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25|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闲说“哭穷”和“吹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4 1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哭穷”一词是极具汉语言特色的俗语之一,意思是用诚恳得近乎悲哀的语气诉说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没有丝毫钱财,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言外之意似乎连乞丐也不如,等等。这一俗语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已经无从查考,也没有查考的必要。不过,“哭穷”一词自从出现以来在人们口中使用的频率以及环境,几乎都与各色人等前来借钱、或者要求捐款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时候,听到的、看到的“哭穷”现象几乎如出一辙,惊人的相似。不论是男人、女人,或者老年人、年轻人,遇到了熟人邻居、或者亲朋好友装出谄媚的笑脸,诉说着娓娓动听的言辞提出借钱的要求后,好像是条件反映一般灵敏,或者受对方情绪的迅速感应,立刻露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深深地叹息一声,随即以比前来借钱者更加忧伤难过的神色,用沉痛的几乎不能再沉痛的语气诉说,我们家的日子前段时间还好,闲钱也还积攒了几个。只是前段日子房价涨得特别厉害,我家的钱都买房子花掉了。要么是,前几天么,孩子们刚刚买了一辆车,硬是在我这里把养老的几个钱都拿走了。或者是,这次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孩子们的终身大事,一生一世仅此一次,别人家都花了大价钱,喜事办得风风光光,我们哪能缩手缩脚一分钱不出?还有也许是,哎呀,你来得真不巧,前几天老父亲,或是老岳母生病,硬是逼着我们出钱。没法子啊。


  诸如此类的话语,或者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所谓理由,多得简直可以编成一部新时期的诉苦语言大全。说一千道一万,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你找我借钱,我比你还穷。实际上的潜台词就是,我没找你借钱就算便宜你了。识相的,趁早向后转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或许有人见此生发出当今的人们真喜欢哭穷这样的感慨。其实,这样的现象古往今来并不鲜见。现在的哭穷只不过是自古以来哭穷的延续。明朝末年以崇祯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就是哭穷最典型的例子。


  明末,农民军首领李自成亲率百万大军攻陷平阳和太原后进逼北京。惊恐万状的崇祯皇帝特地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户部、兵部的要员们,商量调关外的吴三桂入关勤王。吴襄给崇祯皇帝算了一笔账:如果调吴三桂进卫北京,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而国库的账上只有区区四十万两。对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求,希望崇祯皇帝拿出自己的皇银内帑以充军饷。皇银内帑,也称皇帑,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房钱。拿自己的私房钱办公家的事,对一向节俭抠门的崇祯来说,无异于剜却他的心头肉。他向大臣们哭穷:“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眼看社稷已危,皇帝还如此吝惜那些身外之物,比崇祯还着急,也顾不得话不好听:“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崇祯皇帝听后,却潸然泪下:“今日内帑难已告先生。”皇帝老儿都流眼泪了,大臣们还有什么话说?


  资金缺口无处弥补,想再从百姓头上搜刮,时间来不及了,也没有充足的地盘和执行的官吏。无计可施的崇祯皇帝只有在大臣身上打主意──号召群臣募捐。


  皇帝老儿为了自己的江山都不肯出钱,那些早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大臣们自然更不肯干。崇祯虽然悭吝如铁公鸡,但脑子并不笨,深知万事开头难,有人率先垂范就好办。于是,他派太监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国丈嘉定伯周奎,让他捐十万两白银,起个表率作用。没想到周奎眼见得女婿将受灭顶之灾,也不肯伸出援手,只是一个劲儿地哭穷,坚称没有。最后,徐高实在看不过去,愤然而起,说:“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周奎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勒紧裤带捐献一万两。崇祯皇帝觉得太少,要他拿出两万。周奎不敢再讨价还价,却暗地里进宫去向女儿求援。皇后答应帮他出五千两,并劝他尽可能满足崇祯皇帝要求的数额。


  可就是这本身出自崇祯“私房钱”的五千两银子,周奎还趁火打劫,雁过拔毛,只取出其中三千两捐了,净得两千外快。皇帝的老丈人都捐了,其它人再不掏腰包实在说不过去。出任首辅多年的魏藻德,家藏万金,只拿了五百两银子意思意思。


