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5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牛下犊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4 1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牛下犊子

 家里的一头二转子北京花母牛快要下牛犊子了,预产期还有两周。这牛犊来得着实不易,是冷配的,村里人都说是“手配”的。用手配了两次,才算是配上了,如果是牛自己配的,不知还得配上几次。牛的那个东西,虽说功能独特,据说还能补益,但终不如手的灵活机动,手能拿筷子吃饭,那个东西行吗?譬如正规军和游击队,但游击队有时候比正规军厉害。 

  牛犊子孕育不容易,倒还罢了,说到预产期,更不逢时,恰是每年最冷的三九天。家里只有两个棚圈,一间给了那群羊,有几只羊也即将生产,从羊屁股上能看出来,手伸到羊的肚子下,乳房都开始鼓涨,轻轻一捏,羊奶就滋出来;另一间棚圈,走风漏气,看都没心看。基本上一个冬天,母牛就在院门外的木桩上拴着,是搭的一个简易的草棚,既然母鸡自己都会坐窝,这个草棚老一点的麻雀也会搭。在夏天,这个草棚能带来一些阴凉,而在冬天,恰恰遮挡着阳光。父母很忙,长年劳作,养活自己,还庇护眷顾着远方的子女,连自己的房子都有心无力,怎能顾及一间牛棚。我有时候往多往深去想,父亲不会是高明到想给这个未出世的牛犊一些苦难教育吧!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有些事情无师自通,与生俱来。

  我家是头一次养这么较为值钱的牛,向无经验,有人说“马怕星星牛怕冰”。从字面看,应该就是说马害怕天上的星星,不敢走夜路,牛肚子下面不能有冰。可是我见过夜行的马,因此我怀疑到底是马怕星星还是牛更怕星星,但不管怎样,牛和马应该在冬天都是怕冷的,如同人一样。当然三伏天人是不怕冷的,可三九天谁都渴望着太阳、火炉和温暖。人就是这样,天冷要生火,天热要纳凉,总有二加二不要等于四的妄想,可惜自己并不是上帝。

  邻居的名字中有个“鹏”字,因为没能组成“鹏举”,“鹏”字落了单,做不下岳武穆那么大的事情。但就这一个“鹏”字已使他沾光受益不少。据老年人讲,他从老家来的时候,是孤身一人,人都叫他“没娘娃”,在村里连个户口都差点落不上,可到了现在,他不但娶了妻,还生了子,而且是一口气生了三个子女,子女们还艰难曲折地在城里扎下了根,不回来了。他老家有亲戚不断找来,还多出来一个妈。即便孩子多,负担重,他还是奢侈般地盖了砖包皮的五间房子。院子有我家两个大,屋后面还有一大块地暂时种了树,那块就被他家占了,四四方方的,平整之后,上面盖幢房子也完全可能。
他比爱惜心疼自己呵护着家里的那些牲畜,院门旁边盖了一幢暖圈,使牛羊在冬天也不受罪。自己的窗户是用白布糊的,棚圈上倒装了玻璃。窗玻璃很大,易采光,牲口看得见人,人也瞅得清牲口,牲口日渐膘肥体壮,人逐年衣着光鲜,红光满面,互相欣赏炫耀,互相鼓劲,相得益彰。应了官员喜欢说的一句话,叫“两不误、两促进”。

  邻居早就知道我们家没有足够的棚圈,根本用不着观察,巴掌大小的地方,一年下来谁打了多少麻袋的麦子,彼此心里都很清楚;你床头向东,他炕洞朝西心里更是一本账。他想让我家张嘴,暂时借一下自家的棚圈。还时不时提起今年的肉行情好,自己的牛羊卖得个好价钱,棚圈基本上都空了。

  父亲没有张这个嘴,他从来都没有向这个邻居张过嘴,一次都没有。是的,是一次都没有。但是自我记事起,我知道,这个邻居就一直向我家张嘴借过东西。有一年,他要借一圈铁丝,说是要立起绷紧电视的天线杆子;有一年,他看我家的白杨树快要干死了,说可以做白杨椽子,搭棚圈绰绰有余;还有一年,他又借我家的两根破的自行车轮胎,说碾场的石头磙子需要连接起来……我不知道,在我还没有记忆的时候,他还借了些什么,但我知道,他借去的东西,基本上都没有还回来。他这次想让我家借用他的棚圈,因为棚圈很大,至少可以拴十头牛,可我家只有一头牛,就算下了牛犊,还空下八头牛的地方。看来他不喜欢细水长流,钟情一蹴而就,以一当十。想一下子,就把过去借我们的东西还清,就抚平我们许多年累积和叠加甚至发酵的糟糕心情。和“平时不上香,忙了趴在供桌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父亲不许口,也不吭声,就是让他觉得欠着我们的,心里歉疚。再说,反正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捱不了这一时半会。

