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自由王国—中财论坛的先进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1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由王国的实现—中财论坛的先进性   

  中财论坛只所以成为真正的网络文学的开端,首先表现在它的自由王国的实现。

                                 一

  人的生物本体包函两个相互对立的机能:维持生命的机能和再生产生命的机能。自从卵子与精子结合以后,这种受精卵物质基础提供的生物本体双重机能就已经开始,当然,这两种机能在精子与卵子还没有结合之前就已存在。因此,人本体的生长与自我复制的再生产这个双重悖论的机能是遗传的结果。按照唯物辩证法核心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在解释本体意识时,本体的生长与再生产这种双重机能的遗传性是人本体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上述这一假设,已被实验验证,对对则孵出的雏鸡和新生儿进行的实验表明,两者都带着某种固有的、未经习得的感知形式的能力。(霍兰德,150)而这种能力,或者说,机体遗传的生长与再生的先天性能力,被好规则的西方学者解释为所谓的规则。例如,乔姆斯基就把此类现象解释成所谓的普遍法规则。而认知心理学家也认为:这些实验都导致了共同的结论:视、听、记忆甚至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感知将自己的规则或假设或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作比较。(霍兰德,159)

  那么,这些实验都是些什么实验呢?埃德温•兰德的著名彩色幻灯片实验显示,我们为了感颜色,必须在输入的长波和短波色彩之间建起一个平衡点或支点;然后我们围着这个点分割颜色, 并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出整条色谱。视网膜中接收到高强度刺激的区域,会在相邻的低强度区域诱发出一种灰色或黑色的感觉,使得某种颜色看上去不再透明。这就明我们在感知颜色时是把我们的本体机能与被环境包围的颜色两者进行比较,生成关于颜色的图式。

  这种生成图式的过程,在婴儿出生之后,第一瞬间与母体以外的环境接触时就开始了。开始生成的图式又成为后来生成的图式的机能。笔者把这种图式不叫记忆,不叫模版,是因为我们认为这种图式本身具有生成性和再生产性质。关于“错觉”的实验解释了这个机能: “仿佛大脑于对目视形象所体现的对象持有两种假设。当感官资料不足时……大脑绝不打定注意。立方体、颜色和会聚性似乎都会自动地变来变去,但其实这是大脑在不安分地辗转反侧。(霍兰德,158)

  那么实验中所谓的“感官资料不足”是指的什么呢?是指的光波与声波对本体的生长机能和生成机能的刺激强度不够,强度不足以让本体的机能产生图式。这种产生图式的过程,被西方学者解释为人在大脑里有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提出假设的参照物。当外部图式符合这个参照物所提出的假设,感知就产生反应了。事实上,并不是假设在起作用,而是人的生长与生成双重机能在起作用。
内塞于1967年对认知心理学作了一番颇有影响的考察,他的结论是, 看、听和记忆都是创造行为,它们涉及的是我们已在语言处理中见到过的双重结构。一种被步分析,它由比较被动的、“注意前”的阶段产生,提供了指导更为积极的综合过程本身的信息。例如,在视觉中,感知意味着这样一种记忆,它不是具体的,而是图式的。在一系列目光凝视之中,感知者将他面前的情景综合成一个模型或图式,用来自每一凝视的信息为该构造增添细节吉扩充它。因此,整个感知行为蕴涵着产生视觉信息的两类短期记忆:一个简短而孤立的刺激的图式体外受精复制,以及在普通感知过程中构筑起来的可见世界的积累性图式。

  近来有关快整目视杂乱性景的实验显示,我们是在最被扫宙中看见的,而不是像两阶段顺序所解释的那样。即例是在时间过短、来不及进行分离的一瞥中,人们也能够在描述整个情景过程中辩认出个别的物体来。所以,我们可能是以两个同时作用的模式来感知的,即物质位置关系以及语义方面的关系。实验证明,神经系统对于光刺激的反应完全不是被动的。眼表和大脑的行为并非如同照相机或记录仪。 在感知过程中,从输入中提取出复杂的模式,并输入创造性的视觉过程中,记忆中保存的是心智的行为,而不是经验的复制品。棋类激戏(如围棋或盲棋)感知实验表明,我们并非仅仅静态地排列出线个棋子的位置。我们将这些棋子描绘成行动模式。(霍兰德,157)

