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7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还卿一掬相思泪,恨不相逢未死时----悼晓旭专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5 2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3 编辑

陈晓旭的诗歌《柳絮》
1985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时,18岁的陈晓旭拿着一张背面抄着一首小诗《我是一朵柳絮》的照片打动了导演王扶林,出演林黛玉。昨日下午,原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政委唐其才,拿着18年前,他为陈晓旭拍摄的戴军帽的照片和陈晓旭当年在他采访本上写下的诗作《柳絮》,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
据了解,18年前,唐其才还是山西驻军某部的宣传干事。当年,陈晓旭因主演《红楼梦》,一炮走红,后经著名歌唱家马国光推荐,正式参军到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1989年夏天,陈晓旭首次随战友文工团来到唐其才所在的山西某部队演出,作为宣传干事的唐其才,当面采访了陈晓旭。临别前,陈晓旭在唐其才的采访本上,写下了诗作《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读着陈晓旭14岁时写的诗作,朴素无华,让人真切感受到了陈晓旭宁静的心灵。唐其才回忆说,陈晓旭接受采访时,一举一动很像林黛玉,瘦弱的她手抚着胸前的辫梢,恬静、秀美间有种淡淡的忧郁。

18#
发表于 2019-3-4 09:18 | 只看该作者
闲抛情,暗洒泪
只为黛玉活一回
留得玉影慰曹公
无缘神瑛也无悔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21:45 | 只看该作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秋虫唧唧, 我心茫茫。
好才情,学习并问好公子,:)
16#
发表于 2007-6-26 08:43 | 只看该作者
也疑晓旭也颦颦,
笼烟含情犹天人。
泪洒潇湘题素怨,
漫步幽院葬花魂。
惯吟香融金谷酒,
重睹花媚玉堂人。
仙子已归佛国去,
娑婆尘世再难寻。
15#
发表于 2007-6-6 07:14 | 只看该作者
难得!感叹!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26 | 只看该作者
照片4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24 | 只看该作者
陨落的“黛玉”:陈晓旭的心路历程  
  


      在俗世和本性的争斗中,陈晓旭选择了自己的本性

  选择出家的陈晓旭最终没有躲开病魔的缠绕,5月13日晚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当时陪伴在她身边的有她的丈夫、父母和妹妹。而其他亲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个噩耗。

  几天后,向媒体证实这条消息的是远在鞍山的陈晓旭的小姨——王元凤。16日晚8时,55岁的王元凤收到一则短信:妈,我大表姐13日晚就去了,你先替表姐保密吧。发来短信的是王元凤的女儿、陈晓旭的表妹陈晓璐。

  命中注定的林黛玉

  自从87版电视剧《红楼梦》播出20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林黛玉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和陈晓旭浑然一体了。即使陈晓旭自己,在她此后的人生里也没有和她扮演的林黛玉分开过。她的办公室和卧室里,都挂着当年的剧照。

  “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许会更奇妙,说不定我们就是一个人呢。”《红楼梦》播出后,陈晓旭曾对《大众电影》说。

  在当年《红楼梦》的众多年轻演员中,陈晓旭是其中最有文学功底的,也是除了邓婕外唯一在参选前读过这本古典著作的人。“十几岁时,我就开始理解她,感受她,还把她的诗抄写在日记上。”她的自荐信里,就附着她写的一首诗。

  她在15岁时就写过一首日后被网友奉为经典的小诗:“因为怕你在鲜艳的人群中把我迷失/所以我变得如此苍白柔弱/因为想对你低诉的话语太多太多/所以我只能静默/因为每一条苦涩的泉正在我的胸中婉转流成爱河/所以我的泪水也日渐干涸。”

  陈晓旭向剧组毛遂自荐时,就认定了自己“林黛玉”的身份。她对导演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

  宿命论似乎是笼罩她一生的色彩。她甚至讲过这样一个“秘密”:妈妈生她之前,做过一个梦,梦中一老人为腹中胎儿取名为“芬”,醒来后查词典,发现这个字的喻意是南方的一种香草。她出生时正值凌晨4点,于是起名晓旭。“我不认为全国只有我一人能演林黛玉,这不过是命定的偶然。”

