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4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也跟风说鲁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3 2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读鲁迅(二)

   以前写过《重读鲁迅》一文,今天续写一文,参与大家的讨论。

  鲁迅先生一直是我所敬仰的。4版把文革红卫兵的行为说成是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我们不能断章取义理解鲁迅先生写过的文章,并拿这些话语来为文革中红卫兵的行为找依据。我们且看到4版在文中找的论据:“”这样说来,好像是因为鲁迅先生反传统,不珍视中国文化。殊不知,在这一点上,胡适先生与鲁迅先生有相似的看法。他在《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的要结尾处说:“我所以要整理国故,只是要人明白这些东西原来‘也不过如此’!本来‘不过如此’,我所以还他一个‘不过如此’。”如此说来,红卫兵小将的那些革命行动是不是胡适也要负一部分责任来呢?何况,鲁迅先生的那些语录真的能影响到那些砸烂文物的小将们的行为吗?没有参加过文革,我真的很怀疑他们会听鲁迅先生的话。我们反对过分拔高鲁迅先生,这样的论据是不是也算一种反面的拔高呢?

  我们承认鲁迅先生并非完人,否则先生就不会在在《彷徨》书前题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只做领袖好了,振臂一呼,万众响应,以至于影响到下个世纪的红卫兵破四旧的革命。其实不是这样的,鲁迅也曾出现过彷徨和迷惘,他的文章中的象征物铁窗,他的小说《在酒楼上》《狂人日记》都是他在探索的证明。

  鲁迅先生在晚年还写出过这样的句子: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自然是不错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都得着这样的结论:那么,到底还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思想深刻和民主。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代,先生思想的锋芒不仅锐利而且深刻远见。

  鲁迅先生用他犀利的文笔,剖析国人的弱点,批判政府的专制和社会的黑暗,讽刺文人中的不良品行与可耻。所以说鲁迅先生是个战士再恰当不过。

  这几日也断断续续读了胡适先生的一些文章,对胡适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胡适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与鲁迅先生同样的伟大,在对新文化的贡献上,不存在谁高谁矮的问题。若论文学创作,自然是鲁迅先生要更胜一筹,若论理论研究,胡适先生要更系统些。根本就是两个系统的问题,比高下真的没有意义。即使是同一类体系,比如杜甫和李白,同样的大诗人,也没必要分出谁高谁低,各有千秋。两座耸立的高峰,又不是数字化的度量,哪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有风格不同,性情差异罢了。

  对鲁迅先生的杂文我读得不少,他论敌的文章我也读了,比较起来,论敌的文章还真的是不能与之相拼。鲁迅先生的伟大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了定论,毛泽东后来是否赞扬树立那是政治需要的个人喜好的问题,不能据此就贬低先生的价值。而且,我还注意到先生后期的杂文有了一些变化。比如那篇长文《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据说是冯雪峰代笔,但也是经过先生深思熟虑精心修改过的,可以代表先生的思想。
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万言书里,有这样的话语:“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然而小报却偏喜欢记些鲁比茅如何,郭对鲁又怎样,好像我们只在争座位,斗法宝。”鲁迅先生是非分明,虽然爱骂人,但也不是纠结于个人恩怨不放手的人。

  我们不赞成神化鲁迅,自然也不赞成拿鲁迅先生做招牌和幌子,过去不是,现在也不应当是。

附以前的旧作

                 重  读  鲁  迅

     初次接触鲁迅的文章,是在二十年前的中学课本上。那时,尽管老师在课堂上盛赞鲁迅的文章,但我们听得迷迷瞪瞪,实在觉不出好在哪里。只记得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再就是“窃书不为偷也”的名言。由于孔乙己的名字怪好玩的,以后,每遇到说话文绉绉作态酸不拉叽的人,同学们便暗地里称其为“孔乙己”。有喜欢刨根问底的同学,向老师请教茴的四种写法,老师哈哈一笑,“什么年代了,没必要学这些繁体字的。”我们私下里议论,大概老师也写不来。老实说,直到现在,我自然也不会写。如果说孔乙己毕竟还有趣,那么,《祝福》就单只剩下了苦涩。我那时只觉得祥林嫂太傻,不明白为什么还要有人编话剧编舞剧来演。后来,我的一位长辈向我推荐《呐喊》《彷徨》,我硬着头皮看了,还书时,我坦言相告“我实在看不下去,不好懂,觉得压抑。”此外,我便说不出所以然。