  这些实验,在西方学者看来,是由于人的心智具有提出假设、并与外部图式进行比较的能力。我们认为,正是人的生长机能与生成机能的双重作用的结果。

  生长机能对于外部的感知,其方式正如皮亚杰提出的同化概念。不过我们理解的这种同化,不是皮亚杰的同化概亿。生长机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过程,是外部世界图式与生长机能同化的过程。同化的机理是外部世界的光波与声波对人的刺激被人的生长机能纳入到其有机体内,并依有机体内部的生长需求而生成图式。这种生成的图式便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当光波与声波的刺激没有达到有机体内部引起需要的程度时,感知就不会发生。外部世界的刺激没有被有机体纳入到其中生成图式。

      二

  本体的长生与生成这一物质决定了其感知的结果是生长与生成的结果,而不是像目前那些机械信息论者所说的,是信息输入、存储、输出这样一个机械过程。这一信息论简单搬用到人的感知领域的实质,是把人的本体看成是机械的、被动的容器,忽视了人的本体的个体性和生长生成性,从而从概念上建立起了所谓的“社会性”,或者说是把自柏拉图和霍布斯以来的“社会必然”论进行了新的强化。在柏拉图看来,人个的需要是由社会决定,由于诗人的工作是模仿的模仿,离真实隔了三层,所以诗人必须被驱逐出理想国。而霍布斯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天性是想彼相加害,所以必须组成社会,以满足相互的安全保护需求。社会论者正是从这里出发,认为本体是社会的产物。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解释社会的:个人为了性的需要,组成家庭,为了生产的需要,组成主奴关系,从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成了。

  当今的社会论者,只是柏拉图时代那种力图为统治者统治社会寻找借口的所谓理论的简单翻版。精神分析理论在弗治伊德那里,发现了个体的本体,但是,他却把个体的本体看成是社会性与个性的矛盾体。本我、自我、超我的划分,天才地发现了本体的存在,但却把本体加上了社人因素。但不管怎样,弗洛伊德的自我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拉康精神分析理论,被某些人看成是所谓的“发展”,“进步”。因为拉康把弗洛伊德的“自我”的利比多性本能也看成是社会的。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镜像”理论,认为儿童建构的第一个概念,不是自我的概念,而是他人的概念。换句话说,要拉康看来,要是没有“社会”的存在,儿童几乎就不能成其为人了。他几乎就不能产生概念了。正是从这个错误的概念假设出发,或者说,他把儿童照镜子这个现象进行了错误的解释,从而发展出一套所谓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并不重要,主体实质上是一种主体间性。可是,他依然没法否认,没有主体,哪来的主体间性这理论存在的基础呢?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的组成是由于“善”的目的,而霍布斯的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的组成是由于“恶”的目的,都是力图解释社会及统治阶级存在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个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村坊,村坊组成社区,社会组成城邦,城邦即国家。于是,国家的统治就是“合理的,”“必然的”。

  经过了几千年的合理化强调之后,马克思信手颠覆了这种合理性,他认为,人类未来的社会是一种没有国家的社会。无产阶级是最后一个国家阶级,即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之后,它就同时推翻了自己,它消灭了资产阶级之后,它就同时消灭了自己作为一个阶级的属性,因此,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没有阶段,因而没有国家的社会。
马克思这一科学的理论创造,就在于对社会科技的伟大威力的把握,进而由科技的发展,发现了人的巨大创造力。当这种创造力被发挥到极至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就巨大地发展,其发展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人满足其生长生存的需要,因此,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现阶段的产品的稀有性导致人的掠夺、导致强的一人、一群人为了掠夺占有弱的一人、一群人的产品而实行的统治,并形成了国家强制统治的组织形式。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武器。正说明国家的掠夺性质和剥削性质。

  当社会生产力强大到这样一种程度,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产品的掠夺和占有变成了多余的活动的时候,变成了根本没有必要的时候,剥削的停滞,掠夺的停滞,其背后是人的创造的巨发潜力的发挥。那时候,人的任何一举手一投足的行为,都会带来巨大的产品,带来远远超出自己需要的程度的产品,人的劳动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不再是现阶段的感到乏味,感到辛苦,从而产生讨厌的思想。那时人们的劳动就是一种享乐过程,一种享受的过程。

