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领导者的工作重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3 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领导的能力是什么?或许很多人会认为,领导的能力应该是做工作的能力。应该懂得每一项技术,懂得所有的操作流程,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人。事实上很多做领导的人自己也这么认为,在工作中事事亲力亲为。这样的结果通常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很劳累,其他的人无事可做。一个是吃力不讨好,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上处理的不到位。

  领导的作用不应该是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他们的工作重点更应该放在人员的管理上。一个不懂技术的领导,可以带领一帮懂技术的员工把工作做好。一个懂技术的领导,不见得能带领好一帮懂技术的员工。新三国里,刘备对东吴的孙权有过这样的一种评价。孙权自己不会打仗,每次打仗必输。而他却懂得用人,他知道谁能帮他打仗,谁能帮他把战争打赢。

  从周瑜到鲁肃,再从鲁肃到陆逊。孙权看人看的很清楚,用人也用的很到位。陆逊当上大都督的时候,东吴正面临着蜀国军队的攻击。陆逊在东吴只能算一个小字辈,没什么人肯听他的号令。孙权就帮陆逊立威,很明确的告诉将士们,以后陆逊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不听他的号令,就是不听我的号令。蜀国的军队一直在节节推进,而陆逊却一直带着东吴的将士节节败退。这样的环境下,难免会被人质疑。

  孙权的耳朵里被灌满了陆逊的坏话,要求撤换陆逊的言论和奏章堆积如山。这个时候的孙权不但不动摇对陆逊的信任,还亲自去前线慰问、犒赏三军将士。并且,当着全体将士的面,一把火烧掉了弹劾陆逊的奏章。这样的行为,无疑是给予陆逊极大的勇气和信任。陆逊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东吴没有理由不赢的这场战争。

  同样是信任,魏延向诸葛亮献策,巧计攻打魏国。而诸葛亮因为一生谨慎,没有采纳。结果,七出岐山,徒劳无功。当然,不是说魏延的计策就一定可行,最起码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异常缺乏。曹操不采信司马懿的计策,魏主曹丕不采信司马懿的计策等等,都是信任危机的结果。

  再说说现代军事上的例子,国民党的军队不是豆腐渣,一些军队应该很能打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一些将军和他们的军队,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和勇气。为什么这样的一些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就成了豆腐渣呢?真的完全因为共产党的军队太强大吗?答案是否定的。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的军队在实力远远不如国民党的军队。可是,战争越深入,国民党军队输的越厉害。

  究其原因,国民党内部的信任危机是最大的问题所在。蒋介石不会打仗,却最喜欢随意插手前线的战事。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样的规定在国民党的内部落实不了。不但蒋介石喜欢随意插手前线战事,国民党的最高军事指挥中心也喜欢随意的插手前线战事,朝令夕改,各有所图。这样的情况下,战争不打输了才是怪事。

  记得一部影片中,杜聿明下令部队撤退。结果事先安排好的撤退路线蒋介石不同意,一定要求军队按照他的路线撤退。一个没有在前线,对前方战事不了解的人,有什么发言权?有什么决策权?既然让杜聿明指挥淮海前线战事,又不听从他的实际指挥,随意参与意见,这不是信任危机是什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千古定理,作为领导阶层,只有知人善任,才是领导最大的才能。

  作为领导,应该改变一下观念。用人才是最大的领导学问,才是最主要的领导工作范畴。能把人用好了,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去做,自然会做的很好。没有必要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高,没有必要什么都懂。没人是万能的,让不同技术层面上的人做不同技术层面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安排。
2#
发表于 2010-6-13 16:07 | 只看该作者
领导的工作重点是用人,衡量一个领导的能力和水平也是用人
用人是个大学问,最好补充一点现实的例子,如此则更加完美
精华鼓励一下,问好布衣子建。
3#
发表于 2010-6-14 0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10-6-13 16:07 发表
领导的工作重点是用人,衡量一个领导的能力和水平也是用人
用人是个大学问,最好补充一点现实的例子,如此则更加完美
精华鼓励一下,问好布衣子建。
欣赏作者的思辩性文笔。闲版的意见值得参考。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10-6-13 16:07 发表
领导的工作重点是用人,衡量一个领导的能力和水平也是用人
用人是个大学问,最好补充一点现实的例子,如此则更加完美
精华鼓励一下,问好布衣子建。

感谢夫子山闲人版主的指点,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6-14 07:51 发表
欣赏作者的思辩性文笔。闲版的意见值得参考。问好!

感谢敬一兵版主的关注,问好!
6#
发表于 2010-6-24 07:50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提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12:25 , Processed in 0.1627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