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一天,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虽然看起来不够高雅,但接地气,哈哈。孔夫子不也说嘛:“食色,性也。”于是,我也就释然了。
隔离期间,家家都催生出了至少一位大厨,美食照片连篇累牍。我家也不例外,我也成了三个月不换班的厨师。 虽然我的厨艺也并不怎么见长,但自己做的饭却养家了自己的胃。一到正式上班,天天心心念念自家做的饭,特别是中午这一顿,偶尔在单位食堂里吃一次,就好像胃成了弃儿。自己做的饭里,有家的味道,有温醇的氛围,汤汤水水,炒煮焖炖,烟火气里熏蒸。
但我对于煮饭的认知,经历了很多阶段。
第一次做饭,是在家做滤干饭,但不知道加水,把饭做糊了些。但自从那次之后,只要在家,做家的任务基本就落到了我头上。即或家里请了匠人,也是由我来主厨,奶奶烧锅。父母将硬菜买好,至于其他的蔬菜,到哪里去摘,怎么搭配,都由我来安排,不需谁交代。在童年的记忆里,母亲不擅长做饭,她的特长是在地里干活。至于发现她有着做饭的天赋,这是后话。 你看,我早早地会做饭了,但结婚成家之后的十来年里,对于做饭却很是敷衍,没有什么拿手菜。中央电视台里刘仪伟曾主持了一个美食节目,常常也是喜欢看的。孩子也很喜欢看,看了就要我照本宣科,但我做得依然潦草。自己归结的原因是作料不齐。做得最多的一道菜是白醋腌萝卜,我将它做了些改进,那算是我的第一个拿手菜。
直到三十多岁的某一天,因为一个人,忽然领悟了煮饭的要义,用心。认认真真地烧了一个排骨,被夸奖说不油不腻,不软不硬,非常好吃。心下觉得自此要好好做饭,不仅仅因为一个人,而是因为一种态度。
不久,又看了一部电视剧《大长今》,里面讲了女主角长今的两段人生历程,一段是为母亲报仇,成为御厨最高尚宫,一段是成为自己,朝鲜最高医术的医女,前者即是厨师。其中讲到做食物的态度和方法。完全就是如何做人的教科书。剧中韩尚宫才收了长今为徒,叫她去端水,长今一连端了多次水,她都不满意,直到后来,长今问了韩尚宫身体有什么不适,有什么需求,终于端来了她想要的水。而韩尚宫在和崔尚宫进行最高尚宫争夺比赛时, 皇后娘娘出的比赛题目是做饭,做白米饭。多么平实的题目。评委是她俩都熟识的御膳厨房的其他尚宫。
崔尚宫在做饭时将盖子压紧,几乎不跑气,相当于今天的高压锅吧,做出来的饭香糯且软,非常好吃。但最终,韩尚宫却以多票胜出。原因是她能在一个锅里即蒸出硬饭,也蒸出糯饭,因为她知道参加的评委是有很多喜欢吃硬饭,有嚼劲一些的饭。说到硬饭,我的堂叔经常说他的儿媳妇做饭做得硬,一把米能撒过河。
由此看来,做饭除了营养搭配,是最需看而需求的,特别是针对家里的人,那更是如此。无论我多么为你好,但我做的东西你并不接受,并不爱吃,也是不好的,更不用说只按一已之喜好,而想要强加于人,硬要“我为你好”。
所以,做饭的人应常问家人想吃什么。做上大家都爱吃的菜,或者按照每个人的需求各做一个菜,皆大欢喜。这样说来,厨师,就是一个服务型的工作,看需而足。但仅仅完全满足别人,似乎又太受制于人,不能成全自己。
于是,如果能将一道菜做到极致,那也无需看需求,自会有人买账,除了真正的食物需求之外,还会带来其他的附加需求。日本料理之神早乙女哲哉写了一本关于厨师工作的心得,《天妇罗的仆人》。早乙女哲哉是最擅长做天妇罗,食材的选择以及每一道工序,都做得精致到位,每天光顾的人群要提前预约。全书不仅仅是讲如何做天妇罗,更讲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说到底,也是两个字,用心,或者诚心。
想来对待食物如此,对待时间如此,对待人生如此。一日三餐,是支撑人生的基础,若能用心对待,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生命的生意盎然,也从这里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