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1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审判与救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8 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审判与救赎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执导影片《野草莓》


  不论当时或现在,我都不知道我在整部《野草莓》中,一直在向双亲哀求:“看看我,了解我,可能的话,原谅我吧!”---------伯格曼

  七十九岁的医生伊萨克.伯雷在一条颓废的街道上迷路了,空寂的街道到处是刺目的阳光,白花花地让人感到不安。他茫然疾走,看见头顶上吊着没有指针的钟表,他愣了一下,掏出自己的怀表,同样丢失了指针。这时,他听见了自己心跳的声音,仿佛代替了钟表的滴答声。失去时间,使他感到茫然。而空寂的街道让他感到从没有过的恐怖。不远出站着一个人,他向他走去,板过他的肩膀,看见一张痛苦的扭曲的脸,像一张僵尸的面具。惊恐间他已颓然倒去,伊萨克看见那个人衣服下流出了鲜血,而肉体已不知去向。恐慌,茫然,孤独无助,他满头白发在风中飞舞。钟声响起来,一辆无人驾驶的丧车驶过拐角,两匹马麻木地往前走,撞在街灯上,车上滑下一具棺木。一只手臂露出来。他近前去看,却被那只手紧紧抓住了。更让他惊恐的是,棺木里那个与他纠缠的人竟是自己,他与死去的自己相遇了……

  影片在怪诞的梦境中开场。我想即使你不是伯格曼迷,开篇的悬疑也定会把你吸引,并敏感觉出影片到处飞腾着隐喻的翅膀,教堂的钟声、没有指针的钟表、空寂的街道以及棺木里的自己,这些意象都不是随意设置,它有着某种隐秘的内涵,说不定可以成为解读影片的手段和工具。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影片的情节内容,很简单,即某年的11日伊萨克去多伦多接受天主教教授荣誉学位沿途所见所思所感。影片的时间跨度为24小时,但是通过梦境的穿插,把伊萨克的一生进行了回放和展览。其结构之精巧手法之高妙内涵之丰厚令人叹服。

  影片塑造了一个衰老的教授,伯格曼把他的一生浓缩在一天之内,通过跨时间的亲密接触,以一个垂垂老者的思维客观地审视自己一生的经历。其实与其说是伯格曼在为伊萨克梳理人生,倒不如说是他自己在清理自己一生的思路。所以我更倾向于把这部影片说成是导演对自己的一次审判和救赎,更是对人类灵魂的审判和精神的救赎。

  首先这审判指向了爱情。影片一共出现了四次梦境,其中就有三次涉及打了伊萨克年轻时的恋人萨拉。在与儿媳玛丽安一同前往多伦多的路上,他们驱车到了20年前居住过的一个避暑庄园。在这里,时空逆转,他进入了20年前的时间。身穿白裙子的美丽的萨拉在摘草莓,他看见他的弟弟斯格弗里特轻浮地纠缠萨拉,而萨拉也扔掉盛满草莓的篮子与他弟弟拥吻,虽然萨拉后来后悔了,说自己已经与伊萨克秘密定下终身。在庆祝德隆叔叔生日时,双胞胎妹妹说出了摘草莓时发生的事情,萨拉痛苦万分,她跑到楼梯处哭诉,而此时,白发苍苍的伊萨克就站在她身边,他以迟暮之人的慈爱和温柔默默地看着萨拉……伊萨克是满足的,萨拉对他的好让他幸福的微笑,她说他是个文雅的人,懂诗歌,只会拥吻,那是很得少女的芳心的。他们的爱情是纯洁的,不掺杂一点世俗的元素。至于如此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这里只是布下了一个伏笔。满天的乌鸦飞过之后,萨拉再次来到伊萨克身边时,她拿出了一个小镜子,她说“你感情受了挫折,因为你不能接受现实,我考虑的过分周到,以至于无意间显出无情”,“不,你根本不明白,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她说她要嫁给他的弟弟斯格弗理德,而他弟弟是个游手好闲一无是处的浪荡公子,她为什么嫁给他呢,这正是他和萨拉“道不同”之所在。是他的懦弱和冷酷使他失去了萨拉。后来他的妻子也是因为他的冷酷而出轨。甚至对自己的管家,两人一起生活了四十年,他都没有动过真情。

