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9|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此心春长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16 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识梅老师,是因着夏夜灯下的一篇文字。
  
  柔和的灯光里,只读几句,即见出这文字的好。沉稳而清丽的文笔,有着女性的细腻和柔婉,情感朴素,淳厚绵长。
  
  童年的夏夜,院子里的栀子花开了,那馥郁的香气在月光下弥漫,留香在遥远的岁月深处。她的母亲,识字不多,但敬畏所有的书本,不轻慢任何带字的纸。母亲教给她善良,教给她勤劳,教给她友好,也教给她隐忍和坚强。母亲善良的品性,不仅影响了她的成长,也在她的儿子身上得到了延续:“大年夜,坐在温暖的火炉边,我想到那些流浪的人,不知他们能不能吃到一顿香喷喷的饺子。”孩子的悲悯和善良品性,像春天的幼苗在阳光雨露中成长,这是多么宝贵的传承。
  
  文章的结尾写到,母亲教给她去做一个温暖的人,不怨不尤,清澈生活。她愿如母亲,心中长养一分春。
  
  此心春长满。我在灯下融融的光里读着,在长夜里回味,猜想是怎样的一个人写出这好像带有一种香气的文字。
  
  不想,半个月之后,与朋友的一次小聚会上,我竟见到了她。字如其人,果真是一个极温婉的女子。长相恬静,举止娴雅,其娟秀和书卷气,让初见的夜晚异常美好。这夜虽无月,却似皓月当空,有月光的清辉洒向人间。
  
  坐在我身边的她,仿佛是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描述的闺房中缓缓走出的年轻女子,端庄贤淑;又像是推开柴门而出的小家碧玉,带有一种清新可爱。
  
  《红楼梦》里宝玉说:“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我真犹如遇见了远别重逢的人,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在这个初夏的夜晚,像被风鼓荡的帆,对彼岸充满向往,人却又只是怔在那里,亦如她一样只是静静坐着,时不时用微笑向对方做一个招呼。
  
  这晚我与她交流并不是很多。穿件带有紫色小花图案衣衫的她,就那么坐在我一边,含笑的神情中带些倦意,一个晚上,她几乎没怎么吃餐桌上的那些菜,倒是喝了不少茶水。她应该是累了。听说她来之前,刚结束了一节课程。她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姓梅。巧合的是,我的名字最后一个字也是梅,单是这个缘故,我即觉与她亲近。她的名字,让我想到雪地上的一枝梅,云端的凤凰。又像武侠小说里的人名,让人产生遐思,想成一个身怀绝技的貌美女子与一段传奇故事。然而她的人在眼前,又让这遐思戛然而止。
  
  因为,她更像一朵白色的栀子花,静静开在夏夜里,香气氤氲,让人微醺。
  
  大约一个星期后,去学校听了她一堂课:赏析巴金的《小狗包弟》。包弟是巴金家的一只小狗,巴金通过对小狗包弟以及往事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一份愧疚和悔恨。巴金说,愧疚和悔恨的折磨将会让他终生不得安宁。他曾经因为自私而伤害了一只小狗和一些原本很亲近的人。最终,他用苏醒的良知剖析审判了自己。良知就是最好的审判,哪怕来得太迟,起码有生之年可以有机会审判自己,然后得到赦免。晚年的巴金以文字的形式与自己对话,也是与过往的人事的一份心声的吐露。
  
  梅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跟她的学生们一起听。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梅老师聆听的神情,安然祥和,嘴角漾着笑意,微微侧耳,像聆听一朵花开、一阵风吹、一声鸟鸣。学生踊跃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精辟之言,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梅老师也含笑点头,示意学生坐下时,不忘说一声谢谢,其优雅之举,娴静之态,温情之姿,恰如静静开着的栀子花,让人凝神之际,只觉香气袭来,心神俱沾了些香气。
  