  马克思是按照这样一个历史唯物论的推理过程推出的未来社会的模式。原始社会之所以是原始社会,是因为科技水平很低,人们的生产力很小,只能靠人的体力,而不是靠人的智力来实现创造,因此,个人的劳动只能满足个人的生存的基本部分。这时间,掠夺虽然是每日每时发生的,但由于一个本体的劳动一旦被掠夺,就意味着本体的消亡,常常时争夺的双方同归于尽。正是这样一个基本现象,才使得原始社会的掠夺可能由于产品太少而变得相应的少一些。

  随着人的创造力的不断发挥,个人的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个人所能产生的产品,除了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外,还有剩余,这就使掠夺并不会导致掠夺与被掠夺双方同归于尽的后果。因此,掠夺才能为可能。于是那些强者掠夺了弱者的产品,但弱者却没有因为他的必需品被掠夺后消亡,而是还有生存,还能产生新的剩余产品。于是,社会就产生了,国家就产生了。社会与国家的基本存在,就是一部分人掠夺另一部分人的剩余产品这一行为的常规化、概念化、意识化。因此,从奴录社会形成的国家概念、社会概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掠夺。

  人的创造力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个人的剩余产品不断增多,个人的创造力不断增强,奴隶社会那种个人向个人掠夺的社会必然被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封建社会代替。并进而由于个人创造力的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科技,从而使得封建社会变成了历史陈迹。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

  科技决定生产力,从而决定人的意识,从而决定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而科技的本质,却是人的本体的生长生成的机能,这种机能,用我们当代的词语来称呼,就是“创造力”“创新力”。当这种创造力被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它的创造力大到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形式远远落后于创造力的需要的时候,创造力必然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形态,从而最后使人类进入一个没有国家的“自由王国”。
正是从这样一个历史的现象,马克思总结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因此,《共产党宣言》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的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237)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的这个“联合体”究竟指的是什么,争论不休。在那些智力水平不及马克思的人们看来,这个“联合体”还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社会”。并总想否认马克思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硬要把这一科学论断歪曲成“社会是个人存在的条件”。睁着眼睛说瞎话。
马克思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意指只有个人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自由的创展,才可能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里的个人,既指个体本体,也指每一个人,它的出发点是“个人”,它的归宿也是“个人”。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主体是“个人”,而社会是存在于个人之中,而不是人个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是一个概念,一个意识,一个个人虚构的概念。没有人个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存在。社会是抽象层面的概念。“个人”是物质实体,“一切人”是抽象的概念。而任何“普遍性”的“一切”都必然存在于“个人”本体之中。

  马克思从来没有夸大所谓的“社会性”,相反,他正是看到了“社会性”的反动本质,它反动于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个人自由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社会性”必然灭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不仅仅指资本主义这一个社会“必然灭亡”,而且指与资本主义相伴的一切“社会”必然灭亡。

  “社会”都灭亡了,那怎么还有一个“联合体”呢?“社会”作为虚构的,意识层面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概念,必然被个人创造力的巨大威力击得无影无踪。于是,世界只有一个个的个人的存在,原有的“社会”的概念就被另一个更高级的概念所代替。“联合体”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生长生成的平等的存在方式。

  这种联合体,不是当前的国家,也不是当前的各种社会组织。但是,在当前,无论是冷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主义世界,国家的单一组织形态和功能正在被更多的具有“自由联合体”的社会组织所替代。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例如在中国的宋代,这种“自由联合体”的社团,是游离于封建国家之外的“社团”,然而它依然是封建制国家的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延伸。例如,社会各种“会社”,其头目都具有与封建王朝达官贵人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自治”是一种王朝的统治的延伸。

  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自由联合体”首先表现为一种生产的联合体,是公司、区别于国家的各种组织。出现新的“中间阶层”。例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1945年前后,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这些人有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社会声望和丰厚的收入,但又都是领取薪水的专职人员。他们在社会中的比重日益上升,70年代大体占西方社会的20%—25%,成为被称为“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定型力量”的“中间阶层”。与此相适应,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向着社会结构的核心方向迅速发展。(何秉孟等,2002,61) 中间阶层的不断壮大,使得处于统治阶级的上层与被统治阶级的下层之间比例逐渐缩小,传统上的游离于科技之外的政治不断被科技代替。这是“自由联合体”逐渐发展的物质条件。

  当今世界的社会组织结构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和民间化的趋势。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欧美国家,其集中表现是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如学会、人权组织、环保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等。20世纪70年代“非营利组织”开始向全球推进。1996年美国大约有150万个这类组织。(何秉孟等,2002,61)