  这样一位极会哭穷的皇帝,其私藏的皇银内帑数目其实非常惊人。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崇祯皇帝的宫内搜出白银数量,据史料记载说:“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节慎库为工部矿银的收入仓库,主要提供宫廷使用。实际上,李自成攻占北京,从崇祯宫内搜出的白银即多达三千七百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内。至于崇祯的老岳父周奎,果如徐太监所言,一个月前周奎多捐一文也肉痛的家财,一个月后都在夹棍威胁下送进了农民军大营,从周家抄出的现银就多达五十三万两。果然应了徐太监“广蓄多产,后来何益”那句话。魏藻德的下场更惨,他被铁匠刘宗敏抓走,几十年来搜刮的财产成了农民军的战利品,他本人的脑袋也被夹棍夹破,在极度痛苦中哀号而死,其子也被砍作两段。


  为了节省一百万白银而丢掉三千多万乃至无法估价的万里江山,这本是一笔再简单不过的明白账,可自幼聪明好学的崇祯皇帝到死也没有算清楚。


  历史上另外一位哭穷的人就是清朝中期的道光皇帝,自己整天打扮得像个叫花子,以至于整个朝廷大臣们每天例行的早朝简直就是丐帮聚会。如此哭穷,也丝毫没有制止住王朝急剧衰落的步伐。


  至于民间的土财主、商贾富户中哭穷的人,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也没有记载的必要,从不少见。有个笑话说某位财主被一位叫花子缠得无可奈何,从内室勉强摸出十文小钱,走几步扣下一文,到了门口仅剩两三文,还怨天尤人地说,我可把整个家当都给你了啊!


  不过古人哭穷比较好理解,原因就是社会动荡,生怕露富被劫贼、绑匪惦记着,说不定哪一天不但破财,而且不能免灾。


  不过,仔细思量一番似乎觉得关于哭穷的现象十分有趣。有钱人动辄哭穷,真正没钱的人反而喜爱吹嘘,说大话。刘邦担任亭长时,前去参加吕公的宴会。虽然实不持一文,却大言不惭地说贺钱万。一下子镇住了所有的来宾,竟然还赚了个老婆。有着一妻一妾的齐人,虽然每天在外面的野坟地里偷吃些祭祀的酒菜,在妻妾面前却吹嘘说每天都和有权有势的人在一起喝酒吃肉。有位贫穷的士人,穷到家里连被子都没有,仍在外瞎吹家里锦衣华堂。以至于有次胡吹时胡须上沾了根草,天真幼稚的儿子提醒说,被子粘在胡须上了。某位胡言乱语者正在大吹着家里每餐吃的是鸡鸭鱼肉,就缺少龙肝凤胆。忽然儿子来告急,家里没有早饭米。此君一愣,在众人的哄笑声里仍然一本正经地说,家里就缺少龙肝凤胆早饭米。


  前面说到当今爱哭穷的人比比皆是。其实,历史上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古时候一文不名而酷爱吹大话的不乏其人,如今,经济窘迫陷入困境又喜爱大言不惭吹起大话的同样大有人在。


  债务累累即将倒闭破产的厂矿企业,债台高筑举步维艰的有关单位,从不哭穷。面对着陷入困境生活艰难的职工,领导们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如既往频繁进出酒楼饭店,午间晚上总是酒气熏熏红光满面。特别是遇到领导来检查,或者银行来讨要欠款,这些厂矿企业的领导们更是殷勤倍增,除了吃喝一番以外,临别还会送上不菲的礼品,一副大款的不能再大款的潇洒模样。


  单位集体如此,不少人也是如此;在亲朋好友、邻居熟人们面前闲谈时,总是慷慨激昂,一副为朋友两勒插刀的豪气。遇到借钱的人,仍然吹嘘一番;然后突然来个转折,好像万分诚恳地说暂时有些困难。要是有的话,我一定送到您府上去。至于他啥时家里有钱,谁知道?


