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1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六月杂谈】之乎者也——读书有什么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10 2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凌啸远 于 2019-6-10 22:29 编辑

  之乎者也
  
                    ——读书有什么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个上海诗人京不特,先是“撒娇派”诗歌始作俑者,后来又加入“非非主义”阵营,他其中有一段话,原文是:“此刻,我想到大流浪。现在的世界,虚构的故事对人的感动是微小的;而真人真事的壮举,才是感动世界的。”1988年10月的《橄榄树文学月刊》上又有这样一段话:“从前有一个婆罗门青年,为了追求人生的真谛,他四处流浪……我很喜欢这个叙述方式,因为它意味了悲壮和英雄。”京不特因为受到当局的过度关怀,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他的行踪首先停留在福建莆田的广化寺,接着越过南方边境,到达泰国、缅甸等地方。他是偷渡者、流浪汉、行脚僧,甚至因偷渡的罪名锒铛入狱。最终他成了一个在哥本哈根留学的哲学系学生,一个用西语写作的作家。作为读书人,他算是一个早期叛逆最终变得幸运的人。也有很不幸运的角色,比如1989年春节,有一场名为“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上海中国美术馆开幕,其中有几个前卫艺术家玩了一次“枪击”的行为艺术,造成现场很大的骚动,结果被迫流亡澳大利亚,打工谋生,如今还回不来,意思是成为了“异乡人。”
  
  我们今天的内容是谈读书有什么用,却使我举了个别诗人艺术家的例子。首先这个诗人肯定是读书人,前卫艺术家也肯定是读书人,甚至说他们还不是一般的读书人。从他们的行为思想来看,他们确实不一般,也在当时看似小范围的舞台上重重注下一笔。如果不是这样,今天的人也就无从提起了。如果我们把他们当作读书人来看,或者说读书有什么用的话,那他们的用处似乎就是他们很不安分,最后锒铛入狱或者被迫流亡,才是他们读书真正的用处。或者读书曾经给他们带来了这样一段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以及岁月故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有这样的遭遇。这篇内容不是特意来歌颂或贬损一个读书人,也不是为了抬高或者压低读书的用处。我实是要提出一点思考的题材与范围。我不是夫子老儒生,之乎者也呜呼哀哉尙飨之流,谈起读书来就是“黄金屋”“颜如玉”,仿佛有蜜似的,其实只是一种空洞的假想。这跟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半夜对着月光手淫没什么两样,这样就太不理想也太不好。何况手淫过度,天天三个鸡子也补不回来。古时候的书生黄金屋颜如玉想多了,不是身体孱弱腰亏肾虚,就是神经质地摇头晃脑口中念念叨叨有词,实是一傻闷。这在我们现在许多电视剧以及戏台上表演的时候也还很常见。
  
  接下来又要另谈一个读书人的例子,揭示一点读书的用处。广东花县洪秀全,7岁开始在村中书塾读书,熟读四书五经以及其它一些古籍。说白了还是一个读书蛮勤奋蛮厉害的人,要是放在当下不是考清华北大,就是名落孙山回家耍泥巴种田。一旦种田肯定就不好好种,人不老实,是个绝对惹事的主,不是流棍混混儿,就是一方地痞霸主。村中父老很看好洪秀全,觉得他完全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料洪秀全读书压根就没什么用,噗通几声!跟井台上的蛤蟆跳水似的,连续跳了三回,回回跳进冰凉的深井里作螳螂枯叶死,25岁连个童生考试都没整圆乎,硬生生落榜了。洪受了打击回家,大病一场,到了病入膏肓一度昏迷的地步。也就是在这场昏迷的病幻中听见了一个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你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六年后,也就是1843年的春天,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又去参加广州院试,照样嘎嘣没戏,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对于洪秀全来说,读书到底又有什么用呢,就是越读越考不上。而且越考不上人就越沉默,行为举止越怪异。大家知道洪秀全因为多次考不上,结果就信了基督教拜了上帝,渐渐与冯云山这闷棍儿跑到广西传教。广西南陵之地一贯贫穷落后,男人爱喝酒持着刀枪打架,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女人长得不圆乎也不白。电影《刘三姐》的刘三姐虽是漓江的水清冷冷的洗涮泡过,也还是不白,不比苏州杭州地头的女人,脖子白得跟胸似的,胸白得跟湖南六月掰开的莲藕似的,看了都想吃,却又吃不上。到了广西一个叫金田村的地方,洪秀全反了。当然这是读书人很极端的例子,意思是读书用不上,功名考不成,实在没有什么用,结果就他娘的反了。
  
  反了之后很不好,尤其南京是个不详之地。洪秀全从广西金田村起义,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一路劫掠过去,最后到达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也就不思进取了。最后天京城破,曾国藩的堂弟曾国荃率先攻破天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干了7天7夜,血洗全城,金银财宝拉了几山车。湖南不少湘勇将士,估计就是这样发财的。对于曾国荃来说,读书又有什么用呢,就是能带兵打仗,烧杀抢掠。问题是曾国荃这痞儿,压根就不怎么读书,他的哥哥曾国藩经常写书信一再告诫他,他说曾老二啊,你应该多读一点书,通晓古今之理,最好学做圣人。问题是真读了,或者读多了,曾国荃这场仗未必打得赢。可见不读书也有用处。
  
