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姜 于 2019-10-30 10:17 编辑
何为诗?以审美视点为基准的话,文学可分为两类,相对于以叙述世界为功能的外视点文学,内视点文学强调体验世界,以它对世界的情审美感反应来表达感受,披露心灵世界的精微。内视点就是心灵视点,精神视点。诗是典型的内视点文学,在这里外在世界在心灵化过程中被进行重新解构,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都失去意义。
有人这样定义,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艺术,是诗人感情的直写。诗的本质在于抒情,诗的歌唱生活即强调诗的抒情美,“歌唱”不只是“歌颂”,诗歌唱生活的感情是无限丰富的,或爱或憎,或哀或喜。诗,离不开诗人的经历、遭遇、个性、气质、理想、追求等等,在绝大多数诗歌中,诗人都公开出场或侧面亮相,是诗人的人格显露,诗人的心灵公开展示,诗人内心情感的直写。
无疑,在一切语言艺术中,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的语言来自生活语言,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精致化才能得到进入诗王国的签证。
何为诗人?一般意义上说,诗人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看,诗人是指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人。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宋玉的《楚辞·九辩》中有“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这是“诗人”一词第一次出现,“托志乎素餐”,可以看出早期诗人重在言志。《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至此,“诗人”一词得到固化,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态度辞人”一词。杨雄《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一则一淫,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在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至盛唐,诗人和骚人的称号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
如何做诗人?还是从屈子说开去吧,诗的国度里,屈原无疑是永远王。他被后世追崇,当然是因为他有才华,可屈原身上最重要的气质又不止是才华。屈原的精神高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爱国的情怀。屈原举贤荐能,主张富国强兵,虽被流放,亦不忘忧国忧民,直至国家被侵略,仍然不愿舍弃自己的祖国,投江而亡。这种爱国情怀,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无国哪有家?无家哪有我?要是写诗的人都能随时自问一个,诗路一定是正的。
二是高洁的精神。屈原20多岁就官居左徒,可谓位高权重,若想过着富贵荣华的土豪生活并非难事。然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荒淫无道的贵族统治集团和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屈原未选择同流合污,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廉洁”一词最早就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受不污,多么干净的灵魂!所以,先有节操,后有诗人。
行文至此,习潮起伏,忍不住填一首《行香子》,以抒胸中块垒:
岁序无穷,愿念无踪。 山河正、泄泄融融。 今之余醒,何处迎逢? 对高天问,长天望,楚天躬。 斯人已去,此岸犹庸。 龙舟闹、傻傻疯疯。 当时行止,谁解深衷! 叹横江水,沉江月,贯江风。
还用说吗?屈原是诗家之祖,是后世诗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没有屈原那样的忧国忧民的境界,没有屈原那样的一尘不染的心灵,没有屈原那样如江河喷涌的才华,就写不出好诗来,也别说自己是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