  我在一节课的时间心情极其复杂。三十多年前没能上的课,终于上了一节。我遗憾自己曾经的失学,也庆幸能听一堂梅老师的课,这真像做梦一样。三十年前,我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学校:五莲一中。母亲问我能不能考上大学,我说不能。母亲说,那就不要上了。以父母那时的微薄工资,是不能同时供姐姐、弟弟和我的学费的。我痛快地答应了母亲,之后就参加了工作。后来想想,其实那时并非是自己懂事。年少无知的糊涂,竟成一生的遗憾。好在,后来的日子可以在空暇里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的字,在文字的世界里邂逅诸多美好。
  
  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着梅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听学生们的发言,我既是个专心听课的学生,又是个走神的旁听生。在学生们的踊跃发言中,我弄不清楚是教室气氛太热烈,还是自己发烧,只觉燥热。我脱掉灰色薄外套,只穿着里面的短袖黑连衣裙。下课走出教室时,我的脸还是热得发烫。
  
  站在长廊里,看着下课的孩子们三三两两走在音乐响起的校园里,我泪流满面,为着那些再也补不上的课,为着那永不再来的年少时光。
  
  听完课的第二天,是个星期天,早上九点多,我和爱人与梅老师一家去了百果谷的樱桃园。他们去摘樱桃,我和梅老师则坐在樱桃树下喝茶。那真是一段美妙的时光!树上樱桃红红紫紫,树下清风阵阵。一个上午,我们就那样坐着,几乎没有挪动。我们说起《小艾》,说起《红楼梦》里的妙玉,说到胡兰成,又谈到巴金的《小狗包弟》。说到宝玉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时,我们都笑了,就像两个远别重逢的人那般喜悦。从我们聊天时梅老师那样专注地看着我的温柔目光里看得出,梅老师很喜欢我。虽然梅老师年龄比我小,却有着同龄人的默契和彼此的懂。
  
  那天分别之后,又曾与梅老师在电话里有过一次交流,所谈话题,依然是文字。她几次提到我的《虚度的光阴》和《盘龙河里的一条小鱼》,说写的好,她与爱人读了好几遍了。我听了,虽没说什么,心里却很感动。我们又聊到汪曾祺的作品,话题似乎越来越多,不觉时间的流逝。电话挂掉时,分明都有些意犹未尽的不舍。
  
  又过了些日子,几个朋友周末一起去温泉,其中就有梅老师。一见面,她即递给我两本书,一本是迟子建的《群山之巅》,一本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我皆未曾读过。原来,是她特意买来送给我。接过这两本书,心里随即涌起暖意,却只是默然接过放在车里。我实在是一个不会表达的人,只是任感动在心里一次次如潮汐一样涌动,却始终没有对她说一声谢谢,似乎一旦说出,反倒见外。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每天都是明媚的日子。我开始阅读梅老师送我的书,期间,时常想起她。想起她含笑的样子,想起听完她的课,离开学校时,她下楼送我,一直送到学校门口外的情景;也想起再温泉的花园小径上,她依着一棵树拍照,像个邻家女孩一样可爱的神情;回想着她说话的声音,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想起她对我的欣赏和友好,想起她说,也开始读一本我推荐的书,等到再相见时,一起聊聊这部书------就这样,经常不经意地想起她,心里就会很愉快,生活,也多了一份期待。
  
  她是一个让人感觉温暖的人。她的学生喜欢她,喊她“小梅老师”,朋友喜欢她,称她“梅”,我敬重她,叫她“梅老师”。与她一起时,我们谈论的不是现实里的人事,而是文学作品里的情景和人物,这是难得的。多少年来,在文字之路踽踽独行的自己,终于遇见了同行的人。我从梅老师那里感觉到了来自她内心深处的、细雨一样滋润、春风一样浩荡吹过之后的葱茏春意,也感受到了一份真挚的友情和珍惜,我的心在无眠的漫漫长夜里无法安静下来,为着这迟来的相遇。
  