  十年前,我在教育学院进修中文,又一次接触鲁迅,还是不大喜欢鲁迅的小说,但对先生的杂文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朝花夕拾》《南腔北调集》《坟》《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等,一本接一本地看,感觉真是过瘾。每一篇散文,每一篇杂谈都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而且,因为读了鲁迅,对任何杂文都挑剔苛刻起来。报纸副刊上也常有一些杂谈,看了以后不是不得要领,就是闪烁其辞,或是强辞夺理,感觉是一杯温开水。

  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我,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也认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心态逐渐成熟。又一次重读鲁迅,我真正从心底开始喜欢敬佩这位伟人。也许我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这位孤独的战士,文化界的巨人,但鲁迅先生给予我的滋养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我终于认识到了他小说中深藏着的情绪。那是少年时代的我无法捕捉到的一种情绪,那是单纯的我无法理解的一种深刻。认识鲁迅先生也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每个年龄段的人,对鲁迅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只有敢于审视自己的人,才有希望走近鲁迅。鲁迅先生对灵魂的剖析是深刻的。他的小说直接深入人的灵魂,把人的灵魂深处的懦弱、卑污,通过简单的对话,精炼的白描揭露出来,含蓄有力。祥林嫂不断重复着“我真傻”的故事,在祝福之夜悲惨死去。现在读来,有一种力透纸背的悲苦。先生的《伤逝》击碎了虚幻的爱情泡沫,虽然让人绝望,但绝望中也让爱情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土壤。《肥皂》这个短篇,寥寥几笔画了一个伪道士的嘴脸。本来也算是一位有身份的人,可看到街上的流浪女蓬头垢面,便想用肥皂咯吱咯吱一洗,那肌肤那眉眼还是很耐看的。于是,给家中的太太千挑万选买了一块香皂回来,被太太奚落一顿。他心中却老是响着“咯吱咯吱”的声音,心烦意乱,打鸡骂狗。一个人的虚伪、卑劣的心态就被一个象声词泄露了。每读到此处就乐,鲁迅先生的笔真是厉害。

  他的笔,触及的地方,不是绚丽的光明所在,而是种种麻木的、卑劣的、浸染着毒液的将要死的肌骨,要解剖这样的病痛,先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重读鲁迅先生,我感到了自己的苍白无力。重读鲁迅先生,我最想拒绝的一个词就是“作秀”。
2#
发表于 2009-8-13 21:23 | 只看该作者
楼兰跟风跟得快啊!
正如你所言,胡适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其他几位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可是他们无一例外地,稍遇挫折就退回到小楼里做学问去了,所以成就了大师。而鲁迅始终坚持战斗,所以成了战士。论学术成就,鲁迅远远不太他们,因为他除了一本讲义《中国小说史略》,大概没有别的什么专著吧?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国学大师”,我是不赞成的。他只是一个文学家,是一个有思想的以笔为武器的战士。
3#
发表于 2009-8-14 00:26 | 只看该作者
在为了政治需要而将鲁迅树立为圣人的日子里,红卫兵确实受了鲁迅的影响。

呵呵,其实,别说红卫兵,我看诸位已经受了很大的影响了。鲁迅在中国的影响和红宝书的影响几乎一般。

说实话,鲁迅对中国之影响是过大于功的。这个过不是鲁迅本人之过,也不是鲁迅文章之错。正如孔子对中国之影响,是被神话的后果。

鲁迅对中国人之最坏的影响就是“暴力政治”,他自己也未能料到他死后被别人当作了暴力政治的跳板。
4#
发表于 2009-8-14 10:2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欢迎讨论。下来再跟帖讨论。
5#
发表于 2009-8-14 10:51 | 只看该作者
鲁迅是旗手,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至于他对中国的影响,只是各人自取精华而已.诚如林彪已做了国家统帅,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挡得住.其实,大家都是凡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比较客观.本文阅后,我认为是佳品,支持精华!(呵呵!我说了不算.)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8-13 21:23 发表
楼兰跟风跟得快啊!
正如你所言,胡适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其他几位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可是他们无一例外地,稍遇挫折就退回到小楼里做学问去了,所以成就了大师。而鲁迅始终坚持战斗,所以成了战士。论学术成就, ...


你跟风不是比我还快嘛。呵呵。

你那篇比我这篇有份量,很喜欢。
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8-14 00:26 发表
在为了政治需要而将鲁迅树立为圣人的日子里,红卫兵确实受了鲁迅的影响。

呵呵,其实,别说红卫兵,我看诸位已经受了很大的影响了。鲁迅在中国的影响和红宝书的影响几乎一般。

说实话,鲁迅对中国之影响是过大 ...