  邻居总是不甘心,还存有一点希望,就算我家暂时不借用他的棚圈,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就说现在大牛不怕冷,牛犊生下来,会嫌那个四面没墙的草棚热吗?他着急别的事情,但他的牛在暖圈里,却冻不着,更饿不下,是最踏实的事情。他着急的事情,他自己不说,我们怎会猜得到,估计和借给我们棚圈有关,他不直说,直接有了结果,又有多大意思。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就是晴天白日,午后时分,我能看到母牛偶尔的寒颤。晚上拿着手电筒出去,怕母牛早产,除了黑亮的眼睛,还有口鼻喷出的白汽。说滴水成冰倒也罢了,撒尿还真得快点,必得使劲,发出哗哗的响声。我们曾想把母牛牵进羊的那个棚圈,尝试了一下,母牛很不友好,还长了一对少见的大角。这大角和其它牛争斗时占尽风头,在羊圈里倒无用处。严格说,用处也有,那是危险和威胁。在保护自己的子女时,所有的母亲都是相同的。

  每天晚上我们都得起来几次,不敢奢望欣赏夜色,去看母牛,希望看到人出去时它将要生产的迹象,最好是看到它正在生产的场景。不幸的是,它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生产的征兆却并不明显。难道它是想生个孕育时间久长,生下后却迎风见长的神仙、妖怪?我们寄希望于下次出门,不知道牛对我们的叨扰烦不烦,反正钻出热被窝的怯,一次比一次怯。

  邻居不再直接提借棚圈的事情,开始说天气太冷,对生产的母牛和即将出世的牛犊百害而无一益。万一冻坏了,损失可就大了。虽说母牛是个二转子,但牛犊生下来绝对是纯种的北京花,是品种改良后的好处,牛犊一落地,不用宣传和炒作,只要它是活的,就值2000块。快要过年了,邻居很直接明了地说把我家的牛赶快牵进他家的圈。父亲不耐烦了,或许也多少被邻居的诚意感动,但又与先前的坚决果断相悖。说实在的,我看得出来,父亲的意志开始动摇,语气有些松动,我担心父亲会就此许口,前面的坚守会功亏一篑。好在父亲说了一句留有余地的话,再等几天看看。

  春节前的某天夜里,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似乎有意为过年增添一些气氛。没有多久,整个村子就被大雪覆盖,村子显得寂静、纯白。我家那一小块地方,只留点鲜明,是母牛身上的黑。那天父亲不知在哪里喝醉了酒,有喜悦提前到来的高兴,躺在炕上,嘴里含混不清地提醒母亲记得看牛,还反复叮嘱要叫醒他。母亲一会给他倒水,一会给他盖被,体会烦琐忙碌和多年来重复中的快乐,父亲已经好长时间没有醉过酒了。母亲也开始朦胧欲睡,是种醒着睡着,睡着醒着,灯没有灭,炉火正旺。恍惚间,父亲突然惊醒从炕上坐了起来,喝醉的人往往醒得早,心里有事的人睡不着,睡着了也睡不死。天已大亮,白杨树上,麻雀已经开始吵闹。冲出门去,满眼的洁白,脚下都开始绵软,母牛的身边,多出些黑和白,那白还在动。两股白气,一粗一细,一长一短,此起彼伏,偶尔又仿佛在同步。

  牛生了,牛犊子出世了!是千呼万唤中,是猝不及防间,而且母牛舔着牛犊身上的毛,已经都快要舔干净了,牛犊的毛泛着光泽,散发着温暖的热汽,略带卷曲。它比它的母亲看起来更高贵,更纯正,是真正的北京花。

