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4 编辑 <br /><br />
在我七岁那年。我家就搬迁到了新居,新居的地址在旧居的东边,对我全家来说,简直是开辟了另一番新天地。一个我从未来过的地方。这条街叫灵王庙街,住户是一家同门,都姓李。虽然和我是同一个李,但不是一个爷爷繁衍的子孙,因此,不是一门子人。我新家在街道的东边路北,最后的一家。西邻是住户,东邻没有人家,是一片广漠肥沃的土地。那茂盛的玉米、高粱、谷子、白麻、蓖麻,地埂上蓬松的杏树、挺拔的杨树以及夹杂的几棵弯弯扭扭的不成气候的榆树,至今还在我记忆里疯长。 我爹妈为了这三间新房,算是吃尽了苦头。在那个经济条件困乏的年代,能够盖起这样三间房,实在比现在在大城市花高价买一套楼房还艰苦艰难得多。 我爹从十七岁的时候,就给地主老财赶花轱辘牛牛车,直到解放后,又给队里赶胶皮车,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是村里有名的老把式。我家三间房的地基石头就是我爹和其他队里的胶皮车拉回来的。我爹是老好人,软弱无能,话语不多,人缘挺好,谁也愿意帮忙。 也正因为爹的无能软弱,我妈的善良厚道,我家才经历了几次迁居之苦。我原来的旧居,有三间正房,一个小院,是我爹当长工辛苦挣回来,又由我妈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积攒下来的钱买下的。我们弟兄就出生在这里。东下方两间,其中有我们的一间,另一间住着一对夫妇。人们叫那男的瞎大五。瞎大五夫妇除占了自己的一间外,还把我们的那间也霸占了。我爹妈可怜他们,不和他们计较,占就占了,这样他们也住的宽一些。可是他们不懂好歹,得寸进尺,看出我们一家人无能软弱好欺负,生着法儿找毛病,不是说我弟兄吵闹了他们,便是说我妈妈不给他好脸色。总之不是这不对,就是那没味,借故开口便骂,伸手就打我妈。我妈经常被瞎大五的女人打的鼻青眼肿,身上红青压黑青。瞎大五的女人,出名的泼妇。打断街骂断巷,别说街坊邻居不和她打交道,连一条巷子的狗都躲着她。她没儿没女,只有一个和她一样横行霸道的男人。真是同床不睡两样人,乌鸦老鹰一般黑。毒辣不过妇人心,这句话正应在瞎大五女人的身上。她不给男人抚养儿女,是因为男人曾经嫌弃过她,危险休了她。她怀恨在心,把生下的几个儿女,乘着男人不在,全部按在尿盆里溺死。因此,他们至死是光身二人。到了老年,瞎大五死了后,留下她孤寡一人无人照顾,躺在炕上,直至被蛆虫咂干而死亡。这个女人个子高而瘦,一张煞白的条子脸上,长着两只狼眼,嘴头子噘起,牙帮骨裸露。小脚,小腿缠着绷带,走路昂着头,挺着胸,气势凌人。 大集体的时候,她是队里的妇女队长,可她脚小,不能下地劳动,队长专门派她在路口搜查人们的身子或照看农田。在春季和秋季,每天晌午和黄昏人们散了工后,她两手叉在腰间,站在路口,横眉冷竖,搜查过路女人们的身,查看身上偷装了种子或玉茭棒子或高粱穗子没有。她冷面无情,六亲不认,骂人舌不沾唇,口不结巴,出语恶毒辣恨,打人雷厉风行,出手便见血红。一些被她打怕了的女人见了她就吓得尿一裤子。五六月看杏儿,七八月看菜,这些事情都是好心肠人干不了的营生,尤其是善良的女人。唯有她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她并不是傻子,比鬼还精,变色狗一条,溜须拍马的本事不小。有一次,几个小孩子相跟着到了她看护的花生地畔,她用衣襟包了一包花生走过来,对队长的儿子说,润生俺娃长得真顺眼,俺娃好吃花生。说完,将一包花生给了润生。另外的几个小孩看着眼馋,口水直流,她骂道,一个个长着丑八怪样子,还想吃花生,回家寻你爹吃球去吧!那些孩子还站着不动。她生气了,骂道,想在老娘这儿瞅便宜。她边骂边一巴掌扇在一个孩子的脸上,怒道,等着想挨耳光子,那好,老娘成全你们。那小孩用手捂着流血的鼻子,哭着走了。 我爹一年出车几乎不在家,几个月才回来一回。我妈和我弟兄们一直在她的凌辱下,忍辱负重的活着。一天,维系我生命的一只母鸡被她下了毒药害死了,没隔几天,另一只也被她下毒害死。两只母鸡的死亡,警醒我妈,那泼妇还会害我弟兄性命,就和我爹商量着换房。我的一个本家二哥,有两间东下房,听了我妈的意思,便说他不怕,答应愿意和我们交换。过了几天,我们一家搬进了那低而矮,黑而小,脏而乱的小房子里。
在那不避风雨的房子里,我妈每天以泪洗面,有时候,还责怪我爹无能。我爹说,咱无能是真的,躲开那狗屎,就能保证咱一家人的平安。
我妈说归说,暗暗下着建设新房子的决心,更加的节省了。她经常和我们说,人活一口气,蛇活一张皮。吃亏不怕,就怕没志气。
我爹也说,没有旱一百年的车,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他是赶车的,总拿车说事。
果然,在这里居住了不到二年时间,到1966年,我们终于盖起了新房子。
灵王庙街的人,并不欺生,对我们全家的到来,开始不大注意,也很少有人和我们打交道。时间长了,他们也就慢慢的习惯了,来我们家串门子的女人也渐渐多了。这归功于我爹妈的为人。我妈既热心又懂礼,红白事业和人际往来的礼数,她皆知晓。很多事情,他们都来请教。我妈来者不拒,大人小孩一样的热情对待。我爹利用赶车之便,也经常为这里的邻居捎东西。
日久见人心,不到半年时间,邻里街坊便和我们和睦相处了。我们的辈分比较大,在整个李氏家族算大辈分,而这条街的李姓户数大都在我父亲的三辈之下,有的更小,因此,他们都尊称我爹一声爷爷或老爷爷,尊称我妈一声奶奶或老奶奶。
新居,在我幼小心灵,留下美好的印象。长大后,才慢慢咀嚼出孟母三迁的味,母亲的形象比我门前的大山还要挺拔,还要伟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