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郑因先生与《河山恋诗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4 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
      最近收到黄梅的一个老诗人郑因先生寄来的《河山恋诗词》,我感慨万千。不管时光如何流逝,有些人和事在我的记忆中总是不会磨灭,还时时涌上心头。

       早在大学时期,我就迷上了旧体诗,这在我们的同学中是很罕见的。我非常喜欢收集、摘抄和旧体诗有关的资料。刚好那个时候,我们的班长经常去辅导员办公室。有一次,他说在辅导员办公室看到了一本诗集《河山恋诗词》,那是黄梅的一个退休农行会计师写的。原来大学那个时候正在搞大学生助学贷款,和农行的人自然有联系,农行也自然喜欢赠送礼品给学校。班长知道我喜欢旧体诗,就找辅导员说情,把这本书拿来送给我了。

      我拿到那本书,如获至宝。我这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叫郑因,是黄梅人。这本书其实只是在黄梅的印刷厂当作内部资料印刷的,里面还有一些错别字。郑因先生是个对读者负责人的人,里面还夹着小纸条,专门指出哪些字印错了。我那个时候就不断地给老先生写信,讲了我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谈到了我对旧体诗的理解。他也不断地回信,坦诚地表达他的思想。我那个时候脾气并不好,有时也在信里说了一些不友好的话,但是老前辈也不生气,而是耐心地开导我。

      终于有一天,我给他打电话,告诉他我就是那个给他写过信的大学生。他很高兴,说要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其实我那个时候已经过得很糟糕了。我刚刚失恋,学费也没有交清,准备考研也放弃了。我觉得前途渺茫,到黄梅去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吧!当然,今天再回想,那时候的想法是很幼稚的。

       我于是就去黄梅找到郑因先生。老人家殷勤地招待了我,还带我到街上逛了一圈,认识了另外两个诗友。他还专门和我谈了他对旧体诗的看法。回到学校后,我满怀感激之情,写了一篇《郑因老先生》,后来这篇文章发到《栖霞》校刊了。

       我前面说的有些内容在《郑因老先生》这篇文章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因此这里写得要简略一些,否则就和那一篇重复了,没有新意了。
坦白地说,从黄梅回到学校后,我的生活一切照旧,我再次失望了。我又继续给老先生写信,希望他忘记我,安享晚年。郑先生又回信了,他说我们鄂西需要我这样的有志青年,我毕业后完全可以回家乡教书,在教书之余同样可以进行旧体诗的创作。

      之后,我的状况依旧不见好转。到了2010年上半年,有一次我又和老先生在电话里交流。他对我说:“咱们来交往的那些诗词,你看能不能帮忙发到你们校报上啊?”我解释说:“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可是我也有我的苦衷。我现在名义上没有毕业,还是我们大学的学生,实际上已经在武汉工作了,很少回学校了。我在大学时和学校的关系都不怎么好,如今人走茶凉,更没有资格和他们提要求了。”老人家也没有责怪的意思,说:“我现在已经有当代诗仙、客座教授等荣誉了,这一辈子没有白过。我老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国的未来就靠你们年轻一代了啊!”听到这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后来的生活又出现了很大的波折。我2011年离开武汉去了北京演讲与口才杂志社,很快又被杂志社下课。我此后不是失业就是生病,生活一度陷入窘境。直到2012年冬天我才到我们乡中心小学去上班。那个时候,我又想起了郑因老先生,写了一首《又忆郑因老先生》:
黄梅一别三年整,觅业求生类转蓬。
饱受辛酸尝老酒,重翻旧信沐春风。
当年未晓前言贵,此刻方知两耳聋。
深恨而今难复见,常思梦里不枯松。

       我把这首诗通过发给了他本人,后来又投到《九州诗词》了。郑因先生看到了这首诗,给我打了电话,询问了我这几年的情况,嘱咐我克服困难,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农村的教育事业中。

       此后很长时间我和老先生没有联系了。他写给我的几封信我准备一直留着,作为永久的纪念。可是没有想到,后来我的哥嫂结婚,我们换了房间,有些东西在搬动的过程中不见了,这些信也在其中,我找了几次都没找到。我一直以为这是我目前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前段时间,我无意中又接到了郑因老先生的短信。原来他的《河山恋诗词》在香港文艺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比几年前的那本内部资料有所增补,里面的《诗家赞誉》还增加了我大学时写给他的两首诗。我把地址发给他,不久这本书还真的寄来了。