  至于金陵城当年杀了多少人,没有人真正统计出来,估计不下几十万吧。南京近代又有一个大屠杀,死了三十万。此地不详,真不详。江苏一带脉续南北,人心不守,地势平阔延伸,几百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蹂躏之所。由北走经苏北平原过徐州,可以横贯山东,转道河北逼近京师,如果直线北走,又抵东北三省,占据雄强之势。往南走可以直趋苏州下杭州,夜晚游西湖耍美女玩吹箫。当年女真族的完颜亮,带着铁骑由北向南直驱,想到杭州西湖就写诗: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当然我们这篇内容是谈读书有什么用。对于洪秀全来说,读书没用,不但没用而且还害病,结果就胡乱反了一场。对于完颜亮这样的人物来说,读书不但有用,能够带兵打仗纵横南北,还能吟诗作对题字壁上。这就是不同的人对于读书不同的用处,估计他们所读的书也不一样。
  
  《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读书的用处就是刚开始疯了,疯了一阵又好了。大家看范进没中举之前他的岳父胡屠夫对他的说词。胡屠夫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一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把酒来贺帝你。”听这胡屠夫的意思,范进中个相公,还是他老人家的德行功劳。可见“相公”这个名讳不大,读书还没有什么用。到了范进中了举之后,读书又立竿见影马上有用了。首先是范进自己听了不信,真信了,又疯了。大家看范进是怎么疯的: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买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下,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启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范进就是这样疯的。后来他的老丈人打了他一耳刮子,又把他打回来了,而且还打得手哆哆嗦嗦的,意思是读书的人真把书读得发挥了益处,也就打不得了。问题是不打不回来啊,胡屠夫还是重重地打了,打后又说“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最后向一个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可见读书人真正发挥到有用的时候是打不得的,完全打不得。
  
  往下我们又来分析一下中国的读书人到底有什么用,或者读书有什么用。当然中国不少老夫子谈起读书来,那是米汤斋水一地流,意思是好,好得不得了。好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地步。这其实是骗人的鬼话。古往今来真正的读书人,一是思想不自由,二又喜欢天大的抱负,结果书没真正读成,崩溃的倒是不少。所以我们还是来分析一下读书人一种宏观状态,这也是探讨读书的用处。
  
  大家知道过去的读书人,无非就是为了科举考试。为了博取功名,光宗耀祖,这是很多读书人最现实的想法,也是最直接的用处,这和时下参加高考的学生没什么两样,主要是奔个前途。中国人对于现实功利的追求与想法,完全浸入骨髓的,什么“仁义道德”之下,就是想以读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真正读书的用处,它的公式应该是这样:
  
  读书——升官
  
  升官——发财
  
  读书——高人一等
  
  高人一等——自以为是
  
  读书——抱负
  
  抱负——兼济苍生(这是极少数圣人作的事,中国历史上也就那么几个屈指可数的圣人)
  
  读书——写诗
  
  写诗——哄文艺女青年(大部分文艺女青年早年能哄,后来哄不住,可见读书没用)
  
  读书的公式还有很多。据我了解,读书的用处却不是很多,绝大多数既不能升官发财,也不能泡女人,而且大多数时候被不读书而又漂亮的女人称为“呆瓜”或“傻闷”。至于修身养性就更不用提了,往往是黄金屋颜如玉远远不可及遥遥不可攀,熄了火气就虚伪地作宁静闲致白云养鹤观。“飘飘何所似,笼中一虾鳖。”
  
  中国古往今来不少文学戏剧,非常爱好才子佳人这一构思幻想,这里面也能揭示一些读书的用处。不论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还是《西厢记》、《桃花扇》等等,都有一个深沉的套路。实在是读书不能考取功名就没有什么用,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书生无用,读书无用。但是这样一群“无用”的人,昏头昏脑精神那么苦闷,只有做桃花源或者才子佳人的幻想。说白了就是意淫一把,这也是读书的用处。如果没读书不识字,还享受不到这种读书带来的用处好处。
  
  民国的废名谈到中国的读书人就说,“中国人没有法律,只有八股,国无事时自相鱼肉,国家将亡还在那里做八股。”八股有新八股也有旧八股,时下的教育离八股实不太远,所以一旦谈到读书有什么用,实无用处。另外中国读书人因为思想钳制,精神苦闷,喜欢幻想式的艳冶狭游。唐宋时读书人欣赏才子佳人的故事,还能静致雅气。明清一代,多妓女游玩。有些有游历的朋友可能去过南京夫子庙一带,这边是江南贡院,供当时整个南方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地方,对面就是秦淮河,耍妓女弄吹箫抱玉团的地方。试想秦淮河上的消费不是读书人的消费又是谁的消费。
  
