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1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请尊重他们的自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6 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学习成绩在班上最优秀的异乡人的孩子,被老师树为典型、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于小黑是异乡人的孩子,他家比谁家都穷,你们去他家看看,你们就知道该怎么努力学习了。”每当老师这样说的时候,这个异乡人的孩子总是低下头,一张小脸又红又黑。

  同学们谁也没有去参观于小黑的家,他们想,一个异乡人的破家,又穷又脏,有什么可看的。

  同学们不去,老师又想到了家长,于小黑这个典型太好了,他要让家长们了解于小黑的事迹,去参观于小黑的家。于是,在一次家长会后,家长们围住了于小黑,提出要去他家。于小黑低头不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终于,于小黑大声地对家长们说了“不”!

  后来,异乡人的孩子于小黑转学了。

  这是《读者》2007年第20期上一篇题为《异乡人的孩子》的文章里的故事。读后,先是说不出滋味的沉重,之后,内心里慢慢涌起一种愤怒。你们,凭什么?!

  这么多年,从电视上,报纸上,杂志上,我们看过、读过的这样的故事太多。面对这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不幸,人们伸出了关爱援助之手,把爱和温暖递向那些需要的人们。然而,在这些爱的给予之后,却往往有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东西,一些给予者甚至是旁人,他们背着爱和关怀的名义,一次又一次地让那些不幸在众目睽睽之下展览,而不顾那些不幸的人们的感受。其实,他们没有权力这样做,即便是在爱的名义下,他们也没有权力置别人的尊严于不顾!

  生命是平等的,生命的尊严是平等的。那些不幸的人们的确需要帮助,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可是,这难道就意味着我们有权力把他们的不幸拿去展览吗?对此,我想,我们的社会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付出关怀和爱心之后的态度。那些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能不能别再让他们站在台上面对千万观众发表他们的“感言”,一遍又一遍地鞠躬?那些受到社会爱心关怀的病人,能不能别再让他们在病床上表达他们的“感谢”,能不能别用一句接一句看似善意的问话诱导他们的泪水?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能不能别再让他们家徒四壁、一无所有的窘境频频展示于我们的镜头之下?我们不难想见,当他们对着镜头、对着观众发表“感言”的时候,当他们的窘迫无以隐藏地展示于镜头之下的时候,他们的内心需要承受怎样的压力?在他们后来的人生路上,他们的灵魂将为此而背负着怎样的重负?我们,能不能让他们对这份来自社会的爱和关怀接受得轻松一些?我们能不能让他们在遭遇不幸之后,还可以保护着自我的尊严?

  我相信,许许多多爱心的付出者,他们在付出的时候是真诚的。可是,当爱被送达不幸者身边的过程中,有些东西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不曾细细想过,关怀和爱,也会变质成一种伤害。

  让这些不幸的人们能守护住更多的尊严吧!我们可以给予,但是,我们没有权力去揭开不幸者的伤疤;我们可以付出,但是,我们没有权力去展览他们的不幸。请不要再背着爱和关怀的名义,让那些不幸者的自尊受寒。换个位置,如果那个不幸的人是你,是我,我们有谁能够说,这不是一种更大的不幸?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如果你的班上也有一个于小黑,你可以说,同学们,你们要像于小黑那样努力学习。但是,请再也不要说,“他家比谁家都穷,你们去他家看看,就知道该怎么努力学习了。”说真的,你没有权力这样说,你更没有权力这样做。

  如果你有能力给予和付出,当你在付出爱和关怀的同时,请你,以同样的爱和关怀之心,尊重那些不幸的人们的自尊。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17:0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脂砚 发表
支持!!现在有的人大拍专题片,把别人的苦难当作“艺术”来欣赏,非常讨厌。。。

之前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记者在非洲拍了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在地上爬行的瘦弱的黑人孩子。这张照片获得了国际大奖,但是不久,这个记者自杀了。他留下信说:用这样的照片获得大奖,他的生命不能承受。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仍在把别人的苦难当作“艺术”。
问好脂砚!有时间到漾濞来玩。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16:5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老师们往往更注重授业,而忽略了传道,更没人注重人格培养。因为校长不是教育家,而是官儿,那么,官有官的用人原则,官有官的工作原则。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谢谢水如空!我们的确还有许多无奈,在这里与朋友们共谈。
19#
发表于 2007-10-24 12: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现在有的人大拍专题片,把别人的苦难当作“艺术”来欣赏,非常讨厌。。。
18#
发表于 2007-10-23 21:2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们往往更注重授业,而忽略了传道,更没人注重人格培养。因为校长不是教育家,而是官儿,那么,官有官的用人原则,官有官的工作原则。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21: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天涯倦客 发表
尊重他们的自尊,让我想起了人们在资助贫困生时总是让镜头对着他们的场景,

这样的镜头,需要作一些调整。
问好!
16#
发表于 2007-10-22 23:06 | 只看该作者
尊重他们的自尊,让我想起了人们在资助贫困生时总是让镜头对着他们的场景,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3: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源于生活的思考。
总体说来,中国人很难保持终生自尊。

谢谢武版主阅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确有许多无奈。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3:2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何永飞 发表
尊严不分高低贵贱,请用同仁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这是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问好中美姐姐!!!

永飞好!好久没见你来了。
13#
发表于 2007-10-19 08:29 | 只看该作者
源于生活的思考。
总体说来,中国人很难保持终生自尊。
12#
发表于 2007-10-18 21:26 | 只看该作者
尊严不分高低贵贱,请用同仁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这是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问好中美姐姐!!!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9:1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水 发表
如果你有能力给予和付出,当你在付出爱和关怀的同时,请你,以同样的爱和关怀之心,尊重那些不幸的人们的自尊。

很细致的体会。问好中美!

谢谢一水!握握手!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9:1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赵振王 发表
在中财遇到一个大理老乡,高兴得很呢!

很高兴在中财相识!希望以后可以多交流。
9#
发表于 2007-10-18 18:5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有能力给予和付出,当你在付出爱和关怀的同时,请你,以同样的爱和关怀之心,尊重那些不幸的人们的自尊。

很细致的体会。问好中美!
8#
发表于 2007-10-18 17:07 | 只看该作者
在中财遇到一个大理老乡,高兴得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2 05:12 , Processed in 0.15066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