你所谓的过大于功我是不赞成的。之所以受不良的影响,我觉得是那些人没有真正领会鲁迅的思想。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依然对鲁迅充满了敬意,并非是一般的跟风,或是受过去思潮的影响,而是自己选择思考的结果。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0: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8-14 10:26 发表
看了。欢迎讨论。下来再跟帖讨论。


谢谢4版的关注,希望看到你的跟贴。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8-14 10:51 发表
鲁迅是旗手,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至于他对中国的影响,只是各人自取精华而已.诚如林彪已做了国家统帅,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挡得住.其实,大家都是凡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比较客观.本文阅后,我认为是佳 ...


谢谢你的鼓励。我这篇是灌水之作,写得仓促,就是跟大家交流一下。
10#
发表于 2009-8-14 12:0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真能跟风,跟出2层楼,哈哈
我不会跟风,但跟着学习。学习楼主的好文。
最近看着版上各自发表见解很是精采。
11#
发表于 2009-8-14 17:3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点热闹,很好的事。
看到江天的争论,我还是想到傅斯年说的话“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如果没有对史料的充分占有,结论就不能轻易地下。
文革期间,鲁迅的书是出版了不少,但这些书,到底有多少红卫兵认真阅读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就不能引出一句话来,就说红卫兵受鲁迅的影响多么大什么的。
清代有学者说,千万不要作“史论”。我想这话的意思是:不是不能作,而是要慎作。还是那句话,去好好地研究史料。不研究史料,只在那里好发新见,不能让人信服。江天有些朋友的文章,目前有此弊病。
“言有序也,言有物也”,作为读者,有权利要求作者的言,要有物。
12#
发表于 2009-8-14 1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09-8-14 17:31 发表
文革期间,鲁迅的书是出版了不少,但这些书,到底有多少红卫兵认真阅读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就不能引出一句话来,就说红卫兵受鲁迅的影响多么大什么的。
清代有学者说,千万不要作“史论”。我想这话的意思是:不是不能作,而是要慎作。还是那句话,去好好地研究史料。不研究史料,只在那里好发新见,不能让人信服。江天有些朋友的文章,目前有此弊病。
“言有序也,言有物也”,作为读者,有权利要求作者的言,要有物


呵呵!同理,武版要证明红卫兵没读多少鲁迅的书,也应该有所证据,这也叫言之有物。

我想有些常识性的证明是无需举出什么详细证据的,正如我们没有必要举例证明毛泽东语录是否对红卫兵有无影响一般,鲁迅在建国后一直被当做圣人看待,对红卫兵影响是理所当然的。

不要说鲁迅对红卫兵有无影响,事实上全中国人都在受鲁迅的影响。建国以来的最大遗憾恰恰是受鲁迅的影响太大,而受胡适的影响被政治力量强行压制。这才是现代中国之悲剧。
13#
发表于 2009-8-14 1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8-14 17:51 发表


呵呵!同理,武版要证明红卫兵没读多少鲁迅的书,也应该有所证据,这也叫言之有物。

我想有些常识性的证明是无需举出什么详细证据的,正如我们没有必要举例证明毛泽东语录是否对红卫兵有无影响一般,鲁迅在建 ...

如果常识性的东西无须详细举证,相对地在行文时就不能言之凿凿引用一句话来表达鲁迅的影响。
谈鲁迅的影响,应该更缜密,更有说服力一些。比方说,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下调查,看看当年的红卫兵有多少人认真地看鲁迅的杂文了。我没有这方面的材料,我只好不多说什么。
至于鲁迅受吹捧,胡适受冷遇,是政治在起作用。就像历史上只尊儒家,而对佛教进行打击一样。政治家只取对自己有利的思想,但也是断章取义。
14#
发表于 2009-8-14 19:2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吴老师说的话。其实人死都死了,谁还能再从棺材里爬出来争论。不管后人对鲁迅先生如何看法、是褒是贬,但直到今天仍受到如许多人的关注,这就说明鲁迅思想一点也不过时。十指伸出来还有长短,有争议有非议很正常。我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但也誓死捍卫自己喜欢鲁迅先生的权利。
15#
发表于 2009-8-15 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09-8-14 10:59 发表


谢谢4版的关注,希望看到你的跟贴。


只言半语说不清楚。我还是写一篇文章来与你探讨吧。等上两天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6 12:19 , Processed in 0.05249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