       我打郑因老先生原来的电话,没有打通。我再按照新书中的电话打过去,没想到接电话的人是出版社的。她说郑因老先生的女儿在深圳,所以他搬到深圳来了,其他的情况她也不知道。我不知道老先生现在的真实状况,只能默默地祝福他过得好。

        我翻开新书,第一页有郑因先生写给我的话,他说:“祝李灿教师以中华优秀文化育出祖国最需要的人才花朵,她们定是国家与世界的最杰出的人才。”坦白地说,我目前在工作上仍旧一筹莫展,离老前辈的期望相差甚远。
这本书里有作者的诗词理论,也有自己的创作。他的诗里有祖国的风景名胜,我尤其喜欢那一首《燕子矶》:
春绿长江岸,云崖紫燕归。
风波何所惧,展翅弄潮飞。

       尤其首句,总让我想起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但这里化用无痕。

       这本书里也有他收集、整理的对联、民歌,我觉得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毛主席就曾经说,旧体诗要与民歌相结合,老先生就做到了这一点。我尤其喜欢他对的有一副对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实心遵世道,年年君实司马光”。

      老先生是解放前出生的老革命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代巨变,他的诗歌也对这几十年的历史用诗的语言进行了赞誉,他的诗中写了毛主席,写了鲁迅,写了周总理,写了朱德总司令等等。可以说,读了他的《河山恋诗词》就如同读了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就更能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缅怀仁人志士、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了。

       我应该感谢郑因先生,他对我的人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我这二十多岁的时光里,我很荣幸能遇到这样的良师益友。我也坚定了信念,要向这样的革命老前辈学习,把以旧体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不负老辈的期望。

作者:李灿  电话:13733560130  邮编:442220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中心小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有感而发,情愫才会自然和真挚。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事物的缘由和懂得珍惜。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所以 ...[/quote]
当下我们也需要革命情结,只有向革命老前辈靠齐,才能充满斗志。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2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一本诗词,一段忘年之交,文章在浓厚的友情之中书写着对诗词的挚爱和长幼的相互支持、欣赏。我也送去同样的 ...[/quote]
谢谢!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有些事情我也想做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有感而发,情愫才会自然和真挚。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事物的缘由和懂得珍惜。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所以 ...[/quote]
谢谢各位的点评。其实我的散文写的并不好,题材比较单一,局限于回忆性散文。

7#
发表于 2016-4-25 1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从诗歌到人到生活经历,以及对作者诗歌内涵的诠释,多角度呈现了一种文字作者之间的交集与感受。表达出了一种真挚的情怀,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以及一种浓浓的感念之情。问好。

6#
发表于 2016-4-25 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文字写得完整,与郑因先生之间的关系书写得详细而真挚,借诗喻情更见证到了友谊的可贵。

5#
发表于 2016-4-25 0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有感而发,情愫才会自然和真挚。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事物的缘由和懂得珍惜。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所以在忘年交,在文学交往的叙述中,传递出了朴实而又真挚的情愫。文章具有励志的意味。欣赏并问好。

4#
发表于 2016-4-24 2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由收到郑因先生寄来的《河山恋诗词》一书为切入点,在文字的推进中娴熟地抒写出了,与其以文字为依托的友谊。感人的文字,抒写通透、流畅。
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16-4-24 1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文章以朴素、真挚的笔调,书写了与一位老诗人因诗结缘的忘年之交,把生活与诗,以及对诗的热爱,描写得十分真实具体,文中特别对与老诗人这份质朴又真诚的友情进行了描写,读来可以感受到两人对诗对人的纯真态度。欣赏并问好!

2#
发表于 2016-4-24 1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一本诗词,一段忘年之交,文章在浓厚的友情之中书写着对诗词的挚爱和长幼的相互支持、欣赏。我也送去同样的祝愿:“祝李灿教师以中华优秀文化育出祖国最需要的人才花朵,她们定是国家与世界的最杰出的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11:16 , Processed in 0.06198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