  财富无法带来快乐

  陈晓旭出家不久,有网友贴出了一组从杂志上翻拍下来的关于陈晓旭豪宅的照片。“第一次到晓旭的家,最初的感觉是隆重,整个宅子弥漫着一种沉稳雍容的气度……适合晚宴。”当年的杂志编辑曾被这所豪宅的气派所震撼。“晓旭浮华生活的背后是无穷无尽的空虚。”一位网友尖刻地评价。事实上,身家过亿的陈晓旭确实没有感受到太多快乐。

  《红楼梦》热播后,陈晓旭凭着“林黛玉”一举成名。但红楼一梦醒来,她发现自己正迷失在北京的街头——过高的起点让她无法超越,她的演艺生涯似乎只是为了林黛玉。“那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

  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她走穴、闲逛、学英语,两三年里搬了七八回家。

  直到1991年她转入商界,“只是个偶然,说白了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进入广告业的陈晓旭却适逢其时。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国内广告业的起步阶段,陈晓旭的名人效应发挥了作用,她的文学素养也发挥了作用。“名门之秀,五粮春”,这句经典的广告语就是陈晓旭的原创。和五粮液的合作让她的事业步入了快车道。经过多年打拼,陈晓旭领导的北京世邦,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两亿元的4A广告公司。

  但即使此时,她也不完全是一个生意场上应酬自如的商人。“她对陌生人不是很放得开。”在不熟悉的人眼里,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她曾经说自己从不和客户谈生意,因为每个部门都有总监。她虽然在专业上活跃于广告界,本人却非常低调,极少在公众面前出现,“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样——太自我了”。她甚至说:“对于广告这个行业,其实我不是特别喜欢,我的性格是喜欢一个人单独做一件事,而不用跟别人打交道。”

  她唯一的爱好是读书,“我没有任何娱乐和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很少,我就是不喜欢从电视和互联网上接受知识,我觉得读书实际上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因为它可以让你静下来,然后去深入地体味”。她自认成熟,说自己的“心理年龄是100岁”。

  内省的性格促使她反思生活,她发现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自己感到快乐。作为家中长女,“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质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

  疑惑多年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她。“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悄悄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到: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我从哪里来”、“我来到世上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她希望能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佛法中寻求圆满

  1999年,陈晓旭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两个月后,她追随讲经的净空法师到新加坡。第二天,净空师父为其传授了皈依。陈晓旭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如果循着陈晓旭的思维轨迹,就不难发现她痴迷佛法似乎也是注定的。“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我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

  陈晓旭认为自己学习佛法后,“内心有变化了。一个人一辈子固守性格不肯改变,实际上也是一种愚蠢。当我意识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时候,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很难相处,我觉得应该有勇气去改变”。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在她看来,世上只有两种人——迷茫的人和已经觉悟的人。“而一个假名的我,就像一滴水珠那样,渐渐地澄清,汇入佛陀慈悲的愿海,成就博大与永恒。”

  2007年春节过后陈晓旭剃度出家,当时她已身患癌症。癌症可能是促使她出家的一个动因——让她彻底放下身外之事,但她信佛多年,出家也算水到渠成。

  在她出家之前,她料理了人们关心的身后事:把财产分为三份,一部分交给家人,一部分用于佛教,另有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

  陈晓旭曾说自己像黛玉、也欣赏黛玉,是因为“从头到尾她保持了自己的真情,没有被污染,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种世间的贪欲或者想得到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真心本性”。在俗世和本性的争斗中,陈晓旭也选择了自己的本性。但这种猝然离开的结局还是让人们无限感伤。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23 | 只看该作者
5000万善款悬空 陈晓旭老父催净空法师掏钱建基金会


前夜,陈晓旭追思会在北京大观园举行。87版《红楼梦》剧组的100多位演职人员以及陈晓旭的父母、妹妹等二十几位家人悉数到常然而陈父在现场的发言,为这场追思蒙上了一层别样的阴影。他激动地提到陈晓旭慈善基金会的5000万善款至今没有到位,并希望净空法师尽快履约。昨天陈晓旭出家前经营的公司也证实,善款并未到位,下周会就基金会是否操作一事给出方案。

  5000万巨资善款悬空

  追思会上,“贾宝玉”欧阳奋强、“宝钗”张莉、“袭人”袁枚、“王熙凤”邓婕、编剧周岭等红楼人齐齐聚首,在陈晓旭的相片前怀念佳人。陈晓旭的父亲在发言中提到女儿的遗愿时,语气突然变得激动,他表示5000万的启动资金一分钱都没有到位。