  还有一种哭穷,估计人人痛恨。有些自以为智慧过人的所谓聪明人,看准了某些有些家底、或者有钱人的性格,或者摸清了某些有钱人的需要以及爱好,常常瞅准机会,到这些人家投其所好地诉说一番,可怜兮兮地表演一阵,引起别人的同情,从而得到一些别人的赏赐。这情形看起来是哭穷,其实是绞尽脑汁在算计着别人的钱财;把自己的头脑装进别人的脑袋,把别人的钱财装进自己的口袋。


  仔细思量思量,哭穷一词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在一定环境里勉强也可以算是一种低调。只是,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哭穷过了度,就变了味。


  人生一世,真正绝对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确不太容易。为人处世时时刻刻一直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也不太容易做到。吹嘘和过度的哭穷其实一样。吹嘘惹人厌烦,哭穷也常常令人讨厌。因为一味地哭穷就是为人吝啬,而且冷酷。除此之外,还在算计他人的财物。这样做,虽然谈不上像明末的崇祯皇帝丢掉了大明江山那样令人心惊胆战,也不像道光皇帝难以制止帝国衰败的步伐那样严重;但是丧失了一个人的脸面,也卑污了品行和志气。


2#
发表于 2016-11-24 18:49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欣赏。
3#
发表于 2016-11-24 18:55 | 只看该作者
哭穷肯定是并不穷故作低姿态,生活中这种人还真不少。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18: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文字老师的雅赏,敬请老师常来指导!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18:59 | 只看该作者
闫广慧 发表于 2016-11-24 18:55
哭穷肯定是并不穷故作低姿态,生活中这种人还真不少。

谢谢朋友的雅评,这些喜欢哭穷以及吹嘘的人,花花肠子真的不少。
6#
发表于 2016-11-24 23:11 | 只看该作者
“哭穷”和“吹嘘” 都不好,过度了。
穷就穷
富就富
表里如一多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07:30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11-24 23:11
“哭穷”和“吹嘘” 都不好,过度了。
穷就穷
富就富

谢谢版主老师的雅评,回归本真是最好的。欢迎版主老师常来指导!
8#
发表于 2016-11-25 14:46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11-24 23:11
“哭穷”和“吹嘘” 都不好,过度了。
穷就穷
富就富

同感
可惜生活中表里如一的人,貌似不多哎
9#
发表于 2016-11-25 14:50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哭穷,真的就是怕被借钱,因为好多人都有借人钱却无法收回的痛。索性说,有自己也没钱,何以借得?我有一自办实业的死党,她的妙招就是,人开口借钱 ,欲借2万给TA2千,甭还了的。下次再无骚扰
10#
发表于 2016-11-25 15:08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哭穷有人炫富,八仙过海多显神通吧。
11#
发表于 2016-11-25 15:47 | 只看该作者
崇祯的财富一直是个争议点所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崇祯其实没有那么多钱,是在歪曲崇祯本人,好引导成因为抠门而误国的弱智行为,而且,严格意义上讲,那些钱也不完全算皇帝本人的,因为整个一个皇宫里所有宫女、太监等等开销都是从内府里支出的,国库不买账,当然肯定多少也有点。崇祯之败在于性格,即便是那点钱,他觉得是祖上留下来的,自己要是花掉了,就成败家仔了,他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包括,他当了十七年皇帝换了五十多个首府,也还是性格上的原因,基本上已成定论。
相比于李自成,他原本就是流寇,刮地皮当然可以得到那么多了,这当中有很多冤案。
道光的事情基本上与史实吻合,但是,他政令不一,戴的是有色眼镜,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此外,现在翻看那时候所有的奏章都可以看得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忽悠他,说每次打仗清朝都是赢的,这些奏章里就包括他最为倚重的林则徐。
哭穷也好,炫富也好,更多的是人性的灰暗所致吧。
此文倒是对人有所启发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7:28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6-11-25 14:50
有些人哭穷,真的就是怕被借钱,因为好多人都有借人钱却无法收回的痛。索性说,有自己也没钱,何以借得?我 ...

这位女老板的妙招还真管用,能人就是不一样!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7:3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1-25 15:08
有人哭穷有人炫富,八仙过海多显神通吧。

人上一百,文武不缺。大千世界里,各色人等应有尽有。哭穷也好,吹嘘也罢,过度了,就变了味。欢迎安然版主老师常来指导!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7:31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6-11-25 15:47
崇祯的财富一直是个争议点所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崇祯其实没有那么多钱,是在歪曲崇祯本人,好引导成因为抠 ...

谢谢一孔版主老师的指点,您的雅评细致深刻,分析到位,受益匪浅。敬请常来指导!
15#
发表于 2016-11-26 09:28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没钱,也没钱借给你~
我是吝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 03:25 , Processed in 0.0497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