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55|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纵放繁枝花千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4 1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放繁枝花千结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前几年,歌手唐磊一曲《丁香花》,唱红了大江南北。广场上、商场中,到处都是同样的旋律。忧郁的音乐语言,向人倾诉着心曲。

  萦绕心间的丁香花,让弯曲成钩的问号滋生出一种牵力,不由让我追根探源。阅览发现,早在北魏时《齐民要术》中,就有对丁香花的记载:“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呼为丁子香。”或许这句话,就是丁香花名的原始出处吧?写《草花谱》的高谦,也如此描述丁香花:“花如小丁,香而瓣柔。”看来,丁香花的名称,一是缘于它的花朵象丁子,二是缘于它的花朵有奇香。植物名称应用,总是产生于公众认可基础之上,总是要求克服或降低人的主观色彩,去接近客观实际。尽管也有人称它鸡舌香、百结花、轮柏、二度梅、支解香……而科学的名称终究会在对比中占上风。当植物学家把这种落叶乔木定为木犀科丁香属时,那些最初直呼其为丁子香的俗人,我想应在九泉含笑的吧?

  文友聚会,曾询问谁见过丁香花?其中一位深感诧异,说你自己就见过,县委大门内东西各有一株白丁香,亏你常去文联,反倒问我们。一番话,令我汗颜。人总是对自己需求不大的事物比较漠视,即便距离自己很近。受知其然动力驱使,我特意过去观察,果见两棵拳头粗细的丁香,与同等身高的垂槐位列一行,枝桠相互交错,难怪平时匆匆路过,没有留意它。丁香树干灰褐色,沟裂均匀,枝条光滑,单叶对生,呈长椭圆形。待丁香花开时,我又过去识香,只见繁花絮语,轻摇两树丁香雪。锥状花序,瓣端四裂,淡淡清香,在微风下袅袅飘散。终于明白,国人为何将它列在桂花、兰花、玫瑰花之后,称其为第四香花了。

  《梦溪笔谈》中沈括记载:汉代朝中郎官,因常在皇帝面前奏请大事小情,故而口含鸡舌香,娇正由胃热或牙疾引起的口臭,以避免引起帝王不快。现代医学验证,丁香花含有丁香油酚,可以抑制口腔内多种有害细菌,尤其对牙龈炎、龋齿引起的牙痛口臭,有很好的疗效。汉代人,虽尚不清楚药理,却已凭借经验来利用丁香花的药用成份了。古代先民的聪明,令人感叹。《本草纲目》第十二篇。木部。将丁香划分为香木类。言其:树高一丈多,似桂树,叶似标叶。二、三 月开花,花圆细,丛生,中心有最大的一朵花如鸡舌状,是母丁香。子似枣核,称雄丁香,不作香用。由此,我悟出丁香为什么也叫鸡舌香了。《本草便读》里则这样解释:“丁香有公丁母丁两种。公丁是花,母丁是实,母者即鸡舌香,古方多用之。今人所常用者,皆公丁香耳。”古代丁香花入药在先,丁香种实入药在后,郎中为便于区分,才把香气重、疗效强的丁香花蕾称做“公丁香”,把香气弱、疗效差的丁香种实称做“母丁香”,这里的“公”和“母”,实与性别无干。

  借丁香花抒发爱情,始于唐代的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体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相春风各自愁。”其诗兴寄深微,达意婉曲,朦胧隐约的意象,耐人寻味。有他这首《代赠》开笔在先,便有众合者紧随其后。毛文锡吟:“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陆龟蒙咏:“殷勤解却丁香节,纵放繁枝鼓诞春”;李璟歌:“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王雱云:“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徐嘉炎曰:“醉踏轩辕台畔草,丁香可解结绸缪……”绮采缤纷的诗言,刻情镂物的词语,读来自有青甚于蓝之妙。于是,丁香花为爱情之花的身份,就在彼此吟咏歌赋中得以确立了。我国古有以客、友称呼花卉的雅俗,其中丁香花便被命名为“情客”,这也多亏上述诗人为此打下的基调吧?直到今天,云南崩龙族和傣族人,依然年年举行传统“采花节”。节日里,盛装青年争相上山采摘深含情思的丁香花,赠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巧合的是,紫丁香在法国的花语为初恋,可见人类许多无声的表达方式是相通的。

