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质朴蕴深情,笔端达真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3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21-10-8 10:06 编辑

质朴蕴深情    笔端达真意

    ——读刘满园散文集《陇蜀情怀》


   读刘满园的散文集《陇蜀情怀》,我被四十篇文章的意蕴深为触动,也被字里行间传达的情义深为打动,更被质朴而深沉的叙述深为感动。也许,这就是他倾注于笔端且流淌于文本细部的饱含着真挚、真切、真诚的散文所具有的力量吧!

  

以小说名噪陇原的刘满园,早已博得诸多掌声。他的散文集《陇蜀情怀》带着朴素和真情一经亮相,便给陇南文坛再添一抹新的光彩。《陇蜀情怀》包括“家在陇蜀、我心依旧、泪眼迷蒙、往事重来、恍然若梦、故乡回眸、最美记忆”等七辑,共约十六万字。应该是他把源自生活真实的素材,溶渗内心悸动与情思的事件,抒发自我感悟的事物,以近乎天然的文字记录下来,稍加时日就积累了不少作品,这不仅是作家之幸,也是读者之幸。

  

首先,浓郁的故土情结是深刻于作者内心弥足珍贵的真切情愫。故土是一个人的出生地,故土上的事物会毫无悬念的深潜于这个人的心灵深处,不论距离故土多么遥远,若有什么东西刺激,瞬时就会显影于脑海,接通和故土的秘道,以回望的方式返回,重温某个瞬间或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刘满园心中的故土,是曾经交通闭塞、生活苦焦,地处武都洛塘镇的李山村。他虽然经过个人努力考取中师学校“跳出农门”,先做“孩子王”,后转换几家单位,做了衣食无忧的“城市人”,然而,他的心中始终依恋故土,情牵故乡的亲人,至今还屡次回归故乡,温习和故土之上事物之间的过往,无法剪断和故土脐带般的关系。《回家过年》是他一年四季的期盼,把此作为常回家看看的借口,去陪伴年过古稀的母亲,与家乡的父老乡亲相聚,上坟祭奠缅怀先祖,走亲会友,品尝家乡水的甘甜,享受饭菜的醇香,感受家乡的蜕变,延续终生不渝的故土情结。《五月麦香》回忆帮父母收麦的情景,体味劳动的艰苦,感受亲人的劳累,永葆对故土上出产的粮食的深情。《点清饭香》描摹富有地域特色的饮食,展示故乡的风土人情,从做豆花饭的细节、童年时的生活印记和开豆花面馆的经历等,无一不流露出深挚深厚的故乡情。在这里,“点清饭”做了抒发情感的载体,故土上的“新鲜大豆”,家门口的“小石磨”,“纯净的水土、透着草木味的柴火”、“酸得到位的酸菜水”,以及传统地道的制作工艺等,全做了表达和故乡之间浓烈情感的介质,透过烟火味和生活化的场景,把深藏于内心的故乡情结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得让人感怀不已。

  

其次,深沉的悲悯情怀是扎根于作者灵魂深处的美好人格底色。作为个体,内心的柔软或坚硬,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柔软”不仅有爱,还有同情、忧患和憧憬、希冀等,总归是可以划归进高尚的道德和品质范畴。这种情感,在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写作者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在刘满园的一些篇章中,我被他的悲悯情怀感动得热泪盈眶。《北川无言》是悲悯之情传达得很深切的文本;他的脚步踏上曾经发生“5.12汶川大地震”的“北川”,在地震造成巨大损毁的废墟上,睹物祭奠逝者,回想真实惨状,情感之腺顿然喷发,悲痛之情无以复加,心灵魂魄备受煎熬,只能表达对死者的深切缅怀,真诚呼唤“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以此进行灵魂的救赎。《往事如昨》记述汶川地震后,“我”非常牵挂故乡和亲人的平安,在网络电话信息中断之际,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步履匆匆赶回家乡,在心情忐忑中回到村里,目睹故乡的灾情和父老乡亲震后自救,把满心的担心、焦虑等复杂心理诠释得很真切。《帐篷记》通过防震帐篷这个小“点”,以亲历者的观察视角,记述在汶川地震后作者生活的西北城市防震的情景;这个群体中,既有普通市民,也有机关公务员,还有打工者等人,他们对一顶帐篷的渴求、看重和迫切需求,把人性中的美好品质和致命弱点暴露得很充分;以救灾“帐篷”引发的徇私舞弊或矛盾纠纷等现象,表达哀其不幸和痛心疾首的感喟,传达对隐藏在光鲜外衣下的人类丑陋灵魂、道德缺失、人心失衡等现象的嫉恶如仇,把文章的功能提升到对人类的灵魂矫正和人格教化的层界。

  