  这类组织的发展,有些是国家统治的延伸,有些是“自由联合体”。这种“自由联合体”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未来社会“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联合体”,但这种“自由联合体”是未来社会自由联合体的准备。

  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让我们形成这样一个概念,即国家的以及与国家相适应的“社会”概念逐渐消亡。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消亡的理论,并不是被有些人片面理解的那样,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形式,而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形式,是生产力发展到 “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

  实际上,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刷新着传统的国家地理的概念,自从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超越国家地理概念的行为。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和平之旅,那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具威力的印度洋舰队完全具有征服世界的力量和征服世界的条件。但是,正是由于它的和平之行的目的决定了它让位于后来的哥伦布掠夺性的“发现”“新大陆”,从而揭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征服世界的序幕。

  这一点,我们是从国家地理概念上来理解的。如果我们从国家必然消亡的历史长河的更宏大的视野来看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的北美之游,我们应当看到科技的威力。科技在十五世纪的中国,已经达到了可以超越本土国家政治地理的程度,随后从十六世纪起,西欧的科技也达到了超越本土国家政治地理的程度。实质上,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人类创造出的科技水平使得封建社会的国家本土概念不断被突破。如果哥伦布代表的西欧的全球之行象郑和一样,如果郑和的全球之行得以继续,一个全球的和平的“自由联合体”可能代替资本主义的现代体制。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期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254-255)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的、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马克思,255-256)

  人个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进一步让更人的人“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产生更多的机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每个人个人的自由发展形成的创造力才能成为“社会”的“一切人”的发展的前提。

      三

  一方面,个人本体的生长与生成的生物机能决定了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个人意识的生长与生成所形成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得以全面的发展,这两个前提条件便是文学形式与内容的产生条件。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在劳动中产生的舞蹈和由劳动号子产生的歌曲才与当时的生力产相适应。劳动中行为的简单动作的重复,形成舞蹈的节奏,从而使号子的节奏由于重复的动作而形成了节奏美。这种劳动的重复的动作作为图式不断在人类的意识中生成,并以生物体的机能实现遗传与发展。舞蹈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正是单劳动动作的强化所致。但这种强化不是被动地照相,而主人本体的生物机能的生成能力。因此,与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相适应的文学形式与文学内容,除了舞蹈,便是歌词。

  生产力决定了歌词这种诗的文体最早得以流传。史诗虽然有些是鸿篇巨制,它是由吟游诗人创作、记忆并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的。那时候不能传播散体文的话语,因为散体文的话语没有节奏和韵律,不便于记忆,特别是不便于史诗这样的鸿篇巨制的记忆与传播。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传播物质条,决定了史诗的形式与内容。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条件只是外部原因,与简单劳动相适应的重复动作所强化的节奏感,形成了审美的内化机能。因此,韵文既是生产力不发达时代传播的客观需要,又是人的创造力对声音的重复所形成的节律的高度发展。因此,一方面是生产力落后,另一方面是创造的力高度表现,这便是诗为何最早成为文学主导地位的样式。

  由甲骨等材料记载的文学样式,能且只能是诗或简单的散体文。因为文学传承的材料有限。只是在纸的发明并被批量生产的社会条件下,散体文才获得传播的条件。这就不足为怪,为什么诗最先主导文学领域,然后是戏剧。因为戏剧本质上还是诗的口口相传的文学样式。它不过是诗的个人吟诵形式和舞蹈的群体表演形式的简单组合。因此,早期的戏剧,无论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中国元代的戏剧,都是韵文即诗的口传的结果。

  但文学并非仅仅是机械地由生产力来决定的。文学自身是人的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传播条件固然决定的文本样式,但传播条件决不会限制人的文学创造力。传播条件只能说明文学的传播,即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能说明个体本体的创造力。个体本体的文学创造力是第一位的,传播才是第二位的。因此,在不同的条件下,人本体完全自由地变换文学表达的样式。

  这一推论由诗的消亡与再生的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中国,二十世纪末,诗几乎在普通人群中消失了。在当今社会,表面上也没有没人诗写了。诗人被读者更多的现实说明了诗的现状。但是,随着手机短信功能的普遍使用,这种韵文再一次被从民间传播与创作出来,成为短信文学里最受受众青睐的宠儿。
手机短信文学与手机的传播的容量有关,短信长度的限制和手机使用时消费成本的限制,决定了文学样式。客观上要求所发的短信是高度浓缩化了的语言,因此韵文和哲理小警句便成了短信文学的主导样式。

  传统的唐诗、宋词、元曲样式被现代人重新翻新,成为短信里传播最广的文学形式。例如:

  家时一泓清泉,滋润你我心房;家是一盏明灯,指引你我方向;家是一叶扁舟,戴你我乘风破浪。今天是国际家庭日,愿你和你的家人快乐健康,幸福永享!