  陈父说:“晓旭生前一直热衷慈善,捐出去的钱何止千万,她死后我觉得一定要建个关于慈善的基金会。但是我没钱,把老家

  的房子卖了也才能凑20万,这点钱要做基金会肯定不够。净空法师对外声称‘晓旭收入两个亿’,哪有那么多?我找到净空法师问,‘你说晓旭收入两个亿,才拿出几百万做慈善肯定不行’,后来他答复我‘再去想想’,最后决定把全部的钱拿出来。至于这笔钱是一次到位或者分批都可以,我希望净空法师尽快拿出来。”

  记者昨天向陈晓旭生前经营的世邦广告公司求证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基金会的善款确实还没有落实,“我们知道有这件事,但是有多少钱,谁来牵头,这些都不清楚。”据悉,陈家人目前正在制订方案,最快会在下周给出一个说法,慈善基金会到底办不办,怎么办,这些都在商议中。但是陈父觉得,陈晓旭已经做了十多年的慈善事业,现在她走了,家里人也应该成立慈善基金来回报社会。

  净空法师成关键所在

  陈父在追思会现场的发言虽然没有点明太多,却令人疑窦顿生,“为什么晓旭这么孝顺的人,没有留给父母很多钱?为什么晓旭几千万的财产掌控在净空法师手上?这笔几千万的善款何时才能全部到位?”记者昨天向陈晓旭的部分亲友了解情况,他们都表示对此不知情。

  陈晓旭丈夫郝彤的弟弟郝光,目前和陈晓旭的妹妹一同经营着世邦公司,但是对于慈善基金会的情况他一问三不知。基金会到底谁在操作?郝光回答:“不清楚,反正不是我们公司这边在操作。”而陈晓旭生前好友、87版《红楼梦》编剧周岭,一直为陈晓旭的身后事奔忙着。昨天接到很多问询电话的他反复强调,自己不清楚基金会的事,但是掌握着善款的关键人物净空法师,他在这段时间内从未见过其人。而记者试着联系净空法师方面了解情况,对方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陈晓旭剃度前和郝彤经营的世邦广告有限公司,被媒体描述成“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因此,陈晓旭抛弃亿万家产隐遁佛门曾一度令人唏嘘。但是一位世邦员工昨天告诉记者,公司的净资产并没有这么高的数字,所谓2亿元只是过账数字,不是净收入,所以公司也不可能拿出一笔巨额善款用以基金会的初始资金。

  陈晓旭的父亲曾在陈晓旭的追悼会上表示,成立慈善基金会是陈晓旭唯一的遗愿。然而这遗愿是否最终能实现,如今也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青年报 )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4 编辑

照片3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4 编辑

]“薛宝钗”张莉:“怀念我的红楼小伙伴林妹妹”
2007年05月18日14:14
新浪娱乐讯 5月13日晚7时,“林黛玉”陈晓旭因乳腺癌在深圳病逝。消息传出后,许多陈晓旭生前的好友都特别撰文悼念逝去的“黛玉”,下文就是薛宝钗的扮演者张莉特别委托新浪娱乐发布的一篇悼文。全文如下:
  “今早晓旭去世的噩耗, 让我无法相信, 痛心疾首。
  去年五月底我从加拿大回到北京, 晓旭请我吃饭, 叙述我们在红楼的趣事。
  吃饭间晓旭告诉我她已吃素多年。我开玩笑说:我可吃不饱。晓旭说, 我早就知道。我已为你准备了一条大鱼。 我们又说又笑好几个小时。一点没有感觉到她已生病.
  临走前, 晓旭还说, 我到国外找你玩。你回国一定要来看我. 而这次回来, 得到的却是这么可怕的消息。一时之间痛苦致极, 不知所措, 想说几句心里话来悼念我的红楼小伙伴。
  我们看到的是林妹妹多愁善感的一面, 而她还有很多更可爱的方面。她讲话幽默风趣, 常常逗的大家哈哈大笑。她很会关心人和鼓励人. 虽然我这次见不到她本人了, 但她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她所扮演的林妹妹也会永远凝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借此机会向她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4 编辑