进而,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潜藏于作者脑海历久弥新的珍贵财富。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经历是作家的一笔宝贵财富。刘满园曾经抓住为数不多的机会,深入到其他人群的生活中去,捕捉令人刻骨铭心且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经过在内心的窖藏、发酵和过滤,最终凭藉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打动人心的精彩华章。《坪头的回忆》追忆的是他的初中学生生涯,从家里背洋芋、酸菜、玉米面和柴火;每次背着几十斤重的东西,还要翻山越岭;住宿条件简陋,自己埋锅造饭,煤油灯下刻苦自修;父亲省吃俭用给买的衣服却被人偷走;大集体最后一年只分给我家6斤小麦等情景,让人读来心情格外沉重,此文可以作为当下学子的生动教材。即使在“武库”教书之后,他为数不多的两次“打工”经历,也让我感受到刻骨铭心的隐痛。《挖金记》记述的是“我”去帮挖金人在沙中淘金的事,通过“小小三间瓦房,数百人居住,简直惨不忍睹”的住宿条件,“清一色的清水煮挂面,连一点点素菜也没有”的饭食,“尽是泥沙和水、一步蹬不好就会掉下去”的工作环境,“从洞口摔下去,当场摔死”的安全事故等,读得人胆颤心惊。《打工银川》记叙的是1995年暑假,“我”到“天下黄河富”的银川意欲挣外快的经历,事实却和最初愿望存在极大反差,在“兜里只剩下四毛钱”的极端困境下,在“老乡”垫付三十元介绍费后走上了寻找工作之路,先是在恶臭难闻的环境下“翻晒鸡毛”,即使饥肠辘辘时端起饭碗呕吐难以下咽,后来到一家面店却遭受主管的指手画脚、唠叨指责而受到沉重打击,再到银川橡胶厂维修改建工程队“干小工”,咬牙挣得“苦力钱”,累得“又黑又瘦,瘦得只有皮包骨头”,读得心生疼痛。然而,这些难忘的曾经,却成为珍贵美好的人生财富,也让笔下的文字更具极强的感染力。

  

再次,质朴的情感表达是作者来记述往昔记录生活的书写姿态。质朴是作者的行文风格。刘满园的文章自然浸润着他的脾性和做人准则,也显露出他的灵魂本色。《我在武库教过书》记述的是从教岁月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虽然是短暂的六年时光,却把“武库”当作第二故乡,笔下的武库的偏远、交通闭塞,回家来往途中的艰难,以及在武库的吃饭、住宿条件,武库人对教师的尊重,对教育的重视,李晓东校长的民主管理,教师的团结奋进等,把清贫的教书生涯以调侃、诙谐、幽默等语气呈示,表现出内心的真诚和苦中作乐的精神状态。文章的语言朴素,极少运用修辞,几近速写或白描,用真实的场景真人真事说话,这足以说明,在多年的写作实践中,他已经深谙写作的秘诀,那就是——平中见奇,在看似没有风景的地方缔造出打动人心的“看点”——这其实是写作颠扑不破的真谛。不光写人记事的文章是这样,就连描绘的那些名胜古迹、旖旎风光也以“真面目”示人,并没有过多的优美辞藻、繁复修饰、过分雕琢、人为粉饰和赞美式的情感表达。他赏览过的“乐山大佛”,改革前沿阵地广州的园林景观、湖光潋滟、绿树垂荫、曲径延绵、鸟语花香,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长城、颐和园、鸟巢、清华大学等向往已久的地方,大连的旅顺口、清弹药库、军港、地质公园、白玉山、蛇博物馆等,以及他的居家过日子、搬进新居后的平静生活,甚至走近老粮食感受高寒地区三千多亩苦荞开花的壮美等,他都是娓娓道来地讲述,记录下生活本来的面貌,从容的书写姿态凸显出他的写作追求和抒情特色——那般质朴而动人,更加感人至深。

  

当然,刘满园的散文达到的高度和他的小说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散文集《陇蜀情怀》所传达的要义,我们已经通过这些散文随笔,被他的真诚感染,被他的真情感化,也许求“真”才是他的散文写作的终极目标。窃以为,如果《陇蜀情怀》能舍弃一些描绘景观和评述性的文章,这本散文集留给人们的阅读体验和感人力量则会更多!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 21:33 | 只看该作者
国庆宅家,以读书之方式读过。写就一篇书评,敬请师友们指正。
3#
发表于 2021-10-3 22:19 | 只看该作者
首席欣赏朋友佳作,沙发上品位佳作~
4#
发表于 2021-10-3 22:20 | 只看该作者
国庆节放假快乐😁!~~~~~~~~~~
5#
发表于 2021-10-5 18:38 | 只看该作者
“他把源自生活真实的素材,溶渗内心悸动与情思的事件,抒发自我感悟的事物,以近乎天然的文字记录下来,稍加时日就积累了不少作品,这不仅是作家之幸,也是读者之幸。”

——如果留心,每一步路都是精彩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09:02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10-3 22:20
国庆节放假快乐😁!~~~~~~~~~~

感谢老兄的关怀,送上迟到的祝福。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09:03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21-10-5 18:38
“他把源自生活真实的素材,溶渗内心悸动与情思的事件,抒发自我感悟的事物,以近乎天然的文字记录下来,稍 ...

谢谢您的关注,顺祝秋安,如意!
8#
发表于 2021-10-8 11:42 | 只看该作者
刘老师写得真好😊大力支持一个朋友!

点评

再谢您的关怀,祝福!  发表于 2021-10-13 10:13
9#
发表于 2021-10-15 12:54 | 只看该作者
刘版主无论写什么题材的文都那么好,真的很棒!真是我应该学习的。真好!
10#
发表于 2021-10-16 15:31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1-10-15 12:54
刘版主无论写什么题材的文都那么好,真的很棒!真是我应该学习的。真好!

他读得多啊!他读得懂啊!他悟得透啊!他解得开啊!
11#
发表于 2021-10-16 15:33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未能 拜读原文,但深信刘老师解析深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9 22:13 , Processed in 0.1103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