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也说眼保健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1 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说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否能够保护视力?最近,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眼保健操可以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等介绍是故弄玄虚,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有人干脆就把眼保健操称为“伪科学”。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介绍,就这个问题教育部曾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专家们的意见是,坚持做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是有好处的。一些中医学者也为之提出相关的理论依据。而眼保健操发明者后人李晓宏女士更是出面证明,她自己就是受益者。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里面的是非曲尚没有公论,我们且不去管它。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和这事件息息相关的当事人——正在校园读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是没有发言权的。也就是说,即使他们普遍认为,眼保健操不过只是一种形式,根本就没有实际功效,那也只能是徒劳,根本就没有办法改变。同样,即使他们有更好、更有效的办法,也只能胎死腹中,绝难得到推广。原因很简单:尽管他们是当事人,但主动权并不在他们手里,真正掌握他们命运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下辖的专家们。目前的事实是,面对如此众多的反对之声,教育部已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考虑对眼保健操本身进行修改或调整”。

  那么,我们就只能私下里议论一下了:眼保健操究竟有没有一点儿功效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其实这根本不劳“专家”大驾,更不用什么中医经络学做依据,只要动脑筋想一下,一切简单明了。比如,我们看书眼睛累了,随便按揉几下,甚至只是闭上眼休息一会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视力疲劳。如能持之以恒,也会起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连这都会有用,更何况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科学依据”的眼保健操呢?

  那么既然眼保健操有用,真正实施起来效果又如何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推拿科主任强调,“认真、标准和准确的穴位按摩可很好地防治近视。”然而试问一下在校的任课教师,除了几个体育老师外,又有几个能准确地说出“天应穴”、“睛明穴”、“四白穴”的位置?老师们尚且如此,学生们更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非但不能准确地按揉穴位,即使是按着错误的穴位也不会认认真真的去做。试想,全班几十个学生都闭上眼睛,装模作样地做着什么操,那该是多么有趣的场景?谁不想偷偷地看看别人做操时是怎样的呢?所以,只要老师一不注意,就总会有人偷偷地睁开眼睛,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忍不住地窃笑。孩子们好奇心强,本无可厚非,连成人们都爱窥人隐私呢,孩子们这样根本就不算什么大过,老师一般也不会过分批评;如果没有干扰别人,甚至都懒得前去干涉。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所谓的眼保健操不过只是一个形式,只要应付过去也就是了。

  许多事情都一样,挑明了之后其实简单至极,其中并没有太大的玄机。眼保健操无论是是否有科学依据,无论是否有实际功效,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为教育部门,必须有一种办法或是措施来保护学生视力。而真正能解决近视频发、视力集体下降的问题,是要从根源入手才是最有效的。一是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二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从题山书海中解脱出来;三是改善学校的学习条件,诸如要保证光线充足之类……如此等等,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应付了事。然而,这些方法或费钱,或费事,或费心,都不如眼保健操经济实惠。只要每天放上两遍录音,看着学生们象样儿地在眼眶周围揉上一会儿,学校对于学生的视力保护就算尽到了职责,又可以免去许多麻烦,岂不是一劳永逸?这样的好办法又岂能轻言废除?教育部之所以要坚决捍卫其地位,之所以要竭力证明其功效,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一劳永逸总是智者的选择,总是管理者的法宝。所以,要进行课程改革,就是要换一个版本的教科书,把类似的科目改一个名字(诸如自然改为科学,美术音乐改为艺术等等。);要改变教师角色,就是要把“同学们”改成“孩子们”或是“朋友们”;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多上几节体音美课,多搞一些课外活动……大抵如此!大抵如此!这样一来,操作轻松,效果显著,社会认可,上级满意,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有理由相信,眼保健操,以及它的同胞兄弟们,大有健康成长、长命百岁的希望。我们拭目以待……(水如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8#
发表于 2007-5-2 16:09 | 只看该作者
  要进行课程改革,就是要换一个版本的教科书,把类似的科目改一个名字(诸如自然改为科学,美术音乐改为艺术等等。);要改变教师角色,就是要把“同学们”改成“孩子们”或是“朋友们”;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多上几节体音美课,多搞一些课外活动……大抵如此!大抵如此!这样一来,操作轻松,效果显著,社会认可,上级满意,又何乐而不为呢?
  
  深有同感。教育改革、教材改革等等都是打着“改革”的旗号捞政绩和资本,将一、二、三改成A、B、C或(一)(二)(三)或1、2、3或别的什么,这样的改革,不改更比改革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9:57 | 只看该作者
谢诸位回复!
6#
发表于 2007-4-23 10:09 | 只看该作者
公与婆也许都对,也许都不对;问题是对错的鉴别有谁来做?
5#
发表于 2007-4-22 18:07 | 只看该作者
是。从来如此,便正确吗?
4#
发表于 2007-4-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22:1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

几天没来中财了,挺想这的。前天看了几篇,才回了一篇,就掉线了。今天好歹自己也凑上一篇,就急忙帖上来,请大家指教!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22:1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6:47 , Processed in 0.1435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