夜雨冷窗忆芳魂
      本来随了姐姐,决意不再提她的逝去,只任她的一点芳魂默默地酿在心底。
      只静静地,以心为障,守候她带来的每一分感动,每一缕回忆。对她的记忆凝作一株飘逸的仙草,在心底间摇曳,任世外风雨飘摇,人言滚滚,她自开落。
       只是今夜冷雨打窗,按捺不住对她的伤感,忍不住提笔以文字作祭,虽是苍白无力,却也只盼能寄一片哀思,以慰伤怀。曾喜欢过maggie,喜欢过阿梅,那样耀眼的天后,却总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喜欢她,一生只演一部戏。甚至不是演出,只是轮回的她注定再在世间忆起前生种种。
          一部《红楼梦》,于她,不过是前世今生在冥冥中的交汇点而已,是生命的罗盘流入相同的轨迹。许是当初奈何桥畔,她没有喝尽那一碗孟婆汤,于是今生残存着碎裂的回忆,化作眉梢眼角的风流余韵。儿时看她总觉得不够漂亮,心中,林妹妹应是美得倾国倾城,美得不食人间烟火,宝玉见了,自是神魂颠倒,那呆子薛蟠见得她不也自是酥到在那里?妹妹的美,蓦然让我想起一句话,她有如此才华无需如此美丽,有如此美丽无需如此才华。可惜妹妹偏是都有了,所以才如此薄命吗?
       那时看来,晓旭的五官总是不够精致,尤其在大观园如云的美女中,她的美并非绝类。只是后来再看,虽是依然觉得她眉目并不如画,却已恰到好处,风流袅娜在她顾盼之间化作天然。人间天上,那渺不可寻的妹妹只在记忆中鲜活,而晓旭的轻颦浅笑却将我们心里的妹妹带到了这尘世间,此后,喃喃葬花处,满眼尽是她的淡泊。
       不忍回看,却只能回看以缅怀如斯红颜,一抔净土,尽掩风流,花落人亡,春已归去。或许此后的一世,都只为让她断了尘缘,潜心离去,不再受这三千红尘的羁绊,不再眷恋……或许这是妹妹未完的命,待她终结吧。
       冷雨打窗被未温,同样的雨夜,我自可以酣然入睡,妹妹却是闻得悲歌不断,只得与花魂鸟魂共守这漫漫长夜。这样的日子,于她,何其多也?许是越发往后,便越发多了吧。“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看诗时,满怀伤忧,但料的此言定不是无端之句,诗作谶。却不料于她竟也应验了,人间三月,恰是百花无力,芳菲歇处,春去也,她也去了。
       晓旭带着一脸淡然的释怀,因病而过,是否在应着前世妹妹的离去,并非如我所习惯的一般?
       曾几何时,看得妹妹焚稿断痴情,便再也无法原谅宝玉,恨他竟没有大闹洞房,恨他竟与宝钗相敬如宾,恨他的怯懦,恨他的无能……此后便再不看那几回,生怕再读到那样离去的文字,以为我不读,妹妹便可以继续活在潇湘馆的袅袅药香之中。
       年岁渐长,渐渐对宝玉也释怀了,毕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不能活得如我的想象,我也不能强求他去私奔,带着妹妹浪迹天涯。只是庆幸妹妹离开得早,不须经历贫穷凄凉,更不怕沦落烟花巷,或是转眼成了街头乞丐。早早离去,回到她的一片净土之中。
       只是于那逝去的几回终是不曾再读了……模糊中恰似忘却了她的离去……
       直到近日,偶尔拾得蔡义江的几篇小文,复又提起这段往事,泪尽而亡,虽死不悔,真真说到我心里去了。
回想焚稿一幕,颦儿以为宝玉负情,抱恨而终,这样的结局,虽是撕心裂肺,却不再是妹妹了,只是某个痴情女子,错付了衷肠。而妹妹与宝玉,心意早已互定,何须平添此笔,徒增了对宝玉的厌恶。一面出闺成大礼,一面焚稿断痴情,虽是极尽工巧,也极尽震撼,不由使人赞叹精妙。然而曹公可是喜好如此巧合呢?他自是厌恶工巧而好自然,只求世事如在己侧,如此戏剧,却又违了曹公本意吧。更何况,既然早言还泪的,泪已尽,如此抱恨,泪何尝还尽?木石前盟的姻缘如若落得个这样结局,与凡俗小说何异?妹妹的泪,只为了宝玉而流。惜其人不自惜,故而泪珠流不尽春夏秋冬。而宝玉诉过肺腑之后,两人心意已通,她的性儿亦是甚少再见,到结尾处复让她嗔怒一次,又有何意义?
       故而,猜得最后当是宝玉外出,妹妹于园中忧心相思,奈何宝玉逾期不归,而音信难得,更伤了身子,泪尽而去,如此,方是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潇湘妃子。忽而又想到娥皇,女英亦是伤舜之离去,悲恸之中辞了人世,这名号也总非无故……
       晓旭静静地走了,妹妹想来亦是如此,安静无悔,还泪的,泪已尽,宿命了了,该是回家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4 编辑