  李汝珍晚年穷极作《镜花缘》,里面一大群漂亮俏丽的女子,幻想涟涟,实是供人消费。民国苏州有一个韩邦庆用吴语方言写了一篇《海上花列传》,都是妓院生活,当年胡适先生《红楼梦》看不上,就说这本书更好。张爱玲还特意将这本书用国语译成《海上花》,供人消遣,可见张是很爱这本书。当然韩的文学水平确实很高,这本书值得一读。之所以举韩的例子,无非是想说一下读书人用处的问题,或许读书真没有什么用。对于韩来说,读书没有什么用,他自己无非就是写几本狭妓艳冶的小说挣一点银子,科举考试压根不能整,也没得整,然后又吸鸦片,将钱白白花在妓院里,在妓院里吃妓院里住,最后三十九岁腰亏肾虚死在温柔乡里。韩先生倒是一个放手洒脱的人,这或许就是读书最大的用处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6-10 22:2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欣赏拜读老师精彩佳作
问候
3#
发表于 2019-6-10 2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6-10 22:34 编辑

饱读之士凌公子写成这样,足以证明读书实在没有正经用处。

点评

是啊!以为会详论王阳明等人而大谈读书方法论,或者说说不同历史时期对读书的影响,等等宏阔高远地论读书之用。不过,能够证明读书实在没有正经用处,也是不错的行文方向。因为可以与别人的不同——创新吗。  发表于 2019-6-10 22:51
4#
发表于 2019-6-11 13:35 | 只看该作者
洋洋洒洒一大篇,写得很有意思。
这类文章写得有意思。本身就不容易。很多人一谈读书有什么用,写起来一本正经,像现代八股文,读着读着就有睡着的危险。
但是这一篇形式大于内容。应该往深处再挖他一挖,最好挖到八辈祖坟上。。。
读书当然有用。历史风云际会,弄潮儿真没读过书,啥潮也弄不起来。
只不过相对于传统的功名利禄来说,读书的“实际作用”不大显眼而已。
一如现在读了博士年薪百万。。。
5#
发表于 2019-6-11 17:37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这篇文上午就看到了,乱七八糟忙了一天,到现在才回复,小孩子这篇文写的很实在,也很具体,但是,但是让读的人有些气馁,读书无用,那么如果都是大字不识的白丁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呢?
6#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22:02 | 只看该作者
梦回大唐 发表于 2019-6-10 22:28
首次欣赏拜读老师精彩佳作
问候

问好梦回大唐!多指点批评!
7#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22:0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6-10 22:31
饱读之士凌公子写成这样,足以证明读书实在没有正经用处。

问好草舍兄!六月杂谈,无非东谈一谈西谈谈。我未必有很好的观点,无非提供一点题材范围以及个人的想法,供大家思考一下。
8#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22:09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6-11 13:35
洋洋洒洒一大篇,写得很有意思。
这类文章写得有意思。本身就不容易。很多人一谈读书有什么用,写起来一本 ...

有很多抽象性概念的东西,不好谈。比如谈宗教,谈文化,谈读书,谈人生等等,皆不好谈。老一辈有些人自信有知识有学问,有时就爱谈。谈多了,也就老生常谈。木心写文章时就说,要多表现情形印象,少发表主观意见。木心倒是想通了,知道有些东西谈多了,没有意义,实不必去看。
9#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22:15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6-11 17:37
小孩子这篇文上午就看到了,乱七八糟忙了一天,到现在才回复,小孩子这篇文写的很实在,也很具体,但是,但 ...

世界上怎么可能都成为大字不识的白丁,所以莹大姑不必担心这种情况会发生。中国人的坏,实是两种:一种是习俗太坏,淘得人心太坏,一种是读书太坏,淘得性子太坏。读书太坏,主要原因还是书太坏。好书少,坏书多,充盈头脑流毒太广。
10#
发表于 2019-6-11 23:4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提及京不特,就想起了诗歌报深圳青年报举办的全国诗歌展。有趣的文字,读来愉快,
11#
发表于 2019-6-12 19:41 | 只看该作者
精华推荐:此文从“读书无用”的角度着力,却透露着读书人的悲哀,举例详实,行文带感,推荐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2:31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9-6-11 23:48
看到提及京不特,就想起了诗歌报深圳青年报举办的全国诗歌展。有趣的文字,读来愉快,

诗歌关注得少。八十年代那一代写诗歌的人,有生命的气场,有生命实践的精神在。问好万先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2:34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9-6-12 19:41
精华推荐:此文从“读书无用”的角度着力,却透露着读书人的悲哀,举例详实,行文带感,推荐之。

问好槐安版主!读书人习惯自以为高傲,而且真正能够获得极大程度高傲人数最多的人,也就是读书人里面产生出来。恰是这个高傲,最容易形成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10:18 , Processed in 0.05906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