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0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节气令之六——立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6 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四节气令——立夏


  对于生活在寒凉高原之地的我来说,春与夏的概念是模糊的,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等待之后,春的脚步终于来了。这个时候,已是阳历的5月了。


  5月5日,或是6日,迎来一年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夏,大也。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对中国人来说,立夏是三阳开泰的日子。立夏日,古人有迎夏的仪式。那一日,君臣百官,都要穿上红色的衣服,佩红色的玉佩,甚至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来到南郊十里的地方,迎接夏天的到来。


  夏天,是火热的,浓烈的,也是壮大的。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随着青蛙鸣叫声声,夏天的味道浓了;二候蚯蚓出。由于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三候王瓜生。王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了,人们可以采摘,并相互馈赠。


  这一节气,首先听到青蛙在田间鸣叫,接着大地上就可以看到蚯蚓在掘土了,之后,王瓜的藤蔓开始快速攀爬。


  古人附会说,蝼蛄不叫,意味着地面积水满溢;蚯蚓不出,皇宫里的后妃,会夺去王后的性命;如果王瓜不生,表明贵族要遭困穷。


  蝼蝈,就是青蛙。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著名的天气预报员--青蛙,开始亮相发声,告知人们,炎热的夏天,就要来临了。


  此时的田野里,麦秀风摇,草色青青,一排葳蕤之气。


  夏,假也。有非真实,非本质的意思,也因此有大的意思。“夏”在羌族和藏族地区,都是伟大和强大的意思。春秋时代的中国人说,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古人认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辛之美,故称华。华夏民族之所以被称为华夏。


  宁夏,古代的时候,被称为西夏。单项人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又偏距西北之地,就成为西夏。但后来被蒙古人所灭之后,觉得杀戮太多,就改名为宁夏了。西夏王陵安居贺兰山脚下,是西北内陆不可多得的皇家王陵,每每路过,总感觉兵车霖霖,战马萧萧,暗藏无限杀机。


  而我故乡凉州,曾也是西夏国的附都,如今还有一个展示那段历史的西夏博物馆,馆里有一个大宝贝,叫西夏碑。凉州自古人烟扑地桑柘稠,曾为西夏人提供粮草马匹,闻名一时,想也是沾了西夏国的光了吧。


  五脏之中,心对应夏。《医学源流论》中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王。心藏神,故为神明之地。立夏之时,天气燥热,心火过旺,人也容易发脾气,故宜开怀,安闲自乐。


  那就读首词吧: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对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好的诗词文章,都有为心灵疗伤作用。毛姆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或许真如此。


  此时的田野上,麦苗疯长,青草拔节,一排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家乡地头的那棵老杏树上,酸溜溜的青杏儿,正在温热的夏风里,快速的生长着。


  寒凉的高原上,青草芽儿,才从土里冒出尖来;枝头的杨柳叶儿,也正打开自己青春正好的叶片;河边的榆叶梅,一夜之间,忽又红成了一片醉酽酽的花海。


  亲爱的你我,换上轻便的衫子,出门,赏花吧。




2#
发表于 2021-5-6 21:2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立夏,天气渐渐转热,人们真正脱去了冬装,换上了夏装。此文对这一节气展开叙述,民俗民风尽在其中矣。点赞!
3#
发表于 2021-5-11 11:40 |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了新的节气文章立夏,为老师细心的考究,广博的知识,高远的格局,舒展美好的文笔所感动、享受呢。
4#
发表于 2021-5-11 16:1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你写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远远早于中华文字。
5#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22:27 | 只看该作者
唐尧 发表于 2021-5-11 16:16
好文!你写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远远早于中华文字。

问好老师,感谢点读留香。本想写得更深刻一点,可惜力不达啊
6#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22:27 | 只看该作者
岩之春 发表于 2021-5-11 11:40
又看到了新的节气文章立夏,为老师细心的考究,广博的知识,高远的格局,舒展美好的文笔所感动、享受呢。

问好春版。感谢点读留香,其实写得很勉强哦
7#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22:28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1-5-6 21:20
到了立夏,天气渐渐转热,人们真正脱去了冬装,换上了夏装。此文对这一节气展开叙述,民俗民风尽在其中矣。 ...

问好高老师,感谢加精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1 03:23 , Processed in 0.06613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