照片2

7#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4 编辑

晓旭:让我们再看你一眼
张晓梅
   一大早,忽然接到一条短信新闻,新华网发出,紧接着看到一排黑色的字,啊?陈晓旭走了!心忽然变得低沉,怎么会?这消息让人惊得不敢相信,但确是新华网发出的。
    尽管是这燥热的天,却瞬间变得有些冷。
    说实话,我还是不敢相信晓旭这么快就走了,因为4月3号,我才在博客发了一篇她文章,那本是谈她当年红楼造型的专业文章,没想到却有63万多人点击.最让我想不到的,是数百条评论留言中,几乎没有一条负面的言论,这在我近千篇的博文,特别是涉及名人的文章中,是绝无仅有的。我惊诧了,原来晓旭在人们的眼中是这么美好,原来大家对她如此的热爱,原来在众名人皆被喷血的网络里,还有晓旭这般完美无暇的人。
    猛然间,我像是惊觉了,晓旭真的走了,眼中便涌出了泪。
    我想起了那些为晓旭默默热爱和留言祝福的人,他们一定会难过的,因为他们心目中活着的黛玉走了……在人们的心底深处中,晓旭嫣然就是黛玉。想起她的音容,便想到的是黛玉。晓旭是活在人们身旁的那个情爱万千的林黛玉。
    她隐居,她出家,她淡然,无论她向左还是向右,人们都为她祝愿,希望她幸福。
    也许有太多女人怜爱黛玉,想成黛玉,心底便连接着宛如黛玉的女人。
    可突然间,她就去了,让人们忽然觉得命运经常让幸福措手不及。忍不住想紧紧抓住身边人的手,怕忽然幸福瞬间逝去。
    每个时代,人都有自己向往的形象和细软心结,黛玉无疑是众多女人心中的极致.万般情结,儿女性情,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晓旭离去了,当仿佛重新面对着黛玉逝去的瞬间,她一刻香销,永远存在,静静地留在那个恒久的章节,等待着故事的一次次循环,把之前的柔情百转,在这一刻葬成花瓣。
黛玉死了一次,不是病,是因为爱情。
    黛玉死了千万次,在每个爱她的心海中,都是一个黛玉千古的爱情。
    也许,她的生或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眼泪。
    也许,是这个时代,人们少了如黛玉般的女人逝去,也许那样的女人已经走向遥远了。
    有人说,现在的女人,五官越来越精致,气质却越来越像刀锋,温柔在社会的打磨中变得越加尖锐和锋利。
    或许,一些女人该为自己难过,对影自白,哀悼美好的温情正被尘世稀释着。
    这一天,她去了,北京忽然刮起了呼啸的大风。
    有人感慨风好大,有人感慨桃花开了,你却已经不在了。
    有人说,这样的大风天,灵魂可以飞到天的最高处。
    这样的大风天,落下的花,有谁去葬零?
    人虽难免生死,可是晓旭去得太早,顷刻间香魂便随风飘去,难道这应和了那刻毒的红颜薄命的一语成谶?不,晓旭不会,也不该!
    不想用香销玉碎这个词,那样会太过哀伤,太多低沉。
   
    “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愿晓旭往生极乐。
玉虽然碎了,但香依然凝结,她留给我们的温暖的记忆,会与我们的灵魂同在,直至白发苍苍。
    我忍不住点开了我在4月3日写过晓旭的那篇博文,眼睛停在当年晓旭那些珍贵的图片上,忍不住在心中对晓旭说::“晓旭,让我们再看你一眼!”。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4 编辑