  梅老师就像一泓秋水,以她的澄澈映照我。多少年来,我的内心被炎热夏天的蝉鸣长吟聒噪,因萧瑟秋风中的落叶伤感,又似挣扎在严冬的冰天雪地一样绝望。生命的苍凉,岁月的无情,世事的险恶,让我忘记了草长莺飞的春天的美好。而梅老师的出现,犹如一阵清风,涤荡我蒙尘的心,我又感受到了春天的明媚。梅老师既是一朵清白馥郁的栀子花,让我觉出了生命中的美好,亦如一盏温暖的灯,亮在寂寞的夜晚。生命中有这样一位知己,温暖而无憾。
  
  此心春长满。做一个温暖的人,不怨不尤,清澈生活。这个夏天,我像是穿过迷雾、看清前行方向的人,怀着极其愉快的心情,向着一条弥漫着栀子花香的道路走去。那里,梅老师在等我,我将与她同行。
   




27#
发表于 2016-7-1 09:5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佳作,问好小妹!互相点评、共同提高,好么?
26#
发表于 2016-6-30 16: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拜读周老师温暖、澄澈的文字。
真好。
25#
发表于 2016-6-30 10:45 | 只看该作者
"此心春长满。做一个温暖的人,不怨不尤,清澈生活。"与这样温婉且具有典雅气质的老师交流,无疑是诗意的、温暖的、美好的!
24#
发表于 2016-6-29 14:55 | 只看该作者
题目如此好,让人眼前一亮,内容温和,文字柔软,一如两位带“梅香”的老师。读来感到亲切,美好。欣赏美文,问候美女,顺祝夏祺!
23#
发表于 2016-6-25 14:30 | 只看该作者
叙述不急不缓,稳稳当当,很舒服的感觉!
22#
发表于 2016-6-21 08:35 | 只看该作者
梅老师就像一泓秋水,以她的澄澈映照我。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6:43 | 只看该作者
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6-6-19 12:10
不怨不尤,清澈生活
能够遇到一个可以合拍可以投缘可以默契的朋友,是一种福气

问好向荣!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杯酒 发表于 2016-6-18 23:23
我今天下班路上,恰好摘了两朵栀子花。感觉周老师与梅老师就像这栀子花一般,素雅,清香,洁净!文人,尤其 ...

很感谢这份喜欢并因此愉快!谢谢你带给我这种感觉!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6:42 | 只看该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6-6-18 16:53
此心春长满。做一个温暖的人,不怨不尤,清澈生活。诗意的文字,韵味十足。抒情性强烈,真挚。

久不见张老师,问好!
18#
发表于 2016-6-19 12:10 | 只看该作者
不怨不尤,清澈生活
能够遇到一个可以合拍可以投缘可以默契的朋友,是一种福气
17#
发表于 2016-6-18 23:23 | 只看该作者
我今天下班路上,恰好摘了两朵栀子花。感觉周老师与梅老师就像这栀子花一般,素雅,清香,洁净!文人,尤其是女文人,相亲者不多,相轻'者不少。喜欢这样的文字,喜欢这样的同路人!赞!
16#
发表于 2016-6-18 16:53 | 只看该作者
此心春长满。做一个温暖的人,不怨不尤,清澈生活。诗意的文字,韵味十足。抒情性强烈,真挚。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12:34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6-17 19:59
也与作者在写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有关。这点点滴滴的描述,这实实在在的倾述,让人感受到遇到知己的喜悦,
“ ...

昙花,久不见!看见你来,已是无比高兴,又得了你的细读和点评,更是愉快。虽未有过多交流,从你对我文字一直的关注和细评,彼此却是熟知了一般的亲切。你说有一点与你很像,又引起我想对你多一些了解。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12:31 | 只看该作者
李兴文 发表于 2016-6-17 15:00
心灵相通,彼此欣赏,这是人世间最快乐的事!交朋友是一种精神生活过程,如若恰逢知己,其乐也融融!
文字 ...

李老师,您的鼓励,对施梅自然是一份肯定和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6 17:37 , Processed in 0.3633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