  拍摄《野草莓》时,伯格曼正是感情陷入危机的时候,他的爱情仍然找不到落脚点,第三次婚姻宣布失败,而亲情面临着崩溃。这样的处境让他感到生活一团糟。正像影片开始的旁白:在我与他们的交往的关系中我们主要谈论与评估他们的性格和行为。这就是我与几乎所有所谓的‘人际关系’绝缘的缘故。他在青年时失去了一份动人的爱情,这是一生的遗憾和疼痛,也是他最感挫败的,梦境帮助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失去萨拉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懦弱和缺乏热情。影片在审判的同时没忘救赎,故事的结尾,他放弃了存留在梦中的爱情,转而珍惜眼前的人。他对管家艾格达温柔地说,我们已经相识多年,能否以对方的名字相称呢?言辞恳切真诚并且破例流露出讨好意向。我想这应该算作他此生唯一一份可以相守的感情了,他懂得了珍惜和表白,可是她却没有接受。故事设置了这样不可得的遗憾让人回味。

  然后这审判指向了亲情,是对三代人亲情的审判。79岁的儿子不远万里来看望96岁高龄的母亲,母亲的母亲住在一个纸盒子里。而纸盒子盛放着她孩子们的玩具。她有十个孩子只剩下了伊萨克一人,二十个孙子只有艾瓦尔德来看望过,十五个曾孙尚未谋面。母亲一件一件历数玩具的主人和他们童年的趣事,或许只有这些玩具才是她晚年的忠诚伴侣,其孤寂可想而知。而她看待这仅存的玩具亦不是很珍惜,“随便,一堆垃圾而已”,亲情在她眼里就是一堆垃圾。她说她一生生活在阴寒中,胃部甚感寒冷。这寒冷不是身体的冷,而是心里因为缺乏亲人之爱。母亲的冷酷无情同样也传递给了他的儿子。在车上,伊萨克的儿媳玛丽安说他是个自私的老头,极端蛮横刚愎自用,内心坚硬如铁,他不想牵扯进儿子儿媳的婚姻里,他借钱给儿子上学,还要儿子还清欠款,每年5000,这是个不小的数目,但他坚持应该一诺千金。这样一个冷漠的老人,也必然影响自己的孩子。果然他的儿子同样是医生的艾瓦尔德也秉承了他的冷漠,甚至做得更甚。他将孩子拒绝在了子宫里。他认为让孩子出生是荒谬的,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他是失败婚姻里的孩子。他说他需要死去永不超生。言语中透露父亲对他出生这件事的不负责任。影片到此,不得不将故事与导演的家庭背景相联系。伯格曼本人就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父母的冷漠让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一直在痛恨父母没有拒绝他的出生。所以这审判是三重的,家族承袭下来的冷漠影响了下一代,或者大下一代。而影片安排的这次精神之旅是一次救赎,这是无疑的。在影片的最后,伊萨克原谅了儿媳的吸烟,他把儿子拉近身旁,温和地说话,他关心他们的婚姻,并且主动谈到他的债务……影片最后一个梦境是祥和的温暖的,萨拉再次出现,她完成了一个神的角色,她拉着伊萨克对手,指引他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安详地垂钓。湖面静谧,阳光温和,他年轻的父母悠闲自在……

  这样的救赎是充满理想主义光彩的,也是导演伯格曼心底深处的渴望。正如伯格曼说“不论当时或现在,我都不知道我在整部《野草莓》中,一直在向双亲哀求:看看我,了解我,可能的话,原谅我吧!”这是事隔多年后编导在谈到《野草莓》时的真情表白。或者这也是伯格曼导演《野草莓》时心底强烈的呼声,是他隐秘情感的宣泄,也是成就整部影片的动力和渊源。