  还去敲邻居的院门吗,还去借邻居的棚圈吗?父母多年来一直无意和无形的坚持和遵循一个道理,凡事都得依靠自己。他俩把母牛和牛犊牵进了羊所居住的棚圈,准备仔细又谨慎地看望,以免牛羊发生冲突,主要是阻止牛的侵略,过上一段时间,天气会热起来,牛犊大一些自会把冷扛住。

  没有想到的是,做了母亲的母牛进圈之后,非常温顺,定定站在墙角,很少走动,不但和羊相安无事,目光中还透出不尽的温柔、幸福和慈爱,偶尔还有歉意在眼中闪过,毕竟是新来的,还占了别人的地方。羊看起来,事实也要比牛小很多,但那几只已经生产的母羊和即将成为母亲的羊,母牛是可能认为在地位上和自己是对等的,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母牛的奶水很多,牛犊吃饱之后,还有剩余,父亲还提一大桶送到村里的收奶站。有母羊缺奶,父亲用手挠着牛的脖子和背,母亲则不失时机地抱起羊羔凑到母牛的肚子下,用不了几分钟,羊羔就已大饱,唇边和嘴角不但泛出白沫,有时还流出来。放在地下,不再饿得叫唤,不知该往牛的腿下还是母羊的身边跑过去。羊羔吃了母牛的奶,已经把母牛当作了自己的另一个母亲,母牛只付出了一点点,又多了一个子女。整个棚圈,越来越温暖,缺奶的羊羔,长得很快,就要赶上先它出生的那几只了。

  除夕那天的大早,邻居到我家把一串钥匙留下。今年这个年,他们不在村里过了,要到城里去过,他算了一笔账,他们去城里过年,只需花两个人的车票钱,子女们拖家带口过来,车费是翻倍的。与其为交通和公路事业做贡献,不如落在自己家里实在。为了一劳永逸的团圆和相聚,这次进城,他们还要在城里看一套房子,用不了多久,他们要搬走。他觉得我家离得近,人又靠得住,让人放心,所以把钥匙留下来,帮着他们看家护院。

  他们拍屁股,甩手,疾疾地走了。父亲每天过去看两趟他们留下的家,棚圈里空空荡荡,院子宽大,干净,整洁,牲畜已经全部卖完了。院子里没有活物,自然显得非常冷清。(全文共计约3611个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9#
发表于 2008-3-16 09:53 | 只看该作者
牛生了,牛犊子出世了!是千呼万唤中,是猝不及防间,而且母牛舔着牛犊身上的毛,已经都快要舔干净了,牛犊的毛泛着光泽,散发着温暖的热汽,略带卷曲。它比它的母亲看起来更高贵,更纯正,是真正的北京花。
    通过牛的出生,写出了人情冷暖,写出了一位倔强的父亲,一位不向别人张口的耿直的父亲!洋溢着浓郁的乡村气息!问好西北的朋友!
8#
发表于 2008-3-16 08:50 | 只看该作者
含蓄沉郁,情感真挚.确实不错.
7#
发表于 2008-3-16 08:18 | 只看该作者
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牛下犊子,在作者生动调皮,时不时调侃一下的语言里,显得那么的有趣。西北人的生活气息浓重,可惜我不是西北人,差不多是江南人。好好的感受了一种别样的生活,感谢并问好作者。
6#
发表于 2008-3-16 03:04 | 只看该作者
语言通俗直白,文字个性鲜明。一些语词很朴实很形象,比如文章的开头,就直截了当,设喻贴切。故事情节的铺垫使文章具有浓厚的生活质地。支持精华!
5#
发表于 2008-3-14 22:52 | 只看该作者
鲜活的乡村生活镜像,质朴清亮的文字。学习,问好我们西北的朋友!
4#
发表于 2008-3-14 19:2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质朴的气息浓郁,精华支持!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牛下犊子

最初由 唐新运 发表
    牛下犊子

 家里的一头二转子北京花母牛快要下牛犊子了,预产期还有两周。这牛犊来得着实不易,是冷配的,村里人都说是“手配”的。用手配了两次,才算是配上了,如果是牛自己配的,不知还得配上几次。牛...



谢谢各位兄弟师长,我是唐新运,我会继续努力,写得更好一些。
2#
发表于 2008-3-14 19:01 | 只看该作者
鲜活的乡村生活镜像,质朴清亮的文字。学习,问好我们西北的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0:53 , Processed in 0.15627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