弄不成。这时尹生的大侄子全家转市民,搬到城里住了,就把村子里房子让给尹生。群高兴地对人说:“面包总会有的。”她记得《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的这句话。老二全差根没有人给提过媒,老三贵经过自己的努力订了一门亲事。贵的未婚妻和贵年令不相上下,都在二十五、六。女方在尹生家住过一段时间。群嫌女方年令偏大,想给贵找一个年令小些的。村里有一个半吊子,外号“三号子”,身边有一个女儿,十八、九岁了。尹妻就和半吊子商量,把半吊子的女儿说给贵。两人暗中鼓捣,不知怎么被贵的未婚妻知道了,未婚妻主动退了婚约。谁知半吊子的女儿并不愿意,跟上一个打工青年私奔出逃,一去不返。这下贵两头落空,一头挑担一头抹担,气得整天在屋里砸东西,发脾气,骂天骂地,要杀要砍,也没有人敢劝。但不管怎么,婚事是黄了。贵连气带恨,半年后得了尿毒症,没钱医治死亡。又是半年后,尹生也突然中风死去。

  霞已跟黄保才结婚到了河北。大儿子德看看在家里也没什么混头,就到城里饭店给人家帮忙,洗碟子涮碗,挣俩钱。最后经人介绍,和一个寡妇同居了。为什么同居而不是结婚?因为寡妇的男人因犯罪判了十年刑,寡妇有二女,已结扎无生育能力。因养活不起,暂时招个人帮忙。寡妇还经常看往前夫,并没有和前夫离婚。不管怎么说,老大德暂时有个落脚的地方。德别无长处,只能干些搬运、洗涮一类的笨活。家里只剩下群、二儿子全,尹妻嫌孤单,就把女儿霞的女儿从河北引来,长期霸占在自己身边。群没什么可夸的,就开始夸自己的外孙女长的如何漂亮。这女孩从一岁多就引来,一直长到15岁也不让回。女婿来领过几次,都没有领走。村人都说,孩子还是跟上父母好,你把人家女儿占住,也影响她上学呀。群说,我得让她将来给她二舅养老哩。老二全在家里孝敬母亲,也不想出去打工。其姐霞为他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母亲三番五次催他回家,他就辞了工作,回家来放几头牛,母子俩生活。

  生活总会好起来的,如今政府不收农业税,种田还补贴。基本生活不用愁了,尹妻也好象年轻了许多。每天除了放牛,就是看电视。看人家电视里的“梨园春”搞得红红火火,群也跃跃欲试,嚷着要去报名上梨园春。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如今群和一个儿子、一个外孙女、一只狗,外加一只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前些天,村里一户人家的孩子结婚,前去帮忙庆贺的人很多。群坐在麦场的碌碡上,也在那里观望。忽然她站起来,面朝天大声喊道:“自己不能把自己估计太低了,向前看不胜人,向后看还有人不胜呢。”帮忙的人都莫名其妙。群喊完,又大声哭起来。嘴里“唔里哇啦”些什么,没有人听清楚。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10#
发表于 2007-4-20 12:54 | 只看该作者
精华!
9#
发表于 2007-4-17 20:43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类小说,地道,好!!
8#
发表于 2007-4-17 19:20 | 只看该作者
  地道。
7#
发表于 2007-4-16 17:09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很有生活体验哦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5: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田版、程版,永飞和叶老师,多指点啊!电脑中毒了,一个劲重启重启,耽误好多事。
5#
发表于 2007-4-14 08:57 | 只看该作者
很成功的作品,支持精华!
4#
发表于 2007-4-14 06:3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田瞳 发表
作者有很强的叙事能力,这么长的历史跨度,一家老小这么多人物,在作者笔下排列有序,叙述从容不迫,最难能可贵的是总有一种能够吸引住读者的艺术氛围,看似平淡的叙述,却能引领着读者一直读下去。通过一家人的生活...


很支持田斑竹的评论!
3#
发表于 2007-4-13 20:5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有很强的叙事能力,这么长的历史跨度,一家老小这么多人物,在作者笔下排列有序,叙述从容不迫,最难能可贵的是总有一种能够吸引住读者的艺术氛围,看似平淡的叙述,却能引领着读者一直读下去。通过一家人的生活经历,映射出社会几十年的变迁。精华作品!
2#
发表于 2007-4-13 20:15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个沙发,再慢慢地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21:35 , Processed in 0.26616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