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好皇帝的用人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8 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皇帝的用人之道
          文/程学武

  对于皇权,我一向没有好的印象。在家天下的时代,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就在皇帝阁下的手里攥着。他叫你亡,你就得从地球上消失,他让你享荣华富贵,你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个人全然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然而,也有少数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的皇帝,他们的用人如器之道与讲民主之原则,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依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近日读了《唐太宗李世民传》和《宋史.宋仁宗》,颇为感慨,就此写下此段文字。
   
  这段文字讲的是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后的一天,大约是公元626年秋天。太宗召开了一个范围很广的大会,会议的主题就是人事任免。当老宰相陈叔达宣读完皇上的人事安排后,引起了轩然大波,马上就有人嚷嚷起来,接着台下众大臣们像炸了锅似的,乱作一团。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世民这次用人打破了论资排辈和论功行赏的传统用人规则。他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帮耍笔杆子的秀才,排在了文武大臣的最前面。当时就有李世民的叔父李神通跳了出来。这位曾经帮助李家攻城掠寨的英雄,愤然道:“如今房玄龄、杜如晦他们这些只耍笔头、没有实战功劳的人,竟然位居功臣,我不服!”
   
  见此情景,李世民数落起自己的这位叔父,说叔父你只不过是仗着皇亲的身份邀功而已。接下来,李世民借机发布自己政治宣言,他说:“房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有如汉之萧何,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尽管你叔父大人是朕的至亲,但不可以因为私恩,而滥与勋臣同赏!”他由此打出了“任人唯贤,不私于亲”的第一面用人旗帜。
   
  此后不久,李世民又打出的他的第二面用人大旗。原来秦王府的一班旧属,就找到了他们的代言人房玄龄,抱怨说:“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宫、齐府人之后。”他们不能接受官职在原太子齐王府僚属之后。当房玄龄把这些话转达给李世民之后,这位皇帝又借机作了一个宣言式的表态:“设官分职,以为民也”。这个表态和前一次相比又提高了一个境界,用人标准从个人功劳变为治国理民的才能。这个变化的背后,李世民的思考重点已尽转移到治国方面来了。
      
  第三面旗是让别人给你提意见。大家知道,玄武门事件后,如何安排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官署,成了一个敏感的话题。李世民不计前嫌,大胆起用一直和自己“作对”的魏徵,并任命魏徵为詹事主簿。这个职务虽然比魏徵原来在太子东宫时的级别要低,可是这个职务的重要性是极其关键的。应该说,这样的安排,不是考验,也不是奚落。而是李世民根据魏徵的性格特点和品行而安排的。当时,魏徵一点不惊讶,他料到李世民会有如此安排,于是从容拜了拜,说了声:“谢殿下”。从此,魏徵一直在为皇帝谏言的岗位上,为贞观时期的政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唐太宗,也使自己成为辅佐贞观之治的著名政治家。
   
  唐太宗不仅坚持让魏徵时时给自己提一些意见,还主动让大臣们给自己提意见,用现在的话是,就是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可大臣们总是不敢给皇帝当面指出过失,每次都是李世明自己打破僵局,他说,你们不好意思批评我,那我就先来说说你们的得失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说长孙无忌应物敏速,在作决断方面,古人也比不过。高士廉在危机到来时是最不会变节的人,而且为官不结私党。杨师道性行纯和,但有点懦弱。刘洎的性格最坚贞,这点是很好的,可惜有时会偏私于朋友,等等。
  这段话,现在看来,李世民对当朝大臣是非常了解。他深知用人如器物,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功能。同时,客观分析人无完人,只有真正做到各取所长,才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李世民的这个用人如器的人才观,繁荣了唐朝,成就了他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的地位。至于后来的宋仁宗,这位在历史上算不上明君的主,他在用人上善纳群言的有些做法,也是可圈可点的。那是他阁下在位的第二年,他的妃子张贵妃的叔父张尧佐,因张贵妃的关系,一直青云直上。

  这一日,宋仁宗阁下再次下诏,欲提拔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军节度使、景灵宫使等要职。正当仁宗准备拟昭的时候,时任监察御史的包拯放了一炮。包拯的意思是:皇上,您一而再,再而三提拔张尧佐是错误的,您这是任人唯亲啊!宋仁宗刚想发火,众大臣也替包拯帮腔,说,皇上,您还是考虑考虑吧。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仁宗只好收回了任命。第二年,仁宗又两次下旨,欲提拔张尧佐,都因包拯的挺身直谏而搁浅。

  这事现在想想,凭借当时帝王的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想用一个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可仁宗为何听从了包拯等人的意见,而放弃任用自己的亲戚呢?说白了,这里除了众大臣意见一致外,与仁宗阁下讲民主,善于听取大多数人意见有很大关系。在家天下的时代,如果仁宗一意孤行,坚持己见,臣子们是奈何不得他的。所以,一个帝王能善听众言,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往事如烟。如今一些为官者在用人上画小圈了,唯我独尊,个人说了算的霸道作风,真是误国误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天我们的为政者,不妨读读这两位皇帝阁下的一些用人之道,从中学学李世民的“用人就像用器物,各有各的长处”的思路,学学宋仁宗敢于听取不同意见的“民主”作风,否则,比不上一个封建帝王,岂不太可悲了。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4#
发表于 2008-4-3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欣赏程版质感而厚重的作品,问好!
23#
发表于 2008-4-3 14:39 | 只看该作者
见解独到,堪称醒世明言。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17:3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吕永红 发表
程版主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叫人浮想联翩。

谢谢永红光临指正!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17:3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同感,建?..

谢谢文华指正!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17:3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程版主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叫人浮想联翩。
如果现在的官员真不如古代的皇帝,绝对是可悲的事。关键是整个封建社会,好皇帝毕竟是少数,就如现在的官员……其实整体而言,还是差不多的。

谢谢如空兄阅评!你所言极是!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17:2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叶柄 发表

谢谢叶柄兄斧正!远握!
18#
发表于 2008-4-1 12:34 | 只看该作者
程版主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叫人浮想联翩。
17#
发表于 2008-4-1 11:0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以古喻今,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备,让人深受启发。

  要是掌管组织大权的官员能够读到此文,能够明白此理,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百姓幸甚!

   同感,建议此文以文件形式发往各级机构,让那些官员们看看。。。。问好!
16#
发表于 2008-3-31 20:58 | 只看该作者
程版主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叫人浮想联翩。
如果现在的官员真不如古代的皇帝,绝对是可悲的事。关键是整个封建社会,好皇帝毕竟是少数,就如现在的官员……其实整体而言,还是差不多的。
15#
发表于 2008-3-31 07:05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4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照直说 发表
  中国的民主,民根本做不了主,下级也左右不了上级(根本不听你的)。前年,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和市政府法制办,公开征求立法建议,我向他们提出目前我国最需要的两部法律法规是《厉行节约法》和《国民道德及职...

感谢照直兄一直以来的关注!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4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好皇帝这样用人,好的领导也应该这样用人。可是,当今这样的领导太少了。学武的文章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了起来,显得有力。

谢谢4版版阅评!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学习学武好文.本来任人唯贤的道理当官的也应该懂得.但在实施起来便变成了"任人唯亲",其奈何哉!文章的主题深刻,论述有理有据.欣赏!

谢谢春山兄,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以古喻今,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备,让人深受启发。

  要是掌管组织大权的官员能够读到此文,能够明白此理,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百姓幸甚!

谢谢跃农兄!远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7 01:17 , Processed in 0.2045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