  民间故事中,流传着相关丁香花的一幅“生死对”。杭州书生陆云盛。寒窗十年,赴京赶考。途中,宿姑苏客栈。东家姓唐,膝下有女月囡,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月囡和云盛一见如故,出上联:水冷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乞书生赐下联。云盛一时竟被难倒,羞火攻心,竟然魂断客栈。月囡痛心,为之结庐守墓。后来,坟上长出了一株丁香花,叶翠花艳,清香扑鼻。月囡悟知云盛终在九泉对出下联: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含泪挥毫,将这幅珠联璧合、文从字顺的对联贴于自家门上。从此,这幅对仗工整的生死绝对,光耀门庭,妙惊天下。

  丁香为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原产东北北部至西南地区。世界上丁香品种约28种,我国就占23种,主要品种及其变种有白丁香、紫丁香、佛手丁香、北京丁香、云南丁香、四川丁香、关东丁香、小叶丁香、羽叶丁香、红丁香、蓝丁香、花叶丁香等。《西宁府新志》载:当地丁香俗称“轮柏”、“二度梅”,由于花开二度,故被视为吉祥花。青海乐都县上瞿昙寺内一株暴马丁香,为明代洪武年建寺时所植,距今算来有640年了。北京宣武门外法源寺,因载植丁香花著名,殿右两株古老丁香树,亦为明代遗物。春暖花开,万萼重叠,香繁条软;春老花落,雪英飞舞,脚踏留香。

  宁津县城区,近年来建了中心广场和多处街边花园。周末休闲,人们有了好去处。在东环路三角花园内,我又见到了紫丁香。远望,千结铺锈,祥云绕树;近观,紫萼扶蕊,情香袭人。管理花园的园丁告诉我,丁香花的颜色:纯白、堇紫最多见,还有淡蓝、紫蓝、粉红、金黄、鹅黄、淡绿等20几种颜色。忽然想到,如果能把这么多颜色的丁香花嫁接在一棵树上,就不仅是“五光十色”了!若宋代的王十朋见了,他一定会将自己《素香丁香》中的词句改为:落木萧萧,琉璃树下彩虹吐,艳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如今,唐磊唱红的《丁香花》已不再热播,而纵放繁枝花千结的丁香花,却依然绿捧云锦、柔姿轻摇在我的心头…….

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92#
发表于 2008-3-22 12:36 | 只看该作者
丁香细小的花却在开时清香怡人,最爱此花藏幽处。问候高版。
9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09:2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薛暮冬 发表
深厚的学养。问好!
谢谢问候和鼓励.
9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09:2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魏建胜 发表
又读高版迎春赏花文。同赏!·
谢谢阅读.
89#
发表于 2008-3-21 12:34 | 只看该作者
深厚的学养。问好!
8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12:2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开心张娅 发表
时常为你们工作的认真负责感动,正是你的辛勤工作,这里才这样精彩!精彩的有文章,更有友谊!
谢谢再度支持.
8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7:1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深院梧桐 发表
  

  久不读高斑竹的文章了。今天读来,还是那么亲切,细腻!

  读这篇写丁香花的文章,真感觉口齿留香呢,那种馥郁的久久萦绕的······
谢谢光临阅读.鼓励.问好.
86#
发表于 2008-3-20 12:32 | 只看该作者
又读高版迎春赏花文。同赏!·
85#
发表于 2008-3-20 11:26 | 只看该作者
  

  久不读高斑竹的文章了。今天读来,还是那么亲切,细腻!

  读这篇写丁香花的文章,真感觉口齿留香呢,那种馥郁的久久萦绕的······
8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1:1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凌云昕 发表
春花灿烂,童心无限,
我也喜欢丁香,
据说有七瓣丁香,
相传那是幸运之花,:)
心不老,人就不会老呢.我送你盆幸运花吧.
83#
发表于 2008-3-20 08:55 | 只看该作者
时常为你们工作的认真负责感动,正是你的辛勤工作,这里才这样精彩!精彩的有文章,更有友谊!
8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8: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落梅 发表
版主写到了丁香,清新淡雅的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牵引出古人的诗词,还有美丽的爱情故事,好细致的文笔。
谢谢落梅.多来发稿呀!
8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8: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开心张娅 发表
喜欢这样的美文.我也喜欢那首丁香花.
谢谢你的喜欢.迎春继续努力.
8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8:3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芳菲 发表
因着一首歌,高版将丁香花写活了。有幸阅读,亦对其了解一、二。高版的敬业精神实令人钦佩。
谢谢鼓励.欢迎你的到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8:3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潇湘珍珠 发表
吟丁香花的诗句中最喜“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学习高版的千结繁花绽放。
问好珍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11:50 , Processed in 0.1534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