  前面是韵文,后面是散体祝辞。这是短信文学里传播最广,运用最多的文体样式。我们不能再以其它的传统文体概念来界定它。我们只能说它是“短信文学”。

  再从短信文学回到诗歌和戏剧。由于纸的发明与批量生产,使得戏剧和诗的批量创作与传播成为可能,诗的个人吟唱与戏剧的固定场地这样的文学样式,不再满足人们独自阅读的需求,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文学样式来介绍戏剧中的事件的整个过程的文学样式,于是,小说便生产了。小说产生,包括了诗歌、戏剧,是具有更高级的综合性的文体样式。因此,现代小说以其个性阅读的传播方式,以其纸的批量生产的物质条件,便取代了诗和戏剧,成为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这种文学样式具有无限地表述事件的各个层面的便利条件。因此,鸿篇巨制的小说便应运而生。

  长篇小说的产生与发展,还与人本体的生产生活环境相适应。人具有个性的业余时间和空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个性的业余时间和空间逐渐被新的生产形式代替,被新的技术带来的新的文学样式代替。于是,电影与电视剧便成为主导的文学样式。

  几曾何时,这一切由传播方式决定的文学样式的局限性,现在都被网络的无限空间所打破。

      四

  网络文学的发展,首先是科技的产物。没有科技的产物,也就没有网络文学。从上述我们简要回顾的文学发展线索来看,文学从来不是拒绝科技的,而是科技的灵魂。科技则是文学传播的手段。
网络文学以前的种种文学,都是不自由的文学。从传播途径上看,技术决定了作者的选择,也决定了受众的选择。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文学作品没有流传下来,因为没有物质基础。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或英国文学史,那些流传下来的我们现今称做经典的作品,本质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贵族才付得起昂贵的刻版印刷的成本。

  现代杂志在英国十八世纪的兴起,第一次使个人阅读成为文学主导阅读样式。因此,作家们不再由自己掏钱印书,而是作为雇佣劳动者,从杂志社领到稿费。

  稿费的现代化标志着现代文学本质上与传统文学实现了脱胎换骨。但是,文学的趣味也由作者个性化发生了逆转,转向了受杂志社和出版机构的制约的倾向。表面上看来,作者的作品是由读者决定的。但实质上,杂志社印什么样的作品,读者就看到什么样的作品。

  随着杂志社的国家化,由杂志体制和出版的国家控制体制派生出来的文学话语,尽管具有“文学自由”的特点,但它却是杂志社主编、编辑的这一个读者和他背后的国家机器这一个读者来决定作品传播的命运。“发表”便以杂志编辑与国家机器合谋的传播形式成为作品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时代,凡是发表的作品,都被认为是“文学”的,凡是没有发表的作品,甚至不是“正式发表”的作品,统统都被视为非文学作品。

  应该说,从传播途径来说,报刊杂志的出现,影视的出现,是文学的进步,但是,从文学自由的创新来说,却是一种倒退。英国自从有了杂志和出版社,就有国家政府的报刊审查机关。D• H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最初在英国不能出版,充分说明了这种报刊杂志的垄断地位的国家机器化。相比之下,《金瓶梅》在中国刊行要自由得多。这与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程度高得多是相适应的。
短信文学使文学又回到了完全自由的本性上来。但它毕竟由于目前传播条件的限制,没有网络文学的便利条件。

  网络文学,无论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个人本体的创造力来看,还是从马克思所说的“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一场文学革命。它以以前所有传播手段不同的方式宣告自己的生存。


上一篇:网性(1)
下一篇:谁揭开了划时代的新篇章?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5#
发表于 2007-5-29 14:5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受益!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10: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二位版主的鼓励。
3#
发表于 2007-5-24 07:48 | 只看该作者
论述扎实,要评论还需仔细品味,所以不妄言。
2#
发表于 2007-5-23 22:48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篇内容扎实的论说网络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02:52 , Processed in 0.1843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