  再次是对宗教与事业的审判。伯格曼的父亲是个皇家医院的牧师,在伯格曼幼小的心中,父亲就是神,进而覆盖了作为父亲的身份。伯格曼对于这种残缺的父爱充满了怨恨,进而对神也充满了怨恨,一直怀疑甚至否认神的存在。影片中到处存在着对于神的怀疑和争论。撞车的那一对夫妻,一个是天主教徒,一个心理存在问题,两个人的婚姻出现了状况,而显然,那个天主教徒并非笃信天主,他不断地嘲讽妻子。这是一场有关婚姻的争吵也是有关神的争吵。搭车的三个年轻人,他们一起去伦敦,两个男青年同时爱上了美丽的萨拉(两个萨拉都由一个演员饰演),而萨拉不知道选择谁,安德斯要做官,他不信仰宗教,维克多要做医生,他信仰神。两个人不同的观点加上同是情敌,一路争吵。最后,萨拉选择了维克多,因为安德斯遇上了自己爱的人。萨拉的选择也是伊萨克最终的选择——五十年行医的他最终接受了多伦多天主教教授的荣誉学位。也许影片试图阐释人类的最终归结终是宗教。而伊萨克对自己从事了五十年的医生生涯同样是审判的态度。虽然他的成就让世人难以忘怀,加油站的老板不肯收费,说一个村子的人都在感激他。然而在他内心深处是充满着矛盾和惶惑的。梦境中的那场考试,他不会使用显微镜,他竟然附和考官说医生的首要责任是要求别人的宽恕,当他诊断病人已死时病人突然哈哈大笑……梦境中的自己是个一无所知而又玩忽职守的罪犯。他的一生把亲情看得很淡,而把事业作为自己全部的追求,然而梦境帮助他说出了潜意识里的惶恐和不安,他就连自己最引以为荣的事业也是不可靠的。在他一生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给他慰藉,给他安定和抚慰。所以当加油站的年轻人重复了他无意中说出的话——也许我该留下来——他故作忘记了,他用含糊弥补了偶尔的心血来潮,他毅然选择了宗教。

  影片的结尾,他没有得到宽恕,他和管家吵闹了四十年相依为命了四十年,最后她没有接受他的求和或者示爱。儿子婉拒了他想有的帮助。然而他内心却获得了安宁,宗教让他的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救赎。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除了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回味外,拍摄技巧尤其高妙。近似意识流的叙述方式,大量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故事充满了离奇诱人的魅力。隐喻和象征构成了影片独到的表现手法,使影片获得了亦真亦幻扑朔迷离的美学效果。没有指针的钟表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意为主人翁陷入没有时间概念的茫然,空寂的街道意寓自己孤寂的生活,看见站立的却是死去多人,仿佛看见了自己的一生就这样猝然而终。“我死了,虽然我还活着。”那是精神对肉体的叛逆。正如艾瓦尔德所说的——我需要死去,永不超生。

  爱与恨,生与死,宗教与现实构成了影片叙述的内容,而“缺陷、贫乏、空虚和不获宽恕”,茫然恐慌畏惧构成了影片的整体基调。

  该影片拍摄与1957年,导演瑞典.英格玛.伯格曼,主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影片获得1958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9-1-8


[ 本帖最后由 南子 于 2009-1-8 23:03 编辑 ]

2.jpg (71.71 KB, 下载次数: 894)

ysk

ysk

1.jpg (96.72 KB, 下载次数: 921)

梦幻中的萨拉在摘草莓

梦幻中的萨拉在摘草莓

3.jpg (116.78 KB, 下载次数: 914)

与小萨拉在车上

与小萨拉在车上
2#
发表于 2009-1-9 10:31 | 只看该作者
此篇影评文章,文字质感,解读全面、深刻,精华鼓励!问好南子。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0:38 | 只看该作者
不会写影片,不知道套路,。。。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悟,并且很肤浅,欢迎看过电影的朋友讨论,多谢闲情斑斑鼓励!
4#
发表于 2009-1-9 11:47 | 只看该作者
在对电影情节的铺陈基础上,作者用质感而又张力强劲的文字,勾勒了人物的轮廓和内心状态,呈现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有叙议的痕迹。这种寓意性的描述方式比较客观,避免了主观臆断的色彩,确实见功力。虽然着笔不多,但对影片的艺术性作了个性的解读与感悟,很是质感。总体而言文章写得厚实,颇耐咀嚼,支持精华!
5#
发表于 2009-1-9 12:1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很久不见,还好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0:58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9 11:47 发表
在对电影情节的铺陈基础上,作者用质感而又张力强劲的文字,勾勒了人物的轮廓和内心状态,呈现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有叙议的痕迹。这种寓意性的描述方式比较客观,避免了主观臆断的色彩,确实见功力。虽然着笔不多, ... [/quote
谢谢敬斑鼓励,只是自己的一点思考,无理论性支撑,欢迎敬斑批评哦~~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0: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1-9 12:16 发表
欣赏,很久不见,还好吧?

谢谢永红阅读,时间很散,来的少了些,谢谢挂念,问好!
8#
发表于 2009-1-12 11:18 | 只看该作者
哦。有时间来欣赏哦。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4:43 , Processed in 0.0610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