缅怀陈晓旭:彼岸不需要广告人
  凌平
                                                                              
惊闻陈晓旭仙世的消息,不由得心头一紧。不久前她遁入空门之时,即获悉她的身体有些不适,回想当时还有那么多朋友为她默默祈福,而如今一切已成悼念,不禁令人感伤。
和多数人不同,我们所知的陈晓旭,乃是一名优秀的女性广告人。过去许多年,她曼妙的身影,不知给中国广告界增添了多少亮色。而这样一位精致的女子,以广告人之身份沉浮于滚滚红尘,本身也就是一道令人动容的风景。
陈晓旭的世邦广告公司成立于1996年,作为中国广告的先行者,世邦广告为中国品牌建设和营销传播,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范例。
我们《广告导报》杂志,与陈晓旭的公司同在北京现代城一座楼里办公,对于世邦广告,我们有许多自己的观察。人生毕竟有太多的侧面,一个人或许可以终生都归属于某种行业,但如果他的心也只有他的行业那么大,这样的人生,难免是可悲的。
陈晓旭不是,伴随着个人财富的累积和公司的日益壮大,她的内心还思忖着另外的一番情景。我们的记者曾与她进行过一个交谈,那次交谈中陈晓旭说,财富的增长似乎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的快乐,越是忙碌,越是烦躁,因为很少有时间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发现父母开始衰老、虚弱,好像随时都有离开自己的可能,这个时候她还是问自己,我给父母带来了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
这番交谈发生在她剃度之前不久。是时还没有任何关于她要出家的传言,我还不时能在楼下的餐厅与陈晓旭不期而遇。不过世邦广告公司大门上贴着的“南无阿弥陀佛”的祷告和她办公室里袅袅飘散的檀香和佛乐,已影影绰绰地,将这位柔弱的女子包裹在了世俗之外。
陈晓旭的疑问质朴得可以令所有人返躬自省,尤其是我们忙忙碌碌的广告人们。我们每天用视觉、用声音、有各种你可以想到最为吸引人的手段,为人世间这个消费的天堂贴金。或许是过于纷繁的色彩反倒让我们看不清世界的本质,过于嘈杂的声音让我们找不到内心的宁静,如果一名广告人不能同时是一位哲学家、一位艺术家,不能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反观人类的生存状态时,或许我们应该追问自己,除了消费的煽动和刺激,我们为他人带来了什么?除了金钱和名声,我们又为自己带来了什么?
妙真已去,世事的疑问都已与她无关。彼岸不需要广告人,世间一缕罄香袅袅飘散,此乃对余下这些热闹最大的嘲讽。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53 编辑

一宵冷雨葬名花——悼林妹妹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诉,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证实晓旭去世的晚上,福州城下起蒙蒙的细雨。想起过些日子就是芒种节了,只是谁还会来葬花呢?
我接到消息的一刹那,并不悲痛,只是怅惘和遗憾。不悲痛的原因,是她四十二岁的生命着实是美丽而精彩的,她想要实现的都实现了,想要做到的都做到了,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也是,林妹妹的一生在他人看来是悲剧,在她自己看来,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完美。
已经很久很久,每当读到《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段落,陈晓旭的倩影就会在我眼前晃动,那一颦一笑都如此生动,就好像从国画上走下来的古装仕女,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目前我认可的林妹妹有两个,王文娟和陈晓旭,而前者更多的是神似,陈晓旭才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有人在悼念她的时候说,她不是演员,不是在演戏,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因为她就是林妹妹。是啊,她就是林妹妹,自从1987年那次惊喜的邂逅,几乎所有人读红楼时,眼前浮现的都是她的影子。
有人说,“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陈晓旭的林妹妹无人可以超越。我则以为,与其说无法超越,不如说无可替代。没有人能够替代她葬花时弱不禁风的颤抖双肩,没有人能够替代她雅噱余音的娇俏可人,没有人能够替代她焚稿断痴情时幽怨不舍的眼神,那些都是不可磨灭的经典,当我们二十年后回首,依然闪射着夺目的光华。那是几代人心目中的绛珠仙子,红楼当然会有新的演绎,但她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二十年前那最美丽的一刻。
我不想说美人薄命,天妒红颜一类的话,因为我知道,她走的时候一定是幸福和满足的,因为她已经做到了所有她该做的事情,是真正的心无挂碍。我只祝愿她在西方净土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安宁平和,做回不染纤尘的绛珠仙子。
此刻,再唱一遍《葬花吟》吧,为了晓旭,为了我们心中永生的林妹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23:56 , Processed in 0.05728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